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玄武門
關燈
小
中
大
人,一念及此,卻忍不住深覺荒唐。
卻見李世民俯視城下,喃喃道:“你可還在為朕殺你父恨朕?”說着,他似乎在對自己解釋道,“所有人都會犯錯,那是朕不得不犯的一個錯誤,千百年後……”他笑了笑,“自有天下悠悠之口代爾父複仇。
哪怕朕功業彪炳青史,卻再也洗不去這一個污點。
” 李淺墨搖了搖頭。
他對自己的生父隻存有一個名字式的概念,可以說全沒什麼感情。
他時常在想,即使生父活着,他又何嘗一定會在意自己?就算他還活着,到如今,恐怕早已不再在意雲韶。
反而倒是張五郎,那個撫養他長大的人,倒時常讓李淺墨心頭挂念,如果真有什麼陰陽兩界的話,他在那一界,終可與談容娘過得安穩幸福了麼? 李世民身為天子,自可以一句“不得不”抹幹自己手上所有的血迹。
可哪怕李淺墨并不在意于他是否殺了自己的生父李建成,也忍不住不忿,他低聲道:“那雲韶呢?” 他猛地想起雲韶宮中,折身俯在雲母石地面上的母親,還有……那空相候望一生,卻不免悲痛一生的宗令白。
那些生命、那些個體的幸福,在他這個叔父看來,都不過細如草芥吧?因為他心裡始終裝着那個宏大的詞:“天下”。
天下是隻算總賬的,曆史也是。
沒有人在意那總賬之下,一個個具體生命的虧盈消長。
他們都不在“本紀”、“世家”與“列傳”之内,李淺墨橫眼望去,不由略帶鄙視地想:這個“天下”! 李世民低低地歎了口氣:“那也是個錯誤,一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小錯誤吧。
” 李淺墨忽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來。
——如果生母雲韶并不那麼美麗,也許她連個錯誤都不算。
李世民道:“你笑什麼?”李淺墨笑道:“我在想,多年之後,如果有緣,我會再次在此城樓之上,聽誰來給我講他不得不犯的一個錯誤:是太子承乾?還是魏王李泰?所有的錯誤都不會一錯即止,它是,有報應的。
” 李世民絲毫沒有動怒,隻是,他眼中的神色沉了下來,靜靜地看着李淺墨,半晌才道:“好,這也是朕今天找你來的目的。
你覺得,朕要怎樣,才能免去他們日後手足相殘的慘劇?” 說着他歎了口氣:“直到今日,朕才明白當日太上皇遷居西内後終日郁郁不樂的原因。
有些事,沒經曆,就不會有所體會。
所以,他臨終之前,叫朕萬勿殺你,除非你擾亂國政,罪大惡極;朕也答應了他,不到萬不得已時,必不殺你。
“可朕已令福王承繼建成之嗣,名位之份,朕是無法再給你了。
” 李淺墨久已知道李世民已命自己的幼子福王承繼隐太子建成香火,他淡淡地道:“我并沒有朝你要過什麼。
” 卻聽李世民微微笑道:“那好。
聽說,朕不在長安的日子,你與太子和魏王兩人俱有交遊。
那說來聽聽,你對他二人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覺得,究竟哪個像朕?” 說着,他解釋道:“你既出身羽門,可以說,是長安城中少有的跟他們毫無利益相幹的人,所以,朕想聽聽你的評判。
” 他分明很鄭重地把李淺墨當做一個可與一言的談者。
李淺墨靜靜地看着他,哪怕眼前之人手握天下權柄,面對自己兩個親生子之間的争奪,終逃不過這種阿家翁式的猶豫,甚至不惜問道于自己。
想了想,李淺墨道:“太子不合做天子,他并不像你。
” 想起李承乾對待自己的情分,李淺墨心中歎了口氣。
可他并不想說謊,隻聽他淡淡道:“可他又何必一定要像你。
他隻是很可憐,連不像你的權利都沒有罷了。
” 李世民緩緩點頭,淡淡道:“有時候我甚或覺得,他有點兒像建成。
”說着,他望向李淺墨,笑道,“也許這就是所謂報應?我時常覺得,他應該是建成的兒子,而你,應該是朕的兒子。
” 說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罷一歎:“可惜,皇後死得早,否則他也不至于此。
不提他了,那你覺得魏王如何?” 李淺墨沉吟了會兒,方道:“魏王權謀處略似你。
” 李世民眼中忍不住喜色一露。
卻聽李淺墨道:“……但大度不似你。
他隻在意權位之争,無懷抱天下之量。
外表看來,我覺得他事事學你,卻不過是邯鄲學步,終不免有違本心,隻恐遺笑天下人。
” 李世民的神情不由一黯。
李淺墨腦中卻靈光一閃,忽然道:“不過像你又如何?就算像你,能繼你之位,你覺得他就一定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李世民隻道他在批評自己。
他繼位以來,可謂心懷天下,也一向頗以自己千古一帝的志願而自傲,聽李淺墨如此說,面色忍不住一怒。
卻聽李淺墨淡淡道:“我不是說你不是一個好皇帝。
我隻是想說,所謂時也命也運也,你身邊的文武大臣,在你身後,是不是還想要一個跟你一樣的皇帝?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李世績,你們君臣之間,所有的關系、感情、默契,是這麼多年,這麼多事後磨煉出來的。
可萬一你一旦撒手而去,你真覺得,朝中那些龍虎重臣,會希望再看到另一個英果類你的年少君王?他性格天賦可以似你,但他如何來得及有你那些經曆?有如同你當初一樣的機緣,來交結、駕馭好這些龍虎重臣?我想,即使他英果類你,無論如何,到時也難免君臣猜忌。
” 李世民終于動
卻見李世民俯視城下,喃喃道:“你可還在為朕殺你父恨朕?”說着,他似乎在對自己解釋道,“所有人都會犯錯,那是朕不得不犯的一個錯誤,千百年後……”他笑了笑,“自有天下悠悠之口代爾父複仇。
哪怕朕功業彪炳青史,卻再也洗不去這一個污點。
” 李淺墨搖了搖頭。
他對自己的生父隻存有一個名字式的概念,可以說全沒什麼感情。
他時常在想,即使生父活着,他又何嘗一定會在意自己?就算他還活着,到如今,恐怕早已不再在意雲韶。
反而倒是張五郎,那個撫養他長大的人,倒時常讓李淺墨心頭挂念,如果真有什麼陰陽兩界的話,他在那一界,終可與談容娘過得安穩幸福了麼? 李世民身為天子,自可以一句“不得不”抹幹自己手上所有的血迹。
可哪怕李淺墨并不在意于他是否殺了自己的生父李建成,也忍不住不忿,他低聲道:“那雲韶呢?” 他猛地想起雲韶宮中,折身俯在雲母石地面上的母親,還有……那空相候望一生,卻不免悲痛一生的宗令白。
那些生命、那些個體的幸福,在他這個叔父看來,都不過細如草芥吧?因為他心裡始終裝着那個宏大的詞:“天下”。
天下是隻算總賬的,曆史也是。
沒有人在意那總賬之下,一個個具體生命的虧盈消長。
他們都不在“本紀”、“世家”與“列傳”之内,李淺墨橫眼望去,不由略帶鄙視地想:這個“天下”! 李世民低低地歎了口氣:“那也是個錯誤,一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小錯誤吧。
” 李淺墨忽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來。
——如果生母雲韶并不那麼美麗,也許她連個錯誤都不算。
李世民道:“你笑什麼?”李淺墨笑道:“我在想,多年之後,如果有緣,我會再次在此城樓之上,聽誰來給我講他不得不犯的一個錯誤:是太子承乾?還是魏王李泰?所有的錯誤都不會一錯即止,它是,有報應的。
” 李世民絲毫沒有動怒,隻是,他眼中的神色沉了下來,靜靜地看着李淺墨,半晌才道:“好,這也是朕今天找你來的目的。
你覺得,朕要怎樣,才能免去他們日後手足相殘的慘劇?” 說着他歎了口氣:“直到今日,朕才明白當日太上皇遷居西内後終日郁郁不樂的原因。
有些事,沒經曆,就不會有所體會。
所以,他臨終之前,叫朕萬勿殺你,除非你擾亂國政,罪大惡極;朕也答應了他,不到萬不得已時,必不殺你。
“可朕已令福王承繼建成之嗣,名位之份,朕是無法再給你了。
” 李淺墨久已知道李世民已命自己的幼子福王承繼隐太子建成香火,他淡淡地道:“我并沒有朝你要過什麼。
” 卻聽李世民微微笑道:“那好。
聽說,朕不在長安的日子,你與太子和魏王兩人俱有交遊。
那說來聽聽,你對他二人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覺得,究竟哪個像朕?” 說着,他解釋道:“你既出身羽門,可以說,是長安城中少有的跟他們毫無利益相幹的人,所以,朕想聽聽你的評判。
” 他分明很鄭重地把李淺墨當做一個可與一言的談者。
李淺墨靜靜地看着他,哪怕眼前之人手握天下權柄,面對自己兩個親生子之間的争奪,終逃不過這種阿家翁式的猶豫,甚至不惜問道于自己。
想了想,李淺墨道:“太子不合做天子,他并不像你。
” 想起李承乾對待自己的情分,李淺墨心中歎了口氣。
可他并不想說謊,隻聽他淡淡道:“可他又何必一定要像你。
他隻是很可憐,連不像你的權利都沒有罷了。
” 李世民緩緩點頭,淡淡道:“有時候我甚或覺得,他有點兒像建成。
”說着,他望向李淺墨,笑道,“也許這就是所謂報應?我時常覺得,他應該是建成的兒子,而你,應該是朕的兒子。
” 說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罷一歎:“可惜,皇後死得早,否則他也不至于此。
不提他了,那你覺得魏王如何?” 李淺墨沉吟了會兒,方道:“魏王權謀處略似你。
” 李世民眼中忍不住喜色一露。
卻聽李淺墨道:“……但大度不似你。
他隻在意權位之争,無懷抱天下之量。
外表看來,我覺得他事事學你,卻不過是邯鄲學步,終不免有違本心,隻恐遺笑天下人。
” 李世民的神情不由一黯。
李淺墨腦中卻靈光一閃,忽然道:“不過像你又如何?就算像你,能繼你之位,你覺得他就一定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李世民隻道他在批評自己。
他繼位以來,可謂心懷天下,也一向頗以自己千古一帝的志願而自傲,聽李淺墨如此說,面色忍不住一怒。
卻聽李淺墨淡淡道:“我不是說你不是一個好皇帝。
我隻是想說,所謂時也命也運也,你身邊的文武大臣,在你身後,是不是還想要一個跟你一樣的皇帝?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李世績,你們君臣之間,所有的關系、感情、默契,是這麼多年,這麼多事後磨煉出來的。
可萬一你一旦撒手而去,你真覺得,朝中那些龍虎重臣,會希望再看到另一個英果類你的年少君王?他性格天賦可以似你,但他如何來得及有你那些經曆?有如同你當初一樣的機緣,來交結、駕馭好這些龍虎重臣?我想,即使他英果類你,無論如何,到時也難免君臣猜忌。
” 李世民終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