螵蛸
關燈
小
中
大
咯咯笑着,美麗的少女臉龐帶着一種孩童不沾穢物的無情和殘忍。
大哥你怎麼老在問MoMo?她欠你錢是不是? 不是……他哭喪着臉,舌頭腫大。
我和MoMo……很好吔……能不能幫我問候她。
在他們置身的這棟建築物外面,此刻正下着滂沱大雨吧?但或許他和她們皆再也走不出去了。
金黃色的稠膠酒精液體從張開的口穴一杯杯倒進,然後空調再把他們皮膚毛孔揮發的水氣吸幹。
他突然想起許多年前某一個大雨将臨的午後,天地一片烏黑,他在城市邊緣一座大型公園的某一株灌木叢發現一枚螳螂的卵,半截拇指大小,像酸腐奶酪的深褐色,上端翻起一瓣壺嘴般的突,被母螳螂用白色細絲纏縛在枝葉間。
(他想起來了,那玩意兒叫“螵蛸”。
P-AWIO-SHAW。
) 他把那枚螳螂卵帶回家,置于一隻後陽台的空玻璃缸内。
是夜雷鳴不已,風雨交加。
第二天近午,他到後陽台一看,玻璃缸裡隻剩一瓣像剝開曬幹枇杷的枯癟殘卵,拖着白發般的縷縷細絲。
隔夜大雨潑進窗内,地磚上的積水,漂浮着至少三四十隻細小如指甲屑的小螳螂屍骸,淺綠色一片,全已成形幢螂的樣貌,像一缸泳池裡淹溺着一具一具初生嬰兒的屍體。
鐵架上的盆栽葉瓣間則晶瑩閃閃一小隻一小隻幸存的雛蟲。
……應是前夜即孵化,整窩的初生螳螂歡快地沿玻璃缸壁爬出來吧…… 另一次是更早的辰光,他小學時将一枚類似的螳螂卵藏在火柴盒内,丢進抽屜裡。
少年貪玩遂忘了此事,過了近半年,仲夏時分,暑期中想起那盒螳螂卵,翻牆爬進學校,在空蕩蕩的教室摸自己抽屜。
火柴盒一拉開,四五十隻幼螳螂全頭尾四肢挨擠交叉地死在一塊。
小小的尖尖的昆蟲的臉,沒有一隻有任何表情。
應是春天的某一個原本該是造物歡愉的神秘時光,小紙盒内的卵爆開,四五十隻小螳螂掙爬面世蛻殼成蟲型,卻發現它們全被擠禁在一個莫名的密室裡。
它們貼擠着彼此,沒有任何可能和出路逃離,就那樣活活被整窩悶死,然後集體幹燥成死亡最初時刻的形狀。
二OOO年四月三十日,中國考古隊在西夏王陵群的“元昊陵”東北角阙,發現了一尊完整的“迦陵頻伽”琉璃瓦塑像,這種人首鳥身的奇幻神物,馬上取代了“魚身枭”與“鎏金牛”,成為銀川市的圖騰。
迦陵頻伽是佛經中的一種神鳥,能吐人言,有天籁美聲之歌喉。
甯夏博物館裡的這尊出土“阿伽”,前半身是顱形極美的天女,閉目低眉,像是目睹極大之恐怖景觀而噤聲怯縮,她的後身翅翼收斂,略略翹起:又像一個沐浴後抱胸沉浸在自己純淨光輝中的處女神。
陵塔位于陵區中軸線偏西,原是貼滿碧綠蓮花紋美麗磚瓦、鸱吻、龍首、獸頭等裝飾瓦當的七層浮屠。
陵寝像所有臨死帝王無法和死神對弈、好歹和後世盜墓賊鬥智的機關,深埋在祭台與陵塔間地下二十五米深的穴道裡。
如今華麗的琉璃磚瓦盡剝落,樓阙圍牆崩毀,陵墓上方被蒙古人挖了一個大坑洞(據說為了斷西夏人的風水龍脈),風沙曠野中就剩那一坨白森森的土堆。
蒙古人為何那麼恨西夏人?公元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第六次親征西夏,圍興慶府(就是今天的銀川),一代天驕竟膝中西夏弩兵之箭,殁于這蕞爾小國之境。
臨終前交代近臣:“唐兀(西夏)人剽狠頑強,今不将此族覆滅,來日必滅我族。
”蒙古騎兵秘不發喪,破城屠戮。
黨項武士前額剃發,極易辨識,大火焚城,屠殺無數。
于是這樣一個有自己文字、服制、窯工,在遼、宋、金諸大國間難纏頑狡的二百年帝國,便如煙消逝,徹底滅絕,從地平線消失。
其實在這片荒漠中逐水草遷徙的遊牧民族,誰不恨西夏人?回鹘、吐蕃、宋人、契丹人、女真人,所有民族都對這馬騎如鬼魂出沒,以表情變換難測之巨乳蹲踞的大母神石俑為圖騰的黨項羌族既恐懼又仇恨。
曾經被李元昊逐殺的回鹘人,一千年後散布在原先西夏帝國的版圖上。
但後來漢人們又占據了這城市大部分的人口。
羅漢。
六親不依。
破父破母破兄破姊破夫破妻破子破女。
于是成為縱貫鐵道沿線壞敗黯鏽(唔,像那個年代貧窮之島童年集體記憶,一粒八爪美國蘋果,切成八分一人一瓣
大哥你怎麼老在問MoMo?她欠你錢是不是? 不是……他哭喪着臉,舌頭腫大。
我和MoMo……很好吔……能不能幫我問候她。
在他們置身的這棟建築物外面,此刻正下着滂沱大雨吧?但或許他和她們皆再也走不出去了。
金黃色的稠膠酒精液體從張開的口穴一杯杯倒進,然後空調再把他們皮膚毛孔揮發的水氣吸幹。
他突然想起許多年前某一個大雨将臨的午後,天地一片烏黑,他在城市邊緣一座大型公園的某一株灌木叢發現一枚螳螂的卵,半截拇指大小,像酸腐奶酪的深褐色,上端翻起一瓣壺嘴般的突,被母螳螂用白色細絲纏縛在枝葉間。
(他想起來了,那玩意兒叫“螵蛸”。
P-AWIO-SHAW。
) 他把那枚螳螂卵帶回家,置于一隻後陽台的空玻璃缸内。
是夜雷鳴不已,風雨交加。
第二天近午,他到後陽台一看,玻璃缸裡隻剩一瓣像剝開曬幹枇杷的枯癟殘卵,拖着白發般的縷縷細絲。
隔夜大雨潑進窗内,地磚上的積水,漂浮着至少三四十隻細小如指甲屑的小螳螂屍骸,淺綠色一片,全已成形幢螂的樣貌,像一缸泳池裡淹溺着一具一具初生嬰兒的屍體。
鐵架上的盆栽葉瓣間則晶瑩閃閃一小隻一小隻幸存的雛蟲。
……應是前夜即孵化,整窩的初生螳螂歡快地沿玻璃缸壁爬出來吧…… 另一次是更早的辰光,他小學時将一枚類似的螳螂卵藏在火柴盒内,丢進抽屜裡。
少年貪玩遂忘了此事,過了近半年,仲夏時分,暑期中想起那盒螳螂卵,翻牆爬進學校,在空蕩蕩的教室摸自己抽屜。
火柴盒一拉開,四五十隻幼螳螂全頭尾四肢挨擠交叉地死在一塊。
小小的尖尖的昆蟲的臉,沒有一隻有任何表情。
應是春天的某一個原本該是造物歡愉的神秘時光,小紙盒内的卵爆開,四五十隻小螳螂掙爬面世蛻殼成蟲型,卻發現它們全被擠禁在一個莫名的密室裡。
它們貼擠着彼此,沒有任何可能和出路逃離,就那樣活活被整窩悶死,然後集體幹燥成死亡最初時刻的形狀。
二OOO年四月三十日,中國考古隊在西夏王陵群的“元昊陵”東北角阙,發現了一尊完整的“迦陵頻伽”琉璃瓦塑像,這種人首鳥身的奇幻神物,馬上取代了“魚身枭”與“鎏金牛”,成為銀川市的圖騰。
迦陵頻伽是佛經中的一種神鳥,能吐人言,有天籁美聲之歌喉。
甯夏博物館裡的這尊出土“阿伽”,前半身是顱形極美的天女,閉目低眉,像是目睹極大之恐怖景觀而噤聲怯縮,她的後身翅翼收斂,略略翹起:又像一個沐浴後抱胸沉浸在自己純淨光輝中的處女神。
陵塔位于陵區中軸線偏西,原是貼滿碧綠蓮花紋美麗磚瓦、鸱吻、龍首、獸頭等裝飾瓦當的七層浮屠。
陵寝像所有臨死帝王無法和死神對弈、好歹和後世盜墓賊鬥智的機關,深埋在祭台與陵塔間地下二十五米深的穴道裡。
如今華麗的琉璃磚瓦盡剝落,樓阙圍牆崩毀,陵墓上方被蒙古人挖了一個大坑洞(據說為了斷西夏人的風水龍脈),風沙曠野中就剩那一坨白森森的土堆。
蒙古人為何那麼恨西夏人?公元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第六次親征西夏,圍興慶府(就是今天的銀川),一代天驕竟膝中西夏弩兵之箭,殁于這蕞爾小國之境。
臨終前交代近臣:“唐兀(西夏)人剽狠頑強,今不将此族覆滅,來日必滅我族。
”蒙古騎兵秘不發喪,破城屠戮。
黨項武士前額剃發,極易辨識,大火焚城,屠殺無數。
于是這樣一個有自己文字、服制、窯工,在遼、宋、金諸大國間難纏頑狡的二百年帝國,便如煙消逝,徹底滅絕,從地平線消失。
其實在這片荒漠中逐水草遷徙的遊牧民族,誰不恨西夏人?回鹘、吐蕃、宋人、契丹人、女真人,所有民族都對這馬騎如鬼魂出沒,以表情變換難測之巨乳蹲踞的大母神石俑為圖騰的黨項羌族既恐懼又仇恨。
曾經被李元昊逐殺的回鹘人,一千年後散布在原先西夏帝國的版圖上。
但後來漢人們又占據了這城市大部分的人口。
羅漢。
六親不依。
破父破母破兄破姊破夫破妻破子破女。
于是成為縱貫鐵道沿線壞敗黯鏽(唔,像那個年代貧窮之島童年集體記憶,一粒八爪美國蘋果,切成八分一人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