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百王孫
關燈
小
中
大
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
梅始發,桃始榮;泛舟舻;齊棹驚;
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
……
這三字一頓的歌謠頗為歡快——五月十五,曲江池邊,有人正跺着腳,踏着拍子,一字一句地唱着。
曲江池邊多柳,恰是一年好光景。
沿江一帶,隻見棵棵柳樹俱都如碧玉妝成。
池邊的柳樹在風中搖蕩,池中的湖水在天光下蕩漾,滿世界的綠都搖蕩到一起了。
池中間正有數艘彩舟泛波載流。
舟上多是宮裝仕女,雲鬓高髻,薄衣廣帶,恰似神仙中人。
一個年少胡姬面對着如此欣榮景緻,忍不住低低地開口唱了起來。
她的漢話說得不準,可一唱起來,卻别有一番風味。
旁邊一個小厮不由笑道:“珀奴姐姐,你唱錯了,現在可不是春,已經是初夏了。
” 那胡姬聽了也不惱,笑吟吟道:“我本不是你們漢人,唱錯了有什麼打緊?這還是枇杷姐姐教了我好久我才學會的呢!咱且别管這個,你說,公子他現在可知道我們偷偷溜出來了?一會兒,要是不小心被他看到,他會不會生氣?” ——原來,這兩人正是李淺墨身邊的珀奴與龔小三。
珀奴早知今日是瞿長史邀約李淺墨來赴百王孫之宴的日子,她聽說這宴會有過百個王子來參加時就動了好奇之念。
在她少女的心中,“王子”兩字,自是極重極重的,何況還是近百個王子。
她打定主意要跟去看看,可李淺墨隻道:“自古以來,宴無好宴,我看你還是不去的好。
” 珀奴一聽到李淺墨那種甯定的口氣,就覺得沒了轍,隻能偷偷打主意。
她便磨着李淺墨身邊的龔小三,偷偷帶自己出來。
龔小三更加年少好動,豈有不情願的?今日他們就是瞞了枇杷與阖府上下人等,偷偷溜出來的。
這時見珀奴相問,龔小三一闆臉,鄭重道:“會,他肯定會!” 珀奴聽得臉色一黯,登時掃去了一半的興緻。
卻見龔小三忽展顔一笑:“不過,他一生氣,你隻管裝着很害怕就是了,顯得你沒爹沒娘,沒人管沒人顧的。
他要訓你,你就裝哭,我家公子最是心軟,他保證就沒法子了。
” 珀奴卻不好意思地一笑:“這一招,我現在可不敢用了。
上一次也是這樣,我裝着裝着,不知怎麼就真的哭了起來。
那天,他還穿着枇杷姐姐給他新做的衣服,為那衣服,枇杷姐姐很忙了幾天呢,熬得眼睛都有點腫了,最得意的就是那衣服袖口上的做工——真不知,她是怎麼繡出那樣淺淡的雲紋來的,真真美麗極了。
可我最後控制不住,竟抹了那袖子……一袖子的鼻涕,那上面的雲紋,全都被我給毀了。
” 她說時滿臉羞慚,龔小三忍不住哈哈大笑。
珀奴遭他笑了了也不惱,反跟着他一起慚笑。
笑了有一會兒,她忽一拉龔小三的袖子,低聲叫道:“呀!那可是一個王子?” 龔小三遙遙望去,卻見一個面容清整的異域少年乘着一架小肩輿,驅着幾個胡奴,正自緩緩行來。
那少年卻是個北地胡人的裝扮,在胡人之中,長相算是清秀的,他身上的衣飾頗為貴重,珀奴正眼也不眨地把他看着。
——今日,魏王府宴客之地卻就在他們立身處不遠。
不過那裡已被封禁了,他們自然靠不近前。
眼見魏王府的知客已迎了出來,小肩輿上的那個少年一翻身下來,卻沒走向那知客,而是一轉身,躬身迎向跟随在後面的一匹馬兒。
那馬上正乘了個四十餘歲,滿面蒼黃的突厥大漢,生得一臉虬髯,讓人幾乎看不見他的臉,從頭到腳,到處都是毛茸茸的,直仿佛一個大毛物般。
珀奴先開始還隻道他是那少年跟班的,卻聽龔小三在旁邊吃吃笑道:“這兩人我卻認得,那個年少的不是,他不過是一個使臣,而那騎在馬上的……” 他笑看了珀奴一眼:“極有男子氣概的那個,才是真正的何嵯王子,乘肩輿的不過是他一個近臣而已。
怎麼,你覺得那王子生得可帥?” 珀奴一時不由一臉怅然。
龔小三卻得意地看着她,眼裡滿是促狹。
今日,他們兩個都為看熱鬧而來。
長安城如今已是萬國之都,可同時能見到這麼多王子的機會并不多,他兩個自然都是為了看王子而來。
可是他們性别不同,出身不同,經曆也不同,所抱的念頭自然不同。
龔小三貧寒人家出身,兼之跟着索尖兒當了這麼久的小混混,最不待見的就是這等所謂大人物。
他是情願見到個個王子都在美麗的珀奴面前出乖露醜才好,那樣他才最開心。
而珀奴,畢竟年少,隻期望這一場百王孫之會真能如龍翔鳳翥、雲蒸霞蔚般,出現的王子,個個都要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才好。
這種微妙的心理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深解。
龔小三年紀雖小,有珀奴在身邊,卻未免藏了私心。
這私心部分是為了自己,大半卻是為了他心頭極為敬之愛之的李淺墨。
隻覺得珀奴既是李淺墨身邊的親密小妹妹,那就該目無下塵,對别的所謂王孫再都不肯夾一下眼皮才好,怎麼能容忍她眼巴巴地去看别的所謂王子? 這時眼見得珀奴大受打擊,他不由得開心起來,口中卻裝着歎氣道:“唉!可惜小白沒來,我那幫兄弟今日一個也沒來,他們見不到了,這些王子們,一個個可真生得奇哉怪也!” 此時大約時辰已至,
曲江池邊多柳,恰是一年好光景。
沿江一帶,隻見棵棵柳樹俱都如碧玉妝成。
池邊的柳樹在風中搖蕩,池中的湖水在天光下蕩漾,滿世界的綠都搖蕩到一起了。
池中間正有數艘彩舟泛波載流。
舟上多是宮裝仕女,雲鬓高髻,薄衣廣帶,恰似神仙中人。
一個年少胡姬面對着如此欣榮景緻,忍不住低低地開口唱了起來。
她的漢話說得不準,可一唱起來,卻别有一番風味。
旁邊一個小厮不由笑道:“珀奴姐姐,你唱錯了,現在可不是春,已經是初夏了。
” 那胡姬聽了也不惱,笑吟吟道:“我本不是你們漢人,唱錯了有什麼打緊?這還是枇杷姐姐教了我好久我才學會的呢!咱且别管這個,你說,公子他現在可知道我們偷偷溜出來了?一會兒,要是不小心被他看到,他會不會生氣?” ——原來,這兩人正是李淺墨身邊的珀奴與龔小三。
珀奴早知今日是瞿長史邀約李淺墨來赴百王孫之宴的日子,她聽說這宴會有過百個王子來參加時就動了好奇之念。
在她少女的心中,“王子”兩字,自是極重極重的,何況還是近百個王子。
她打定主意要跟去看看,可李淺墨隻道:“自古以來,宴無好宴,我看你還是不去的好。
” 珀奴一聽到李淺墨那種甯定的口氣,就覺得沒了轍,隻能偷偷打主意。
她便磨着李淺墨身邊的龔小三,偷偷帶自己出來。
龔小三更加年少好動,豈有不情願的?今日他們就是瞞了枇杷與阖府上下人等,偷偷溜出來的。
這時見珀奴相問,龔小三一闆臉,鄭重道:“會,他肯定會!” 珀奴聽得臉色一黯,登時掃去了一半的興緻。
卻見龔小三忽展顔一笑:“不過,他一生氣,你隻管裝着很害怕就是了,顯得你沒爹沒娘,沒人管沒人顧的。
他要訓你,你就裝哭,我家公子最是心軟,他保證就沒法子了。
” 珀奴卻不好意思地一笑:“這一招,我現在可不敢用了。
上一次也是這樣,我裝着裝着,不知怎麼就真的哭了起來。
那天,他還穿着枇杷姐姐給他新做的衣服,為那衣服,枇杷姐姐很忙了幾天呢,熬得眼睛都有點腫了,最得意的就是那衣服袖口上的做工——真不知,她是怎麼繡出那樣淺淡的雲紋來的,真真美麗極了。
可我最後控制不住,竟抹了那袖子……一袖子的鼻涕,那上面的雲紋,全都被我給毀了。
” 她說時滿臉羞慚,龔小三忍不住哈哈大笑。
珀奴遭他笑了了也不惱,反跟着他一起慚笑。
笑了有一會兒,她忽一拉龔小三的袖子,低聲叫道:“呀!那可是一個王子?” 龔小三遙遙望去,卻見一個面容清整的異域少年乘着一架小肩輿,驅着幾個胡奴,正自緩緩行來。
那少年卻是個北地胡人的裝扮,在胡人之中,長相算是清秀的,他身上的衣飾頗為貴重,珀奴正眼也不眨地把他看着。
——今日,魏王府宴客之地卻就在他們立身處不遠。
不過那裡已被封禁了,他們自然靠不近前。
眼見魏王府的知客已迎了出來,小肩輿上的那個少年一翻身下來,卻沒走向那知客,而是一轉身,躬身迎向跟随在後面的一匹馬兒。
那馬上正乘了個四十餘歲,滿面蒼黃的突厥大漢,生得一臉虬髯,讓人幾乎看不見他的臉,從頭到腳,到處都是毛茸茸的,直仿佛一個大毛物般。
珀奴先開始還隻道他是那少年跟班的,卻聽龔小三在旁邊吃吃笑道:“這兩人我卻認得,那個年少的不是,他不過是一個使臣,而那騎在馬上的……” 他笑看了珀奴一眼:“極有男子氣概的那個,才是真正的何嵯王子,乘肩輿的不過是他一個近臣而已。
怎麼,你覺得那王子生得可帥?” 珀奴一時不由一臉怅然。
龔小三卻得意地看着她,眼裡滿是促狹。
今日,他們兩個都為看熱鬧而來。
長安城如今已是萬國之都,可同時能見到這麼多王子的機會并不多,他兩個自然都是為了看王子而來。
可是他們性别不同,出身不同,經曆也不同,所抱的念頭自然不同。
龔小三貧寒人家出身,兼之跟着索尖兒當了這麼久的小混混,最不待見的就是這等所謂大人物。
他是情願見到個個王子都在美麗的珀奴面前出乖露醜才好,那樣他才最開心。
而珀奴,畢竟年少,隻期望這一場百王孫之會真能如龍翔鳳翥、雲蒸霞蔚般,出現的王子,個個都要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才好。
這種微妙的心理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深解。
龔小三年紀雖小,有珀奴在身邊,卻未免藏了私心。
這私心部分是為了自己,大半卻是為了他心頭極為敬之愛之的李淺墨。
隻覺得珀奴既是李淺墨身邊的親密小妹妹,那就該目無下塵,對别的所謂王孫再都不肯夾一下眼皮才好,怎麼能容忍她眼巴巴地去看别的所謂王子? 這時眼見得珀奴大受打擊,他不由得開心起來,口中卻裝着歎氣道:“唉!可惜小白沒來,我那幫兄弟今日一個也沒來,他們見不到了,這些王子們,一個個可真生得奇哉怪也!” 此時大約時辰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