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雨後的蓮荷

關燈
來到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的拙政園,不由想起晉代潘嶽的《閑居賦》:“是亦拙者之為政也”。拙政園由此得名。此地幾易其主,最初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到了元朝改名“大宏寺”。曆史的車輪轉到明朝正德年,禦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辭職還鄉,買下大宏寺,拓建為園,取名“拙政園”。意思就是,王獻臣要如潘嶽一般辭官家居悠閑生活,似陶淵明一樣守拙歸田園。

    拙政園曾走過曆史舞台上叱咤風雲的人物。江南文豪錢牧齋牽着愛妾柳如是來了,明末禦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攜一縷書香來了,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來了,李鴻章和張之萬來了,柳亞子先生也來了……他們是拙政園一道靓麗的人文風景。

    悠久的曆史、精湛的園林藝術、豐厚的人文底蘊,成就了拙政園,使它獲得“中國園林之母”之美名,走進《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之列。

    走過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穿過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那些小橋流水,亭台樓閣、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沒能久久地吸引我的目光,倒是雨後那些蓮荷,讓我憐愛不已,久久回眸,浮想聯翩,想着它的前生與今世,我想為它寫一首詩,譜一支曲。

    雨後的蓮荷,少了含苞欲放時的嬌嫩,多了經風曆雨後的傷魂。

    蓮,昨夜,我無緣見到你。你那紅紅的嬌臉,圓圓的裙裾,還有你甜甜的夢。在夏雨紛紛中,是喜悅紛呈,還是驚慌失策?

    今天,我看到你雨後的臉,一塵不染,清麗可人,似是一個嬌美的女子,在涼風中嬌羞。那嬌羞,那娉婷,那袅娜,還有那隐約可見的傷魂,叫人憐惜,叫人心痛。

    蓮,昨夜有誰陪你聽雨?昨夜有誰為你擋風?昨夜又有誰刻下三生的情緣?你不言不語,你常常不言不語,緘默如青山,深邃如幽蘭。但我聽到你隐隐的心事,你嬌羞中略帶的倦容,還有你前世輾轉的缱绻。我讀懂了你,蓮,你的心事我最懂。

    蓮,昨夜那場纏綿悱恻的夏雨,一定是那個翩跹少年打你日夜守望的蓮塘經過,他一定看到了你田田的心事,他的身影偶然地投在你的蓮心。他轉身,他回眸,他飄忽,像無腳的雲,似無根的風,飄來,又飄走。飄遠了那身影,隻留下一池的歎息,一塘的幽怨。

    蓮,昨夜你們有沒有淩波起舞?可有一曲短笛脈波轉?一片笙歌醉裡歸?沒有,一定沒有。那三生石上的期盼,鴛鴦浦上的夢境,還有那渺渺的愁緒,你一定統統埋藏在田田的葉子底下。你獨自地,在雨中哀怨,在風中銷魂,且讓愁随南浦。

    拙政園值得我憐愛的東西很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獨獨憐愛那雨後的蓮荷,對它覺情深意重,久久難忘。也許是它引起我那麼多的情思,那麼多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