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之無錫篇

關燈
着這些電視劇和電影走進千家萬戶,無錫影視基地更是聲名鵲起。

    人們慕名 而來。

    遊覽無錫影視基地,成為無錫的特色旅遊。

     來無錫旅遊的人,無不想到逛“唐城”、登“三國”,進“水浒”。

    在無錫影視基地,這“天王”,那“天後”,星光熠熠,燦爛耀眼。

    一不小心,轉角見到自己的偶像,跟偶像零距離接觸。

     我們在“水浒城”剛好遇到攝影組拍攝連續劇,那些追星族早早就守在“三國城”,還有不少發着明星夢的人争當群衆演員,哪怕是演路人甲路人乙,他們也心甘情願。

     在影視基地,有很多節目連續上演。

    我們隻是在“水浒城”的聚賢堂觀看了舞台劇“華夏古韻”,在“三國城”的跑馬場觀看漢代戰争情景劇“三英戰呂布”。

    表演時間還沒到,跑馬場的觀衆席上已座無虛席。

    還有不少是藍眼金發的外國人。

    表演開始了,戰馬蕭蕭,戰塵滾滾,人聲鼎沸。

    場面宏大、扣人心弦。

    觀衆不時發出陣陣驚叫聲,膽小的趕快捂住臉不敢看。

    據說,“三英戰呂布”的主要演員,以及表演用的馬匹,都曾參加拍攝《三國演義》。

    難怪表演那麼逼真。

     四 午飯在無錫一個旅遊點用餐。

    我們品嘗了太湖美食“太湖三白”、“太湖排骨醬”等。

    最好吃的是“太湖排骨醬”,我還特意買了帶回家當禮物。

     午飯後,我們來到鼋頭渚。

    它是橫卧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

    鼋頭渚這名字聽上去有點怪怪,“鼋”是個偏僻字,好多人不知道怎麼讀。

    “鼋”讀yuán,是上下結構,形聲字。

    上面一個“元”字,下面是“黾”字,與烏龜的“龜”相似。

    “黾”,古書上指一種蚌。

     太湖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突入太湖中,形态似是一隻神龜昂首挺胸于湖中。

    鼋頭渚因此得名。

     鼋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最佳地方,郭沫若先生說:“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鼋頭”。

    眼前的鼋頭渚,碧波浩淼,遠山如黛,春光蕩漾,美不勝收。

    鼋頭渚也是賞櫻花的好去處,櫻花是在四月開放。

    可惜,我們來早了一點。

    要不,滿目櫻花,燦爛如霞,那有多美。

     我們坐船遊太湖。

     太湖,在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江蘇和浙江的交界處,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号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裡”。

    太湖周圍有衆多的江、河、溪、渎,縱橫交織,如同巨大的蛛網,極富江南水鄉風味。

    而澱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像是把太湖擁抱,太湖就是這些“星”所捧之“明月”。

    太湖不但美,而且物産豐富,盛産魚蝦、蓮藕等。

    那首風靡神州的《太湖美》把太湖唱得醉人心扉。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紅菱哪啊/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

    以前唱這首《太湖美》,隻是在腦海中跟随歌聲想象太湖的美,如今一個真實的太湖就在眼前。

     我最喜歡湖邊的柳色。

    春天的柳樹已抽出嫩嫩的柳葉。

    柳樹褐色的枝幹,看起來沉沉悶悶。

    這些鵝黃的,或是嫩綠的葉子,給人生命勃發的驚喜。

    垂進太湖水的柳枝,似是一枝枝碧玉,給太湖增加無限的生機。

    如煙的湖水,碧綠的柳葉,點點的船影,明媚的春光。

    這太湖,美啊! 從船上下來,我們登上三山仙島。

    島上的景點有會仙橋、天街、靈霄宮、天都仙府、三山道院,還有月老祠、大覺灣等。

     那天我穿白色風衣,黑色長靴,風塵仆仆地趕路,風撩起我的長發,衣袂揚揚。

    這情景被一同遊者看見,他“咔嚓”一聲拍下。

     這張在三山仙島上拍的照片,我特别喜歡,在照片上寫道:我心向春光,腳步急奔,卻成了别人鏡頭的風景,盡管隻是一襲白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