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椴之九州
關燈
小
中
大
所以,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出手。
可就算出手,也已無及。
當他終于斬殺了那十名殺手後,沉香府的老人,也隻剩下了一個。
停下手後,蔔拙不免悲傷地看向倒在地上的六個老人。
六個老人都穿着黑衣,那是喪服。
他們一個比一個要老,等他看向唯餘下來活着的那個時,卻驚訝地發現,那個老人居然在笑。
他一臉的老年斑,一臉的皺紋,可是他在笑。
隻聽他邊咳邊笑道:“謝謝。
” “——能活下來的感覺真好。
” 蔔拙不由怔在當地。
這裡,已離定國的國界不算遠,想來,這也該是他們在定國國界内遭逢的最後一批殺手。
那老人在拿眼回望着,回望着松柏蓊郁的定州城。
他出神了很久,回過神時,又再次客氣謹嚴地向蔔拙謝道:“謝謝你。
沉香府與定國共存數百載,沒想有朝一日,沉香府終究還是要煙消雲滅。
可在我們離開定國之前,最終還是碰上了一個肯幫助我們的人。
” 他微微地笑着,笑得蔔拙幾乎忍不住為整個定國自慚起來。
那老人什麼都沒說,沒說起沉香府曾怎麼澤被整個定國,也沒有說他們曾為這個侯國付出過什麼。
他認命。
他隻是開始收撿屍首。
他把他們聚在一起焚化,邊燒還邊默禱着。
他用他的馬車做為燃料。
車是檀木制的,燒起來,一股清香發出。
直至他的儀式做完,他在所有的骨灰中選擇了小小的一捧,和着雨,把它吞了下去。
他始終在笑,隻有在吞那捧同伴的香灰時,喉頭才忍不住一陣籁籁地抖動。
然後,他忍住淚,笑看向蔔拙:“那麼,壯士,就此分手。
” 蔔拙望着他,忍不住問:“那您老,要到哪裡去?” 隻聽那老人笑道:“到哪裡去?” “哪裡有女人,就到哪裡去!哪裡還有看得上我這個老頭子的女人,就到哪裡去。
” 說着他微微地笑了,回望向定州城方向,忍不住歎了口氣。
“年輕人倒底是年輕。
沒有一個肯忍耐,沒有一個甘于忍耐,也沒有一個敢去忍耐,他們終究全部選擇玉碎。
” “如果不出所料,我可能是沉家所剩的最後的一個人了。
” 說着,他微微笑了,望向蔔拙。
“你知道我們老哥兒幾個,拚命地逃,要逃出定國國境,為了什麼?” 蔔拙搖搖頭。
那老人忽伸手拍了拍自己腰下胯間那物,拍向自己男人那活兒,放聲大笑道:“我們要去傳種!家沒了,人不是還在嗎?那些小年輕的想不開,都玉碎去了。
我們這些老家夥,拚也拚不動了。
但我不信,這胯裡的東西也就已從此沒用?我們要去找女人,隻要還能找到一個肯憐惜我的女人,這沉香府的種就會傳下去。
” “然後,隻要有人,還怕沒有家嗎?” ……蔔拙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手底擾着的火将殘了。
——這幾塊木頭,就是那老人馬車上僅餘的幾塊香木了。
他深深地吸着氣,覺得,自己眼前将燼的,不隻是那幾塊木頭,還是那曾馳名數百載的沉香府。
那位沉香老人現在想來已經走出了定國的國境。
等着他的磨難數不勝數,不知他找不找得到中意自己的女人? 而自己,現在該面對的是自己的問題了。
他現在需要弄明白的是,剛才的少年,是否會是禅上人手下的刺客? 如果是,以禅上人與定國侯現在的深交,說不好,隻有殺了! 叁、野欲 ——沒有一幅紙闊大得足以描摹盡這雨中發生的一切。
比如,那一把紅油傘。
那是一把桐油浸過的,紅通通的,“質木堂”出品的傘。
那傘走到哪裡,哪裡就像要開出花來。
看到那把傘,會讓人在這已非詩的時代裡回想起一句詩:隔江人在雨聲中、輕傘荻花紅。
那個少年一直在逃。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逃。
他不是害怕蔔拙。
這世上,他即幹上了刺客,就已不再害怕什麼。
可他還是在逃。
一切錯就錯在三天前他不該不适時地回望了一眼。
一眼望去,他整個人就癡了。
隻覺得身邊的雨還在霏霏的飄着,本來這雨讓他冷,可忽然,他覺得這雨也變得輕柔了,還那麼軟,一把小毛刷似的,刷得自己從裡到外,癢酥酥的。
雖說回想起來,他什麼都沒看到。
他隻是看到了一把傘,沒想那傘底下居然還有一雙眼。
那雙眼中也滿是水韻。
哪怕這世上已滿是惱人的苦雨,可那多出來的兩汪水卻讓人不再覺得苦。
那兩汪水像浸滿了桃花的潭,浸久了,浸成了酒,一經點燃,就像在這無邊苦雨中盛放出兩朵紅蓮。
就是那兩朵紅蓮把少年炙傷了。
他接下來的選擇就是:馬上逃。
他已逃了三天。
今日,他本以為已經逃脫了。
可逃脫後,發覺沒人來追,他忽然失落起來。
那失落的感覺如此巨大,寂寞得讓他都想去死。
所以,當他躺在了蔔拙的門前,那時,他渴死的心情是真的。
可沒料到的是,離開了那個古怪的護院蔔拙,他本以為已經甩脫掉的那把油紙傘,竟重又追了上來。
于是,他又開始逃。
這世上,怕再沒有一種筆觸可描摩盡那少年腦中的思緒。
四周都是泥水,水連天水連地的苦水。
水和着泥在他的一雙破皮靴底下咕叽着,可他一路奔逃下來,卻什麼都已不能聽到。
他隻覺得自己跑出的小徑兩側,都次弟地開出了花來。
那花爛漫如錦,豐豔富麗到不是他這樣生命可以禁受的,如果他不快跑,真怕要被那心中盛放的五彩給淹沒了。
不用回頭,他也知道身後那把紅油傘是張在一匹馬上的……馬兒是一匹胭脂馬,雨水滲不進傘下,卻在沖刷着那匹馬,從馬身上流下的水,這麼一路奔來,該流淌成怎樣的一條胭脂之河…… 終于,那少年逃不動了。
他已逃得不想再逃。
——定國的西界,靠近大陸邊緣的地帶,因為多年來與蠻族的戰争,早已徹底殘破了。
幾十裡境内沒有人煙原是常事。
剩下的,荒煙蔓草間,唯有廢壘依然。
這時,他跑到了一個祠堂前,那祠堂久已廢棄,曾經細心彩繪的的木頭都已燒毀,隻剩下磚石廢壘蕭然迎空。
那磚石廢墟比它們實際上的年齡還顯得蒼老,每塊磚上都記載着火劫的痕迹。
祠堂門口的那片青磚地,因為沒有了背後的倚靠,也就顯得更加空曠。
少年喘着氣,忽然洩力,泥一樣地倒在了祠堂口的那片青磚地上。
他把自己的身體在雨地裡蜷成了一個圈,膝蓋與下巴越靠越緊。
光蜷起來還不夠,他最後以手握足,把自己整個閉合了起來。
可就算出手,也已無及。
當他終于斬殺了那十名殺手後,沉香府的老人,也隻剩下了一個。
停下手後,蔔拙不免悲傷地看向倒在地上的六個老人。
六個老人都穿着黑衣,那是喪服。
他們一個比一個要老,等他看向唯餘下來活着的那個時,卻驚訝地發現,那個老人居然在笑。
他一臉的老年斑,一臉的皺紋,可是他在笑。
隻聽他邊咳邊笑道:“謝謝。
” “——能活下來的感覺真好。
” 蔔拙不由怔在當地。
這裡,已離定國的國界不算遠,想來,這也該是他們在定國國界内遭逢的最後一批殺手。
那老人在拿眼回望着,回望着松柏蓊郁的定州城。
他出神了很久,回過神時,又再次客氣謹嚴地向蔔拙謝道:“謝謝你。
沉香府與定國共存數百載,沒想有朝一日,沉香府終究還是要煙消雲滅。
可在我們離開定國之前,最終還是碰上了一個肯幫助我們的人。
” 他微微地笑着,笑得蔔拙幾乎忍不住為整個定國自慚起來。
那老人什麼都沒說,沒說起沉香府曾怎麼澤被整個定國,也沒有說他們曾為這個侯國付出過什麼。
他認命。
他隻是開始收撿屍首。
他把他們聚在一起焚化,邊燒還邊默禱着。
他用他的馬車做為燃料。
車是檀木制的,燒起來,一股清香發出。
直至他的儀式做完,他在所有的骨灰中選擇了小小的一捧,和着雨,把它吞了下去。
他始終在笑,隻有在吞那捧同伴的香灰時,喉頭才忍不住一陣籁籁地抖動。
然後,他忍住淚,笑看向蔔拙:“那麼,壯士,就此分手。
” 蔔拙望着他,忍不住問:“那您老,要到哪裡去?” 隻聽那老人笑道:“到哪裡去?” “哪裡有女人,就到哪裡去!哪裡還有看得上我這個老頭子的女人,就到哪裡去。
” 說着他微微地笑了,回望向定州城方向,忍不住歎了口氣。
“年輕人倒底是年輕。
沒有一個肯忍耐,沒有一個甘于忍耐,也沒有一個敢去忍耐,他們終究全部選擇玉碎。
” “如果不出所料,我可能是沉家所剩的最後的一個人了。
” 說着,他微微笑了,望向蔔拙。
“你知道我們老哥兒幾個,拚命地逃,要逃出定國國境,為了什麼?” 蔔拙搖搖頭。
那老人忽伸手拍了拍自己腰下胯間那物,拍向自己男人那活兒,放聲大笑道:“我們要去傳種!家沒了,人不是還在嗎?那些小年輕的想不開,都玉碎去了。
我們這些老家夥,拚也拚不動了。
但我不信,這胯裡的東西也就已從此沒用?我們要去找女人,隻要還能找到一個肯憐惜我的女人,這沉香府的種就會傳下去。
” “然後,隻要有人,還怕沒有家嗎?” ……蔔拙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手底擾着的火将殘了。
——這幾塊木頭,就是那老人馬車上僅餘的幾塊香木了。
他深深地吸着氣,覺得,自己眼前将燼的,不隻是那幾塊木頭,還是那曾馳名數百載的沉香府。
那位沉香老人現在想來已經走出了定國的國境。
等着他的磨難數不勝數,不知他找不找得到中意自己的女人? 而自己,現在該面對的是自己的問題了。
他現在需要弄明白的是,剛才的少年,是否會是禅上人手下的刺客? 如果是,以禅上人與定國侯現在的深交,說不好,隻有殺了! 叁、野欲 ——沒有一幅紙闊大得足以描摹盡這雨中發生的一切。
比如,那一把紅油傘。
那是一把桐油浸過的,紅通通的,“質木堂”出品的傘。
那傘走到哪裡,哪裡就像要開出花來。
看到那把傘,會讓人在這已非詩的時代裡回想起一句詩:隔江人在雨聲中、輕傘荻花紅。
那個少年一直在逃。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逃。
他不是害怕蔔拙。
這世上,他即幹上了刺客,就已不再害怕什麼。
可他還是在逃。
一切錯就錯在三天前他不該不适時地回望了一眼。
一眼望去,他整個人就癡了。
隻覺得身邊的雨還在霏霏的飄着,本來這雨讓他冷,可忽然,他覺得這雨也變得輕柔了,還那麼軟,一把小毛刷似的,刷得自己從裡到外,癢酥酥的。
雖說回想起來,他什麼都沒看到。
他隻是看到了一把傘,沒想那傘底下居然還有一雙眼。
那雙眼中也滿是水韻。
哪怕這世上已滿是惱人的苦雨,可那多出來的兩汪水卻讓人不再覺得苦。
那兩汪水像浸滿了桃花的潭,浸久了,浸成了酒,一經點燃,就像在這無邊苦雨中盛放出兩朵紅蓮。
就是那兩朵紅蓮把少年炙傷了。
他接下來的選擇就是:馬上逃。
他已逃了三天。
今日,他本以為已經逃脫了。
可逃脫後,發覺沒人來追,他忽然失落起來。
那失落的感覺如此巨大,寂寞得讓他都想去死。
所以,當他躺在了蔔拙的門前,那時,他渴死的心情是真的。
可沒料到的是,離開了那個古怪的護院蔔拙,他本以為已經甩脫掉的那把油紙傘,竟重又追了上來。
于是,他又開始逃。
這世上,怕再沒有一種筆觸可描摩盡那少年腦中的思緒。
四周都是泥水,水連天水連地的苦水。
水和着泥在他的一雙破皮靴底下咕叽着,可他一路奔逃下來,卻什麼都已不能聽到。
他隻覺得自己跑出的小徑兩側,都次弟地開出了花來。
那花爛漫如錦,豐豔富麗到不是他這樣生命可以禁受的,如果他不快跑,真怕要被那心中盛放的五彩給淹沒了。
不用回頭,他也知道身後那把紅油傘是張在一匹馬上的……馬兒是一匹胭脂馬,雨水滲不進傘下,卻在沖刷着那匹馬,從馬身上流下的水,這麼一路奔來,該流淌成怎樣的一條胭脂之河…… 終于,那少年逃不動了。
他已逃得不想再逃。
——定國的西界,靠近大陸邊緣的地帶,因為多年來與蠻族的戰争,早已徹底殘破了。
幾十裡境内沒有人煙原是常事。
剩下的,荒煙蔓草間,唯有廢壘依然。
這時,他跑到了一個祠堂前,那祠堂久已廢棄,曾經細心彩繪的的木頭都已燒毀,隻剩下磚石廢壘蕭然迎空。
那磚石廢墟比它們實際上的年齡還顯得蒼老,每塊磚上都記載着火劫的痕迹。
祠堂門口的那片青磚地,因為沒有了背後的倚靠,也就顯得更加空曠。
少年喘着氣,忽然洩力,泥一樣地倒在了祠堂口的那片青磚地上。
他把自己的身體在雨地裡蜷成了一個圈,膝蓋與下巴越靠越緊。
光蜷起來還不夠,他最後以手握足,把自己整個閉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