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遊串門
關燈
小
中
大
莎裡帕罕媽媽的包裹很大,摸一摸,大約是一卷氈子。
往後一路上,我們三個輪流扛這個大包。
當進入我上次單獨經過的那片楊樹林盡頭的美麗空地時,看到那裡已經紮起了氈房。
雖然不是目的地,既然經過了,兩個媽媽還是拐過去打了個招呼。
我們邁過溪流來到氈房邊,一邊大聲喊着主人的名字,一邊推門進去。
花氈上正躺着的一個女孩子飛跳起來,顯然,客人的突然來訪令她措手不及。
她顧不上和我們問候,飛跑着擺正歪倒在房架子邊的幾隻靠枕,把兩件丢在花氈上的外套唰地挂起來,又跳下花氈迅速掃地、倒垃圾……我不由感到莫大的安慰,以前還以為隻有我家才會出現這樣的緊急場面。
這一家擺設有些零亂随意,不像下遊幾個鄰居那麼講究。
不過房間很大,物事齊全,牆上還挂着一把雙弦琴——冬不拉。
在冬庫爾,這怕是唯一有冬不拉的家庭。
這座氈房的四面牆架已經很舊了,檩杆卻是嶄新的,鮮紅奪目。
因此一進入房間,頗有頭重腳輕之感。
這一家的女孩子比卡西略大一些,很胖,個兒不高。
不知為何總是緊抿着嘴,說話時抿着嘴說,笑也抿着嘴笑。
後來不小心咧了一下……原來如此,她的牙齒長得非常稀疏,彼此一顆遠離着一顆,縫隙可以塞一枚一元硬币。
我們剛坐定,女主人就回來了。
她利索地為我們鋪開餐布倒茶。
大家捧着茶碗沒完沒了地聊天,内容仍然與“二十元”有關,越議論越激動。
我喝了一碗茶便悄悄離席。
在外面,我看到這家的一個男孩正坐在陽光下補皮鞋,模樣和斯馬胡力差不多大。
隻見他用一根帶倒鈎的粗針将兩股麻線穿透鞋底和鞋面,拉得緊緊的再打結,手法蠻地道。
又因為補皮鞋畢竟是一件勤儉的事,便令人憐惜和贊賞。
我站在他身後看了一會兒,又四處信步走動,後來在溪水邊坐了下來。
很快,那個男孩放下手中的活計也坐了過來,卻離了有兩米遠。
一時無語,卻毫無尴尬感。
我能清晰地感覺到這個男孩的善意與親切,還有好奇,便忍不住先開口說話:“這個地方真好。
”他立刻高興地附和,接下來主動問了我一些“家在哪裡”“父母是誰”之類的問題。
他叫塔布斯。
但說過這幾句話後,又相顧無言了。
然而在這樣美麗幽靜的地方,沉默不會帶來任何尴尬。
我們一同久久注視着對岸婆娑青翠的楊樹林。
後來他在口袋裡摸了半天,掏出一個東西遞給我。
我一看,竟是一根香煙,吓一跳,連連擺手。
我以為被拒絕後他會自己抽,結果他又塞回了褲袋。
看來那是他唯一的一根煙。
一隻鷹低低地掠過山谷,再上升而去。
任何鳥類的飛翔都不及鷹那樣平穩流暢,尤其上升狀态時最動人——它在天空停頓刹那(像是空中有一個看不到的支點),仰起脖頸和胸膛,有力揮動幾下寬大的翅膀,身子便傾斜着陡然揚身向上。
似乎它的高處其實是它的深淵,它的地心引力隻在它的上方和它的遠方。
我們注視着那隻鷹在藍天中消失成一點。
他突然問我:“你喝酒嗎?”我摸不着頭腦,難道他還會從口袋裡摸出一瓶酒來不成?隻好笑着說:“那你喝嗎?”他也笑了,搖頭說不喝。
空氣再度陷入甯和的沉默之中。
又過了一會兒,他再次突兀地開口,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卻沒能記住……),還伸出手四處指了指,說了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之類的話。
四周安靜,流水清澈。
這時,斯馬胡力騎着馬出現在視野中。
這小子總是在本該放羊的時間裡獨自出現在各種地方。
我們三人一起進了氈房。
紮克拜媽媽她們起身讓到餐桌右側,年輕人一一入席,房間裡立刻熱鬧起來。
那個一掃完地就消失的小姑娘也坐進席間。
斯馬胡力取下牆上的雙弦琴随手撥弄着。
我嚷嚷:“又不會彈,拿它幹什麼?”搶過來遞給塔布斯。
塔布斯随手撥弄幾下,又調了調音,彈撥起來,自信而悠然。
僅僅是兩根弦,流淌出的情感竟是如此飽滿完整!雙弦琴的确過于簡單,卻是足夠的,甚至是綽綽有餘的。
大家微笑着一起注視塔布斯的眼睛或手指。
他的眼睛甯靜,手指激動。
當黑走馬的旋律響起時,斯馬胡力這家夥一個勁兒地慫恿我起來跳舞。
我才不幹,又不是自己家裡,怎麼好意思出風頭。
但又有一種努力壓抑的渴望在心中左扭右扭,便慫恿紮克拜媽媽先跳,又推又攘。
媽媽呵斥:“豁切!”大家笑了起來。
塔布斯放下了琴。
告辭後,我們放下莎裡帕罕媽媽的氈子,繼續向東北面的叢林深處走去。
經過阿依努兒家的山谷時,也拐道過去
往後一路上,我們三個輪流扛這個大包。
當進入我上次單獨經過的那片楊樹林盡頭的美麗空地時,看到那裡已經紮起了氈房。
雖然不是目的地,既然經過了,兩個媽媽還是拐過去打了個招呼。
我們邁過溪流來到氈房邊,一邊大聲喊着主人的名字,一邊推門進去。
花氈上正躺着的一個女孩子飛跳起來,顯然,客人的突然來訪令她措手不及。
她顧不上和我們問候,飛跑着擺正歪倒在房架子邊的幾隻靠枕,把兩件丢在花氈上的外套唰地挂起來,又跳下花氈迅速掃地、倒垃圾……我不由感到莫大的安慰,以前還以為隻有我家才會出現這樣的緊急場面。
這一家擺設有些零亂随意,不像下遊幾個鄰居那麼講究。
不過房間很大,物事齊全,牆上還挂着一把雙弦琴——冬不拉。
在冬庫爾,這怕是唯一有冬不拉的家庭。
這座氈房的四面牆架已經很舊了,檩杆卻是嶄新的,鮮紅奪目。
因此一進入房間,頗有頭重腳輕之感。
這一家的女孩子比卡西略大一些,很胖,個兒不高。
不知為何總是緊抿着嘴,說話時抿着嘴說,笑也抿着嘴笑。
後來不小心咧了一下……原來如此,她的牙齒長得非常稀疏,彼此一顆遠離着一顆,縫隙可以塞一枚一元硬币。
我們剛坐定,女主人就回來了。
她利索地為我們鋪開餐布倒茶。
大家捧着茶碗沒完沒了地聊天,内容仍然與“二十元”有關,越議論越激動。
我喝了一碗茶便悄悄離席。
在外面,我看到這家的一個男孩正坐在陽光下補皮鞋,模樣和斯馬胡力差不多大。
隻見他用一根帶倒鈎的粗針将兩股麻線穿透鞋底和鞋面,拉得緊緊的再打結,手法蠻地道。
又因為補皮鞋畢竟是一件勤儉的事,便令人憐惜和贊賞。
我站在他身後看了一會兒,又四處信步走動,後來在溪水邊坐了下來。
很快,那個男孩放下手中的活計也坐了過來,卻離了有兩米遠。
一時無語,卻毫無尴尬感。
我能清晰地感覺到這個男孩的善意與親切,還有好奇,便忍不住先開口說話:“這個地方真好。
”他立刻高興地附和,接下來主動問了我一些“家在哪裡”“父母是誰”之類的問題。
他叫塔布斯。
但說過這幾句話後,又相顧無言了。
然而在這樣美麗幽靜的地方,沉默不會帶來任何尴尬。
我們一同久久注視着對岸婆娑青翠的楊樹林。
後來他在口袋裡摸了半天,掏出一個東西遞給我。
我一看,竟是一根香煙,吓一跳,連連擺手。
我以為被拒絕後他會自己抽,結果他又塞回了褲袋。
看來那是他唯一的一根煙。
一隻鷹低低地掠過山谷,再上升而去。
任何鳥類的飛翔都不及鷹那樣平穩流暢,尤其上升狀态時最動人——它在天空停頓刹那(像是空中有一個看不到的支點),仰起脖頸和胸膛,有力揮動幾下寬大的翅膀,身子便傾斜着陡然揚身向上。
似乎它的高處其實是它的深淵,它的地心引力隻在它的上方和它的遠方。
我們注視着那隻鷹在藍天中消失成一點。
他突然問我:“你喝酒嗎?”我摸不着頭腦,難道他還會從口袋裡摸出一瓶酒來不成?隻好笑着說:“那你喝嗎?”他也笑了,搖頭說不喝。
空氣再度陷入甯和的沉默之中。
又過了一會兒,他再次突兀地開口,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卻沒能記住……),還伸出手四處指了指,說了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之類的話。
四周安靜,流水清澈。
這時,斯馬胡力騎着馬出現在視野中。
這小子總是在本該放羊的時間裡獨自出現在各種地方。
我們三人一起進了氈房。
紮克拜媽媽她們起身讓到餐桌右側,年輕人一一入席,房間裡立刻熱鬧起來。
那個一掃完地就消失的小姑娘也坐進席間。
斯馬胡力取下牆上的雙弦琴随手撥弄着。
我嚷嚷:“又不會彈,拿它幹什麼?”搶過來遞給塔布斯。
塔布斯随手撥弄幾下,又調了調音,彈撥起來,自信而悠然。
僅僅是兩根弦,流淌出的情感竟是如此飽滿完整!雙弦琴的确過于簡單,卻是足夠的,甚至是綽綽有餘的。
大家微笑着一起注視塔布斯的眼睛或手指。
他的眼睛甯靜,手指激動。
當黑走馬的旋律響起時,斯馬胡力這家夥一個勁兒地慫恿我起來跳舞。
我才不幹,又不是自己家裡,怎麼好意思出風頭。
但又有一種努力壓抑的渴望在心中左扭右扭,便慫恿紮克拜媽媽先跳,又推又攘。
媽媽呵斥:“豁切!”大家笑了起來。
塔布斯放下了琴。
告辭後,我們放下莎裡帕罕媽媽的氈子,繼續向東北面的叢林深處走去。
經過阿依努兒家的山谷時,也拐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