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吾塞
關燈
小
中
大
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綿延千裡的跋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差不多平均一個禮拜搬一次家,幾乎得不到片刻停歇……據說這是全世界最後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
真想知道,到底為着什麼,全世界隻剩他們堅持到了如今……但又怎麼能說這樣的生活動蕩,這樣的生活沒有根呢?它明明比世上任何一種生存方式都更為深入大地。
又怎麼能說它脆弱?它依從自然的呼吸韻律而起伏自己的胸膛,它所憑恃的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 難以言說。
我不知該站出來不顧一切地高聲贊美,還是失聲痛哭、滿心悲涼。
夜裡明明還有晴朗的星空。
但天亮後,天空重新布滿陰雲。
我們領着駝隊在這陰冷世界中,在永無止境的山路上盤旋行進。
漸漸地,西面天空出現一小抹藍天。
以那一小抹藍天為中心,一個小時後,三分之一的天空裡的雲層都散開了,太陽也出來了。
但陽光始終隻照射在我們身後高處的山巅,我們也始終行進在大山的陰影處,走了一程又一程。
到了半上午,好不容易盼到太陽漸漸升高,光明漸漸擴散,眼看着光線角度偏向我們行走的位置,眼看就能曬着太陽了。
這時,在陽光照射下,水汽蒸騰,新的雲層漸漸郁結……往下我們還是得繼續走在雲的陰影下,四面依然冷風嗖嗖。
翻一座小山時,我在最高處勒馬回望,看到遙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群山沐浴在陽光中,那一處上空全是晴天,那裡還有藍色的湖泊靜靜顯露一角。
站在寒冷之處遙望溫暖的遠方,那感覺仍然是大夢一場…… 不過,雲塊在風中移動得很快。
藍天斑駁,似乎又有放晴的兆頭。
之前很長的一段路都是漫長的台階般的坡路,又窄又陡,好不容易才走到山路最高處的山脊口。
剛從山的陰面拐向陽面,陽光猛然打到臉上,暖意清晰!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分水嶺”!兩邊果然截然不同。
然而,正高興時,低頭一看,眼下又是下坡路,一百米後就通向密密的森林……陽光普照又有什麼用呢……于是往下仍然冷風嗖嗖。
這條路在森林樹蔭中蔓延了很久很久。
走出森林後,才總算全面進入陽光之中,人人臉上都露出了寬心的笑容。
往下又翻過一面圓潤的斜坡,地形突然變化。
眼下是沒有森林的丘陵地帶,四面全是空曠巨大的斜坡,草地一碧萬頃鋪展開去。
我們沿“之”字形的山路無邊無盡地向上、向上……滿眼綠意襲人,陽光慷慨。
馬兒扭着屁股,有節奏地左右搖晃。
道路一尺多寬,深陷草地,沿舒緩的坡勢一圈一圈延伸,永無止境。
這樣的路竟給人以強烈的催眠感,不由在馬背上漸漸打起了瞌睡,但又睡得不深。
每當在睡意中微微睜開眼,擡起臉,總會驚訝眼前世界怎會如此深暗,如此陰沉,像暴雨将至。
但實際上卻是晴空萬裡,陽光燦爛,似乎濃重的睡意令世界有了夜的幻象。
天氣變得極快,天空說陰就唰地陰了。
翻第三座大山時,突然下起了雪,并且越下越大。
但沒一會兒,又變成了雨。
雖說雨勢和上次在哈拉蘇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況且這一次還穿了雨衣,但還是令人沮喪。
好在雨下了不到一小時就停了,雲層破碎後陽光迅速重新占據大地。
走在陽光中,朝陽的右腿暖洋洋的,另一側的左腿仍然冷冰冰。
剛才的雨打濕了半截褲腿。
總的來說,今天的行程還算平順。
隻在穿過森林後的一處隘口出了點兒意外。
那裡又陡又滑,一峰駱駝差點兒倒下去。
還有一峰負重的小駱駝根本就是掙紮着被男人們拖上去的。
男人們拽緊了缰繩,不敢令駱駝們松懈。
所有駱駝的鼻孔都被扯破了,流着血。
等翻過那道隘口,所有駱駝都累得雙股濕透,腿間全是汗氣,一個個大喘粗氣。
十一點,我們開始進入地勢開闊的托馬得夏牧場。
漸漸地,路邊開始出現氈房,并且越來越多。
其中兩家友好地攔下我們的駝隊,為我們端來酸奶。
正午時分,駝隊終于在一塊開闊幹燥的坡地上停了下來。
卸完駱駝,支起依特罕後,斯馬胡力把駱駝趕往西面的狹小山谷。
陽光充沛,紮克拜媽媽趕緊抖開一路上被雨水打濕的衣物被褥,攤在附近的石頭上晾曬。
我則準備茶水,大家都餓壞了。
我向媽媽打聽此處的水源,她向西面指了一指,我朝那個方向走了老半天才看到山腳下林子邊有一小片沼澤。
拎回水後,又從山下樹林裡抱回一捆柴枝,支起鐵皮爐生起了火。
等斯馬胡力回來,水剛好燒開。
加孜玉曼家的氈房在山頂另一端。
遠遠看去,他家已經圍坐草地上開始喝茶了。
在身側的山谷下面,卸載的駱駝和上了腳絆的馬兒三三兩兩地細細啃草,不曾走遠。
我們三人坐在依特罕前,一邊喝茶一邊發呆。
回想一番這一天,覺得無比漫長,明明才至正午,卻像足足過了兩天似的。
羊群遙遙未到。
茶水剛結束,母子倆推開碗向後一倒,睡了。
紮克拜媽媽和斯馬胡力睡在狹小的依特罕裡,我露天鋪了塊氈子,直接睡在陽光下。
這會兒的陽光棒極了!哎,惡劣的天氣之後總會來一場極好的天氣,就像打一棒子再給個紅棗似的。
之前巨大的痛苦,漫長的黑暗與寒冷,這會兒似乎也全都輕易被抵消……若是每天都有如此晴朗溫暖的下午,就算每天搬家我也不怕。
倒在天空下睡了又睡。
無論醒來多少次,太陽永遠挂在天
真想知道,到底為着什麼,全世界隻剩他們堅持到了如今……但又怎麼能說這樣的生活動蕩,這樣的生活沒有根呢?它明明比世上任何一種生存方式都更為深入大地。
又怎麼能說它脆弱?它依從自然的呼吸韻律而起伏自己的胸膛,它所憑恃的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 難以言說。
我不知該站出來不顧一切地高聲贊美,還是失聲痛哭、滿心悲涼。
夜裡明明還有晴朗的星空。
但天亮後,天空重新布滿陰雲。
我們領着駝隊在這陰冷世界中,在永無止境的山路上盤旋行進。
漸漸地,西面天空出現一小抹藍天。
以那一小抹藍天為中心,一個小時後,三分之一的天空裡的雲層都散開了,太陽也出來了。
但陽光始終隻照射在我們身後高處的山巅,我們也始終行進在大山的陰影處,走了一程又一程。
到了半上午,好不容易盼到太陽漸漸升高,光明漸漸擴散,眼看着光線角度偏向我們行走的位置,眼看就能曬着太陽了。
這時,在陽光照射下,水汽蒸騰,新的雲層漸漸郁結……往下我們還是得繼續走在雲的陰影下,四面依然冷風嗖嗖。
翻一座小山時,我在最高處勒馬回望,看到遙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群山沐浴在陽光中,那一處上空全是晴天,那裡還有藍色的湖泊靜靜顯露一角。
站在寒冷之處遙望溫暖的遠方,那感覺仍然是大夢一場…… 不過,雲塊在風中移動得很快。
藍天斑駁,似乎又有放晴的兆頭。
之前很長的一段路都是漫長的台階般的坡路,又窄又陡,好不容易才走到山路最高處的山脊口。
剛從山的陰面拐向陽面,陽光猛然打到臉上,暖意清晰!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分水嶺”!兩邊果然截然不同。
然而,正高興時,低頭一看,眼下又是下坡路,一百米後就通向密密的森林……陽光普照又有什麼用呢……于是往下仍然冷風嗖嗖。
這條路在森林樹蔭中蔓延了很久很久。
走出森林後,才總算全面進入陽光之中,人人臉上都露出了寬心的笑容。
往下又翻過一面圓潤的斜坡,地形突然變化。
眼下是沒有森林的丘陵地帶,四面全是空曠巨大的斜坡,草地一碧萬頃鋪展開去。
我們沿“之”字形的山路無邊無盡地向上、向上……滿眼綠意襲人,陽光慷慨。
馬兒扭着屁股,有節奏地左右搖晃。
道路一尺多寬,深陷草地,沿舒緩的坡勢一圈一圈延伸,永無止境。
這樣的路竟給人以強烈的催眠感,不由在馬背上漸漸打起了瞌睡,但又睡得不深。
每當在睡意中微微睜開眼,擡起臉,總會驚訝眼前世界怎會如此深暗,如此陰沉,像暴雨将至。
但實際上卻是晴空萬裡,陽光燦爛,似乎濃重的睡意令世界有了夜的幻象。
天氣變得極快,天空說陰就唰地陰了。
翻第三座大山時,突然下起了雪,并且越下越大。
但沒一會兒,又變成了雨。
雖說雨勢和上次在哈拉蘇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況且這一次還穿了雨衣,但還是令人沮喪。
好在雨下了不到一小時就停了,雲層破碎後陽光迅速重新占據大地。
走在陽光中,朝陽的右腿暖洋洋的,另一側的左腿仍然冷冰冰。
剛才的雨打濕了半截褲腿。
總的來說,今天的行程還算平順。
隻在穿過森林後的一處隘口出了點兒意外。
那裡又陡又滑,一峰駱駝差點兒倒下去。
還有一峰負重的小駱駝根本就是掙紮着被男人們拖上去的。
男人們拽緊了缰繩,不敢令駱駝們松懈。
所有駱駝的鼻孔都被扯破了,流着血。
等翻過那道隘口,所有駱駝都累得雙股濕透,腿間全是汗氣,一個個大喘粗氣。
十一點,我們開始進入地勢開闊的托馬得夏牧場。
漸漸地,路邊開始出現氈房,并且越來越多。
其中兩家友好地攔下我們的駝隊,為我們端來酸奶。
正午時分,駝隊終于在一塊開闊幹燥的坡地上停了下來。
卸完駱駝,支起依特罕後,斯馬胡力把駱駝趕往西面的狹小山谷。
陽光充沛,紮克拜媽媽趕緊抖開一路上被雨水打濕的衣物被褥,攤在附近的石頭上晾曬。
我則準備茶水,大家都餓壞了。
我向媽媽打聽此處的水源,她向西面指了一指,我朝那個方向走了老半天才看到山腳下林子邊有一小片沼澤。
拎回水後,又從山下樹林裡抱回一捆柴枝,支起鐵皮爐生起了火。
等斯馬胡力回來,水剛好燒開。
加孜玉曼家的氈房在山頂另一端。
遠遠看去,他家已經圍坐草地上開始喝茶了。
在身側的山谷下面,卸載的駱駝和上了腳絆的馬兒三三兩兩地細細啃草,不曾走遠。
我們三人坐在依特罕前,一邊喝茶一邊發呆。
回想一番這一天,覺得無比漫長,明明才至正午,卻像足足過了兩天似的。
羊群遙遙未到。
茶水剛結束,母子倆推開碗向後一倒,睡了。
紮克拜媽媽和斯馬胡力睡在狹小的依特罕裡,我露天鋪了塊氈子,直接睡在陽光下。
這會兒的陽光棒極了!哎,惡劣的天氣之後總會來一場極好的天氣,就像打一棒子再給個紅棗似的。
之前巨大的痛苦,漫長的黑暗與寒冷,這會兒似乎也全都輕易被抵消……若是每天都有如此晴朗溫暖的下午,就算每天搬家我也不怕。
倒在天空下睡了又睡。
無論醒來多少次,太陽永遠挂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