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嗟來堂

關燈
頭。

     索尖兒忍不住一怒叫道:“媽媽的!他們不是欠過老子的錢,就是欠過老子的命!趙狗兒兩月之前還被辛家追殺過,不是我藏起了他,他能活得到現在?怎麼,現在他的賬清了,翻臉就不認得我這個姓索的了?” 卻聽那兄弟小聲嘀咕道:“差不多所有人家都說,咱們定的是五月初五,可他們那日,已經有約了。

    ”說着,他怯怯地看了索尖兒一眼,“而主人家,就是那個辛桧辛家……” 索尖兒臉色一變,不由問道:“辛家怎麼着?” 那小兄弟這才壯着膽子答道:“說是辛無畏那日也要請長安城中諸位豪傑,且從上到下,一網打盡,凡長安城有名沒名的,就是一百餘坊裡凡是稍微有點威風吃得開的主兒,他都一概請盡了。

    老大,他似……有意針對咱們,所以,哪怕跟咱們以前還交好的,這一次,見到咱們請柬,都面露難色,不敢答應咱們,怕得罪辛家。

    ” 索尖兒一時氣得臉色煞白。

     李淺墨不忍見他為怒氣所傷,不由緩頰道:“五義中人和柳葉軍的帖子咱們還沒寫,他們,想必是有請必來的。

    ” 索尖卻一怒叫道:“不寫了!請他們來做什麼,來看我找不到客人的笑話嗎?” 李淺墨心思一轉,已經明白,這時,索尖兒隻怕最在意的就是在鐵灞姑面前丢面子了。

    他一時也不知怎麼勸才好。

    那些耆宿以及名頭大的不來,索尖兒估計還不在意。

    他怒的是,許多分明欠他情,他替他們流過血的,竟也不敢來、不肯來。

     卻聽索尖兒怒笑道:“都是些勢利小人!兄弟,照我說,别看那李管家對你恭恭敬敬,其實,此時如你署名發帖,隻怕還遠不及他!他隻要随意派出個小的,招呼下客人,那些客人跑得怕不比兔子還快呢!” 偏就在這時,又有個兄弟疾跑了進來,一開口即道:“老大,不好。

    他媽的!咱們在烏瓦肆講定租好的那個院子,今日房主反悔,說也不租與咱們了。

    我跟他争執,說文書都立好了,他卻翻臉道:‘那你去告我好了,你知不知道,頂替你們租下這房子的是誰?那是辛少爺!人家可是衙門裡的人,你們有膽子,就去找他好了’,我看那混蛋是存心給我們搗亂了!” 李淺墨本以為索尖兒這時更要大怒。

    卻見他臉色白了白,這回反沒再發脾氣。

     隻見他微微搖着頭地沖李淺墨道:“這幾日,咱們隻顧玩,我竟把這些年學過的東西都快忘了。

    ”隻聽他笑道:“似這般大開宴席,恣意玩鬧的事,本來哪是我這樣的小混混做得起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堂,那日我是開定了!且就在那天,我要給我的好兄弟魯奔兒舉喪!” 五月五日,端陽節。

     這日,烏瓦肆一帶,卻比平日裡遇到節慶時還熱鬧些。

     本來,碰上這樣熱鬧的時候,烏瓦肆的小生意人一則高興——一為生意确實好做了,不免喜笑顔開,二則卻不免多些擔心起來。

     為隻為,凡是人多熱鬧的時候,各種小偷小摸就要較平日裡多上很多,生意忙起來時自是防不勝防,更别提還有那些明擺着敲詐勒索,來混吃混喝、強要錢的了。

     可今日的烏瓦肆,卻遠較平常熱鬧的時候來得安甯,沒有混吃混喝橫要錢的不說,連一班小竊也都不見了影子。

     有老實的攤主還在納悶,被人解釋了方才知道:“知道今天是誰在這兒操辦嗎?辛無畏!他就是賊祖宗,有他在,誰還敢到他這地兒來鬧騰?” 果然,今日卻是長安城各路豪雄們雲集的日子。

     ——往高裡說,“大馬金刀”趙老爺子,談家的三大高手這等人物都來了,還有長安城顧家的人,甚至還有太子身邊的賓客如封師進、張師政這般好手;往中等說,凡是長安城中在富貴人家保镖護院的,凡是能脫得開身抽得出空的也都到齊了,更别提還有衙門中各路的捕快、不良帥。

     往低裡說,長安城中百餘坊,各坊裡的小混混頭目也都到了個齊,當然,今日不是他們趾高氣揚的日子,平日裡的氣焰這時早不知躲到了哪裡去,一個個衣裳也換了幹淨的,一貫罵罵咧咧的口頭禅也收了回去,竟各自齊頭整腦的,提着四色禮品,一個個變得溫文爾雅起來。

     這時,烏瓦肆主路的街兩頭,早都有辛府迎客的弟子在那兒接待。

    單看那些大弟子的穿戴,與他們的舉止氣派,就足以讓烏瓦肆的百姓們啧啧稱羨的了。

     辛無畏雄跨長安城黑白兩道,是跺跺腳地都要顫的主兒。

    凡是草野子弟,如想要在長安城富戶人家混上個保镖護院的位置,一大半要靠他引薦;衙門裡遇到上峰追責,辦上了難辦的案子,也多半要求助于這位辛大豪俠;而至于想在半黑不明的道上混,做點稱霸街坊的勾當,巧取豪奪的買賣,沒辛大豪俠點頭,你隻怕也斷混不下去的。

     所以一時之間,烏瓦肆内,隻見豪雄雲集。

     辛無畏設宴的所在地,就是烏瓦肆中極為顯眼的一個所在。

     這是一家酒樓,上面匾書“浩然居”。

    辛無畏正坐鎮樓頭,陪伴着一幹貴客,迎來送往的差使自有他的子弟們擔當。

     而在距那樓不遠,就在樓頭背後可以看得到的,隔一條小街的地界,卻有一個寒窘小院。

     那院中,今日也在辦事,辦的卻是喪事。

     辛無畏今日本是打着壽筵的旗号,來往人等,個個要叫一聲“辛大俠壽比南山”,辛無畏聽了受用無比,正自睥睨自豪。

     偏偏樓後小街對面那寒酸去處,卻收拾出了一個極幹淨簡陋的小跨院。

    這院中,兩個白紙燈籠正挂在門前。

    白紙燈籠上,無可推賴地硬生生寫着黑字“喪”。

    這門内,卻正是嗟來堂最後的選址所在。

     一大早,索尖兒就率着他的百餘名弟兄靜悄悄地進了烏瓦肆。

    他們擡着魯奔兒的靈柩,靜悄悄地來到這個小院兒。

     本來,李淺墨吩咐過李管家與索尖兒的兄弟們都做了裡外三新的衣裳,可今日,他們偏偏都沒有穿。

     這是索尖兒的吩咐。

    裡面的小衣雖都令穿上了潔淨的,外面的外衣都叫各人把舊日的褴褛衣裳都洗幹淨了穿出來。

     衆兄弟本來不解何意,可等到人人都穿上當日的舊衣,互相一望,猛地不由就生起了一種“同袍”之感。

     李淺墨當時一見,腦中都不由想起一句古話詩來:“豈曰無衣……”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一念及此,他心中忍不住也浮起一絲悲慨。

    當真有易水蕭蕭,襟袖俱冷之感。

    他與死去的魯奔兒雖并不相識,這時心中卻更增痛惜之感。

    也不由想到:索尖兒果然與自己不同,确實有一個當老大的襟懷,也有一個當老大的手段,更有一個當老大的風采。

     此時,魯奔兒就停在靈堂上。

    今日,索尖兒就要在他的“嗟來堂”開堂之日,與魯奔兒舉喪! 亂哄哄的街頭,到處都是辛府的賓客。

     這裡是明街,到處熙熙攘攘,卻有誰會記得一個尚未成年的少年的死?滿街人中,除了小白,怕是沒有人記得了。

     辛府今日的賓客極多,加在一起,怕不有數百人之多。

    這些客人塞滿了一整座“浩然居”不說,有那些不是那麼有面子的,送了禮後,就被安排在鄰街邊兒的宴席上。

     卻見混亂的街面上,不知誰做賀禮的壽桃不小心為人擠落了,散落了一地。

     每個壽桃上都紅豔豔地點了一片暈紅,百多個壽桃,這時正東一個西一個地在街上行人腳底下滾着。

    小白望着那沾泥帶土的雪白壽桃,忍不住心裡就惋惜起來。

     ——今日,嗟來堂沒有賓客。

     可索尖兒還是專門派出他來,叫他在主街上候着,怕萬一有魯奔兒的舊識交好,或家中的親故,肯念及他的死,特意撥冗前來,他們嗟來堂是要好好接待的。

     小白依舊是一身褴褛衣裳,可今日,特特洗幹淨了出來的。

    他年紀還小,一向混迹在烏瓦肆。

    認識他的人卻也多。

    就這麼一上午的時間,他已受了不少欺負。

     雖說今日逢着辛無畏的好事,辛府弟子,雖認出了他來,一直忙着,也沒空理他。

    可多多少少,還是受了些腌臜氣。

    哪怕他那麼瘦小的身子,這時站在街道上,人人都像覺得他礙事,被這個推一把,那個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