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女人
關燈
小
中
大
個都掙紮着想要沖破大理石的牢籠,永不停歇,為了同一個目标:
他們所有人身上都有白色的凹陷。
他們的手全部被封在了大理石裡。
他們的胳膊肘和肋骨已成型,四肢扭曲,所有的身體部位都在掙紮中彎折;這是一種能讓人産生幽閉恐懼症的角力,他們正為了獲得空氣、為了活下去而掙紮着,與此同時,一批批遊客從他們身邊經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站立在前方,熠熠生輝的那位王子。
《奴隸》系列中有一部作品叫作《阿特拉斯》(關于這部作品,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書上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圖片),人像肩上扛着大理石棱柱,還在為了掙脫高度與寬度上的束縛而戰鬥:他的大理石胳膊上似乎起了疹子,雙腿似乎在奮力站立。
像大多數人一樣,正值青春期的邁克爾·鄧巴也被大衛迷住了,但他同時也對那些美麗又殘破的奴隸雕像産生了共情。
有時候他會記起一條線,或者是一個位面,然後就會把腦海裡想到的臨摹在紙上。
有時(這會讓他覺得有點尴尬)他甚至希望自己能成為米開朗基羅,哪怕隻有一兩天也好。
通常,他躺在床上還沒睡着的時候,就會陷入這樣的幻想,但他也很清楚——他晚生了好幾個世紀,羽毛鎮與意大利也相隔着千山萬水。
而且(我倒覺得這是最棒的部分),他在學校的藝術課上總是成績不佳,到了十四歲的時候,他甚至沒資格繼續選修這門課了。
除此之外,他房間的天花闆是平的,而且隻有三米乘四米這麼一點兒大。
*** 就阿黛爾而言,她一直鼓勵着他。
一直以來,她都會給他買新的挂曆和一本本書:有講世界偉大的自然奇觀的,也有講人造奇觀的。
其中包括其他藝術家——卡拉瓦喬、倫勃朗、畢加索、梵高等。
他讀了那些書,臨摹了他們的作品。
他尤其喜歡梵高的一幅郵差肖像畫(也許是為了緻敬哈蒂先生)。
随着時間流逝,每過完一個月,他都會從挂曆上把畫像剪下來,再把它們貼到牆上。
當時機成熟後,他在學校裡又選修了藝術課,并逐漸超過了其他人。
但是,他永遠也放不下最初獲得的這本挂曆。
它永遠在他的卧室裡占據着核心位置。
每當阿黛爾開起有關它的玩笑時,他總會說:“不管怎麼說,我得出門了。
” “那你這是要去哪兒呢?” 他會露出近似咧嘴一笑的表情,因為他回想起了挂曆上備注的内容。
“當然是去沃爾特家了。
”而實際上他是要出門遛狗。
“那他今晚要給你做什麼吃呢?” “意大利面。
” “又是那玩意兒?” “我會給你帶回來一些的。
” “别費勁了,我很可能趴在桌子上直接睡着了。
”她拍了拍那台老打字機。
“好吧,但你不要太累了,好嗎?” “我?”她把一張新的白紙放進打字機的紙槽。
“不會,我隻是給幾個朋友寫信,然後就完事兒了。
” 他們都大笑起來。
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原因——也許隻是單純地感到快樂。
他動身離開。
十六歲起,他的身體開始發育,發型也變了。
他不再是那個要竭盡全力才能扛得起打字機的瘦小男孩,而是一個長着水綠色雙眸的英俊男孩,有一頭烏黑的卷發和讓人忍不住回頭的體格。
那時,他已經在足球方面展示出天賦,在其他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事情上也開始嶄露頭角。
總而言之,就是在幾乎所有體育運動方面都顯示出潛力。
但邁克爾·鄧巴對體育運動毫無興趣。
當然了,他還是繼續留在校足球隊擔當後衛,踢得還算不錯。
他能擋住對方,截下球,但總是會先确認對方球員有沒有受傷。
他還可以沖鋒,可以給别的隊員傳球助攻,也可以自己打門。
離開運動場,他身上特有的一種善良的品質讓他與衆不同。
他同時還具備一種奇特的一心一意的品質。
在他找到歸屬之前,他甯願忍受煎熬,也不願展示出真實的自我;他其實抱有一種更強烈的希
他們的手全部被封在了大理石裡。
他們的胳膊肘和肋骨已成型,四肢扭曲,所有的身體部位都在掙紮中彎折;這是一種能讓人産生幽閉恐懼症的角力,他們正為了獲得空氣、為了活下去而掙紮着,與此同時,一批批遊客從他們身邊經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站立在前方,熠熠生輝的那位王子。
《奴隸》系列中有一部作品叫作《阿特拉斯》(關于這部作品,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書上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圖片),人像肩上扛着大理石棱柱,還在為了掙脫高度與寬度上的束縛而戰鬥:他的大理石胳膊上似乎起了疹子,雙腿似乎在奮力站立。
像大多數人一樣,正值青春期的邁克爾·鄧巴也被大衛迷住了,但他同時也對那些美麗又殘破的奴隸雕像産生了共情。
有時候他會記起一條線,或者是一個位面,然後就會把腦海裡想到的臨摹在紙上。
有時(這會讓他覺得有點尴尬)他甚至希望自己能成為米開朗基羅,哪怕隻有一兩天也好。
通常,他躺在床上還沒睡着的時候,就會陷入這樣的幻想,但他也很清楚——他晚生了好幾個世紀,羽毛鎮與意大利也相隔着千山萬水。
而且(我倒覺得這是最棒的部分),他在學校的藝術課上總是成績不佳,到了十四歲的時候,他甚至沒資格繼續選修這門課了。
除此之外,他房間的天花闆是平的,而且隻有三米乘四米這麼一點兒大。
*** 就阿黛爾而言,她一直鼓勵着他。
一直以來,她都會給他買新的挂曆和一本本書:有講世界偉大的自然奇觀的,也有講人造奇觀的。
其中包括其他藝術家——卡拉瓦喬、倫勃朗、畢加索、梵高等。
他讀了那些書,臨摹了他們的作品。
他尤其喜歡梵高的一幅郵差肖像畫(也許是為了緻敬哈蒂先生)。
随着時間流逝,每過完一個月,他都會從挂曆上把畫像剪下來,再把它們貼到牆上。
當時機成熟後,他在學校裡又選修了藝術課,并逐漸超過了其他人。
但是,他永遠也放不下最初獲得的這本挂曆。
它永遠在他的卧室裡占據着核心位置。
每當阿黛爾開起有關它的玩笑時,他總會說:“不管怎麼說,我得出門了。
” “那你這是要去哪兒呢?” 他會露出近似咧嘴一笑的表情,因為他回想起了挂曆上備注的内容。
“當然是去沃爾特家了。
”而實際上他是要出門遛狗。
“那他今晚要給你做什麼吃呢?” “意大利面。
” “又是那玩意兒?” “我會給你帶回來一些的。
” “别費勁了,我很可能趴在桌子上直接睡着了。
”她拍了拍那台老打字機。
“好吧,但你不要太累了,好嗎?” “我?”她把一張新的白紙放進打字機的紙槽。
“不會,我隻是給幾個朋友寫信,然後就完事兒了。
” 他們都大笑起來。
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原因——也許隻是單純地感到快樂。
他動身離開。
十六歲起,他的身體開始發育,發型也變了。
他不再是那個要竭盡全力才能扛得起打字機的瘦小男孩,而是一個長着水綠色雙眸的英俊男孩,有一頭烏黑的卷發和讓人忍不住回頭的體格。
那時,他已經在足球方面展示出天賦,在其他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事情上也開始嶄露頭角。
總而言之,就是在幾乎所有體育運動方面都顯示出潛力。
但邁克爾·鄧巴對體育運動毫無興趣。
當然了,他還是繼續留在校足球隊擔當後衛,踢得還算不錯。
他能擋住對方,截下球,但總是會先确認對方球員有沒有受傷。
他還可以沖鋒,可以給别的隊員傳球助攻,也可以自己打門。
離開運動場,他身上特有的一種善良的品質讓他與衆不同。
他同時還具備一種奇特的一心一意的品質。
在他找到歸屬之前,他甯願忍受煎熬,也不願展示出真實的自我;他其實抱有一種更強烈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