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因禍得福
關燈
小
中
大
難道你忘了,你也重傷我好幾名侍衛嗎?”
玉柱子立即對愣在當場的四兄妹說:“還不快謝過福安王爺的恩典?”
本來,卓家兄妹對這位福安王爺的印象,實在惡劣,但再也沒有想到,結局是如此的戲劇化,豈不令他四兄妹啼笑皆非?
但進而一想,能在這洛陽謀一侍衛之職,也算是不錯的,先答應下來,能幹就幹下去,不能幹,拉馬走人。
卓家三兄弟的靈犀相通,稍加思索,三人立即并向福安小王爺請罪,然後謝恩。
倒是卓玉蓮,既不跪拜,也不作任何表示,款款的眼皮,瞄向玉柱子。
而玉柱子卻故意轉過頭去,對福安說:“兄弟,你請回王府吧!我暫時還不想見王叔的面,也許有一天,我手中拎着仇人的頭顱,跪祭在我父王靈前的那一天,玉柱子才有臉回京,也才有臉見王叔。
” “眼看就要過年了,再急也不急在這一時,再說十幾年忍辱負重,你都等下來了,何用在乎這十天半月的,我不會放你走的。
”福安小王爺伸手拉住玉柱子的披風。
“兄弟!”玉柱子似乎有所苦衷,說:“你人環境不同,遭遇迥異,心情上也就大為不同,過年對我是很陌生的。
不過,今年這個年,你得替我在王叔面前多磕個頭。
” 福安眼眶泛紅,有些硬咽,抱怨的說:“你還是小時候的倔脾氣,記得有一回,咱們兩個在後花園鬥蟋蟀,我的大帥把你的大帥咬敗,你一氣之下,就要把你那個大帥捏死,我還向你要,你都不給,反而一下子把它摔死。
” 玉柱子一聲苦笑,說:“也許這就是我為什麼遭受這麼多的天譴吧。
” “如果你不跟我回洛陽,那你準備先到哪裡?” “我想連夜回京,一打聽到仇人的消息,我會立刻找去,因為這段血仇,塵封的太久了,除了當事人外恐怕早就被人遺忘了。
” 福安也不覺一陣黯然。
于是,他緩緩松開拉住玉柱子披風的手,面對玉柱子,好一陣觀望,像是要在玉柱子臉上找到什麼似的。
突然,他回頭對王副總管說:“你先率領人馬回王府,還有,就是領着他們三人,也一同回王府去,教教他們王府禮節,先分派他們較輕的工作,我還真有好多好多話,同玉柱兄弟暢談。
” 王副總管立即單膝一跪,高叫一聲:“是!”率領一衆侍衛與卓家三兄弟,策馬緩緩而去。
卻聽卓定山叫道:“妹子,你暫時回赤眉鎮去,自己可要多多保重,做哥哥的會回去看你的。
” 卓玉蓮早已眼淚直流,泣不成聲。
而她的哭,一半是為了兄妹的暫時分離,另一半,卻是她心中所下的決定,那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因為她要追随玉柱子,不論他走向何處,她都要追随在他的身邊。
十裡崗的場邊上,卓玉蓮靜靜的坐在小道旁的兩棵大松樹下面,一聲不響的望着遠處,遠處逐漸消失了的一衆侍衛與她的三個原本相依為命的兄長。
這時候,十裡崗的土台子上,玉柱子與福安,這兩個小王爺,卻在促膝長談,玉柱子更是口沫四濺,好像有着說不完的話一般。
而福安小王爺,更是時而發出連串的驚歎,從表情上,他好像入迷似的,瞪着一雙大眼。
玉柱子的出身是顯赫的,然而他的遭遇,卻是無比的坎坷,任何人聽了,都會一掬同情之淚。
終于,福安小王爺諒解了,也不再堅持要玉柱子回洛陽過年了。
因為,他覺得,任何一個人,遭遇到這種不幸,在沒有得到完滿的補償之前,哪會有心情去歡樂的過年? 當玉柱子翻身上馬的時候,福安小王爺也緩緩的跨上馬鞍。
“至少讓我送你一程。
” “一到洛陽,你就回轉王府,我隻能托你善待卓家三兄弟,要知他們這些江湖人物,皆性情中人,待之以恩,他們可為你效死。
” 福安笑道:“這下子可好,他們合着揍了我一頓,到頭來,我還得要收容他們,連我都覺得莫名其妙。
” 玉柱子也笑道:“你是不是看上卓家那個小姑娘了?” 福安一笑,說:“那天我也隻是想開個玩笑,并未真的做出什麼輕薄之事,兄弟?你想想,我以小王爺之尊,怎麼會在大衆廣庭之下,做那見不得人的事呢?” 玉柱子初次與福安相逢,自是不願多所盤問,也隻輕描淡寫的說:“那準是一場誤會。
” 一面說着,二人策馬到了土場邊,正準備下崗,突然發現卓玉蓮站在松樹下面。
這是怎麼回事兒? 她怎麼還沒有走? 于是,玉柱子與福安二人,俱都有了不同的想法: 玉柱子以為,卓玉蓮必然是相同自己說幾句道别的話,這才久等在松林下。
而福安小王爺卻又是另一種想法: 難道這俏麗的姑娘,也想叫我在王府中給她安置個什麼差事?婢女、仆婦,她是不會做的,那要什麼樣的差事,才能适合她呢? 就在二人各自為“想法互異”而一怔之間,突見卓玉蓮迎面走過來,緩緩低頭一拜,說:“民女參見二位小王爺。
” “你怎麼還沒有走啊?”玉柱子超前一步問。
卓越玉蓮淺淺一笑,說:“我三個哥哥棄我而去,叫我一個姑娘家,怎麼敢回去?” 福安笑問道:“那你也想在王府謀個差事了?” 卓玉蓮回眸一望福安小王爺,仍是那淺笑,俏麗的小嘴一抿,尚未開口,福安已心中一窒,心想:那天就是看了她這個逗人的模樣,才動了心,強與她比畫幾招的,如今她又露出這種模樣來,倒實在令人有銷魂的味道。
突聽卓玉蓮說:“民女的三位兄長,已承受了小王爺的恩澤,民女已是感戴五衷,何敢再有所求?” 玉柱子在卓玉蓮的話中,似已聽出端倪,但在這種情況下,也隻好說:“那麼姑娘等在此處,意欲何為?” “跟你一起走呀。
” 她回答的是那麼的坦然,天真而無邪,連讓聽的人,都覺得無法拒絕她。
望着兩個小王爺那種面面相觑的樣子,卓玉蓮又道:“怎麼啦?可是民女說錯什麼了?” “沒…沒有。
”玉柱子苦笑不疊。
望望一旁愣然的福安,玉柱子又道:“卓姑娘,你沒有弄錯吧!我是要往北邊走,而你則向南,咱們是走不到一塊的呀!” “反正我回赤眉鎮也是一個人,倒不如跟了你,至少有些地方,我還能幫幫你,你說對吧?” “幫我?你回赤眉鎮就是幫我大忙了”。
玉柱子無奈的苦笑道。
福安實在插不上嘴,幹脆就閉上嘴,看他們如何的演變。
看情形,玉柱子還真遇上了麻煩事,福安在心裡想。
而實際上,玉柱子确實是想不到,卓玉蓮明知道自己有了蓮妹,她還是硬要跟着自己,難道這也是上天對自己的一種補償?還是另一種懲罰? 真是天知道。
卓家三兄弟的靈犀相通,稍加思索,三人立即并向福安小王爺請罪,然後謝恩。
倒是卓玉蓮,既不跪拜,也不作任何表示,款款的眼皮,瞄向玉柱子。
而玉柱子卻故意轉過頭去,對福安說:“兄弟,你請回王府吧!我暫時還不想見王叔的面,也許有一天,我手中拎着仇人的頭顱,跪祭在我父王靈前的那一天,玉柱子才有臉回京,也才有臉見王叔。
” “眼看就要過年了,再急也不急在這一時,再說十幾年忍辱負重,你都等下來了,何用在乎這十天半月的,我不會放你走的。
”福安小王爺伸手拉住玉柱子的披風。
“兄弟!”玉柱子似乎有所苦衷,說:“你人環境不同,遭遇迥異,心情上也就大為不同,過年對我是很陌生的。
不過,今年這個年,你得替我在王叔面前多磕個頭。
” 福安眼眶泛紅,有些硬咽,抱怨的說:“你還是小時候的倔脾氣,記得有一回,咱們兩個在後花園鬥蟋蟀,我的大帥把你的大帥咬敗,你一氣之下,就要把你那個大帥捏死,我還向你要,你都不給,反而一下子把它摔死。
” 玉柱子一聲苦笑,說:“也許這就是我為什麼遭受這麼多的天譴吧。
” “如果你不跟我回洛陽,那你準備先到哪裡?” “我想連夜回京,一打聽到仇人的消息,我會立刻找去,因為這段血仇,塵封的太久了,除了當事人外恐怕早就被人遺忘了。
” 福安也不覺一陣黯然。
于是,他緩緩松開拉住玉柱子披風的手,面對玉柱子,好一陣觀望,像是要在玉柱子臉上找到什麼似的。
突然,他回頭對王副總管說:“你先率領人馬回王府,還有,就是領着他們三人,也一同回王府去,教教他們王府禮節,先分派他們較輕的工作,我還真有好多好多話,同玉柱兄弟暢談。
” 王副總管立即單膝一跪,高叫一聲:“是!”率領一衆侍衛與卓家三兄弟,策馬緩緩而去。
卻聽卓定山叫道:“妹子,你暫時回赤眉鎮去,自己可要多多保重,做哥哥的會回去看你的。
” 卓玉蓮早已眼淚直流,泣不成聲。
而她的哭,一半是為了兄妹的暫時分離,另一半,卻是她心中所下的決定,那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因為她要追随玉柱子,不論他走向何處,她都要追随在他的身邊。
十裡崗的場邊上,卓玉蓮靜靜的坐在小道旁的兩棵大松樹下面,一聲不響的望着遠處,遠處逐漸消失了的一衆侍衛與她的三個原本相依為命的兄長。
這時候,十裡崗的土台子上,玉柱子與福安,這兩個小王爺,卻在促膝長談,玉柱子更是口沫四濺,好像有着說不完的話一般。
而福安小王爺,更是時而發出連串的驚歎,從表情上,他好像入迷似的,瞪着一雙大眼。
玉柱子的出身是顯赫的,然而他的遭遇,卻是無比的坎坷,任何人聽了,都會一掬同情之淚。
終于,福安小王爺諒解了,也不再堅持要玉柱子回洛陽過年了。
因為,他覺得,任何一個人,遭遇到這種不幸,在沒有得到完滿的補償之前,哪會有心情去歡樂的過年? 當玉柱子翻身上馬的時候,福安小王爺也緩緩的跨上馬鞍。
“至少讓我送你一程。
” “一到洛陽,你就回轉王府,我隻能托你善待卓家三兄弟,要知他們這些江湖人物,皆性情中人,待之以恩,他們可為你效死。
” 福安笑道:“這下子可好,他們合着揍了我一頓,到頭來,我還得要收容他們,連我都覺得莫名其妙。
” 玉柱子也笑道:“你是不是看上卓家那個小姑娘了?” 福安一笑,說:“那天我也隻是想開個玩笑,并未真的做出什麼輕薄之事,兄弟?你想想,我以小王爺之尊,怎麼會在大衆廣庭之下,做那見不得人的事呢?” 玉柱子初次與福安相逢,自是不願多所盤問,也隻輕描淡寫的說:“那準是一場誤會。
” 一面說着,二人策馬到了土場邊,正準備下崗,突然發現卓玉蓮站在松樹下面。
這是怎麼回事兒? 她怎麼還沒有走? 于是,玉柱子與福安二人,俱都有了不同的想法: 玉柱子以為,卓玉蓮必然是相同自己說幾句道别的話,這才久等在松林下。
而福安小王爺卻又是另一種想法: 難道這俏麗的姑娘,也想叫我在王府中給她安置個什麼差事?婢女、仆婦,她是不會做的,那要什麼樣的差事,才能适合她呢? 就在二人各自為“想法互異”而一怔之間,突見卓玉蓮迎面走過來,緩緩低頭一拜,說:“民女參見二位小王爺。
” “你怎麼還沒有走啊?”玉柱子超前一步問。
卓越玉蓮淺淺一笑,說:“我三個哥哥棄我而去,叫我一個姑娘家,怎麼敢回去?” 福安笑問道:“那你也想在王府謀個差事了?” 卓玉蓮回眸一望福安小王爺,仍是那淺笑,俏麗的小嘴一抿,尚未開口,福安已心中一窒,心想:那天就是看了她這個逗人的模樣,才動了心,強與她比畫幾招的,如今她又露出這種模樣來,倒實在令人有銷魂的味道。
突聽卓玉蓮說:“民女的三位兄長,已承受了小王爺的恩澤,民女已是感戴五衷,何敢再有所求?” 玉柱子在卓玉蓮的話中,似已聽出端倪,但在這種情況下,也隻好說:“那麼姑娘等在此處,意欲何為?” “跟你一起走呀。
” 她回答的是那麼的坦然,天真而無邪,連讓聽的人,都覺得無法拒絕她。
望着兩個小王爺那種面面相觑的樣子,卓玉蓮又道:“怎麼啦?可是民女說錯什麼了?” “沒…沒有。
”玉柱子苦笑不疊。
望望一旁愣然的福安,玉柱子又道:“卓姑娘,你沒有弄錯吧!我是要往北邊走,而你則向南,咱們是走不到一塊的呀!” “反正我回赤眉鎮也是一個人,倒不如跟了你,至少有些地方,我還能幫幫你,你說對吧?” “幫我?你回赤眉鎮就是幫我大忙了”。
玉柱子無奈的苦笑道。
福安實在插不上嘴,幹脆就閉上嘴,看他們如何的演變。
看情形,玉柱子還真遇上了麻煩事,福安在心裡想。
而實際上,玉柱子确實是想不到,卓玉蓮明知道自己有了蓮妹,她還是硬要跟着自己,難道這也是上天對自己的一種補償?還是另一種懲罰? 真是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