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吾塞
關燈
小
中
大
離開冬庫爾的最後一晚,一時無事的我緊偎露天的火爐,被煙熏得直流眼淚也舍不得離開半步。
風很大很大,爐膛中的火焰破碎而淩厲。
它激動地狠狠吮吸木柴的能量,又馬不停蹄把這能量散向大風。
烤手時,手心熱了,手背卻冰冷依舊。
翻過去烤手背,手心又立刻冷得受不了。
不知是真的冷,還是神經質的冷。
隻不過四周少了一圈薄薄的氈房而已,頓感無可庇護,心意惶惶。
這一晚沒搭依特罕,大家露天睡在行李堆中。
斯馬胡力把行李卷撂得高高的,在迎風處堵成一排“牆”。
“牆”上斜靠三根長木頭,再搭一塊塑料布。
我們就并排躺在塑料布下,頭抵着行李,和衣而眠。
沒一會兒風就把塑料吹開了,頓時滿目星光。
露天睡覺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聞斯馬胡力兄妹倆的臭腳丫子味,壞處是腦門被風吹得生疼。
幹脆又爬起來戴上帽子,系上圍巾,再用被子囫囵裹住腦袋。
風仍然滿世界呼呼啦啦地吹,無所不至,無堅不摧,唯獨對我的被窩無可奈何。
午夜一點被叫醒時,發現被子另一頭被露水濕透了,微微結了一層冰殼。
爬出被窩,空氣凜冽,遍地冰霜,伸手不見五指。
但是上空繁星密布,看來是個大晴天,心裡很高興。
斯馬胡力在暗處折騰了好一會兒,才打開太陽能燈,黑暗重重壓迫這一小團光明。
很快,茫茫夜色中,加孜玉曼家那邊的山頭上也晃晃悠悠亮開了一小團。
此刻他們也起身了,也在遼闊的夜色中打點着行李。
我疊完大家的被褥,在花氈上鋪開餐布沏茶。
大家圍着餐布,泡開幹馕,默默無語地進食。
我也努力吃了許多,下頓飯至少得在十個小時之後了。
結束早餐、整理完餐具,頓覺已無事可做。
紮克拜媽媽和兄妹倆裝駱駝,捆行李,井井有條。
我插不上手,隻能在旁邊呆呆地看,并感到越來越冷,鑽心地冷。
雖說穿了好幾雙襪子,腳還是凍得僵疼不已,牙齒不停打戰。
實在凍得受不了,又無處躲藏,隻好轉身沖着附近的高地跑去……爬山。
夜色濃厚,星空高遠,世界漆黑無底,山路隐約發白。
我深一腳淺一腳,不顧一切向上攀登,累得大口喘氣。
因為穿得又厚又沉,膝蓋每打一次彎兒都得使出三分勁兒,于是沒一會兒就累得渾身發熱,但呼吸急促,身上暖和了,咽喉又火辣辣疼了起來。
寒意暫且退後,感到輕松一些了。
站在高處喘息,此時星空已趨寥落,全世界仍處于黑暗的嚴密統治中。
靜靜地待上片刻,會發現世界并非靜止不動,至少頭頂的星星正在一粒粒淡去,銀河也正在淡去。
而在黑暗的視野下方,我們營地的微弱燈光簡直像一整座城市的燈光那麼熱鬧,隐約可見我們的家灰暗地散開、堆放一地。
一切遠未曾結束。
最後的幾十粒星星銳利地發光。
怪不得人們總把星星稱為“寒星”,果然很寒,像摔碎的玻璃碴,碰一下都會割破手,看一眼眼睛也發疼。
上山容易下山難。
可能眼下不遠處有燈光的原因,腳下幾乎什麼也看不到了,連連摔跤。
當我再次出現在太陽能燈的光芒中時,大家還在有條不紊地收拾,沒人知道我離開過。
沒一會兒,寒意又四面席卷。
于是繼續運動……僵硬的腳掌每觸一次地面,就生硬地疼一下。
等我第二次爬到山頂時,滿天的星星就隻剩下北鬥星中的一顆,以及牛郎織女星。
等第三次爬到山頂,東方已蒙蒙發白。
三點,天色已亮。
五家人的駝隊在山谷南面的開闊地帶會合後,沿着山路向東方緩緩出發。
上次搬家我們裝了四峰駱駝,這次居然裝了五峰!真奇怪,這一路向北遷徙,沿途全是無人之地,沒見購置什麼大件東西,隻見生活用具不停地被折損、抛棄,東西怎麼會越來越多? 從昨天傍晚開始,一峰沒穿鼻孔的小駱駝也給逮着往背上綁了幾袋雜物。
這是它第一次負重,背上突然多了幾坨甩不掉的東西,便很受驚吓。
當時為了防止它亂跑,斯馬胡力和賽力保把它兩條前腿的大腿和小腿折疊起來綁住,強迫它卧倒。
可哪怕站不起來,它還是想法子翹起屁股、用前腿膝蓋撐起身子東張西望。
此時它完全适應了身上的負荷,甩着屁股,叉着腿蹦跶着到處亂跑。
好狗班班不時沖向它,把它趕回正道。
幾家人的駝隊走在一起的情景堪稱“壯觀”。
各家的駝隊被各家女主人修飾得體面又富裕。
年輕婦人們額外打扮了一番,披了莊重美麗的頭巾。
男人們也都穿着做客才穿的外套。
今天我的任務是牽着兩匹空馬前行。
馬兒們倒是很乖,一直不緊不慢跟在我的坐騎後面,但要放屁時一定會想法子超過我,走到我前面。
太陽遠未從群山間升起的時候可真凄涼,世界雖曆曆清晰,但少了陽光這一項重大内容,如鐵石心腸一般。
突然想到幾天前在氈房裡炸包爾沙克時,溫暖的火爐和滿室的油香……恍如大夢,我們居然有過那樣的好日子!而此時卻得萬般忍耐。
生活總是在到來與離開之間,隻是經過而已。
但是,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經過”呢?經過大地,經過四季,經過一生,經過親人和朋友,經過諸多痛苦與歡樂……突然間非常難受。
真想知道,在遙古的年代裡,這裡究竟發生過什麼事?使得這支人群甘心沉寂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栉風沐雨,順天應地,逐水草而居。
從南
風很大很大,爐膛中的火焰破碎而淩厲。
它激動地狠狠吮吸木柴的能量,又馬不停蹄把這能量散向大風。
烤手時,手心熱了,手背卻冰冷依舊。
翻過去烤手背,手心又立刻冷得受不了。
不知是真的冷,還是神經質的冷。
隻不過四周少了一圈薄薄的氈房而已,頓感無可庇護,心意惶惶。
這一晚沒搭依特罕,大家露天睡在行李堆中。
斯馬胡力把行李卷撂得高高的,在迎風處堵成一排“牆”。
“牆”上斜靠三根長木頭,再搭一塊塑料布。
我們就并排躺在塑料布下,頭抵着行李,和衣而眠。
沒一會兒風就把塑料吹開了,頓時滿目星光。
露天睡覺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聞斯馬胡力兄妹倆的臭腳丫子味,壞處是腦門被風吹得生疼。
幹脆又爬起來戴上帽子,系上圍巾,再用被子囫囵裹住腦袋。
風仍然滿世界呼呼啦啦地吹,無所不至,無堅不摧,唯獨對我的被窩無可奈何。
午夜一點被叫醒時,發現被子另一頭被露水濕透了,微微結了一層冰殼。
爬出被窩,空氣凜冽,遍地冰霜,伸手不見五指。
但是上空繁星密布,看來是個大晴天,心裡很高興。
斯馬胡力在暗處折騰了好一會兒,才打開太陽能燈,黑暗重重壓迫這一小團光明。
很快,茫茫夜色中,加孜玉曼家那邊的山頭上也晃晃悠悠亮開了一小團。
此刻他們也起身了,也在遼闊的夜色中打點着行李。
我疊完大家的被褥,在花氈上鋪開餐布沏茶。
大家圍着餐布,泡開幹馕,默默無語地進食。
我也努力吃了許多,下頓飯至少得在十個小時之後了。
結束早餐、整理完餐具,頓覺已無事可做。
紮克拜媽媽和兄妹倆裝駱駝,捆行李,井井有條。
我插不上手,隻能在旁邊呆呆地看,并感到越來越冷,鑽心地冷。
雖說穿了好幾雙襪子,腳還是凍得僵疼不已,牙齒不停打戰。
實在凍得受不了,又無處躲藏,隻好轉身沖着附近的高地跑去……爬山。
夜色濃厚,星空高遠,世界漆黑無底,山路隐約發白。
我深一腳淺一腳,不顧一切向上攀登,累得大口喘氣。
因為穿得又厚又沉,膝蓋每打一次彎兒都得使出三分勁兒,于是沒一會兒就累得渾身發熱,但呼吸急促,身上暖和了,咽喉又火辣辣疼了起來。
寒意暫且退後,感到輕松一些了。
站在高處喘息,此時星空已趨寥落,全世界仍處于黑暗的嚴密統治中。
靜靜地待上片刻,會發現世界并非靜止不動,至少頭頂的星星正在一粒粒淡去,銀河也正在淡去。
而在黑暗的視野下方,我們營地的微弱燈光簡直像一整座城市的燈光那麼熱鬧,隐約可見我們的家灰暗地散開、堆放一地。
一切遠未曾結束。
最後的幾十粒星星銳利地發光。
怪不得人們總把星星稱為“寒星”,果然很寒,像摔碎的玻璃碴,碰一下都會割破手,看一眼眼睛也發疼。
上山容易下山難。
可能眼下不遠處有燈光的原因,腳下幾乎什麼也看不到了,連連摔跤。
當我再次出現在太陽能燈的光芒中時,大家還在有條不紊地收拾,沒人知道我離開過。
沒一會兒,寒意又四面席卷。
于是繼續運動……僵硬的腳掌每觸一次地面,就生硬地疼一下。
等我第二次爬到山頂時,滿天的星星就隻剩下北鬥星中的一顆,以及牛郎織女星。
等第三次爬到山頂,東方已蒙蒙發白。
三點,天色已亮。
五家人的駝隊在山谷南面的開闊地帶會合後,沿着山路向東方緩緩出發。
上次搬家我們裝了四峰駱駝,這次居然裝了五峰!真奇怪,這一路向北遷徙,沿途全是無人之地,沒見購置什麼大件東西,隻見生活用具不停地被折損、抛棄,東西怎麼會越來越多? 從昨天傍晚開始,一峰沒穿鼻孔的小駱駝也給逮着往背上綁了幾袋雜物。
這是它第一次負重,背上突然多了幾坨甩不掉的東西,便很受驚吓。
當時為了防止它亂跑,斯馬胡力和賽力保把它兩條前腿的大腿和小腿折疊起來綁住,強迫它卧倒。
可哪怕站不起來,它還是想法子翹起屁股、用前腿膝蓋撐起身子東張西望。
此時它完全适應了身上的負荷,甩着屁股,叉着腿蹦跶着到處亂跑。
好狗班班不時沖向它,把它趕回正道。
幾家人的駝隊走在一起的情景堪稱“壯觀”。
各家的駝隊被各家女主人修飾得體面又富裕。
年輕婦人們額外打扮了一番,披了莊重美麗的頭巾。
男人們也都穿着做客才穿的外套。
今天我的任務是牽着兩匹空馬前行。
馬兒們倒是很乖,一直不緊不慢跟在我的坐騎後面,但要放屁時一定會想法子超過我,走到我前面。
太陽遠未從群山間升起的時候可真凄涼,世界雖曆曆清晰,但少了陽光這一項重大内容,如鐵石心腸一般。
突然想到幾天前在氈房裡炸包爾沙克時,溫暖的火爐和滿室的油香……恍如大夢,我們居然有過那樣的好日子!而此時卻得萬般忍耐。
生活總是在到來與離開之間,隻是經過而已。
但是,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經過”呢?經過大地,經過四季,經過一生,經過親人和朋友,經過諸多痛苦與歡樂……突然間非常難受。
真想知道,在遙古的年代裡,這裡究竟發生過什麼事?使得這支人群甘心沉寂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栉風沐雨,順天應地,逐水草而居。
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