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下)
關燈
小
中
大
成為圖尼克父親遠離台北跑去台東任教那所小漁村國中的同事。
這位二舅是圖尼克聽他父親口中一生唯一充滿敬意羨慕之情稱贊之人。
你二舅是天才。
這個傳奇親人據說會八國語言。
就是在這個時候,這位二哥想起那位父親生前當作家族之大船将沉而投入茫茫怒海中之救生艇或瓶中信的,那個小妹。
為什麼是她而不是自己或那個在髒污監獄被槍斃的大哥?他們的父親是否在他們完全無知的狀況下,早已啟動了他們(二房)這一家脫離主要鐵軌幹道而駛向滅亡的機制?一個瘋狂的人種學實驗?他讓他其中一支子裔,成為和執政者馴順合作、權力資源勾挂的地方家族勢力;卻讓另外一支子裔,具備思索人類正義公理靈魂之神鬼戰士,哦,不,對不起,是地下共産黨員。
但又将無家族記憶的這個女兒,當作偷渡他和他們寥姓母親結合之基因模型容器,拋向未可知的陌生之境? 圖尼克的母親回憶起她二哥跑到闆橋養父母家來找她那個午後,天正下着滂沱大雨,檐下水柱垂墜着像一柄一柄銀色的槍槊。
她聽見這個未曾謀面的外鄉年輕男子和父親操着相同口音,雙方都壓低聲音但可聽出各自極憤怒地争辯着。
她隐約聽見那年輕人對着父親說,你們沒有資格讓她将來變無主孤魂,連自己的親人在這世上哪個所在攏不知,父親咆哮說我是伊老爸她是伊老母,她将來是要進我們李家祖祠的,什麼無主孤魂?她的家人全在這幢房子裡。
而那年輕人竟對父親陰沉沉說了一句:你這樣對得起我父親嗎? 第二天圖尼克母親帶着花包袱,跟着這位憑空冒出的哥哥,搭了一整天公路局(她感覺那漫長無盡頭的路程像那車子不斷在打陀螺,不斷天旋地轉,浸在強光下的樹影像列隊包圍他們的幽靈一直在車窗外繞圈圈)往台東去“看你的家人”(她記得出門前她養母流着眼淚用一種冰冷、煩躁但亦是她們之間從未曾有的依戀情感,抓着她的手對她說)。
二舅對他們保證,隻要回台東讓他母親、其他兄姊們大家看看這位多年失去聯絡的小妹,至多兩個禮拜就帶她回來了。
那兩個禮拜,也許後來更長,一個月,或是兩個月,圖尼克的母親住在她二哥那棟蓋在學校後面的教職員宿舍。
在圖尼克父親和二舅寡言故構圖元素稀薄的回憶裡,那是一所小漁港裡的國中,圖尼克三歲以前的記憶,亦是包括岸邊挨擠的破爛小漁船、黑油覆蓋的彩色海面上漂着一些滑稽笑臉的翻車魚或幼鲨不全浮屍、輪胎或是繩網纏絞在一起的浮球,岸上一戶戶像公墓那樣小小的磚造矮房,牆上、溝邊、門階全曬着灰黃色的柴魚,那使得空氣中永遠充滿一種屍體内髒腐敗的強烈腥臭味……這一切,全絕望地浸在那沸白滾燙的烈日強光裡,所有的人、魚、狗、任何移動的東西,體内包括靈魂在内所有可能流動的,全被蒸幹殆盡所以以幹枯緩慢的形式困在那畫框限住的小世界。
但圖尼克的母親卻回憶當時那宿舍後面即是一條鐵道通過,也許是林班運送木材的窄軌鐵道。
但那是不可能的。
圖尼克後來翻查了最專業的台灣鐵道迷關于各地廢礦、金礦區、林業鐵道、軍事鐵道的書籍,皆沒有任何記載有這樣一條鐵軌經過他父母初次邂逅的那個台東小漁村。
鐵道每隔一兩小時便像一個忍不住哼着歌撒尿的男孩那樣,發出當、當、當既歡樂卻又像嗚咽的好聽脆響。
那是整排小鐵輪如骨節突出的手指在愛撫琴鍵般輪番軋壓鐵軌接縫處鉚釘的顫音。
那讓一個從小被送至一家異姓之人中困惑靜默長大的少女,仿佛腔體、骨骼、年輕如剛刷漆的提琴音箱的子宮、鮮少使用發聲的喉頭,皆被搖晃輕敲地共鳴着。
她并無能理解那造成她寄生家庭養父母如在稠膠中生活,用眼神臉色表情達意而寡言罕語的緘默習慣,是因畏懼可能賈禍背後那難以言喻的戒嚴與肅殺。
那造成她被生父“丢包”到養父母家,且養父母一家舉族從台中遷移到台北的“當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噩夢。
隻有一個聲音輕快歡唱:自由真好!真好,真好,當,當,自由真好,當當…… 那兩個禮拜,或那兩個月,圖尼克的年輕母親和比較不那麼年輕的父親,如何在那憑空而降的“二哥”的單身宿舍裡相遇,看對眼,一見鐘情或私訂終身,這兩個終其一生皆沉默如鐵的人,很難讓人重建當時的現場。
當然圖尼克的父親恰是母親那二哥宿舍隔壁的室友。
也許他們會在天黑後各自點煙聽着電台收音機裡“匪區”電台的廣播節目。
也許他們真的是年輕激情的馬克思信徒。
他們是這孤島一隅小漁村唯二的秘密組織成員?也許經過一種奇怪的差異比對,圖尼克母親靠着這從天而降二哥身上的某些冒險瘋狂氣質,确定了自己和養父母那一家拘謹閉俗男女老少絕非血親。
但卻在這遙遠漁村的中學教員宿舍,在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二哥相比永遠沉默寡言的這男人身上,看見了自己靈魂的倒影?圖尼克說,我很難加入讓他倆啟動感情的靈光一閃時刻:他母親端着一盆浸水的二哥的換洗衣褲,穿洋裝赤着腳踝走到陽台,将那些滴水的男人衣服披挂上晾衣竿時的連續動作?或是公用洗面槽旁,父親那柄從印度一路帶着的剃須刀刃上黏沾在白色泡沬上斑斑點點的
這位二舅是圖尼克聽他父親口中一生唯一充滿敬意羨慕之情稱贊之人。
你二舅是天才。
這個傳奇親人據說會八國語言。
就是在這個時候,這位二哥想起那位父親生前當作家族之大船将沉而投入茫茫怒海中之救生艇或瓶中信的,那個小妹。
為什麼是她而不是自己或那個在髒污監獄被槍斃的大哥?他們的父親是否在他們完全無知的狀況下,早已啟動了他們(二房)這一家脫離主要鐵軌幹道而駛向滅亡的機制?一個瘋狂的人種學實驗?他讓他其中一支子裔,成為和執政者馴順合作、權力資源勾挂的地方家族勢力;卻讓另外一支子裔,具備思索人類正義公理靈魂之神鬼戰士,哦,不,對不起,是地下共産黨員。
但又将無家族記憶的這個女兒,當作偷渡他和他們寥姓母親結合之基因模型容器,拋向未可知的陌生之境? 圖尼克的母親回憶起她二哥跑到闆橋養父母家來找她那個午後,天正下着滂沱大雨,檐下水柱垂墜着像一柄一柄銀色的槍槊。
她聽見這個未曾謀面的外鄉年輕男子和父親操着相同口音,雙方都壓低聲音但可聽出各自極憤怒地争辯着。
她隐約聽見那年輕人對着父親說,你們沒有資格讓她将來變無主孤魂,連自己的親人在這世上哪個所在攏不知,父親咆哮說我是伊老爸她是伊老母,她将來是要進我們李家祖祠的,什麼無主孤魂?她的家人全在這幢房子裡。
而那年輕人竟對父親陰沉沉說了一句:你這樣對得起我父親嗎? 第二天圖尼克母親帶着花包袱,跟着這位憑空冒出的哥哥,搭了一整天公路局(她感覺那漫長無盡頭的路程像那車子不斷在打陀螺,不斷天旋地轉,浸在強光下的樹影像列隊包圍他們的幽靈一直在車窗外繞圈圈)往台東去“看你的家人”(她記得出門前她養母流着眼淚用一種冰冷、煩躁但亦是她們之間從未曾有的依戀情感,抓着她的手對她說)。
二舅對他們保證,隻要回台東讓他母親、其他兄姊們大家看看這位多年失去聯絡的小妹,至多兩個禮拜就帶她回來了。
那兩個禮拜,也許後來更長,一個月,或是兩個月,圖尼克的母親住在她二哥那棟蓋在學校後面的教職員宿舍。
在圖尼克父親和二舅寡言故構圖元素稀薄的回憶裡,那是一所小漁港裡的國中,圖尼克三歲以前的記憶,亦是包括岸邊挨擠的破爛小漁船、黑油覆蓋的彩色海面上漂着一些滑稽笑臉的翻車魚或幼鲨不全浮屍、輪胎或是繩網纏絞在一起的浮球,岸上一戶戶像公墓那樣小小的磚造矮房,牆上、溝邊、門階全曬着灰黃色的柴魚,那使得空氣中永遠充滿一種屍體内髒腐敗的強烈腥臭味……這一切,全絕望地浸在那沸白滾燙的烈日強光裡,所有的人、魚、狗、任何移動的東西,體内包括靈魂在内所有可能流動的,全被蒸幹殆盡所以以幹枯緩慢的形式困在那畫框限住的小世界。
但圖尼克的母親卻回憶當時那宿舍後面即是一條鐵道通過,也許是林班運送木材的窄軌鐵道。
但那是不可能的。
圖尼克後來翻查了最專業的台灣鐵道迷關于各地廢礦、金礦區、林業鐵道、軍事鐵道的書籍,皆沒有任何記載有這樣一條鐵軌經過他父母初次邂逅的那個台東小漁村。
鐵道每隔一兩小時便像一個忍不住哼着歌撒尿的男孩那樣,發出當、當、當既歡樂卻又像嗚咽的好聽脆響。
那是整排小鐵輪如骨節突出的手指在愛撫琴鍵般輪番軋壓鐵軌接縫處鉚釘的顫音。
那讓一個從小被送至一家異姓之人中困惑靜默長大的少女,仿佛腔體、骨骼、年輕如剛刷漆的提琴音箱的子宮、鮮少使用發聲的喉頭,皆被搖晃輕敲地共鳴着。
她并無能理解那造成她寄生家庭養父母如在稠膠中生活,用眼神臉色表情達意而寡言罕語的緘默習慣,是因畏懼可能賈禍背後那難以言喻的戒嚴與肅殺。
那造成她被生父“丢包”到養父母家,且養父母一家舉族從台中遷移到台北的“當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噩夢。
隻有一個聲音輕快歡唱:自由真好!真好,真好,當,當,自由真好,當當…… 那兩個禮拜,或那兩個月,圖尼克的年輕母親和比較不那麼年輕的父親,如何在那憑空而降的“二哥”的單身宿舍裡相遇,看對眼,一見鐘情或私訂終身,這兩個終其一生皆沉默如鐵的人,很難讓人重建當時的現場。
當然圖尼克的父親恰是母親那二哥宿舍隔壁的室友。
也許他們會在天黑後各自點煙聽着電台收音機裡“匪區”電台的廣播節目。
也許他們真的是年輕激情的馬克思信徒。
他們是這孤島一隅小漁村唯二的秘密組織成員?也許經過一種奇怪的差異比對,圖尼克母親靠着這從天而降二哥身上的某些冒險瘋狂氣質,确定了自己和養父母那一家拘謹閉俗男女老少絕非血親。
但卻在這遙遠漁村的中學教員宿舍,在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二哥相比永遠沉默寡言的這男人身上,看見了自己靈魂的倒影?圖尼克說,我很難加入讓他倆啟動感情的靈光一閃時刻:他母親端着一盆浸水的二哥的換洗衣褲,穿洋裝赤着腳踝走到陽台,将那些滴水的男人衣服披挂上晾衣竿時的連續動作?或是公用洗面槽旁,父親那柄從印度一路帶着的剃須刀刃上黏沾在白色泡沬上斑斑點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