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習神功
關燈
小
中
大
在渭城的一個客棧裡。
此刻他用完飯,獨自對著一盞孤燈,默默地沉思:“今天街上怎麼有這許多武林中人,難道這裡有什麼事故發生不成?”他叫來店小二問道:“今天貴處是否有甚麼大事……”他話還未說完,那小二已搶著答道:“相公你這下可就問對了,我快嘴李二,别的不會,這些消息倒是非常靈通,所以……”他口沫四濺的說著。
李劍銘見這小二正話不說,便連珠炮似的亂扯,忙揮了揮手道:“廢話少說,我問的是這裡究竟發生什麼事,并沒問你的履曆。
”那小二忙道:“是!是!相公您說的是。
這兒城南有個銀麒堡,堡主鐵膽金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明天是他的四十一壽誕,去年他因病,沒有慶祝,今年可就要大大的熱鬧一番而且他有位天仙化人樣的千金,這位姑娘可真是漂亮極了,彎彎的眉,紅紅的小嘴,柔和的……” 他說得正起勁,李劍銘已聽得眉頭一皺,叱了他一聲怒道:“你有完沒有,走走走。
” 快嘴李二聽他一喝,忙閉上嘴,應聲走了。
走到門外,他回頭向著屋裡呸了一口才又掉頭走開。
李劍銘着著他消失的背影,不由好笑地忖道:“天下真有這樣多嘴的人…… 哦!明天是顧淩武的生日,現在堡内大概很熱鬧。
但若明天去,則會……我不若晚上就去。
”夜色漸濃,一輪皓月高挂天空,星星稀疏的貶著眼睛。
銀麒堡内,顧淩武正将一批客人送到專為他們預備的賓館後,又回到自己的卧房,一個兒坐在床沿喃喃語道:“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已踏入壯年的境域了,唉! 可惜至今還沒有一個兒子。
霞兒雖說可以慢點出嫁,但年紀也已不小了,遲早總得找個婆家,今天我看那武當玄清道長的徒兒,到也蠻不錯。
……”突然一聲冷笑傳來,打斷他的思潮,他飛快的站了起來,叱道:“什麼人。
”冷風一拂,隻聽嘿嘿兩聲,一條人影已經閃現在他面前。
他心中一凜,雙掌飛快的一錯,擋在胸前,腳下迅捷的退後一步,揚目看著來人。
隻見一個身穿青衫的中年人,站在距他約六尺之處,正在凝視著自己。
他問道:“尊駕夤夜來此,有何見教。
”他一面說上面心裡迅速地忖道:“這人不知是誰,行動竟有若鬼魅,毫不帶一絲聲息,以我此等功夫,也不知他是由何處進來,希望他不是與我為敵才好。
”青衣人一笑道:“堡主無須緊張,本人夤夜來此,不過是想與堡主商量一事……”聲音中仍是冷冷的。
顧淩武面上一紅,将雙手放下道:“請問尊駕大名?如有事相商,請到客廳……”青衣怪人未等他将話說完,已一擺手,搶著答道:“本人乃一無名小卒,不敢有勞堡主垂問。
至於商量之事實極簡單,隻要堡主拿出就是……”顧淩武問道:“尊駕究竟所商何事,不妨直一言相告,隻要敝人力所能及,定會遵命照辦。
”他素性高傲,這時因懔於青衣人的詭絕輕功,方始這等低聲下氣。
青衣人點了點頭,說道:“去年春季,貴堡是否有一西席,名喚李劍銘的,現在他到那裡去了。
”顧淩武一聽,心中一驚,但他強作鎮定地說道。
“尊駕所問之人,去年即已離堡他去……“那青衣人冷笑一聲,截斷他的話,說道:“好! 就算他已離去,那麼他留下的一根綠色竹杖,請堡主交給本人。
”語氣傲慢已極。
顧淩武臉色一變道:“他離去之時,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留下,至於所詢的竹杖,敝人更無所聞。
”青衣人冷哼一聲道:“剛才我已到怡紅軒查過,不見那根竹杖……”他說到這裡,身形一閃,五指一伸已抓住顧淩武要按機關的那隻右手。
他的行動有若鬼魅般的飄忽快速,顧淩武方覺對方五指伸出,待要出招躲避時,那知腕脈竟已被抓住,心中不由大驚,急忙間左手一伸,搗出一拳,直撞對方胸坎。
青衣人微哼一聲,右手五指一用力。
顧淩武頭上立刻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流了下來,臉色漸漸轉黃,左手也無力地垂下。
青衣人見他這付樣子,方始松了松手說道:“還不将那根竹杖拿來?”顧淩武受制,無可奈何的說道:“那翠玉杖是丐幫法杖,我已将它放在庫房裡。
”青衣人道:“那麼現在你叫人去把它拿來……告訴你,不要鬧鬼,否則我随時都可取你的性命。
”說到後來,他狠狠的瞪了顧淩武一眼。
顧淩武隻覺這人的眼光有如兩把利劍般直刺入他心肺之中,他怨毒的看了青衣人一眼,喊道:“雲英!雲英!”青衣人把手一放,大搖大擺的走到床邊,坐了下來,他還揮揮手,示意顧淩武也坐下。
這時一個丫鬟晝走了來進,對顧淩武一斂,說道:“老爺喚奴婢,有何吩咐。
”她好像經常見慣室中不開門便有人進來,所以樣子并不吃驚。
顧淩武見青衣人注視著他,而兩人距離僅隔開三步,所以不敢蠢動,他說道:“吩咐張總管,把庫中左邊箱子裡的那根青竹杖給我拿來。
”他說著,把鑰匙交給那個婢女。
婢女出去約半盞茶功夫,門外響起了腳步聲,一個胖胖的中年漢子,推開門進來,對顧淩武說道:“堡主,竹杖在此。
”顧淩武應聲,伸出手去想接那根竹杖。
這時那坐在床沿的青衣人,卻朗笑一聲,毫不作勢的,已飛身躍到張總管面前。
那胖胖的張總管見青衣人來一意不善,連忙一橫竹杖,斜斜的向青衣人劈去,青衣人身子一晃,竟已将竹杖奪過。
他順勢杖尾一伸,已把張總管穴道點住。
張總管呆站在那兒,猶如木雕泥塑的菩薩,絲毫不能動彈。
他在極短的時間内,将張總管穴道點住,接著飛身一躍,直射窗口!叱道:“那裡走!” 原來鐵膽金槍在張總管揚杖欲劈之際,已忙不疊的雙腳一蹬,向窗外躍去。
青衣人行動有若電閃,顧淩武雙腳方一落地,他也已接踵而至,同時手中竹杖一伸,已點住顧淩武“浮筋穴”。
這時,四周已圍上一大群人,堡中燈光明亮,警鈴響個不停,青衣人将竹杖藏在袖中,氣定神閑地站在當中。
他揚目環顧四周,突地仰天打了個哈哈,那震耳的笑聲,頓時把響亮的鈴聲都給掩蓋過了。
周圍的堡丁,忍受不住這震耳的笑聲,紛紛掩住耳朵,痛苦的蹲了下去。
笑聲方停,隻見一個道士走了過來,打個稽首問道:“無量壽佛,施主神功蓋世,但不知與顧堡主有何仇恨?”青衣人擡頭打量這道士,隻見他三縷長髯垂胸,背插寶劍,杏黃色的絲縧,系在劍把上,随風飄拂。
他反問道:“你是何人?”因他極端憎恨道士,所以說來毫不客氣。
道人臉色一變,但仍溫和的回答道:“貧道武當玄清,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青衣人方要答話之際,隻見一道銀光,直奔面門而來,他身手何等快捷,僅一晃動便将來招避過。
跟著又指一伸,捕入銀光,一挾一晃便把劍奪了過來。
他揚目一看,見是一個少女正楞楞的站在他面前,他忙将奪來寶劍往地上一摔——因為這少女正是他所厭惡的顧鳳霞。
她被青衣人一招将手中寶劍奪去,一時楞在那兒,臉上紅霞滿布。
待青衣人将寶劍往地上一扔,她老羞成怒的拾起寶劍,刷刷刷一連三招,直刺青衣人。
這時那被點住穴道的顧淩武,已被人救走了。
四周群雄圍住,緊張的注視場中。
青衣人根本就不還招,他随著她的劍風-飄動著身子,在耀眼的劍光下,挪步自如僅一會兒,顧淩武已操著他那根粗重的金槍,奔了過來,叫道:“霞兒避開,為父的來了。
”言罷金槍一抖,威風凜凜的直向青衣人挑去。
青衣人因為剛才思潮起伏,所以不願意出招還擊。
這時卻見顧淩武持著金槍而來,他心中又想到,一年前在終南山上的那幕情景,一陣恨意猛自心中升起——他喝叱一聲,伸手就往槍上抓去,顧淩武深知厲害,忙将金槍一收,飛快的刺向對方咽喉。
青衣人左足後移半步,右手一橫,便将來勢封住,接著腳下一移,已欺身到顧淩武身側。
他右手探出,四指直點對方面門“眉沖”、“晴朗”、“通太”、“太陽”四大要穴,小指微顫,指向咽喉“天突穴”,招式變幻莫測。
顧淩武心中一驚,忙的将身子一挫,金槍一陣抖動,點出無數金花,刺向對方胸前要穴。
他的“神龍槍法”的确不凡,施展開來,幢幢金光,翻翻滾滾,招招不離青衣人要害之處。
一刹那間,兩人迅速地交換了五招,顧淩武臉上已經見汗,他使盡了絕招,但是那青衣人猶如一片落葉樣的,粘附在他的槍上,根本不容他有緩手的機會。
青衣人臉上漸漸地布滿寒霜,這時正好對方金槍刺至小腹,招式淩厲毒辣已極,他雙腳一頓,騰身踏上顧淩武那根粗如鴨卵的金槍杆上。
顧淩武大喝一聲,奮力一挑,想把對方摔下槍杆,那知隻覺槍上重如泰山,動都沒動一下,反覺杆上重量逐漸加重。
他運足全身功力,“喝”的一聲,将槍頭挑起教寸,但對方一加力,又沉下了數寸……… 站在旁邊的群雄,這時動都不敢動的。
睜大了眼睛,著著這根金槍,因為他們知道這場中上兩人,正在比試内力,是以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蓦地——站在槍杆上的青衣人,大喝一聲,在那根槍上,一步一步的走向顧淩武身旁。
他每跨進一步,那槍杆便斷下一截,“格登”,“格登”的聲音,直如敲在人心上樣的,使每個人都繃緊了心弦…… 握著槍的顧淩武,臉色已成死灰,這時他欲放手也不能,因為他隻要一收内力,那麼對方的如山潛力便會沖激過來,則他将會受到嚴重的内傷。
所以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上步步的走了近來,他臉上豆大的汗珠,又一次落下—— 突然——顧鳳霞哭叫道:“爸爸!”聲一中滿是酸楚傷心,因為這時她被一個道士緊緊的拖住,無法過來,眼見父親遭到這種險惡情景,不由哭喊起來。
青衣人聞聲,心中一顫,腳步停了下來,顧淩武突覺槍上一輕,他忙不疊地,把手一松,踴身往後一躍,退出五步開外。
正當此時,那個拉住顧鳳霞的道士,拉出了長劍,飛身跳來,一道青虹,直削青衣人。
——青衣人冷哼一聲,喝道:“替我滾開。
”他身形一閃,便将道士右臂抓住,振臂一抖,道士直飛出五文開外,“叭哒”一聲摔在地上。
這時顧淩武已經掏出兩枚鐵膽,隻見他雙手一擲,兩個黑溜溜的鐵膽,夾着嘯聲,疾如流矢的射了過來。
青衣人絲毫不動的,站在那兒。
兩枚鐵膽快到頭上時,他仍平靜如故。
兩枚鐵膽已經飛到他的頭上,當空拐一小弧,互相撞擊在一起。
隻聽一聲暴響,滿空酒下一大片鋼雨,密密集集的罩向青衣人頭上。
青衣人裡了一聲,舉起右手,慢慢的劃了一個小圓圈,那些鋼珠,竟好像被強烈的磁鐵吸住一樣,飛快的投入他的袖裡。
顧淩武一看,臉色叮得變成土色,他驚叫道:“萬流歸宗,這是萬流歸宗手法!”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這時青衣人冷笑了一下,揮手将鋼珠擲出。
顧鳳霞一看不由大叫一擊,飛身撲在顧淩武身上。
青衣人見狀,微歎一聲,轉身便欲出堡。
剛才那與他答話的玄清道人,躍到他的面前,說道:“施主留步——”青衣人眼睛一瞪,神光突現,直射玄清道人。
玄清道長給他這一瞪,不自覺的退後了一步,立即他覺得自己這樣是示弱,所以狠狠的又跨前了一步。
青衣見對方如此,微微一笑,跨步欲待飛身離去。
玄清道長怒道:“站住!”他雙掌一推,一股渾厚的狂飚,直撞青衣人,去勢有如排山倒海青衣人正在心中起伏不定,非常煩惱之際,見這老道竟如此欺人,一股怒氣,直往上沖。
他清嘯一聲,右袖一拂,一股柔和的氣勁,輕飄飄的發了出來。
嘯聲中,他飛身一躍拔起五丈多高,有如一鶴沖天——兩股勁氣在空中相碰,“波”的一聲輕響,玄清道長颔下須髯齊根而斷,他蹬蹬蹬的,退後了三步,“哇”的一聲,大口的鮮血,噴了出來。
那躍在空中的青衣人,此時巳将墜下,蓦然間——他在空中又一長嘯,嘯擊中,又腿一拳一放,四肢張開,又拉起兩丈多高,直飛上那根旗杆上。
“嗤啦”一聲,那面随風飄展的堡旗,已被他撕下,隻見他飛身躍起,在空中旋轉了兩匝。
有如一隻夜鳥,消失在黑暗裡——站在堡裡的人,仰頭觀望著。
這時不知誰叫著:“這是昆侖雲龍大八式……”另一人附和道:“雲龍大八式,他叫雲龍一現呀!”於是武林中多了個雲龍一現——李劍銘舒服的斜躺在床上,厚厚的枕頭墊在他背後,他把雙腿伸進暖和的被窩裡,眼睛看看那從窗外照射進來的月光。
那潔白的月光,把地上都染成一片銀白;窗棂上,桌子上,都是淡淡的月光他着著這情景,不由脫口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時心中忖道:“數百年前的青蓮居士在吟這首詩時的情景。
大概跟我現在所見的差不多吧——” 於是他又吟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他再三哦吟道:“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他感慨的低下了頭,忖道:“故鄉,故鄉對我又有何留戀,我沒有父母,沒有親人,我隻有仇恨,隻有報複——”他傷感地搖了搖頭。
又繼續沉思:“若不是那些人,我怎會失去父親?怎會失去親人?我又怎會失去了我的恩人?唉!滿腔的熱血,滿心的仇恨”想到這裡,他眼睛突然射出兩道閃閃的神光,自中堅決地說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血債是要用血來償還的……”他感慨的摸娑著那根滑滑的翠竹杖,忖道:“剛才我竟狠不下心來,其實以顧淩武那樣對我,置他於死地是毫不為過的,但是我一看到顧鳳霞那對哀怨的眼睛,楚楚可憐的樣子,我卻忍不住地,不生憐憫之心。
看來她比一年前瘦多了,也沒有以前那樣刁蠻驕傲……”他想到這裡,便立刻制止自己再想下去,他心中喊道:“李劍銘呀,李劍銘!你要記得在金龍堡裡,還有一個人在等著你呢— —她對你是那樣愛護,那樣溫柔……”於是,他自我安慰的說道:“我剛才不忍下手,是因為他會讓我在某一段時間獲得安适!使我有機會能夠把内傷療好。
由於這一點,我才放過他……”他閉上了眼,思緒又回到公孫慧琴的笑靥裡…… 當夜神的腳步,輕巧的移開時,白晝已經來臨——李劍銘收拾好行裝,正想離開客棧。
這時客棧裡有許多人在議論紛紛,許多背刀帶劍的武林人物,也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面露驚詫之容。
無疑地是昨晚他在銀麒堡裡的事情,被傳了出來。
他想知道别人的看法如何,正好快嘴李二走了過來,於是他問道:“小二,
此刻他用完飯,獨自對著一盞孤燈,默默地沉思:“今天街上怎麼有這許多武林中人,難道這裡有什麼事故發生不成?”他叫來店小二問道:“今天貴處是否有甚麼大事……”他話還未說完,那小二已搶著答道:“相公你這下可就問對了,我快嘴李二,别的不會,這些消息倒是非常靈通,所以……”他口沫四濺的說著。
李劍銘見這小二正話不說,便連珠炮似的亂扯,忙揮了揮手道:“廢話少說,我問的是這裡究竟發生什麼事,并沒問你的履曆。
”那小二忙道:“是!是!相公您說的是。
這兒城南有個銀麒堡,堡主鐵膽金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明天是他的四十一壽誕,去年他因病,沒有慶祝,今年可就要大大的熱鬧一番而且他有位天仙化人樣的千金,這位姑娘可真是漂亮極了,彎彎的眉,紅紅的小嘴,柔和的……” 他說得正起勁,李劍銘已聽得眉頭一皺,叱了他一聲怒道:“你有完沒有,走走走。
” 快嘴李二聽他一喝,忙閉上嘴,應聲走了。
走到門外,他回頭向著屋裡呸了一口才又掉頭走開。
李劍銘着著他消失的背影,不由好笑地忖道:“天下真有這樣多嘴的人…… 哦!明天是顧淩武的生日,現在堡内大概很熱鬧。
但若明天去,則會……我不若晚上就去。
”夜色漸濃,一輪皓月高挂天空,星星稀疏的貶著眼睛。
銀麒堡内,顧淩武正将一批客人送到專為他們預備的賓館後,又回到自己的卧房,一個兒坐在床沿喃喃語道:“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已踏入壯年的境域了,唉! 可惜至今還沒有一個兒子。
霞兒雖說可以慢點出嫁,但年紀也已不小了,遲早總得找個婆家,今天我看那武當玄清道長的徒兒,到也蠻不錯。
……”突然一聲冷笑傳來,打斷他的思潮,他飛快的站了起來,叱道:“什麼人。
”冷風一拂,隻聽嘿嘿兩聲,一條人影已經閃現在他面前。
他心中一凜,雙掌飛快的一錯,擋在胸前,腳下迅捷的退後一步,揚目看著來人。
隻見一個身穿青衫的中年人,站在距他約六尺之處,正在凝視著自己。
他問道:“尊駕夤夜來此,有何見教。
”他一面說上面心裡迅速地忖道:“這人不知是誰,行動竟有若鬼魅,毫不帶一絲聲息,以我此等功夫,也不知他是由何處進來,希望他不是與我為敵才好。
”青衣人一笑道:“堡主無須緊張,本人夤夜來此,不過是想與堡主商量一事……”聲音中仍是冷冷的。
顧淩武面上一紅,将雙手放下道:“請問尊駕大名?如有事相商,請到客廳……”青衣怪人未等他将話說完,已一擺手,搶著答道:“本人乃一無名小卒,不敢有勞堡主垂問。
至於商量之事實極簡單,隻要堡主拿出就是……”顧淩武問道:“尊駕究竟所商何事,不妨直一言相告,隻要敝人力所能及,定會遵命照辦。
”他素性高傲,這時因懔於青衣人的詭絕輕功,方始這等低聲下氣。
青衣人點了點頭,說道:“去年春季,貴堡是否有一西席,名喚李劍銘的,現在他到那裡去了。
”顧淩武一聽,心中一驚,但他強作鎮定地說道。
“尊駕所問之人,去年即已離堡他去……“那青衣人冷笑一聲,截斷他的話,說道:“好! 就算他已離去,那麼他留下的一根綠色竹杖,請堡主交給本人。
”語氣傲慢已極。
顧淩武臉色一變道:“他離去之時,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留下,至於所詢的竹杖,敝人更無所聞。
”青衣人冷哼一聲道:“剛才我已到怡紅軒查過,不見那根竹杖……”他說到這裡,身形一閃,五指一伸已抓住顧淩武要按機關的那隻右手。
他的行動有若鬼魅般的飄忽快速,顧淩武方覺對方五指伸出,待要出招躲避時,那知腕脈竟已被抓住,心中不由大驚,急忙間左手一伸,搗出一拳,直撞對方胸坎。
青衣人微哼一聲,右手五指一用力。
顧淩武頭上立刻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流了下來,臉色漸漸轉黃,左手也無力地垂下。
青衣人見他這付樣子,方始松了松手說道:“還不将那根竹杖拿來?”顧淩武受制,無可奈何的說道:“那翠玉杖是丐幫法杖,我已将它放在庫房裡。
”青衣人道:“那麼現在你叫人去把它拿來……告訴你,不要鬧鬼,否則我随時都可取你的性命。
”說到後來,他狠狠的瞪了顧淩武一眼。
顧淩武隻覺這人的眼光有如兩把利劍般直刺入他心肺之中,他怨毒的看了青衣人一眼,喊道:“雲英!雲英!”青衣人把手一放,大搖大擺的走到床邊,坐了下來,他還揮揮手,示意顧淩武也坐下。
這時一個丫鬟晝走了來進,對顧淩武一斂,說道:“老爺喚奴婢,有何吩咐。
”她好像經常見慣室中不開門便有人進來,所以樣子并不吃驚。
顧淩武見青衣人注視著他,而兩人距離僅隔開三步,所以不敢蠢動,他說道:“吩咐張總管,把庫中左邊箱子裡的那根青竹杖給我拿來。
”他說著,把鑰匙交給那個婢女。
婢女出去約半盞茶功夫,門外響起了腳步聲,一個胖胖的中年漢子,推開門進來,對顧淩武說道:“堡主,竹杖在此。
”顧淩武應聲,伸出手去想接那根竹杖。
這時那坐在床沿的青衣人,卻朗笑一聲,毫不作勢的,已飛身躍到張總管面前。
那胖胖的張總管見青衣人來一意不善,連忙一橫竹杖,斜斜的向青衣人劈去,青衣人身子一晃,竟已将竹杖奪過。
他順勢杖尾一伸,已把張總管穴道點住。
張總管呆站在那兒,猶如木雕泥塑的菩薩,絲毫不能動彈。
他在極短的時間内,将張總管穴道點住,接著飛身一躍,直射窗口!叱道:“那裡走!” 原來鐵膽金槍在張總管揚杖欲劈之際,已忙不疊的雙腳一蹬,向窗外躍去。
青衣人行動有若電閃,顧淩武雙腳方一落地,他也已接踵而至,同時手中竹杖一伸,已點住顧淩武“浮筋穴”。
這時,四周已圍上一大群人,堡中燈光明亮,警鈴響個不停,青衣人将竹杖藏在袖中,氣定神閑地站在當中。
他揚目環顧四周,突地仰天打了個哈哈,那震耳的笑聲,頓時把響亮的鈴聲都給掩蓋過了。
周圍的堡丁,忍受不住這震耳的笑聲,紛紛掩住耳朵,痛苦的蹲了下去。
笑聲方停,隻見一個道士走了過來,打個稽首問道:“無量壽佛,施主神功蓋世,但不知與顧堡主有何仇恨?”青衣人擡頭打量這道士,隻見他三縷長髯垂胸,背插寶劍,杏黃色的絲縧,系在劍把上,随風飄拂。
他反問道:“你是何人?”因他極端憎恨道士,所以說來毫不客氣。
道人臉色一變,但仍溫和的回答道:“貧道武當玄清,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青衣人方要答話之際,隻見一道銀光,直奔面門而來,他身手何等快捷,僅一晃動便将來招避過。
跟著又指一伸,捕入銀光,一挾一晃便把劍奪了過來。
他揚目一看,見是一個少女正楞楞的站在他面前,他忙将奪來寶劍往地上一摔——因為這少女正是他所厭惡的顧鳳霞。
她被青衣人一招将手中寶劍奪去,一時楞在那兒,臉上紅霞滿布。
待青衣人将寶劍往地上一扔,她老羞成怒的拾起寶劍,刷刷刷一連三招,直刺青衣人。
這時那被點住穴道的顧淩武,已被人救走了。
四周群雄圍住,緊張的注視場中。
青衣人根本就不還招,他随著她的劍風-飄動著身子,在耀眼的劍光下,挪步自如僅一會兒,顧淩武已操著他那根粗重的金槍,奔了過來,叫道:“霞兒避開,為父的來了。
”言罷金槍一抖,威風凜凜的直向青衣人挑去。
青衣人因為剛才思潮起伏,所以不願意出招還擊。
這時卻見顧淩武持著金槍而來,他心中又想到,一年前在終南山上的那幕情景,一陣恨意猛自心中升起——他喝叱一聲,伸手就往槍上抓去,顧淩武深知厲害,忙将金槍一收,飛快的刺向對方咽喉。
青衣人左足後移半步,右手一橫,便将來勢封住,接著腳下一移,已欺身到顧淩武身側。
他右手探出,四指直點對方面門“眉沖”、“晴朗”、“通太”、“太陽”四大要穴,小指微顫,指向咽喉“天突穴”,招式變幻莫測。
顧淩武心中一驚,忙的将身子一挫,金槍一陣抖動,點出無數金花,刺向對方胸前要穴。
他的“神龍槍法”的确不凡,施展開來,幢幢金光,翻翻滾滾,招招不離青衣人要害之處。
一刹那間,兩人迅速地交換了五招,顧淩武臉上已經見汗,他使盡了絕招,但是那青衣人猶如一片落葉樣的,粘附在他的槍上,根本不容他有緩手的機會。
青衣人臉上漸漸地布滿寒霜,這時正好對方金槍刺至小腹,招式淩厲毒辣已極,他雙腳一頓,騰身踏上顧淩武那根粗如鴨卵的金槍杆上。
顧淩武大喝一聲,奮力一挑,想把對方摔下槍杆,那知隻覺槍上重如泰山,動都沒動一下,反覺杆上重量逐漸加重。
他運足全身功力,“喝”的一聲,将槍頭挑起教寸,但對方一加力,又沉下了數寸……… 站在旁邊的群雄,這時動都不敢動的。
睜大了眼睛,著著這根金槍,因為他們知道這場中上兩人,正在比試内力,是以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蓦地——站在槍杆上的青衣人,大喝一聲,在那根槍上,一步一步的走向顧淩武身旁。
他每跨進一步,那槍杆便斷下一截,“格登”,“格登”的聲音,直如敲在人心上樣的,使每個人都繃緊了心弦…… 握著槍的顧淩武,臉色已成死灰,這時他欲放手也不能,因為他隻要一收内力,那麼對方的如山潛力便會沖激過來,則他将會受到嚴重的内傷。
所以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上步步的走了近來,他臉上豆大的汗珠,又一次落下—— 突然——顧鳳霞哭叫道:“爸爸!”聲一中滿是酸楚傷心,因為這時她被一個道士緊緊的拖住,無法過來,眼見父親遭到這種險惡情景,不由哭喊起來。
青衣人聞聲,心中一顫,腳步停了下來,顧淩武突覺槍上一輕,他忙不疊地,把手一松,踴身往後一躍,退出五步開外。
正當此時,那個拉住顧鳳霞的道士,拉出了長劍,飛身跳來,一道青虹,直削青衣人。
——青衣人冷哼一聲,喝道:“替我滾開。
”他身形一閃,便将道士右臂抓住,振臂一抖,道士直飛出五文開外,“叭哒”一聲摔在地上。
這時顧淩武已經掏出兩枚鐵膽,隻見他雙手一擲,兩個黑溜溜的鐵膽,夾着嘯聲,疾如流矢的射了過來。
青衣人絲毫不動的,站在那兒。
兩枚鐵膽快到頭上時,他仍平靜如故。
兩枚鐵膽已經飛到他的頭上,當空拐一小弧,互相撞擊在一起。
隻聽一聲暴響,滿空酒下一大片鋼雨,密密集集的罩向青衣人頭上。
青衣人裡了一聲,舉起右手,慢慢的劃了一個小圓圈,那些鋼珠,竟好像被強烈的磁鐵吸住一樣,飛快的投入他的袖裡。
顧淩武一看,臉色叮得變成土色,他驚叫道:“萬流歸宗,這是萬流歸宗手法!”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這時青衣人冷笑了一下,揮手将鋼珠擲出。
顧鳳霞一看不由大叫一擊,飛身撲在顧淩武身上。
青衣人見狀,微歎一聲,轉身便欲出堡。
剛才那與他答話的玄清道人,躍到他的面前,說道:“施主留步——”青衣人眼睛一瞪,神光突現,直射玄清道人。
玄清道長給他這一瞪,不自覺的退後了一步,立即他覺得自己這樣是示弱,所以狠狠的又跨前了一步。
青衣見對方如此,微微一笑,跨步欲待飛身離去。
玄清道長怒道:“站住!”他雙掌一推,一股渾厚的狂飚,直撞青衣人,去勢有如排山倒海青衣人正在心中起伏不定,非常煩惱之際,見這老道竟如此欺人,一股怒氣,直往上沖。
他清嘯一聲,右袖一拂,一股柔和的氣勁,輕飄飄的發了出來。
嘯聲中,他飛身一躍拔起五丈多高,有如一鶴沖天——兩股勁氣在空中相碰,“波”的一聲輕響,玄清道長颔下須髯齊根而斷,他蹬蹬蹬的,退後了三步,“哇”的一聲,大口的鮮血,噴了出來。
那躍在空中的青衣人,此時巳将墜下,蓦然間——他在空中又一長嘯,嘯擊中,又腿一拳一放,四肢張開,又拉起兩丈多高,直飛上那根旗杆上。
“嗤啦”一聲,那面随風飄展的堡旗,已被他撕下,隻見他飛身躍起,在空中旋轉了兩匝。
有如一隻夜鳥,消失在黑暗裡——站在堡裡的人,仰頭觀望著。
這時不知誰叫著:“這是昆侖雲龍大八式……”另一人附和道:“雲龍大八式,他叫雲龍一現呀!”於是武林中多了個雲龍一現——李劍銘舒服的斜躺在床上,厚厚的枕頭墊在他背後,他把雙腿伸進暖和的被窩裡,眼睛看看那從窗外照射進來的月光。
那潔白的月光,把地上都染成一片銀白;窗棂上,桌子上,都是淡淡的月光他着著這情景,不由脫口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時心中忖道:“數百年前的青蓮居士在吟這首詩時的情景。
大概跟我現在所見的差不多吧——” 於是他又吟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他再三哦吟道:“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他感慨的低下了頭,忖道:“故鄉,故鄉對我又有何留戀,我沒有父母,沒有親人,我隻有仇恨,隻有報複——”他傷感地搖了搖頭。
又繼續沉思:“若不是那些人,我怎會失去父親?怎會失去親人?我又怎會失去了我的恩人?唉!滿腔的熱血,滿心的仇恨”想到這裡,他眼睛突然射出兩道閃閃的神光,自中堅決地說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血債是要用血來償還的……”他感慨的摸娑著那根滑滑的翠竹杖,忖道:“剛才我竟狠不下心來,其實以顧淩武那樣對我,置他於死地是毫不為過的,但是我一看到顧鳳霞那對哀怨的眼睛,楚楚可憐的樣子,我卻忍不住地,不生憐憫之心。
看來她比一年前瘦多了,也沒有以前那樣刁蠻驕傲……”他想到這裡,便立刻制止自己再想下去,他心中喊道:“李劍銘呀,李劍銘!你要記得在金龍堡裡,還有一個人在等著你呢— —她對你是那樣愛護,那樣溫柔……”於是,他自我安慰的說道:“我剛才不忍下手,是因為他會讓我在某一段時間獲得安适!使我有機會能夠把内傷療好。
由於這一點,我才放過他……”他閉上了眼,思緒又回到公孫慧琴的笑靥裡…… 當夜神的腳步,輕巧的移開時,白晝已經來臨——李劍銘收拾好行裝,正想離開客棧。
這時客棧裡有許多人在議論紛紛,許多背刀帶劍的武林人物,也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面露驚詫之容。
無疑地是昨晚他在銀麒堡裡的事情,被傳了出來。
他想知道别人的看法如何,正好快嘴李二走了過來,於是他問道:“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