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事
關燈
小
中
大
有時候砸開堅硬的茶塊,會發現其間黴斑點點,大概已經變質。
抱着“可能看錯了”的僥幸沖進暖壺,泡開了一喝,果然黴味很大。
但這麼大一塊茶,好歹花錢買的,總不能扔掉吧?再說螺旋黴素不也是黴嗎?說不定能治好我的咽喉炎和斯馬胡力的鼻炎呢,便心安理得地獨自喝了兩大碗。
在隆重的節慶場合,還會喝到加了黑胡椒和丁香煮出來的茶。
與其說是茶,不如說是湯了。
味道有些怪,但怪得相當深奧。
喝慣了的話,也會覺得蠻可口。
聽後來認識的小姑娘阿娜兒說,在過去的年代裡,茶葉昂貴又匮乏。
貧窮的牧民會把森林裡一種掌狀葉片的植物采摘回家熬煮,當茶喝。
她還拔了一片那樣的葉子讓我嗅,果然,一股鮮辣的氣息,真有那麼一點點茶葉味。
哎,我要贊美茶!茶和鹽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
它和糖啊、肉啊、牛奶啊之類有着鮮明美味的食物不同,它是渾厚的,低處的,是豐富的自然氣息的總和——經濃縮後的,強烈又沉重的自然氣息,極富安全感的氣息。
在一個突然下起急雨的下午,我們窩在氈房裡喝茶,冷得瑟瑟發抖。
媽媽讓我披上她最厚重的那件大衣,頓時,寒冷被有力地阻擋開去。
而熱氣騰騰的茶水則又是一重深沉的安慰:黃油有着溫暖人心的異香;鹽的厚重感讓液體喝在嘴裡也會有固體的質地;茶葉的氣息則是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正行進在無邊的森林中,有一種事物無處不在卻肉眼無察,它在所有的空隙處抽枝萌葉……所有這些,和水相遇了,平穩地相遇。
含在嘴裡,滲進周身脈絡骨骼裡,不隻是充饑,更是如細數愛意一般…… 卡西烤馕常有烤煳的時候,我燒茶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比如鹽沒放好。
這個還好處理,淡了就添鹽,鹹了就另燒一壺白開水兌着喝。
有時候茶葉放得太多,一倒茶,就一團一團從暖瓶湧出來,媽媽直皺眉頭。
于是煮下一壺茶時,我就沒換茶,自作聰明地隻掰了一小塊新茶補進舊茶,添上開水完事。
結果沖出來的茶一點兒顔色也沒有,白泛泛的。
偏那時又來客人了。
當時家裡沒有人,我正在森林裡背柴火。
剛走出森林,就看到遠處有兩個陌生人騎着馬向我家氈房而去,便放下柴停下來。
實在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己現在的狼狽樣兒——塌着背,穿着勞動專用的破衣服,頭發被樹枝挂得亂七八糟。
不知為何,我背柴的樣子極其難看。
背上的柴也不至于重到背不動的程度,卻把腰壓得那麼彎,看上去悲慘極了。
可等了半天,他們還不走,後來幹脆系了馬站在我家門口面對面說話,看來是下定決心要等到主人回家了。
沒一會兒,托汗爺爺也出現在視野中,慢慢向他倆走去。
這回沒法躲了,隻好硬着頭皮回家。
獨自招待客人感覺極不自在,但似乎沒人注意到我的不自在。
席間,爺爺和兩個客人讨論關于強蓬的事。
我鋪開餐布切馕、倒茶,結果水一流出來就忍不住驚呼:“呀!”吓了客人一跳。
他們順着我的視線一看:根本就是一碗白開水嘛! 原來茯茶隻能泡一遍,不像别的茶,可以泡好幾遍。
我無可奈何,仍然厚着臉皮遞給三位客人。
大家端起茶研究了兩秒鐘,照喝不誤。
不一會兒,紮克拜媽媽和斯馬胡力也回來了。
看到這樣的茶,斯馬胡力很是大驚小怪了一番,媽媽也不太樂意。
但爺爺笑眯眯地說:“行啦,行啦!”兩個生客也笑而不言。
我趕緊勤快地生火重燒新茶。
後來習慣了,家裡一來人,我也學會大方熟練地招呼大家。
但也有不情願招待的人,比如恰馬罕,他似乎總想說服我嫁給他三個兒子中的一個。
還有卡西那個當獸醫的表姐夫,有一次來我家時,給我看了兩塊黑色的柱狀結晶體,說他在一個偏僻之處發現了這種石頭的礦脈,要和我合夥開發賺大錢。
從此我遠遠地一看到他就溜之大吉。
卡西說她這個獸醫姐夫相當“厲害”,我才開始還以為是說他醫術高明,後來才知是指他脾氣暴躁,罵人的功夫厲害。
我就更怕了。
後來搬家時,暫駐在托馬得坡地上,我家和加孜玉
抱着“可能看錯了”的僥幸沖進暖壺,泡開了一喝,果然黴味很大。
但這麼大一塊茶,好歹花錢買的,總不能扔掉吧?再說螺旋黴素不也是黴嗎?說不定能治好我的咽喉炎和斯馬胡力的鼻炎呢,便心安理得地獨自喝了兩大碗。
在隆重的節慶場合,還會喝到加了黑胡椒和丁香煮出來的茶。
與其說是茶,不如說是湯了。
味道有些怪,但怪得相當深奧。
喝慣了的話,也會覺得蠻可口。
聽後來認識的小姑娘阿娜兒說,在過去的年代裡,茶葉昂貴又匮乏。
貧窮的牧民會把森林裡一種掌狀葉片的植物采摘回家熬煮,當茶喝。
她還拔了一片那樣的葉子讓我嗅,果然,一股鮮辣的氣息,真有那麼一點點茶葉味。
哎,我要贊美茶!茶和鹽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
它和糖啊、肉啊、牛奶啊之類有着鮮明美味的食物不同,它是渾厚的,低處的,是豐富的自然氣息的總和——經濃縮後的,強烈又沉重的自然氣息,極富安全感的氣息。
在一個突然下起急雨的下午,我們窩在氈房裡喝茶,冷得瑟瑟發抖。
媽媽讓我披上她最厚重的那件大衣,頓時,寒冷被有力地阻擋開去。
而熱氣騰騰的茶水則又是一重深沉的安慰:黃油有着溫暖人心的異香;鹽的厚重感讓液體喝在嘴裡也會有固體的質地;茶葉的氣息則是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正行進在無邊的森林中,有一種事物無處不在卻肉眼無察,它在所有的空隙處抽枝萌葉……所有這些,和水相遇了,平穩地相遇。
含在嘴裡,滲進周身脈絡骨骼裡,不隻是充饑,更是如細數愛意一般…… 卡西烤馕常有烤煳的時候,我燒茶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比如鹽沒放好。
這個還好處理,淡了就添鹽,鹹了就另燒一壺白開水兌着喝。
有時候茶葉放得太多,一倒茶,就一團一團從暖瓶湧出來,媽媽直皺眉頭。
于是煮下一壺茶時,我就沒換茶,自作聰明地隻掰了一小塊新茶補進舊茶,添上開水完事。
結果沖出來的茶一點兒顔色也沒有,白泛泛的。
偏那時又來客人了。
當時家裡沒有人,我正在森林裡背柴火。
剛走出森林,就看到遠處有兩個陌生人騎着馬向我家氈房而去,便放下柴停下來。
實在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己現在的狼狽樣兒——塌着背,穿着勞動專用的破衣服,頭發被樹枝挂得亂七八糟。
不知為何,我背柴的樣子極其難看。
背上的柴也不至于重到背不動的程度,卻把腰壓得那麼彎,看上去悲慘極了。
可等了半天,他們還不走,後來幹脆系了馬站在我家門口面對面說話,看來是下定決心要等到主人回家了。
沒一會兒,托汗爺爺也出現在視野中,慢慢向他倆走去。
這回沒法躲了,隻好硬着頭皮回家。
獨自招待客人感覺極不自在,但似乎沒人注意到我的不自在。
席間,爺爺和兩個客人讨論關于強蓬的事。
我鋪開餐布切馕、倒茶,結果水一流出來就忍不住驚呼:“呀!”吓了客人一跳。
他們順着我的視線一看:根本就是一碗白開水嘛! 原來茯茶隻能泡一遍,不像别的茶,可以泡好幾遍。
我無可奈何,仍然厚着臉皮遞給三位客人。
大家端起茶研究了兩秒鐘,照喝不誤。
不一會兒,紮克拜媽媽和斯馬胡力也回來了。
看到這樣的茶,斯馬胡力很是大驚小怪了一番,媽媽也不太樂意。
但爺爺笑眯眯地說:“行啦,行啦!”兩個生客也笑而不言。
我趕緊勤快地生火重燒新茶。
後來習慣了,家裡一來人,我也學會大方熟練地招呼大家。
但也有不情願招待的人,比如恰馬罕,他似乎總想說服我嫁給他三個兒子中的一個。
還有卡西那個當獸醫的表姐夫,有一次來我家時,給我看了兩塊黑色的柱狀結晶體,說他在一個偏僻之處發現了這種石頭的礦脈,要和我合夥開發賺大錢。
從此我遠遠地一看到他就溜之大吉。
卡西說她這個獸醫姐夫相當“厲害”,我才開始還以為是說他醫術高明,後來才知是指他脾氣暴躁,罵人的功夫厲害。
我就更怕了。
後來搬家時,暫駐在托馬得坡地上,我家和加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