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華”之烏鎮篇

關燈
光也留給了烏鎮。

     走在烏鎮觀前街,總能聞到文學大師散發出的味道,林家鋪子、茅盾故居、立志書院、茅公酒店等,無不與茅盾有關。

    烏鎮養育了茅盾,茅盾成了烏鎮的一張文化名片,使烏鎮充滿濃郁的書卷味。

     我走進觀前街17号,它是茅盾故居。

    這座占地六百平方米的故居,住過茅盾的祖父和父母。

    有前後院,兩進,坐北面南。

    前幢是茅盾的卧室、書房、會客室等。

    1933年茅盾從上海回到烏鎮,見三間舊屋破敗不堪,拆舊屋,用《子夜》的稿酬建新屋。

    他親自設計,布局,采用的是日本建築風格。

    還親手把從上海買回的棕榈樹和天竺的樹種種在院子裡。

     緊鄰茅盾故居的是立志書院。

    立志書院是茅盾的母校,現在開辟為茅盾紀念館。

     進大門,穿過道,過天井,便見書院大門兩邊一副對聯:“分水舊規模,但願聞風皆立志;殳山鐘秀傑,定知異日有成材。

    ”是國學大師俞曲園撰寫。

    紀念館正廳上高懸“有志竟成”匾額。

    “有志竟成”意思是“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匾額正下方是“文學巨匠茅盾”幾個燙金大字,仿佛是對“有志竟成”的最好最生動的注解。

     年幼時的茅盾在此接受啟蒙教育,學識字,讀經書,開啟智。

    一個人的早期教育對其一生都有深遠的影響。

    茅盾能成為一代文豪,書院功不可沒,烏鎮功不可沒。

     走在散發着書香味的學堂,我仿佛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小小的茅盾和他那些同學搖頭晃腦地跟着先生讀“人之初,性本善”,拿着毛筆在臨摹“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志存高遠的理想于是在年幼的茅盾心中播下種子,紮下根,使茅盾走出烏鎮,走向世界,成為一代文豪巨匠,為中國現代文學做出巨大貢獻。

    《林家鋪子》《子夜》《春蠶》等一系列的經典之作,成為人類的精神食糧。

     烏鎮不僅是茅盾生長之所,也給了他寫作的靈感。

    他的不少小說以故鄉為藍本,比如《林家鋪子》《春蠶》《秋收》《殘冬》。

    有些作品的素材來自烏鎮,比如長篇巨著《子夜》。

    成名後的茅盾多次回老家小住、寫作,《故鄉雜記》等就是在烏鎮所寫。

     三 如果說枕水人家、青石闆,讓你想起煙火味,立志書院讓你聞到書香味,那麼劉若英這句話讓你嗅到什麼味?她說:“如果你想要讓自己能夠休息一下,然後希望去的那個地方會有浪漫跟奇迹發生,我覺得你可以去烏鎮。

    ” 我聞到了浪漫的味道,這是現代人所喜愛的味道。

    試想,你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給心靈放個假。

    背上簡單的行李,獨自一人,或是跟志趣相投者,在一個鳥兒啁啾的早晨來到烏鎮。

    看晨霧是怎樣籠罩小河,看河柳是怎樣化為煙柳,看枕水人家是怎樣從家的後門用吊桶在小河打水。

    再坐一坐烏蓬船,聽頭戴藍印花頭巾的船娘那欸乃聲穿破晨霧。

    然後沿着街,聽聽林家鋪子的故事,在戲院看一出古戲,在古老的紡織機上織一段舊日情懷,在染坊染一匹藍色夢幻,在立志書院念一念“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 如果你覺得這些還不夠浪漫,那麼你來這裡看看吧。

    這是當年劉若英和黃磊拍攝《似水流年》的地方,現在依然保留着當時的情景。

    高高的竹杆上,懸挂着一匹匹藍印花布匹,似是從天而降的瀑布。

    風吹過,長長的布匹随風飄揚,嘩啦作響。

    我不知道你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想起什麼,我想起小時候父親幫母親曬毛線的一幕。

    我的母親每年都要把我們穿髒了、短了不合身的毛衣拆下來,洗幹淨,在竹竿上晾幹。

    我的父親最喜歡幫母親拆毛衣,晾毛線。

    他們年輕的身影忙碌在五彩缤紛的毛線中。

    這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溫馨情景,定格在我記憶中,一直沒有忘掉。

    所以在烏鎮,我一看到那高高懸挂的藍花巾,我就想起父母晾毛線的情景。

    父母并沒有刻意制造浪漫,我那時也不懂什麼叫浪漫。

    而現在,晾毛線這個生活情景讓我想到,除了溫馨,還有浪漫。

    烏鎮讓我也有這種感覺。

     烏鎮的一切是真實的。

    千年的古鎮,千年的時光,把一切虛無淘汰,沉澱下的是真實的厚重,真切的生活。

    就像平平仄仄的青石闆,讓人想起走過它的婉約女子,質樸先民。

    這些真實的東西,它散發出的煙火味,讓人感覺親切而浪漫。

     對了,如果你覺得這些都不夠浪漫,那麼在東柵或是西栅,找一個枕水的屋子住上一宿,讓流水潺潺一宿。

    枕水而眠,聽烏蓬船上的欸乃,想着烏鎮的前世今生。

    如果這是你人生的第一次,那麼總會一種情感湧上心頭,烏鎮總有難忘的味道讓你聞到。

     有人說,烏鎮來了就不想走! 我說,烏鎮是有味道的。

     不信? 那就來烏鎮看看吧,聞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