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夜探太湖
關燈
小
中
大
古以來,除了忍術之外,尚有所謂的仙術、幻術、陰陽道以及四鬼戰法,而其中四鬼戰法則被視為妖術。
東瀛的仙術,源自于徐福,徐福本身是一名術士,诓稱東海之外有仙島,上有仙人居住,于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給予全力支持,令他率人到海外仙山去取長生不老的仙丹回來,可是徐福帶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出海東渡扶桑之後,便不曾返回秦國,成為曆史上最大的一個騙子。
徐福到了扶桑之後,改了個極為拗口的名字叫修奧尤邏達由也,做了東瀛王,他所傳下的術法,被當時的土著視為不可思議的仙術,後來修練者雖多,然而卻無人能白日飛升。
幻術即是今日的魔術,在三國時期陸續傳入東瀛,據說幻術大師左慈門人中有來自東瀛的人士化名投入其門下,學得左慈幻術後,再返回東瀛扶桑國,将此幻術傳衍下去,這種幻術在扶桑另有一種别稱的外術。
在扶桑的幻術中,最有名的一位人物首推果心居士,他以幻異詭谲的手法,利用道具、環境、煙霧、光線等各種方法,制造出神秘而又詭異的氣氛,騙過觀看者的眼睛,而變出各種東西,或者是把人或物變走,這種術法便是現今所稱之魔術,而東洋魔術亦如西洋魔術一般,需借助各種道具,才能完成各種變化。
至于陰陽道則同樣從中國傳人東瀛,依據陰陽八卦,五行變化的道理,由一位東瀛學者安倍晴明加以衍生改進,變得東瀛化之後,形成所謂的“察氣術”,由觀察宇宙間五行之變化而演化成五行遁術。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上,安倍晴明所演化的“五遁之術”跟中國的道家修行者所說的五行遁術并無差别,隻是借助環境隐形匿迹的一種方法而已,并無任何神奇之處,隻是在民智末開的時代,讓人驚駭于此種遁法的神奇,而視之為神人。
至于所謂的“四鬼戰法”則是東瀛戰國時期的一個山寨寨主藤原千方所創的,由于這種戰法神出鬼沒,所以被一般人視為妖術。
藤原千方本來就是修習陰陽道,懂得一些五行遁法的皮毛,後來他因反抗當時的諸侯,于是糾結一些志同道合者上山立寨,成為山寇,當時他便是在伊賀國的高尾山上立寨,和諸侯派出的軍隊經常發生沖突。
藤原千方在謀反時,利用地形地貌的差異,設計了許多掩飾物,讓山寨的土匪們産生一種隐形的效果,往往于奇襲中發生極大的效果,殺敵無數。
除了這種隐形的戰法之外,藤原千方又以天文知識為基礎,配合了氣候的轉變,天候的變化,演發出風、火、土三種融合天象變化及地形不同的戰法。
他為了震懾敵人,揚言自己有鬼神相助,于是将這四種術法稱之為四鬼戰法,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諸侯軍隊都對四鬼戰法畏懼無比,視之為一種妖術。
這種術法在仙術、幻術、陰陽道之外别樹一幟,變成一種實用的戰法,當藤原千方死後,他的一些觀念和手段,便被一些諸侯或名将采用,作為作戰兵法中的一環,有些戰國時期的大将甚至将中國的孫子兵法視為圭臬,而揚名于世。
忍術雖從最早的山伏兵法演變而來,其實後來也摻雜了幻術、陰陽道、四鬼戰法的一些術法在内,予以融合運用,其中如伊賀流的借助地形地貌而隐形的方法,便是受到四鬼戰法的影響。
服部玉子的黑瞳在黯淡的一盞氣死風燈燈光的照映下,似乎明亮如同兩顆星星,她的思緒流轉,從對金玄白的思念中,瞬間回到了現實的環境中。
她凝聚了分散的心情,伸出一根食指在頭上晃動一下,不一會光景,伊藤美妙和小林犬太郎從暗處趨前,單足跪在她的面前,低聲道“六具已經帶齊。
” 所謂“六具”,是忍者在旅行或出任務時必備的六種器具。
這六種器具包括:甘笠、有鈎的長繩、石筆和暗器、三尺布巾、打火竹筒、藥袋。
忍者草笠是為了隐匿面孔,然而在出任務時改戴頭巾,則不必帶草笠,長途旅行則草笠為必備品,既可遮日擋雨,又可隐其面貌。
有鈎的長繩是方便攀登高處,如城牆、房頂、山壁時所用,任何忍者在出任務時,必備的器具。
石筆和暗器往往放于一處,石筆用來記載事情或忍者間連絡用的,暗器的種類繁多,除了部份放在忍者刀的刀鞘之外,其餘放在布囊中,和石筆隔層,方便取用。
三尺布巾的用處極大,除了用作拭汗、洗臉、洗澡的浴巾之外,還可替代為攀登城壁的借力工具,甚至可作為掃去足迹的掃把替用品,當受傷時,這條布巾又可作為包紮傷口的繃帶使用。
打火竹筒和中原武林人物使用的火折子類似,忍者攜帶這種打火竹筒,藏匿于深山時可供起火熟食,且可生火取暖,如深入敵營,需要縱火擾敵,更不可少。
至于藥袋中所收藏的除了外用刀傷藥之外,尚有止瀉、防疫的一些藥散,這些救急的藥品,往往可以救命,所以忍者必備。
而盛放藥物的器皿,除了用小葫蘆之外,還有用臘密封的丹丸,以防藥性走失而無效。
服部玉子聽完了伊藤美妙和小林犬太郎的報告之後,又把第二根手指豎
東瀛的仙術,源自于徐福,徐福本身是一名術士,诓稱東海之外有仙島,上有仙人居住,于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給予全力支持,令他率人到海外仙山去取長生不老的仙丹回來,可是徐福帶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出海東渡扶桑之後,便不曾返回秦國,成為曆史上最大的一個騙子。
徐福到了扶桑之後,改了個極為拗口的名字叫修奧尤邏達由也,做了東瀛王,他所傳下的術法,被當時的土著視為不可思議的仙術,後來修練者雖多,然而卻無人能白日飛升。
幻術即是今日的魔術,在三國時期陸續傳入東瀛,據說幻術大師左慈門人中有來自東瀛的人士化名投入其門下,學得左慈幻術後,再返回東瀛扶桑國,将此幻術傳衍下去,這種幻術在扶桑另有一種别稱的外術。
在扶桑的幻術中,最有名的一位人物首推果心居士,他以幻異詭谲的手法,利用道具、環境、煙霧、光線等各種方法,制造出神秘而又詭異的氣氛,騙過觀看者的眼睛,而變出各種東西,或者是把人或物變走,這種術法便是現今所稱之魔術,而東洋魔術亦如西洋魔術一般,需借助各種道具,才能完成各種變化。
至于陰陽道則同樣從中國傳人東瀛,依據陰陽八卦,五行變化的道理,由一位東瀛學者安倍晴明加以衍生改進,變得東瀛化之後,形成所謂的“察氣術”,由觀察宇宙間五行之變化而演化成五行遁術。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上,安倍晴明所演化的“五遁之術”跟中國的道家修行者所說的五行遁術并無差别,隻是借助環境隐形匿迹的一種方法而已,并無任何神奇之處,隻是在民智末開的時代,讓人驚駭于此種遁法的神奇,而視之為神人。
至于所謂的“四鬼戰法”則是東瀛戰國時期的一個山寨寨主藤原千方所創的,由于這種戰法神出鬼沒,所以被一般人視為妖術。
藤原千方本來就是修習陰陽道,懂得一些五行遁法的皮毛,後來他因反抗當時的諸侯,于是糾結一些志同道合者上山立寨,成為山寇,當時他便是在伊賀國的高尾山上立寨,和諸侯派出的軍隊經常發生沖突。
藤原千方在謀反時,利用地形地貌的差異,設計了許多掩飾物,讓山寨的土匪們産生一種隐形的效果,往往于奇襲中發生極大的效果,殺敵無數。
除了這種隐形的戰法之外,藤原千方又以天文知識為基礎,配合了氣候的轉變,天候的變化,演發出風、火、土三種融合天象變化及地形不同的戰法。
他為了震懾敵人,揚言自己有鬼神相助,于是将這四種術法稱之為四鬼戰法,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諸侯軍隊都對四鬼戰法畏懼無比,視之為一種妖術。
這種術法在仙術、幻術、陰陽道之外别樹一幟,變成一種實用的戰法,當藤原千方死後,他的一些觀念和手段,便被一些諸侯或名将采用,作為作戰兵法中的一環,有些戰國時期的大将甚至将中國的
忍術雖從最早的山伏兵法演變而來,其實後來也摻雜了幻術、陰陽道、四鬼戰法的一些術法在内,予以融合運用,其中如伊賀流的借助地形地貌而隐形的方法,便是受到四鬼戰法的影響。
服部玉子的黑瞳在黯淡的一盞氣死風燈燈光的照映下,似乎明亮如同兩顆星星,她的思緒流轉,從對金玄白的思念中,瞬間回到了現實的環境中。
她凝聚了分散的心情,伸出一根食指在頭上晃動一下,不一會光景,伊藤美妙和小林犬太郎從暗處趨前,單足跪在她的面前,低聲道“六具已經帶齊。
” 所謂“六具”,是忍者在旅行或出任務時必備的六種器具。
這六種器具包括:甘笠、有鈎的長繩、石筆和暗器、三尺布巾、打火竹筒、藥袋。
忍者草笠是為了隐匿面孔,然而在出任務時改戴頭巾,則不必帶草笠,長途旅行則草笠為必備品,既可遮日擋雨,又可隐其面貌。
有鈎的長繩是方便攀登高處,如城牆、房頂、山壁時所用,任何忍者在出任務時,必備的器具。
石筆和暗器往往放于一處,石筆用來記載事情或忍者間連絡用的,暗器的種類繁多,除了部份放在忍者刀的刀鞘之外,其餘放在布囊中,和石筆隔層,方便取用。
三尺布巾的用處極大,除了用作拭汗、洗臉、洗澡的浴巾之外,還可替代為攀登城壁的借力工具,甚至可作為掃去足迹的掃把替用品,當受傷時,這條布巾又可作為包紮傷口的繃帶使用。
打火竹筒和中原武林人物使用的火折子類似,忍者攜帶這種打火竹筒,藏匿于深山時可供起火熟食,且可生火取暖,如深入敵營,需要縱火擾敵,更不可少。
至于藥袋中所收藏的除了外用刀傷藥之外,尚有止瀉、防疫的一些藥散,這些救急的藥品,往往可以救命,所以忍者必備。
而盛放藥物的器皿,除了用小葫蘆之外,還有用臘密封的丹丸,以防藥性走失而無效。
服部玉子聽完了伊藤美妙和小林犬太郎的報告之後,又把第二根手指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