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親
關燈
小
中
大
嬰兒也不容易,睡覺還得用立正的姿勢),把她抱出來放置在花氈上,跪在她身邊找這找那,直到從被垛旁的一隻旅行包裡掏出了幾塊幹淨尿布。
躺在花氈上的嬰兒仰着臉努力仰望着高處的母親,嘴裡咿咿呀呀地嘟噜着,似乎在說:媽媽好高啊,乳房好遙遠啊。
後來又見過幾次面,都很匆忙随意。
她幾乎從不出門,好不容易來我家氈房一次,悄悄往席間一坐,就跟沒人似的,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真是沒見過這麼安靜的人,往往是突然擡頭一看,才知道她來了,像憑空變出來似的。
她也不愛說話,但是,與其說她為人冷淡,不如說她太無所謂,無可表達。
離開冬庫爾時,由于幾家人一同轉場,便與她同行了一路。
那次同行是我們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次。
與之前那兩次搬家相比,這一次的路更艱難,并且更漫長。
我們走了整整三天,一共翻過了四重大山。
在險要的山路上,所有駱駝的鼻子都掙出了血。
越往大山深處走,氣候越寒冷,一重雨一重雪,大家都非常辛苦。
依我看,最辛苦的要數保拉提媳婦了,因為她的馬鞍前還橫置着沉重的木頭搖籃,一路上她一直小心翼翼抱着搖籃前行。
搬家是重要的節日,她精心地裝扮了一下,穿着很新的大紅色長裙和紫紅色人字紋呢大衣,披着新婚的白色蕾絲披巾,系了天鵝羽毛,倒也一身喜氣,隻是巴掌大的面孔上滿是怯弱和忍耐。
第一天,天剛蒙蒙發亮駝隊就出發了。
有一陣子雨下得很大,當我經過這個小母親的黑蹄紅馬時,摸了一把小嬰兒身上蒙的毯子,早已濕透,結滿了冰霜。
又把手伸到毯子底下摸,下面的小棉被也又冷又潮。
淩晨的氣溫在零度以下,孩子冷得哭個不停,聽得人揪心。
小母親也很可憐,凍得臉發青,一聲不吭。
頭一天駝隊停在托馬得牧場一個光秃秃的小山頂上,我們兩家的駐地離得很近。
這天夜裡隻休息了兩個小時,半夜十二點大家就開始打包了。
昨夜我的外套不知何時掉到地上,先被露氣打濕,又被結結實實凍在滿是冰霜的草地上,使了好大勁兒才将它從地上扯脫。
好不容易鑽進發硬的外套和濕冷的靴子裡,這時,不遠處的黑暗中傳來了小嬰兒的哭聲。
很快,保拉提家駐地那邊燃起了火堆。
一定是專門為母親和寶寶生的火。
羨慕極了,我家為什麼不生火?我已經凍得渾身咔嚓響了,真想從黑暗中摸到他家去烤火……但兩家人都緊張沉默地忙碌着。
我幫不上啥忙也就罷了,怎麼好意思當着大家的面烤火。
遠遠地,看不清火堆邊的人影。
我知道母親一定正抱着孩子,緊緊依偎着火堆,一邊被嗆得咳嗽,一邊沉默着享受出發前最後的奢侈。
這一天比頭一天還要冷,大家淩晨兩點就出發了。
我因頭天夜裡走丢了馬兒,遲了兩個鐘頭才出發。
追上大部隊時,已天光大亮,路邊地勢窪陷處積雪皚皚,河流兩岸堆積着厚厚的冰層。
小嬰兒時不時哭一嗓子,她每哭一聲,我心窩裡就哆嗦一下。
一直惦記着小家夥身上的那條毯子昨天晾幹沒有…… 六點鐘我們進入了幽暗漫長的帕爾恰特峽谷。
當再一次和保拉提媳婦的黑蹄紅馬一起并行時,她突然問我:“肚子餓了嗎?”我還沒回答,她把手伸過來,遞給我三枚杏幹。
可真是如獲至寶!按理我不應該接受的,她一定比我更需要。
但我又冷又餓,就午夜起床時喝了一碗暖瓶裡的溫茶,一直滴水未進,實在沒法謝絕。
我把杏瓤啃得幹幹淨淨後,又把杏核也咬碎,吃掉了杏仁。
但有一枚杏核特硬,實在咬不動,又舍不得扔,便揣進口袋,思量着到地方後找塊石頭砸開。
此後那一路上,總是不停挂念着這件事,不時摸出來咬啊咬啊。
終于有一次,下狠勁兒一咬,牙崩了一塊…… 我深切體味着這艱難的生活,但它并不屬于我,我可以離開,這小小的母親卻不能。
她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無可選擇。
她是哈薩克人,就算成為農民,一生埋頭土地耕作,命運仍離不開牧場和牛羊。
況且,她已經是母親了,母親都是有根的。
她在遊牧之路上生下了孩子,根就紮進了遊牧生活。
她一定得習慣并依賴這種生活,無論身體多麼地不适,多麼地抗拒,無論家人怎麼指責,怎麼歎息。
那些日子裡,當她無視氈房之外廣闊澎湃的山野世界,一個人縮在角落,孤獨地忍受着疾病和失落時,可能就正在暗自決定,完全接受這一切。
她緊緊抱着搖籃騎在馬背上,每到險要的路面,大家都停下來讓她先走。
一路上,駝隊還停下來好幾次,專門等待她哺乳孩子。
每到那時,保拉提先下馬接住搖籃輕輕放在地上,再把小妻子扶下馬。
孤獨而鮮豔的紅漆搖籃置放在一成片碧綠的、結滿冰霜的草地中央。
盛裝的小母親跪在搖籃前,解開衣服俯下身子,把胸脯傾向搖籃,長久地一動不動。
我們也一動不動,勒住馬,遠遠地環繞着,耐心地等待。
清晨的霧氣中,四面群山蒼蒼茫茫。
可惜的是,我居然一直忘了問她叫什麼名字。
躺在花氈上的嬰兒仰着臉努力仰望着高處的母親,嘴裡咿咿呀呀地嘟噜着,似乎在說:媽媽好高啊,乳房好遙遠啊。
後來又見過幾次面,都很匆忙随意。
她幾乎從不出門,好不容易來我家氈房一次,悄悄往席間一坐,就跟沒人似的,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真是沒見過這麼安靜的人,往往是突然擡頭一看,才知道她來了,像憑空變出來似的。
她也不愛說話,但是,與其說她為人冷淡,不如說她太無所謂,無可表達。
離開冬庫爾時,由于幾家人一同轉場,便與她同行了一路。
那次同行是我們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次。
與之前那兩次搬家相比,這一次的路更艱難,并且更漫長。
我們走了整整三天,一共翻過了四重大山。
在險要的山路上,所有駱駝的鼻子都掙出了血。
越往大山深處走,氣候越寒冷,一重雨一重雪,大家都非常辛苦。
依我看,最辛苦的要數保拉提媳婦了,因為她的馬鞍前還橫置着沉重的木頭搖籃,一路上她一直小心翼翼抱着搖籃前行。
搬家是重要的節日,她精心地裝扮了一下,穿着很新的大紅色長裙和紫紅色人字紋呢大衣,披着新婚的白色蕾絲披巾,系了天鵝羽毛,倒也一身喜氣,隻是巴掌大的面孔上滿是怯弱和忍耐。
第一天,天剛蒙蒙發亮駝隊就出發了。
有一陣子雨下得很大,當我經過這個小母親的黑蹄紅馬時,摸了一把小嬰兒身上蒙的毯子,早已濕透,結滿了冰霜。
又把手伸到毯子底下摸,下面的小棉被也又冷又潮。
淩晨的氣溫在零度以下,孩子冷得哭個不停,聽得人揪心。
小母親也很可憐,凍得臉發青,一聲不吭。
頭一天駝隊停在托馬得牧場一個光秃秃的小山頂上,我們兩家的駐地離得很近。
這天夜裡隻休息了兩個小時,半夜十二點大家就開始打包了。
昨夜我的外套不知何時掉到地上,先被露氣打濕,又被結結實實凍在滿是冰霜的草地上,使了好大勁兒才将它從地上扯脫。
好不容易鑽進發硬的外套和濕冷的靴子裡,這時,不遠處的黑暗中傳來了小嬰兒的哭聲。
很快,保拉提家駐地那邊燃起了火堆。
一定是專門為母親和寶寶生的火。
羨慕極了,我家為什麼不生火?我已經凍得渾身咔嚓響了,真想從黑暗中摸到他家去烤火……但兩家人都緊張沉默地忙碌着。
我幫不上啥忙也就罷了,怎麼好意思當着大家的面烤火。
遠遠地,看不清火堆邊的人影。
我知道母親一定正抱着孩子,緊緊依偎着火堆,一邊被嗆得咳嗽,一邊沉默着享受出發前最後的奢侈。
這一天比頭一天還要冷,大家淩晨兩點就出發了。
我因頭天夜裡走丢了馬兒,遲了兩個鐘頭才出發。
追上大部隊時,已天光大亮,路邊地勢窪陷處積雪皚皚,河流兩岸堆積着厚厚的冰層。
小嬰兒時不時哭一嗓子,她每哭一聲,我心窩裡就哆嗦一下。
一直惦記着小家夥身上的那條毯子昨天晾幹沒有…… 六點鐘我們進入了幽暗漫長的帕爾恰特峽谷。
當再一次和保拉提媳婦的黑蹄紅馬一起并行時,她突然問我:“肚子餓了嗎?”我還沒回答,她把手伸過來,遞給我三枚杏幹。
可真是如獲至寶!按理我不應該接受的,她一定比我更需要。
但我又冷又餓,就午夜起床時喝了一碗暖瓶裡的溫茶,一直滴水未進,實在沒法謝絕。
我把杏瓤啃得幹幹淨淨後,又把杏核也咬碎,吃掉了杏仁。
但有一枚杏核特硬,實在咬不動,又舍不得扔,便揣進口袋,思量着到地方後找塊石頭砸開。
此後那一路上,總是不停挂念着這件事,不時摸出來咬啊咬啊。
終于有一次,下狠勁兒一咬,牙崩了一塊…… 我深切體味着這艱難的生活,但它并不屬于我,我可以離開,這小小的母親卻不能。
她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無可選擇。
她是哈薩克人,就算成為農民,一生埋頭土地耕作,命運仍離不開牧場和牛羊。
況且,她已經是母親了,母親都是有根的。
她在遊牧之路上生下了孩子,根就紮進了遊牧生活。
她一定得習慣并依賴這種生活,無論身體多麼地不适,多麼地抗拒,無論家人怎麼指責,怎麼歎息。
那些日子裡,當她無視氈房之外廣闊澎湃的山野世界,一個人縮在角落,孤獨地忍受着疾病和失落時,可能就正在暗自決定,完全接受這一切。
她緊緊抱着搖籃騎在馬背上,每到險要的路面,大家都停下來讓她先走。
一路上,駝隊還停下來好幾次,專門等待她哺乳孩子。
每到那時,保拉提先下馬接住搖籃輕輕放在地上,再把小妻子扶下馬。
孤獨而鮮豔的紅漆搖籃置放在一成片碧綠的、結滿冰霜的草地中央。
盛裝的小母親跪在搖籃前,解開衣服俯下身子,把胸脯傾向搖籃,長久地一動不動。
我們也一動不動,勒住馬,遠遠地環繞着,耐心地等待。
清晨的霧氣中,四面群山蒼蒼茫茫。
可惜的是,我居然一直忘了問她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