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馬球會

關燈
杖杖頭,多為偃月形狀,即是詩中所謂的“初月飛來畫杖頭”了。

     ——李唐以來,天下承平日久,長安城漸漸就流行開了打馬球。

    據說,此戲本出自波斯,原名為波羅球,因為最初球場就是築在波羅林下。

    其後傳入大秦,再一路東傳,直至西域,最後傳至長安。

     當然,玩得起馬球的大多還是當今富貴子弟。

    長安城中,所有豪俠少年,幾乎無人不嗜此道。

    甚至當今聖上也曾一度癡迷于此,因為内有長孫皇後,外有谏臣魏征不停地谏勸,他才不好再公開操弄此戲。

     可這遊戲卻在一般長安子弟中風行起來。

    連梨園弟子、西域諸蕃、軍中健兒、闾裡少年,甚至中榜的進士,都無人不嗜此戲——當時進士中榜之後,于曲江池宴飲、大雁塔提名罷,幾乎都要齊會月燈閣下打球,以此為樂,足可見出當日朝野之間癡迷的風氣。

     長安城出名的球場,除宮中的禦球場外,還有曲江池邊的月燈閣,左右神策軍的專場,以及靖恭坊等地。

     以上這些都是明場。

     而一自馬球盛行,就有些有閑之人聚在了一起,專門約了一個暗會,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他們都約在城外的和光校場彼此較技,以搏勝負。

     之所以要約成暗會,是為馬球比賽實為一種極危險的遊戲,碎首折臂者不乏其人。

    而長安城中豪俠子弟,大多年少,自負不羁,不願為城中明場規矩所縛,所以才暗中結會。

     這暗會中的馬球比賽,着實要比明場中的危險很多。

     和光校場即屬于暗場,它就在長安城外十餘裡處。

     這個校場源于隋末,李唐以來,久遭廢置。

    直到近幾年來,這裡才被人重新利用上,細鋪黃沙,精雕門壘,竟成了一個上好的馬球場。

     這般較技之會一般都選在晚上,因為賽會中常有縱酒胡為、賭博鬥毆之事發生,兼之要逃避宵禁以及一幹閑雜小民,所以也就自然選擇在了城外。

     另外,不知出于什麼樣的考慮,這樣較技的晚上,與會者大多都會戴上面具——可能因為長安城中藏龍卧虎,大家都不想為一場馬球傷了彼此之間的和氣。

    若有傷人,戴着面具,也可逃避萬年縣或長安縣的稽查,所以這竟成了這個賽會不成文的規矩。

     李世民能每逢郁悶,便微服私訪來這裡打球,多半也是借了這蒙面規矩之利。

     此時,李淺墨與索尖兒一衆人等已出了城。

     天上晚霞方熾,鋪羅列錦般的華燦。

    他們一衆人等年紀都不大,除了李淺墨與索尖兒,另有幾個,也都是嗟來堂中會騎馬的兄弟。

     這一幹小兄弟們一出了城自然心情大好,眼見到晚霞明燦,夏木蔥茏,個個心裡撒了歡兒似的快活。

    況且他們今日出城是有目的的,要護衛當今天子,碰上如此大事,隻怕無論是誰,都不免情懷激動。

     隻聽索尖兒笑嘻嘻地沖着李淺墨道:“好兄弟果然是好兄弟!有了這樣的巧活兒,終究還是沒忘了兄弟我。

    ” 李淺墨微微一笑,見到兄弟們開心,他自然也是開心。

    隻是隐隐覺得:這個索尖兒與當初相比,多少是有些變了。

     ——具體怎麼變了他也說不上來,隻是覺得,他的骨子裡,似乎多了分“熱衷”。

     今日,索尖兒知道自己有機會見到當今皇帝,一直就表現得相當興奮。

     李淺墨側頭望了望索尖兒,卻見這個嗟來堂主騎在馬上,英姿勃發。

    不知怎麼,讓李淺墨突然有點羨慕又有點傷懷,羨慕的是他那份青春意氣,傷懷的卻是彼此間的距離像已漸行漸遠。

     才出得長安城,就見又有幾匹馬湊了過來,索尖兒一見,不由一愣:“你還約了人?” 李淺墨看了周圍兄弟一眼,含笑不語。

     他雖不言,索尖兒已經明白,以嗟來堂這幾個小混混的力量保護當今天子,李淺墨自然不放心。

     卻見那幾乘馬上來的是柳葉軍中人,帶頭的是耿直,另外還有市井五義中的方玉宇,個個都是馬上好手。

     索尖兒不由輕聲笑道:“難怪,如此好事,你自然要叫上準老丈人家的人。

    你是想把他們薦入骁騎,還是神策軍?” 索尖兒已知道覃千河邀李淺墨接替許灞職位的意思,所以才有此言。

    李淺墨不由微微後悔,覺得自己實不該把這話告訴索尖兒的。

     一衆人等略作寒暄,就再度前行。

     行了不遠,卻又有幾騎靠了上來,索尖兒一見不由一愣,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