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豐炙

關燈
鄧遠公猛然收手,廢然一歎: “你家小姐确是解人。

    ” 猶豫了片刻,他猛然站起,攜了那孩子的手,就向門口走去。

     謝衣在背後低叫了聲:“遠公……” 他叫罷之後,望着鄧遠公身形,那凄涼老态中的暮色,與那暮色中的一點喜氣,不由急急收口。

     卻聽鄧遠公一聲長歎道:“謝小兄弟,沒錯,我行将就木之人,本當再無奢欲。

    可這世上有些欲望,哪怕墓木已拱,就算要我從墳裡探出半個身子來,也要抓住的。

    ” “畢竟,人總還想留點什麼、将之流傳下去……” 他自覺這垂老的狂喜也近鬧劇,更不想多解釋什麼,拔步就走。

     謝衣答不出話了。

     他熟識此老,自然知道他的身世。

     見到遠公如此舉動,他心裡不由一時蒼涼,一時也不由替他歡喜。

     聽聲音,鄧遠公與那孩子出門以後,即上了車。

    在車上呆了有一刻,卻忽下了車。

     下車時,他不是一個人,分明攜了那孩子。

     兩人的腳步聲越去越遠。

     ——這旅肆本在新豐鎮邊上,隻聽得鄧遠公行到郊外,忽控制不住,縱聲發出一聲長嘯。

     那嘯聲在他是很久沒有過了,滄涼中帶着一點老梅著花的喜意。

     客店裡一時冷清起來。

    謝衣獨自一個人斟起了一杯冷酒。

     門外的車子響起垂簾的聲音,似乎也打算走了。

     可突然之間,車子一停,一個人跳下來。

     緊跟着,門簾一掀,走進一個女子。

     那女子柳眉細口,肢肢細弱,個子雖高,卻如弱柳夭桃,嬌挺豔麗。

     店中人一見她眉眼,直覺她該就是那小姐了。

    因為那份氣度,就是大家閨秀,也有所不及的。

     可那女子入了門,卻站得遠遠的,沖謝衣冷眼看了會兒,好半晌,才沖他道:“你該都知道了?” 謝衣不答。

     隻聽那女子冷笑道:“知道了居然還坐得住?我看你分明心存不良,隻怕此時還正暗中歡喜!” 謝衣垂頭斟酒,依舊默然無語。

     那女子恨恨地看了他一眼,忽然道:“我家小姐叫我告訴你:她對你很生氣!” “不是一般的生氣,是很生氣很生氣!” 她加重了語氣,仿佛覺得那語氣還不夠壓人似的,又瞪了謝衣一眼。

     她仿佛恨得都不想說話,又忍不住道: “該怎麼做你自己看着辦吧。

    ” 說着,她即轉身。

     可她返近門口邊時,卻忽回眸一笑: “不過,她即借我傳話,看來還沒生氣到理都不想理你。

    ” 她這回眸一笑,意态嫣然。

     客中的散客,連同那個炙牛筋的小夥計一時都被她笑得呆在了那裡。

     那女子一笑即回頭,可口中忽“咦”了一聲,再度扭頭一看,似發覺了什麼。

     接着,她又向門口又走了一步,卻忽住步,再度扭頭。

     衆人都不知她在看什麼。

     那小店夥也沒注意她是在看自己,以為她盯的隻是自己手底的炭籠子。

     可那女子先是看着炭火,然後一路向上看,一眼一眼,直盯着那小店夥,似要看到這個人的骨髓裡去。

     小店夥被她看得臉上一紅。

     那女子卻略無顧忌,這麼看了半天還看不夠,忽折回身來,向那小夥計走近。

    走到很近前很近的跟前,高挑挑的身材幾乎壓在那彎腰烤東西的小店夥身上了,小店夥都聞得到她衣服上的香氣。

     那香氣簡直直觸到他鼻子上來,讓他幾乎忍不住要後退一步。

     那女子快貼到他手下的燒得滾燙的鐵絲蒙。

    她搖搖頭,又點點頭;點點頭,又搖搖頭。

     小店夥受不了她這明明逼視,半天憋出了一句: “姑娘,你衣服……” 那女子這才回過神來,門外忽然叫了一聲:“枇杷,該走了吧?” 她聞聲笑道:“來了。

    ” 說着拍拍衣服,轉過頭,猶自一步三回頭地出了門去。

     傍晚時分,客店中已然安靜了。

     那小店夥已開始收拾他炙牛筋的家夥。

    到處都是炭末,他被火烤了一天,深身是汗。

     外面天陰陰的,店中光照很是不足。

     沒有客人的傍晚,店中隻點了一盞昏昏的小油燈。

     街上忽有車聲傳來,小店夥忙着,也沒在意。

     及至聽到那車聲就停在自己門口,小店夥才驚覺有客來了。

     ——奇的是那車聲,似是過午時才經過的那輛。

     他還沒來得及細想,隻見門簾一掀,已有一個麗人走了進來。

     其實光暗暗的,那盞油燈昏昏的隻照得清櫃台前的數尺之地。

    可他一眼望去,隻覺得進來的、就是一個、麗人。

     昏麻麻的小店裡,一切家什的輪廓在大雪天裡都凍得蜷縮了,連光線也是。

    門口那一點天光在門簾打開時迎上了店内蜷曲零亂的燈,顯得店裡的光都有一點油哈了的氣息。

     小店夥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身邊一切零亂,不好讓來人‘貴腳踏賤地’似的。

     ——他很少對人産生這樣的感覺,可進來的人,也着實少有的明麗。

     簾開時他看到那麗人身後朱紅的車輪。

    那笨重的棉布簾子,在她的手下,都飄出了一點宛轉飛揚。

     其實也看不清什麼眉眼,一眼望去,隻見得到身段。

    那身段是有顔色的,一襲銀紅,像雪意裡不期而至的霞彩,那銀紅的衫全不似時下式樣,質料輕軟,裡面露出石青的裙來。

     那石青好像硯台的顔色,是它束就身段,是它凝成底韻,而銀紅、不過是那硯裡磨出的一句好詩。

     昏暗中隻見她發髻高聳,也不是時下的樣式。

    兩個耳珠微微折射着光,一枚暗幽幽的孔雀石垂在她的鬓邊,那是由钗上垂下來的,在她的發鬓上點了一點綠,綠得像花瓣下面不小心露出的一點萼。

    雖隻一點綠,讓那花開也開得,那麼有生機有底氣。

     ——那身段袅袅婷婷,像花的莖。

     雖說莖上的花容在這黯淡光影裡是模糊成一片,可有時,不見花,隻見莖也是好的,像大霧彌漫的水邊,亭亭的一株蓮,看得到蓮的輪廓,看不到花,隻見那莖杆袅袅婷婷的。

     小店夥怔怔地望着她,隻覺迷迷朦朦,像面對一片看不清的美麗。

     那人一身銀紅的衫上,暗镂着細密的折枝圖案,看久了,讓人心神都為之迷離。

     她袅然行近,近到小店夥身前三尺之處,忽然一語未發的,沖着他,就着那髒污的地面,斂手屈膝,就是一拜。

     她竟一拜拜了下去! 店裡的地在她腳下被襯成一片泥沼。

     她卻不顧不惜,紮紮實實,單膝觸地。

     她一拜猶不住手,竟一拜再拜。

     ——再拜而三拜。

     足足地拜了三拜後。

    她更無一言,轉身而去。

     直把一個小店夥怔在那裡,眼前恍惚隻覺得那下拜的銀紅光影猶在,那殘存的色彩裡,那人已曳着一副石青的裙底,行出門去。

     ……直到車聲再響,小店夥猶覺得自己像是在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