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因禍得福
關燈
小
中
大
于是,玉柱子随手拾了一根枯枝,就在那個土堆台的地上,随意的亂畫着,算是在打發時間。
時間上就是那麼緊湊,當玉柱子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時,就好像時間帶動了響聲一般,而時間卻永遠是無聲無息的邁向永遠,如果時間有了響動,那必然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但是,這時候的玉柱子,并沒有什麼突出的表情,隻是淡然的向十裡下面一瞥,嘴角微微的向一上牽,然後又低頭在地上亂畫。
亂畫外表看來,像是在打發時間,實際上,這時候玉柱子心像小鹿般的在跳動着,他不敢想像,十三四年前與十三四年後,人與人之間,究竟有些什麼變化?但是有一點他可以斷定的,那就是他的小王爺身份,任何人都将無法加以否定,因為他的父王,是當時顯赫一時的桢王爺。
蹄聲急驟,玉柱子早已看到那六騎快馬,正朝着十裡崗上急馳而來,那種打扮,一眼就會讓人看到,他們是王府的侍衛。
終于,蹄聲從上到這十裡崗上的平頂上,慢了下來,六匹快馬,“踢踏”着向他坐的土台子前走來。
然後就停在玉柱子前面,停下來。
“飯鋪院子裡逞兇,殺傷王府侍衛的人,可是你?” 玉柱子一看,這個人至少有三四十歲,心中在暗叫:糟啦,福安怎麼沒有來? 他似是有些失望,所以隻是把頭稍稍一反映,又在往地上亂畫起來。
“總管在問你話,你聽到沒有?”一個侍衛手中單刀指向坐着的玉柱子。
“你不覺着那是廢話一句嗎?”玉柱子不屑的說。
一打手勢,六個人全都下了馬,各人在馬屁股上一拍,那馬還真聽話,一蹦一跳的溜到場子邊去找野草啃,就算沒有野草好啃,那些馬也盡快躲開人們即将掀起的一場血腥厮殺。
“你是束手就綁呢?還是要我把你拍騰夠了,再上綁?” 那個被稱做總管的人,緩緩抽出鋼刀,逼近一步說。
“福安在哪兒?他怎麼不來?”玉柱子陡然冒了那麼一句。
六個人一愣,卻聽那個王府總管罵道:“狗養的雜種,小王爺的名諱也是你叫得的?” 原來他以為,如果是自己人,絕不會動劍傷自己人的道理,這小子顯然是要造反,才這麼鬥膽的直呼小王爺的名諱。
一念及此,一面喝罵,人已揮刀砍來。
玉柱子手握“龍泉”,一個倒翻,人已落在土台下面,冷冷的豐道:“對我不敬,出口辱罵的人,我一向都是加以嚴厲懲處,當然,你也不能例外,雖然你身為肅王府總管,我照樣一視同仁。
” 于是,玉柱子緩緩拔出了“龍泉寶劍。
” 天上本無日光,因為這是個大陰天,天陰的幾乎就要掉下來,然而,當玉柱子的“龍泉劍”一經出鞘,立刻有一種懼人的銳芒,射向四方,那種銳芒,散發出各種奇彩,有如天邊的長虹。
當王府總管的鋼刀,犀利無比的,挾着雷霆之勢,一閃揮向玉柱子面門的時候,突見“龍泉”光華暴展,在玉柱子虛實莫測的一閃而溜過王府總管的身邊時候,就聽“唰”的一聲脆響,總管就像刀被削而斷,隻是落在地上的,并非僅止被削的一段鋼刀,而是還有一隻手,緊握在那斷了的鋼刀把手上。
鮮血像澆花用的噴壺向外灑水澆花一般的滴流着,總管左手緊抓着右臂斷腕,直痛的滿臉肌肉扭曲,隻聽他呲牙咧嘴的叫罵道:“大夥一齊上,先把他剁了再說。
” 也才是一瞬間的事,玉柱子揮動手中“龍泉”奮力一陣臂砍,地上已斷了五把鋼刀,隻是,他并未再近逼,隻輕描淡寫的說:“回去告訴福安,就說玉柱子在這十裡崗上等他。
記住,我叫玉柱子。
” 總管都不是人家的對手,還有那個嫌命長的? 于是,五個侍衛,忙着把總管的腕傷包紮好,扶他上馬,這才又急急奔下十裡崗。
他們是回轉王府而去,但并未帶着勝利的成果,而隻是帶回“兇手”的名字:“玉柱子”。
肅王府中,如今真是亂成一團,小王爺福安,被卓家兄弟一陣狠揍,如今還是鼻青臉腫雙目發黑的躺在床上,這兩天也才稍有起色,正準備着派侍衛拿人,卻不料又一連傷了好幾人,連劉總管也受到斷腕之苦,這事如果是王爺由京中返回來,追問起來,必将又是一頓挨罵。
隻是,怎麼會半途殺出個玉柱子出來,這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兒聽到過。
“玉柱子,玉柱子!”小王爺福安這時候一點也不安,隻見他抓耳撓腮,還不時的撫摸傷痛的地方。
猛然一擡頭,福安小王爺問:“他還說了些什麼?” “别的什麼都沒有說,隻說他叫玉柱子,現在城外十裡崗候駕呢。
” “師爺,依你看,小王爺是去不去?” 王府師爺,戴了一頂狐皮帽,雙手縮在那件緞子大褂的袖子裡,八字胡子好像是放在唇上面似的,不時的一翹一翹的,一聽小王爺問,立即笑臉往上送,哈着快要折斷的腰,低聲說:“去可以探知究竟,不去則可以平安保身,衡情量勢,還是不去為妙。
” “可是那人指名要找我,難道我還要藏起來不成?”小王爺福安有些不悅。
“既然如此,那就多派侍衛,陪同小王爺前去,或許無妨。
” “可是,聽總管說,那人劍法已出神入化,更且手中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即使人多,他也并不放在眼裡,人多又有什麼用?”小王爺似是無計可想。
一手撫着八字胡子,師爺一陣低吟,然後笑道:“小王爺如果真的想去會這位叫什麼……玉柱子的,那就加派一隊弓箭手。
這麼一來,料他再大的本事,也難逃亂箭齊發的威勢,隻要他一受傷,另外一隊侍衛,就可一擁而上,把他活捉回來。
” 福安小王爺一聽,心想:也隻好如此了。
于是,他對王府副總管說:“王副總管,此去城外十裡崗,就由你陪在小王身邊,另派十二名帶刀侍衛、十二名弓箭手,咱們馬上上路。
” 于是,肅王府在一陣緊張準備後,王府的王副總管,率領二十四名侍衛,簇擁着小王爺福安,飛奔洛陽城外的十裡崗而去。
像這種大隊人馬,一沖而出洛陽城,還真引起不少人的議論,但大家都不知道,王府這麼大舉出動人馬,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歹人會等着這些人去捉拿他們不成?還是發生了什麼其他的大事? 就像平地卷起一陣灰黃的殘雲一般,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能讓人看到,一系列的塵土飛揚,自洛陽城郊,直延伸向十裡崗的方向。
不久之後,玉柱子在十裡崗的山頂上,更看了個真切,黃沙滾滾,塵土升空,這就是鐵蹄雄風的氣勢。
當玉柱子聽到了蹄聲的時候,他笑了,那是一種自我嘲弄的笑,一種認命的苦笑。
在他想來,福安與自己,小時候曾在一塊兒,和着稀泥巴玩,鬥蟋蟀,隻是夏秋間的事,而
時間上就是那麼緊湊,當玉柱子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時,就好像時間帶動了響聲一般,而時間卻永遠是無聲無息的邁向永遠,如果時間有了響動,那必然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但是,這時候的玉柱子,并沒有什麼突出的表情,隻是淡然的向十裡下面一瞥,嘴角微微的向一上牽,然後又低頭在地上亂畫。
亂畫外表看來,像是在打發時間,實際上,這時候玉柱子心像小鹿般的在跳動着,他不敢想像,十三四年前與十三四年後,人與人之間,究竟有些什麼變化?但是有一點他可以斷定的,那就是他的小王爺身份,任何人都将無法加以否定,因為他的父王,是當時顯赫一時的桢王爺。
蹄聲急驟,玉柱子早已看到那六騎快馬,正朝着十裡崗上急馳而來,那種打扮,一眼就會讓人看到,他們是王府的侍衛。
終于,蹄聲從上到這十裡崗上的平頂上,慢了下來,六匹快馬,“踢踏”着向他坐的土台子前走來。
然後就停在玉柱子前面,停下來。
“飯鋪院子裡逞兇,殺傷王府侍衛的人,可是你?” 玉柱子一看,這個人至少有三四十歲,心中在暗叫:糟啦,福安怎麼沒有來? 他似是有些失望,所以隻是把頭稍稍一反映,又在往地上亂畫起來。
“總管在問你話,你聽到沒有?”一個侍衛手中單刀指向坐着的玉柱子。
“你不覺着那是廢話一句嗎?”玉柱子不屑的說。
一打手勢,六個人全都下了馬,各人在馬屁股上一拍,那馬還真聽話,一蹦一跳的溜到場子邊去找野草啃,就算沒有野草好啃,那些馬也盡快躲開人們即将掀起的一場血腥厮殺。
“你是束手就綁呢?還是要我把你拍騰夠了,再上綁?” 那個被稱做總管的人,緩緩抽出鋼刀,逼近一步說。
“福安在哪兒?他怎麼不來?”玉柱子陡然冒了那麼一句。
六個人一愣,卻聽那個王府總管罵道:“狗養的雜種,小王爺的名諱也是你叫得的?” 原來他以為,如果是自己人,絕不會動劍傷自己人的道理,這小子顯然是要造反,才這麼鬥膽的直呼小王爺的名諱。
一念及此,一面喝罵,人已揮刀砍來。
玉柱子手握“龍泉”,一個倒翻,人已落在土台下面,冷冷的豐道:“對我不敬,出口辱罵的人,我一向都是加以嚴厲懲處,當然,你也不能例外,雖然你身為肅王府總管,我照樣一視同仁。
” 于是,玉柱子緩緩拔出了“龍泉寶劍。
” 天上本無日光,因為這是個大陰天,天陰的幾乎就要掉下來,然而,當玉柱子的“龍泉劍”一經出鞘,立刻有一種懼人的銳芒,射向四方,那種銳芒,散發出各種奇彩,有如天邊的長虹。
當王府總管的鋼刀,犀利無比的,挾着雷霆之勢,一閃揮向玉柱子面門的時候,突見“龍泉”光華暴展,在玉柱子虛實莫測的一閃而溜過王府總管的身邊時候,就聽“唰”的一聲脆響,總管就像刀被削而斷,隻是落在地上的,并非僅止被削的一段鋼刀,而是還有一隻手,緊握在那斷了的鋼刀把手上。
鮮血像澆花用的噴壺向外灑水澆花一般的滴流着,總管左手緊抓着右臂斷腕,直痛的滿臉肌肉扭曲,隻聽他呲牙咧嘴的叫罵道:“大夥一齊上,先把他剁了再說。
” 也才是一瞬間的事,玉柱子揮動手中“龍泉”奮力一陣臂砍,地上已斷了五把鋼刀,隻是,他并未再近逼,隻輕描淡寫的說:“回去告訴福安,就說玉柱子在這十裡崗上等他。
記住,我叫玉柱子。
” 總管都不是人家的對手,還有那個嫌命長的? 于是,五個侍衛,忙着把總管的腕傷包紮好,扶他上馬,這才又急急奔下十裡崗。
他們是回轉王府而去,但并未帶着勝利的成果,而隻是帶回“兇手”的名字:“玉柱子”。
肅王府中,如今真是亂成一團,小王爺福安,被卓家兄弟一陣狠揍,如今還是鼻青臉腫雙目發黑的躺在床上,這兩天也才稍有起色,正準備着派侍衛拿人,卻不料又一連傷了好幾人,連劉總管也受到斷腕之苦,這事如果是王爺由京中返回來,追問起來,必将又是一頓挨罵。
隻是,怎麼會半途殺出個玉柱子出來,這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兒聽到過。
“玉柱子,玉柱子!”小王爺福安這時候一點也不安,隻見他抓耳撓腮,還不時的撫摸傷痛的地方。
猛然一擡頭,福安小王爺問:“他還說了些什麼?” “别的什麼都沒有說,隻說他叫玉柱子,現在城外十裡崗候駕呢。
” “師爺,依你看,小王爺是去不去?” 王府師爺,戴了一頂狐皮帽,雙手縮在那件緞子大褂的袖子裡,八字胡子好像是放在唇上面似的,不時的一翹一翹的,一聽小王爺問,立即笑臉往上送,哈着快要折斷的腰,低聲說:“去可以探知究竟,不去則可以平安保身,衡情量勢,還是不去為妙。
” “可是那人指名要找我,難道我還要藏起來不成?”小王爺福安有些不悅。
“既然如此,那就多派侍衛,陪同小王爺前去,或許無妨。
” “可是,聽總管說,那人劍法已出神入化,更且手中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即使人多,他也并不放在眼裡,人多又有什麼用?”小王爺似是無計可想。
一手撫着八字胡子,師爺一陣低吟,然後笑道:“小王爺如果真的想去會這位叫什麼……玉柱子的,那就加派一隊弓箭手。
這麼一來,料他再大的本事,也難逃亂箭齊發的威勢,隻要他一受傷,另外一隊侍衛,就可一擁而上,把他活捉回來。
” 福安小王爺一聽,心想:也隻好如此了。
于是,他對王府副總管說:“王副總管,此去城外十裡崗,就由你陪在小王身邊,另派十二名帶刀侍衛、十二名弓箭手,咱們馬上上路。
” 于是,肅王府在一陣緊張準備後,王府的王副總管,率領二十四名侍衛,簇擁着小王爺福安,飛奔洛陽城外的十裡崗而去。
像這種大隊人馬,一沖而出洛陽城,還真引起不少人的議論,但大家都不知道,王府這麼大舉出動人馬,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歹人會等着這些人去捉拿他們不成?還是發生了什麼其他的大事? 就像平地卷起一陣灰黃的殘雲一般,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能讓人看到,一系列的塵土飛揚,自洛陽城郊,直延伸向十裡崗的方向。
不久之後,玉柱子在十裡崗的山頂上,更看了個真切,黃沙滾滾,塵土升空,這就是鐵蹄雄風的氣勢。
當玉柱子聽到了蹄聲的時候,他笑了,那是一種自我嘲弄的笑,一種認命的苦笑。
在他想來,福安與自己,小時候曾在一塊兒,和着稀泥巴玩,鬥蟋蟀,隻是夏秋間的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