浮島

關燈
形回頭一看,手持樂器的歌手們演出結束,在謝幕。

    他們一邊向歡呼着的客人們揮手緻意,一邊朝出口走去。

     他們經過宗形三人身邊時,也連聲說:“謝謝!”“祝好!”。

     “這下安靜了。

    ” “那些歌手們都很開朗啊。

    ” “在這樣的地方無暇顧及其他。

    ” 人經常處于過于明亮的陽光下或過于繁茂的樹木下,也許會喪失嚴密思考問題的能力。

     “可是,在這樣的地方悠閑自在,挺好啊。

    ” “不,這地方不能久待。

    ” 岩濑一邊用手接服務員端來的盛着餐後點心的大盤,一邊續言道: “日本人都把這裡稱作南國樂園,其實天天生活在這裡是很乏味的。

    ” “是嗎?” “這裡分幹季和雨季,不過是雨水多點兒或少點兒而已,常年充滿暑氣,總是炎熱高溫。

    一年四季開着九重葵,倒是滿目蒼翠。

    ” “花兒不枯萎嗎?” “不,也枯萎。

    隻是一些枯萎了,另一些接着綻放,故而讓人覺得常年開花。

    綠色是一年到頭的主打色,到處都是枝繁葉茂的草木,不僅眼睛得不到休息,人的心情也會因亘古不變的綠色而感到壓抑,變得郁悶。

    ” 宗形啜了一口服務員剛端上來的咖啡。

    可能是身處産地的緣故,感覺很濃,略帶酸味。

     “沒有季節變化,會使人大腦變傻,記憶力減退。

    生活在日本,可以根據季節記事,比如‘我在梅雨時節見過您啊’或‘咱們是在霜打紅葉之際一起去的’。

    這裡總在開着花,沒有冷暖季節的交替。

    ” “那時尚在這裡也不成立啊。

    ” “對,一年到頭隻穿襯衫和薄褲。

    什麼單衣、夾衣、大衣、毛皮外套一概不需要。

    ” “也不能做俳句。

    ” “是的,也沒有描述季節的詞彙。

    ” 千秋大概沒有感覺到旅途的疲勞,不停地與岩濑交談。

    宗形一邊聽着兩個人很投機的會話,一邊思考割禮的問題。

     真的有女性接受這樣的處置嗎?自己和千秋來到這裡,卻在思考這樣的事情,有點任性,但饒有趣味。

     “咱們走吧!” 岩濑提議。

    宗形一看腕表,時針指向九點半。

     宗形點點頭,站起來,跟在岩濑後面,從餐桌旁向外走,千秋緊随身後。

    出門看到那些送菜的女人排成一隊,依次向他們鞠躬。

     那些樂隊隊員在正門入口處演奏舒緩的音樂。

     岩濑走着走着,突然回過頭來低聲問宗形: “那個怎麼辦?” 宗形回頭看了看千秋。

    千秋正在浏覽牆上的裝潢。

     “還是算了吧。

    ” 當兩個相戀之人的愛正處微妙之際,再去那種地方也許太不慎重。

     “好吧,有點遺憾啊。

    ” 岩濑說完,快步朝門廊走去,以招呼自己的專車。

     返程中宗形和千秋仍然坐在車後排,岩濑坐在副駕駛位。

     “給開到千佛壇旅館!” 在纏着白頭巾的男人們注視下,車子駛離大理石門樓,穿過樹叢來到大街上。

    可能是司機等候時關掉了冷氣,感覺車裡很熱。

    車外溫度好像近三十度。

     “我已預約明天早晨十點和這兒的文化局局長會面,就不能去送你們了。

    ” “不,不用送。

    今晚你帶我們去那麼好的地方,謝謝你!” 宗形坐在車裡,做着輕微的鞠躬動作,心裡盤算岩濑邀請去夜總會的事,思想上有動搖。

     要不就把千秋放在旅館,我們去消遣一下。

    接觸一次那樣的女人,可以開開眼界,并不會影響自己對千秋的愛。

    轉念又想,岩濑這人不怎麼樣,他不應當拆開情侶,勸男人去玩女人嘛。

    然而,岩濑又好像沒什麼惡意,隻是約他消遣一下而已。

     “天上的星星真明亮啊。

    ” 千秋不知道宗形在思考什麼,仍惬意地打開車窗,仰望夜空。

     “是南十字星吧?” “不是,現在還看不見它。

    ” 岩濑胸有成竹地說完,又高興地問道: “誰陪同你們去巴厘島遊覽啊?” “有向導,是日本人。

    隸屬于一個叫陶拉努巴的旅遊公司。

    ” “那樣沒問題。

    那裡還有高原,也可以去看看。

    ” 宗形點點頭,心想自己有點懶得去巴厘島。

     “揭路荼的飛機沒問題吧?” “那是印尼的國企,不用擔心。

    ” “準時嗎?” “這是印尼人的事,日本人掌握不了。

    ” 當三個人開懷大笑的時候,車子開到了旅館前。

     他們一下車,熱浪馬上撲了過來。

    好像它們一直在暗夜的樹叢中埋伏着,“獵物入網,馬上包圍”。

     “好好休息吧,祝旅途愉快!” “真的謝謝您!” 兩人反複緻謝。

    岩濑輕輕地揚了揚手,鑽進汽車,很快消逝在暗夜之中。

     “今晚很開心!” 千秋一隻手拿着提包,一隻手推開了旅館的旋轉門。

     四 兩人回到房間,時間剛好十點。

    可能是出門時開了冷氣的緣故,房間裡很涼,送風聲有點大。

    宗形擰了一下開關,好像溫度可調,風量不能調低。

     宗形斷了減小動靜的念想,開始在床前脫襯衫。

     “現在休息嗎?” 飛機連續飛了十個小時,到達後馬上去吃飯。

    如果從早晨起來去成田機場時算起,已經過去了十四五個小時。

     “明天還要早起。

    六點必須離開旅館。

    ” 在日惹看完大佛壇,當天進巴厘島,隻有早晨七點的飛機。

     “你不累嗎?” 千秋不作答,而是用雙手往上攏着頭發,坐在床邊。

    宗形解開了襯衣的一半紐扣,點燃香煙,仰卧在床上。

     印尼的旅館,天花闆很高,床位也很寬敞。

    一直仰卧在那裡,睡意很快就會襲來。

     “那個遊泳池沒人用,多可惜啊。

    ” 千秋從窗戶裡眺望遊泳池。

    她身子靠在陽台上,上部向前傾,圓潤的臀部翹突着。

     宗形看了一眼,想起岩濑所說過的女人。

     小時候被剜掉最敏感部位的女人們,也許正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裡賣身。

     “周圍挺安靜啊。

    ” “是的……” 宗形從腦海中拂掉女人們的事兒,從床上坐起來。

     “喝點兒什麼嗎?……” 冰箱上面的櫥窗上放着小瓶威士忌。

     “讓人拿冰和水來吧!” 宗形剛走到電話機前。

    千秋回頭問道: “在這兒喝嗎?” “想去哪兒?” “剛才瞧見旅館的酒吧,裡面挺漂亮的。

    ” “那兒的音樂不吵嗎?” “可能你累了吧。

    ” “連續奔走了十多個小時。

    ” “那就算啦。

    ” “旅館的酒吧下次可以去。

    ” “我想去是因為第一次來。

    ” “明天要早起!” “您休息吧!” “不,想去也可以。

    ” “太晚了,算了吧。

    ” “晚倒不算晚。

    ” 不知不覺中,兩人去否的立場作了轉換。

    宗形意識到這一點,便笑了,千秋也露出苦笑的表情。

     “咱們都挺怪啊。

    ” “因為你在使壞。

    ” “你才使壞呢。

    ” 愛怎麼說怎麼說,宗形不再反唇相譏。

     “就在這兒喝吧。

    ” 千秋斷了去酒吧的念頭,開始在壁櫃前換衣服。

     宗形把威士忌和酒杯放到桌上,一邊倒酒,一邊回味剛才那個小小的龃龉。

     說老實話,宗形從回到房間,往床上一躺,就懶得外出了。

    他不願讓人認為是年齡原因導緻勞累,故而中途改口說要出去。

     稍早和岩濑在一起時,還想着飯後出去找女人,未必就感覺到累。

    也許是因打消去消遣的念頭而引起的焦躁令千秋反感。

     現在的不和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多少會影響彼此的情緒。

    兩個人好不容易來旅行一次,初來乍到就對别的女人感興趣,置千秋于不顧。

    雖然是好奇心所驅使,但不能說對千秋忠誠。

     “穿着合适嗎?” 千秋問。

    宗形回頭一看,千秋穿着從胸脯到褲腳由藏青色過渡到淺紅色的睡袍。

     “有點兒像無袖的禮裙。

    ” “顔色花哨啊。

    ” 原先千秋穿的睡袍或淡藍色或淺粉色,均為單色。

    現下的睡袍五光十色,确實像南國的極樂鳥一般華麗。

     “這種漸變色現在很流行啊。

    ” “……” “與這兒的環境比較相稱吧。

    ” 當千秋正在撫弄褲腳時,門被叩響了。

     她從窺視孔看了一下,打開門,男服務員端着托盤送冰和水來了。

    男服務員二十歲上下年紀,他朝穿着睡袍的千秋瞥了一眼,放下托盤走了。

     “我也喝點兒。

    ” 千秋興緻盎然地喊了一聲,随即把冰放進酒杯裡。

    似乎剛才的不痛快并未發生過。

     “你也換一下衣服吧!” 千秋對着宗形的臉說。

    宗形順從地從旅行箱裡取出室内便服。

    這是藏青地配紅花紋圖案的夏威夷衫和褲衩,十三年前在夏威夷買的,既能當遊泳衣穿,又能當室内便服。

     “這個也很花哨啊。

    ” 千秋坐在椅子上,仰臉望着宗形。

     “兩人穿的都挺怪啊。

    ” 男人穿着花紋圖案的遊泳衣,女人穿着變色龍一般的睡袍,兩個人面對面坐着。

     “對啦。

    在成田買的東西,還放在你的包裡。

    ” 千秋打開包,拿出烤年糕片的袋子和一個白塑料容器。

     容器裡面是将黃瓜、茄子、蘘荷細細切開再拌上紫蘇的鹹菜。

     “這個怎麼樣?” “看樣子很好吃。

    ” 宗形順手抓起鹹菜,想用室内便服的邊兒擦一下,千秋趕忙遞上濕巾。

     “那樣會把兩樣東西都弄髒的。

    ” 千秋像媽媽一般地訓斥道。

    轉身又進浴室拿出濕毛巾。

     “印尼的旅館沒有拖鞋啊。

    ” “他們在房間裡也穿涼鞋。

    ” “不覺得髒嗎?” “從小習慣了,可能都不介意吧。

    ” “我可不喜歡。

    ” 地闆上淺駝色的絨毯看上去并不是特别髒,但赤腳踩在上面,并不很舒服。

     “帶着拖鞋來就好啦。

    ” “可以在島上買雙涼鞋嘛。

    ” 千秋是個喜歡潔淨的女人。

    兩人第一次見面,她就明确地說:“我的愛好是打掃衛生和洗衣服。

    ”她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窗明幾淨。

    關系升華以後,宗形彈下煙灰或弄髒桌椅,她都會忙不疊地拿來衛生紙或手帕,仔仔細細地擦個幹幹淨淨。

     朋友安原憐子曾為此感到驚訝:“千秋小姐連浴室都擦得锃亮。

    ”她潔淨得似乎有點過分了。

     宗形倒是喜歡她的這種潔癖。

     相貌美麗的女人不少,而愛好潔淨的女人不多。

    相貌之美是可以用化妝品和服裝來提升的,但愛好潔淨卻要通過家教或環境來熏陶,慢慢養成習慣。

     如果有人問宗形是選擇美貌,還是選擇整潔,他會果斷地選擇後者。

    五官和姿色稍微差點兒,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

    一個邋裡邋遢的女人在你眼前晃來晃去,第二天就會厭煩。

    當然,這是以同居或結婚為前提,至于偶爾與之打打交道,也許沒有多大關系。

     初見千秋時,她就給人留有清瘦、潔淨的印象。

    衣服穿得幹淨又合體,眼睛大大的,透顯着機靈,一看就是争強好勝的類型。

    越是争強好勝,越喜好整潔。

    幾年的過往證實了宗形的眼力十分準确,宗形對此沾沾自喜,并自得其樂。

     但是,任何事物有長就有短,喜好潔淨過度,就會讓人覺得累。

    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的同時,她對任何事都很嚴厲,一旦做出決定,便不可通融。

     比方說,确定明天早晨打掃衛生,就是宗形在酣睡,她也會叫醒他騰地方。

    閑暇之時,兩個人待在一起,宗形突然想做愛,必須央求于她。

    征得同意後,首當其沖的是要他去洗手。

    任憑宗形怎麼說幹淨,也不行。

    千秋的潔癖此刻表現得淋漓盡緻。

    宗形卻在洗手的過程中,沒有情緒了。

    兩人在床上做愛,事兒一結束,她會迅速離開宗形,沒有卿卿我我的纏綿悠然。

     在床上尚且如此,平時就更明顯了。

     宗形工作結束得早,想利用空閑與千秋幽會,有時會遭到千秋的斷然拒絕。

    有重要事情不能脫身另當别論,往往都是堂而皇之的理由,“早跟朋友有約了”,或者“已确定去洗桑拿”。

     如果勸說她:“明天去吧?”她會說:“不行!因為早已定好了。

    ”顯得很無情。

     “跟我幽會和去洗桑拿哪個重要?” 如果宗形就此質問她,千秋會不置可否,指責宗形“不該這麼說”。

     态度倒是鮮明,但過于任性,令人感覺乏味。

     話雖如此,但千秋的愛情觀并不淡薄。

     過去,應該用“過去”這個詞,兩個人的關系最融洽時,千秋每天都給宗形打電話,說自己想幽會。

    宗形在她的房間住下,她次日早晨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愛你”。

    一人外出或歸來,也說同樣的話,并相擁接吻。

    宗形作為男人,有時覺得難為情,千秋卻不害羞,毫不在乎地說和做。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盡管千秋那樣撒嬌,卻能把私情和工作截然分開。

     三年前還做模特時,宗形留她在床上待三十分鐘,她說要去取服裝,不接受。

    實際時間很充裕,她卻說來不及,斷然拒絕男人的懇求,不知她是怎麼想的。

     很多時候使宗形敗興。

    但又不能憑道理說好說壞,也不能責備她這種一絲不苟的處事精神。

     随着千秋的工作逐漸忙碌,這種率直的性格日益劇烈化。

     如果宗形說:“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見到你。

    ”她會用一句話回絕:“不行,現在正在工作!”這種情況反複出現,就會使人感到厭膩。

    同時又會使男人産生一種信任感:那麼潔身自好、忘我工作的女人,即使不在她身邊,她也不會亂來吧。

     實際上近幾年,他和千秋的關系疏遠了不少。

    但是,可以斷定她沒和别的男人親熱。

    不是憑道理,而是憑直覺,一接觸她的身體,自然就能明白。

     也許是貪戀潔癖的緣故,宗形盡管對千秋感到乏味和敗興,心裡卻依然留戀她。

     可能宗形一方面對女人的潔癖感到敗興,一方面又被這種潔癖所吸引,這是一種奇妙的關聯。

    從不同的角度看,缺點像優點,優點又像缺點。

    宗形看到了問題的兩個方面,從而産生了動搖。

     他是在動搖中陪伴千秋來印尼的。

     “怎麼啦?沒拖鞋也得淨身啊!” 千秋突然回過頭來對宗形說。

     “對,得跟往常在國内一樣。

    ” 看着千秋輕輕地踮着腳尖走路,盡量不讓腳接觸絨毯,宗形突然覺得很可笑。

    盡管最近一段時間兩人沒在一起,千秋的性格好像沒有變化。

     “愛潔淨……”宗形說到半截,又停了下來。

    這話原先說過好多次了。

     “幾點了?” 宗形一看腕表,時針指向十一點。

     “在日本是淩晨一點。

    ” “這是在印尼,說這兒的時間。

    ” 千秋得知已十一點,再次踮起腳尖,走向陽台。

     “明天一定買雙拖鞋。

    ” “也給我買一雙。

    ” 千秋睡袍的下擺随着她的颠步,慢慢地搖曳,從陽台又到床邊才停住。

     宗形看到千秋的窈窕身姿,開始欲火中燒,但不是多麼強烈。

    有和她做愛的願望,又不想勉強她。

    兩人從早晨起床就汽車飛機輪番坐,很疲憊,明天再做也不遲。

    這種思想令他模棱兩可。

     “睡覺吧?” “不洗澡嗎?” “昨晚洗過了。

    ” “又出汗了啊。

    ” 宗形揉滅香煙,仰卧在床上。

     “遊泳池的燈還亮着呢。

    ”千秋始終關注着遊泳池。

     宗形沒回答,他想進一步确認自己當下的第一需求是睡覺還是要做愛。

     “那我先洗了。

    ” “哎……” 宗形有口無心地答應着,心中想起與之相似的夜晚以前出現過多次,往往是要敗給睡覺。

     一個小時後,千秋從浴室走出來,爬到了床上。

     宗形一直躺在床上,很困,卻睡不着,他已有兩個月沒碰千秋了。

     以前千秋做模特時,就是再忙,一周也要幽會一次。

    有時飯後浪漫,有時直接去房間同枕共歡。

     千秋從事電視工作後,幽會的次數迅速減少了。

    因為她忙于和工作人員協商與采訪,空閑時間寥寥。

     雖說整天忙忙碌碌,因為她不是主播,想幽會也能夠抽身而退。

    結果千秋工作熱情極為高漲,把精力全部用在了這些方面,這樣一來,兩人的風流快活之事便黯然褪色了,宗形也由此失去了硬把千秋拽出來的浪漫激情。

     盡管如此,兩人并非互相生厭而不想幽會了。

    在肌膚之親有所減少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打電話交談,或在外面喝咖啡。

    彼此仍是最親密的戀人。

    雖然感受不到會面必做愛的那種緊迫氛圍,但心頭的愉悅不差毫分。

    也許應該說兩人已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習慣了這種戀愛方式,做愛已不是第一需求。

     然而,在這期間,宗形并沒有鐘情于千秋一個人,而是在外景地與其他女人發生過一夜情。

    他自己覺得那不過是逢場作戲,千秋才是最重要的人。

     在胡思亂想之時,千秋洗完澡,上床來了。

    千秋沒有什麼羞怯的模樣,而是無所顧忌地爬到床上。

     “沒睡啊。

    ” “剛才很困……” “可以先睡嘛。

    ” 宗形沒答話,而是猛地伸出胳膊,把肌膚柔滑的千秋一下子摟到懷裡。

     可能是兩個月沒做愛的緣故,千秋多少有點拘謹。

    宗形卻對這種拘謹有着難得相逢的新鮮感,不停地與她接吻。

     宗形緊緊地抱住千秋,一隻手慢慢滑向她的細腰,此時他明顯感覺到了自己性欲的膨脹。

     看着千秋骨頭細,身子柔,但擁在懷裡,卻感覺十分豐滿且富有彈性。

    這種觸覺長期以來沒有變化。

     宗形欲火越燒越旺,卻沒有馬上要求進入。

    他想多享受一會兒那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觸覺。

     也許這種享受讓千秋想到了别的。

    當宗形的手指從背部滑到腰部時,千秋嘟囔道: “沒事兒吧?” 宗形以為是說會不會懷孕的事兒,而千秋所擔心的是别的事兒。

     “好久沒做這個啦,把事兒給忘了。

    ” 千秋的聲音很響亮,不像她正在接受戀人的體恤和愛撫。

     宗形覺得剛剛燃燒起來的激情瞬間減退了。

     為何現在問這些呢?好容易兩個人聚在一起,正要進入快樂的山巅時,說出這些令人掃興的話。

     宗形放松胳膊,歎了口氣。

     “擔心什麼?” “你不介意嗎?” 宗形仰望着白色的天花闆,回想起兩人以前就曾這樣不明就裡地交談過。

     到底因何而為呢?宗形對千秋常在此時緻自己敗興不得其解。

    當然不是故意而為,抑或隻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

     正因為是信口交談的結果,也許才可以推定是“千秋的立場”。

     近年來,宗形對千秋有所疏遠,也正是因為她這種冷淡的态度而感到有點煩悶。

     “在想什麼呢?”千秋見狀不解地問。

     宗形好像要借此把問話推擋回去似的,再次把千秋抱到懷裡。

     如果現在不一下子要她,兩人之間也許會出現更大的縫隙。

    不能拘泥于一瞬間的敗興,讓欲火徹底熄滅了。

     宗形停止了先前舒緩的愛撫,性急地要求進入。

     千秋對宗形突然的性急和行為的粗野感到困惑。

     “怎麼了……” 宗形不管不顧地往下進行,腦海裡浮現出千秋年輕時做愛的姿态。

     初次與她交歡時,她并不成熟,沒有什麼話語,隻是在宗形的懷裡微微地顫抖。

    日後宗形每每想起她的這種姿态,性欲就會有感而發。

     當下,千秋讓突如其來的激浪打得不知所措,身體不由得順從起來,想起以前宗形的好,欲火漸漸強烈,經過一番折騰後又慢慢熄滅。

    起先是被男人強拉硬拽,從中途開始,自己也積極加入,投身于快樂之中。

     不知什麼緣故,宗形一邊全力沖刺,一邊想起了岩濑所說的沒有陰蒂的女人。

     也許那些女人們現在正在這城裡的什麼地方與男人折騰着。

     當疲憊與困倦重新降臨到兩人身上時,宗形早已忘卻了之前的敗興。

     心頭一時的困惑,與精神的愉悅和身體的滿足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宗形覺得睡意很濃,巴望與千秋在床上相擁而眠,直到新一天的到來。

     “休息吧!” 宗形用自己也感覺至柔的聲音對千秋低聲耳語。

    千秋獻媚般地将身體靠了過來。

     “很鎮靜……” 千秋小聲自語,心裡想:僅憑他這種鎮靜與溫存也沒白來。

     不必再緊緊摟住她,千秋臉朝下把頭放到宗形的胳膊上,一隻手搭在他的胸膛上,兩隻腳輕輕地勾住他的腳。

    宗形惬意地閉上眼睛。

    千秋問: “喂,舒服嗎?” “好久沒有這麼舒服了。

    ” 千秋的聲音依然過于響亮。

    夜深人靜之時,不應該小聲耳語嗎?宗形輕聲提示她。

     “一樣啊……” “不應當。

    ” “睡覺吧……” 宗形翻了個身,背向千秋。

     剛才還鎮靜與溫存,現在又情緒低落了。

     千秋似乎不理解宗形的情緒為何波動。

     “怎麼沖那邊呢?” “……” “喂,回過頭來嘛!” 宗形被拽了一下肩頭,立刻将姿勢恢複到之前的狀态。

    千秋開玩笑說: “這樣多舒暢啊。

    ” “……” “到外國旅遊嘛,還是挺好的。

    ” 千秋的皮膚不是多麼白皙,但什麼時候與她擁抱,身上都沒有女人特有的那種難聞的氣味兒。

    宗形喜歡肌膚微微貼近的那種淡薄觸覺,對皮膚特别光滑而感到乏味。

     “明天要早起吧?” “哎……” “那睡吧。

    ” 接下來是千秋背對宗形。

     宗形看了一眼,沒言語,慢慢合上自己的眼睛。

     在這光線暗淡的深夜裡,雄性荷爾蒙所萌發的激情已迅速消退了,橫在自己身旁的隻是女人的軀體。

     宗形輕輕地幹咳了一下。

    幹咳的聲音在靜谧的房間裡顯得很響。

     宗形開始迷迷糊糊地思考第二天的行程,千秋已經發出了微弱的鼾聲。

     第二天早晨五點半,叫醒電話喚起了宗形。

    他扭頭一看,千秋還在酣睡。

     “喂,喂……” 宗形輕輕地搖晃千秋袒露着的肩頭。

     “快起來,不起來就晚啦。

    ” 千秋的頭慢慢地晃了幾下,然後睜着惺忪的眼睛問:“幾點了?” “快六點了。

    ”宗形邊說邊走到壁櫥前,從衣架上取下褲子。

     千秋從床上爬起來,床架發出嘎吱嘎吱的輕微聲響。

     “你起得好早啊!” “不早了!現在不趕緊去,就看不到千佛壇了。

    ” 是千秋先提出來看千佛壇的佛像的。

     “六點十分來車。

    ” “不得了了!得抓緊了。

    ” 千秋嘟囔了一句,接着從床上一躍而起。

     “馬上做準備。

    ” 千秋是個每天睡醒後情緒很好的人,無論誰早晨喚醒她,從未露出過不高興的神色。

     有的女性以“血壓低”為由,抱怨睡醒後情緒不好。

    千秋卻沒有這樣的矯揉造作。

    宗形對她醒後神清氣爽的狀态大為贊賞,這種醒後的神清氣爽也許與頭天晚上做愛的快活相關聯。

     宗形猛然想起昨晚敗興的那一刻,但很快就被當日早晨的慌張淹沒了。

     兩個人急急忙忙備好行裝,六點零五分離開了房間。

     “好容易住個這麼好的房間,這麼早就離開,有點太可惜了。

    ” 千秋朝房間裡環視了一周,确認沒有落下東西。

     “哎呀,把那張美術明信片拿走吧。

    ” 桌子上的旅行指南裡夾着美術明信片。

     “火柴也可以拿走吧。

    ” 平時兩人裝出一副大人的模樣,這種時候卻完全是孩子。

     兩人乘電梯下到大廳,見穿着白襯衫的當地人正在打掃絨毯。

    他們面無表情地慢慢重複着同一種動作。

     一旁的賬房裡有個高個子男人在結賬,結完用日語連聲說:“謝謝!” 預約的出租車在旅館門前等着,天空已呈現魚肚白色,四周寂靜無聲,緊挨樹叢的九重葛顯得有點褪色。

    這個上等城市的中心區域仍在睡夢之中。

    但是去市場或公共汽車站一看,卻已是人山人海。

    因為這兒地處熱帶,當地的人們在天蒙蒙亮之時就開始活動。

     “那些人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千秋注視着聚集在道路兩旁的人群,小聲嘟囔道。

     “也許是在購物或乘車。

    ” 東方的天空剛剛破曉,但溫度已經達到二十五六度。

    宗形穿着白色的半袖襯衫和藏青色的長褲。

    千秋則穿着淡粉色的T恤衫和白色的西裝褲。

     可能是路上車少,車子三十多分鐘就趕到了機場。

    兩人剛把行李交付櫃台,辦完登機手續,就聽廣播說航班晚點一小時。

     “太差勁了。

    起得那麼早……” 千秋不高興地噘起了嘴巴。

    乘坐該航班的一些客人輕輕地搖頭歎息。

     “這兒是雅加達。

    ” 宗形安慰道。

    千秋雙臂交叉,怒視着電子公告牌。

     “沒轍啊。

    ” 千秋又嘟囔了一句,拿出香煙吸起來。

    她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香煙,按在嘴唇正中,一口接一口地用力吸。

    這種吸法表現出千秋鮮明的個性。

     “喂,那兒好像供給咖啡啊。

    ” 千秋用不拿香煙的右手指着右邊聚集的人群說。

     “我去看一下。

    ” 以前兩人一起去歐洲時,千秋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宗形,從來不主動做這做那。

    從遊覽到用餐,甚至連旅館内購物都嫌一個人孤單。

    而現在看到人多,就想探個究竟。

    這種積極性是近一年間自然形成的。

     不一會兒,千秋端來了用紙杯盛着的兩杯咖啡。

     “飛機晚點了,航空公司免費提供咖啡。

    正合适。

    ” 千秋把其中一杯遞給宗形,然後坐下來。

     “我剛想排隊領取,那個男的先把手上的遞給我了。

    ” 千秋用手指了指左前方那個留着胡子的白種人。

    宗形一邊注視着那個人特别凸出的肚子,一邊喝咖啡。

     “他在說英語,可能是美國人吧。

    ” “也許是澳大利亞人。

    兩地都離這兒比較近啊。

    ” “今天到巴厘島幾點?” “大概五點吧。

    ” “我想往東京打個電話……” “因為工作嗎?” 千秋沒答話,垂目喝咖啡。

    宗形似乎覺得窺視到了千秋不為人知的一面。

    他把空杯子放到了旁邊的椅子上。

     “再要一杯好嗎?” “不,不要了。

    ” 留胡子的那個白人正注視着這邊。

    也許他覺得很失望:好容易給她斟的咖啡,她卻給了别的男人!宗形覺得有點愧對他,千秋覺得無所謂。

     突然大廳裡響起了廣播,因有噪音,聽不清楚。

     “好像要出發了。

    ” 确實,附近的人都站了起來,朝幾個登機口湧動。

     “剛才那個男人也去那兒,沒錯的。

    ” “你問過他嗎?” “沒有。

    他問我去哪兒,我說去千佛壇,他點了點頭。

    ” 那個男人排隊的2号登機口,也顯示飛往日惹看千佛壇的航班在此登機。

     “這次旅行後回到日本,我要好好地學英語啊。

    ” “以後常去外國嗎?”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在紐約住一年啊。

    ” 門開了,乘客們朝舷梯走去。

    那個留胡子的男人看到千秋,微笑着點了點頭。

    千秋則向他輕輕地揮揮手,以示回應。

     “外國人不認生啊。

    ”千秋輕聲說。

     宗形一邊點頭,一邊想象千秋與他的過往,不覺心頭泛起一絲醋意。

     五 飛機晚點一小時後,終于起飛了。

    這是一架中型客機,一排六個座,正中間是通道。

    千秋坐在舷窗邊,宗形相鄰坐,一個看樣子像爪哇人的年紀較大的男性坐在通道一側。

     飛機在攀升,并向左轉向。

    眼底是雅加達繁華的街市。

     不過,高層建築僅占市中心的極少一部分,大部分是多層樓房和低矮的平房,高低建築很快消逝在窗外,替換它們的是紅綠相間的田園風景。

    千秋額頭緊貼窗框俯視着窗外,宗形也将身體靠過去看。

    鄰座的老男人和他們搭話了。

     “是日本人嗎?” 男人突然這樣問。

    宗形有點不知所措,但問者滿面笑容。

     “是的。

    ” “要去哪兒?” “去日惹看千佛壇。

    ” “那兒很棒。

    ” 問者具有印尼人特有的黝黑膚色,頭發稀疏,看樣子有五十五六歲。

    天氣這麼熱,他還穿着白色套裝,也許是在商社或政府部門工作的人。

     “我去過日本的東京、京都、神戶……” “什麼時候?” “五年前。

    日本人口衆多啊。

    ” 男人以蹩腳的日語回答,不易聽懂,但看來他對日本有親近感。

     “從哪兒來的?” “東京。

    ” 男人點點頭,略顯得意地問宗形: “知道今村嗎?” “今村?” “陸軍中将。

    ” 宗形突然想起了過去日本在太平洋戰争中,占領了東南亞一帶,擔任爪哇地區總司令的是陸軍中将今村均。

     “你知道今村中将嗎?” “略知一二。

    ” 宗形以為他是想指責戰争期間日軍的殘暴,結果大相徑庭,不是那回事。

     “将軍是個好人,很了不起!” 沒聽說日軍在爪哇有什麼殘酷暴行。

    按年齡推算,這個人當時還是個孩子,也許他隻是見到過日本軍人。

    太平洋戰争緻使印度尼西亞從荷蘭統治下獨立出來,也許他在這一點上對日本抱有好感。

     “謝謝誇贊!” 雖然與自己沒有直接關系,但宗形還是道了謝。

    男人微眯起一隻眼睛,點了點頭。

    千秋聽完兩個人的簡短對話,把頭靠了過來。

     “今村中将是幹什麼的?” “太平洋戰争時期的一個日軍司令官,當時駐雅加達。

    ” “他知道那個司令官?” “大概小時候看到過。

    ” 宗形乜斜了一下鄰座的男人,他正在讀報紙,可能聽不懂他和千秋的日語會話。

    宗形從前席靠背上的口袋裡取出航行地圖。

     “當時日本全面占領了這一帶。

    ” 宗形用手指着地圖上的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再指到蘇門答臘和爪哇。

     “最有進展的時候,到了巴布亞新幾内亞。

    ” 宗形從孩童時代起就喜歡研究戰争史,讀過很多相關書籍。

     “在當時的新加坡,山下大将曾因戰争優勢迫使英軍司令官表态:是戰,還是和?據說這時盟軍要求停戰。

    假如當時接受講和,現在這一帶也許是日本的領土。

    ” “真想不到……” “當時從千島和庫頁島都曾被日本占領過。

    ” 因為千秋什麼也不了解,宗形俨然把自己當作當事者一樣炫耀。

     “宗旨是想解放這一帶的歐美殖民地,确立新的獨立的東洋和平。

    這種思想本身沒錯,但是謀求太高了,日本想要當盟主……” “……” “不過,恰恰因為太平洋戰争,菲律賓和印尼提前實現獨立了。

    ” 千秋默默地把視線移向舷窗。

    從熱心程度講,千秋好像對戰争不太感興趣。

    确實,太平洋戰争對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女人來說,無疑是過于遙遠的故事。

     “說起這樣的事兒,好像很無聊吧。

    ”宗形面部轉向鄰座的男人。

     好像和千秋說這些話,不如和這個男人交談舒心。

     再有三十分鐘就到日惹了。

    為了做好防暑準備,宗形把座席向後放倒,想在剩下的這段時間裡小睡一會兒。

     九點三十分,飛機降落在日惹機場。

    因為航班晚點,時間已不富餘。

    宗形從機場攔了輛出租車,直奔千佛壇遺迹。

     日惹被稱為爪哇的京都,整個城市有種沉穩的氣氛,但地方小,人口少,車子很快出了城,四周呈現出悠然自得的田園風景。

     上午十點,車外氣溫好像已經超過了三十度。

    一條彎曲的小河在靜靜地流淌,間或浸出的一些沼澤地,牛伏卧在裡面。

    在炎炎的暑氣之中,好像天地間的人、水、牛等一切都靜止不動。

    隻有沿着國道行駛的汽車,一輛接一輛喧嚣地駛過,車的種類繁雜,熟悉的車型也多,如豐田、日産等。

     車子從宗形認為模樣相同的一個又一個村子旁駛過,十點半到了千佛壇遺迹。

     遺迹的入口處禁止機動車駛入,下面的一公裡路需要換乘馬車。

    為宗形和千秋所坐馬車而駕轅的馬,身體很瘦,給人以靠不住的感覺,馬車走在幹燥的石子路上,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

     僅走了十多分鐘,馬車就停了下來,說是到地方了。

    隻見左邊平緩的坡道上方有個小小的山岡,周圍和前面所見的田園風光沒有什麼兩樣。

    隻有幾輛觀光馬車和幾個賣土特産的少男少女成為這是旅遊景點的标志。

     “這就是千佛壇嗎?” 千秋感到有些沮喪。

    這樣的景觀作為世界著名文化遺迹,真有點名不副實了。

     或許,佛像原本應該以自然的姿态屹立于這種自然界之聖地。

     氣溫已超過三十度。

    兩人擦着額頭上的汗,吃力地沿坡道前行。

    坡道盡頭的右邊隐約能看到石佛。

     從遠處看,好像是山岡之上重疊着一個黑色的小山,實際那是刻在石頭上的佛像。

    安放佛像的佛壇高四十二米。

    一百一十一點五米見方的平台共有六層,再往上是兩層圓形平台,圓平台上排列着鐘形的卒塔婆。

    下部的方形平台安放着姿态各異的佛像。

    平台牆面上镌刻着佛陀一生的故事或各種神話的傳說。

     用印尼語說,千佛壇是“山岡上的大伽藍”的意思,說得對,确實是大伽藍。

     “厲害啊!” 千秋熱得有點吃不消了。

    兩人走到近處,才看到佛壇規模之宏大,因而産生感慨。

    千秋仰望着佛像,半天沒動。

     “上去看看好嗎?” 石頭台階一直延伸到佛壇頂上,台階旁常坐着一些當地人納涼。

    因石拱門下的石階遮擋着陽光,石頭在陰處變涼,人們故而樂此不疲。

     兩人躲閃着當地人的身軀攀登石階。

     “這兒是在八世紀中期,一個叫‘夏倫德拉’的王朝時代作為大佛舍利塔建造的。

    可是如何建造的,現在仍然是個謎。

    ” 千秋一邊讀着旅遊指南,一邊說。

     “後來随着佛教的衰落,四處荒蕪了,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這兒又好像從火山灰中發現一樣一舉成名了。

    ” “維修佛像,可能日本也出錢了吧。

    ” 出來旅行前,宗形隐約記得從報紙上看到過這樣的消息。

     “最近剛剛維修完,據說每年維修一次,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聚集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廟會。

    ” 千秋在拾級過程中累得氣喘籲籲,開始默不作聲了。

     “休息一下吧。

    ” 兩人上到第五層平台時,宗形建議說。

    因為平台是在小山上的斷層上建的,離地面相當高。

    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廣闊的平原盡收眼底。

     “是從對面方向來的嗎?” 靠在欄杆上俯視,一條道路貫穿于無植被的紅黏土地和覆滿綠色植物的農田并一直向前延伸。

     “大概隻有這一條路吧。

    ” “這裡的氣溫有三十五六度啊。

    ” 太陽被薄薄的雲層遮擋着,地面的熱氣直往上冒,遠處的景物因為暑氣蒸騰而顯得得模糊不清,朦朦胧胧。

     “喂,照張相好嗎?” 千秋從包裡拿出小型相機。

     “換着位置照比較好吧?” 開始以平原為背景,接着又背對佛像。

     “兩個人一起照合影吧?” “可是……” “請那邊的人給照一下。

    ” 左側有兩個很像日本人的年輕人。

    從機場打出租車時,以為沒有很多人來這樣的地方參觀,結果參觀者多得出乎他們的預料。

    千秋走到兩個年輕人面前相邀,一個學生模樣的男性很快跟着過來了。

     “勞駕一下拍個合影,按一下那個快門按鈕就行。

    ” 千秋告訴怎麼取景後,快步走到宗形身邊。

     宗形被相機後面的男人注視着,有點思慮他會怎麼看待兩人的關系。

    是把他們視為夫妻呢,還是視為純粹的情人旅行? 然而,那個戴眼鏡的學生拍完照後,沖千秋問道: “您是不是經常上晚上十點的節目啊?” 千秋先是繃起臉,接着慢慢笑了。

     “你看到過嗎?” “看到過。

    我父母經常看。

    ” “謝謝!沒想到會在這樣的地方遇到日本人。

    ” “我們是您的粉絲。

    ” 青年說完,随即從挎包裡取出一本《旅遊指南》。

     “不好意思,請給簽個名吧?” “往這本書上?……” “是的。

    請在這封面上簽!” “沒轍了……” 千秋瞅了宗形一眼,馬上拿起筆,用習慣的動作寫上名字。

     “想起來啦,您是叫多田千秋吧?” 青年們鄭重地把書放進挎包,再次向千秋點頭行禮。

     “再請您和我們照張相做紀念吧!” “跟我合影?” 千秋瞬間顯露出十分意外的表情,但眼睛一直在笑。

     “請您站在這個佛像前!” 學生用手指了指側後方,随即喚來同伴将同伴的相機遞給宗形,并肩走向千秋。

     宗形點點頭,接過相機。

     “我開始給你們照,請站好!” “真是不好意思。

    ” 兩個年輕人說話客氣,舉止斯文,分列于千秋身體兩側,露出歡顔。

     “照了!” 宗形從相機取景框裡看到戴眼鏡的學生打出了Ⅴ字手勢。

     快門響了一下。

     “不好意思,請再給來一張!” 宗形再次端起相機,這次千秋也露出歡顔。

     “謝謝!留作紀念。

    ” 學生向宗形和千秋分别緻謝後,進而要求握手。

     “你們接下來要去哪兒?” “我們剛從巴厘島回來,下步去雅加達。

    ” “路線跟我們正相反啊。

    ” “很遺憾!” 學生們戀戀不舍地望着千秋,并再次與她握手、祝福。

     “您加油吧!我們給您助威。

    ” “謝謝!” 千秋走到石階頭上,向他們揮手緻意。

     “在這樣的地方還能碰到認識我的人,很驚喜啊。

    ” “你不挺有名嗎?” “多多少少啊。

    ” “還給别人簽名呢。

    ” “那倒不擅長,是非簽不可才簽的。

    ” “下次我也讓你給簽。

    ” “别開玩笑了!……” 千秋做出要打宗形胳膊的假動作,臉上卻很開心。

     “這兩個青年給人的印象不錯啊。

    ” “是的……” “我想他們會給寄照片來。

    ” 千秋的臉上猶如南國的天空一般清澈而明朗。

     遮擋着太陽的薄雲早已不知蹤影,陽光照射下來,周圍一片大明。

    舉目望去,好像佛的表情又增添了和藹。

    這南國的佛相與明亮的太陽和酷熱的原野确實很協調。

     “走吧!” 宗形覺得有點累。

     “那就按原路往回返吧。

    ” 沒來之前,聽說能看到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曆史遺迹,兩人興緻極為高漲。

    而今飽覽無餘,隻覺得是在單調的鄉下石像間兜風,有點無聊。

     “飛機起飛還早,找個地方吃飯吧!” 一大早離開旅館,還沒顧上吃飯。

    也可能是天熱的原因,宗形沒有食欲。

     兩人沿着登上來的石階往下走,還需繞過山岡再下坡道。

    時值正晌午,烈日當空,遠遠望去,看不到來時聚集在入口處賣土特産的孩子們的身影。

     然而,走下山岡一看,孩子們都在樹蔭下躲藏着,見有來客,又一個接一個地圍攏過來。

    宗形和千秋避開那些兜售貨物的手臂,趕緊坐到馬車上。

    剛一坐定,馭手立刻揚鞭。

    剛能拉動車子的瘠瘦轅馬迅即小跑起來,吓得路旁的雞群亂飛亂跑。

     可能是馭手照顧兩人,馬車沿着一條與來時不同的樹蔭稍多的小路往回跑,頃刻來到了等候的出租車前。

     司機打開車門,關切地問道: “遺迹怎麼樣?” “很好!” 宗形爾後反複地說着“好、好、好”,并點點頭。

     随着訪問遺迹的日本觀光客增多,司機也學會了片言隻語的日本話。

     “很好!” 宗形裝作要擦額頭上的汗。

    司機點點頭,啟動了發動機。

     之前車子停在樹蔭下,關閉了冷氣設備,現在車内非常悶熱。

     “這樣的地方還有人幹活啊。

    ” 筆直地向前延伸的道路遠方,蹲着一個農民模樣的人。

    可能是在拔草,其白色的襯衫點綴在一片蒼翠之中,看着像個牌位。

    這是在炎炎烈日之下,唯一活動着的人影。

     “在這樣的地方生活可以吧?” 千秋問。

    宗形慢慢地搖搖頭。

     “我怎麼也不能住在這樣的地方。

    ” “你不能住?” “你也不能住。

    偶爾從繁忙的地方來玩玩可以,要是每天生活在這兒,人會發瘋的。

    ” “也許能夠出乎預料地适應。

    ” “想當然……”宗形說了半截,不往下說了。

    女人對環境的适應力比男人強,也許千秋特别強。

     “你也許沒問題。

    ” 宗形略帶挖苦地說千秋。

    千秋倒沒介意。

     “無論在哪兒,咱們都要在一起啊。

    ” 道路向右拐了個大彎,茂密的椰子林迎面撲來,又迅速離去。

    田野的盡頭綿延着低矮的山脈,天空開始聚集烏雲。

    有下雨的迹象。

     下雨就好了,氣溫可降下來。

    宗形開始發困,他把背部緊靠在座位上,閉上眼睛。

    千秋未瞧見,繼續問宗形: “今天是星期二吧?” “咱們是星期一出來的,今天是星期二。

    ” “才過了一天,卻覺得從日本出來好長時間了。

    ” “因為到處跑啊。

    ” “快到電視台開會的時間了。

    ” 千秋突然想起了工作上的事兒。

     “要是他們知道我在悠閑自在地旅遊,會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