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分之一

關燈
“現在怎麼辦?” “你試着調節一下發射裝置,就在原來那塊芯片的左上方。

    圖紙上有說明——不過……” “沒什麼不過,我認識俄文。

    ” 但星河畢竟沒見過發射裝置,他靜下心來打量了幾分鐘,然後試着幹起來。

     汗水不住地流淌,已經不止是臉上了,渾身上下哪兒都是濕漉漉的。

     衛星上的蟲沒有被殺死,它很快就會反撲的。

     地面上的情況怎樣?星河的心已經慌了起來。

    假如有了疏忽會怎麼樣? 那将是一個寒冷而黑暗的嚴冬。

    城市供水、供電、供熱、排污、電訊、交通、醫療和其它重要服務系統紛紛陷入癱瘓;電站的故障造成電網崩潰,大火沿着街道四處流竄;飲食嚴重匮乏,銀行不能支付現金,以前的存款又因00的到來而使得存期變成了負值;電梯停止運行,汽車失去控制,道路開始堵塞,甚至天上的飛機都有可能打轉——後者當然更為嚴重,因為1999年存的錢跨越2000年時存期變為負數畢竟會為銀行和儲戶雙方所察覺,而天上的交通工具等它運行起來之後再察覺可就為時已晚了!既然全球有幾百萬部電腦都不得不停止工作,那麼高度電腦化的客機肯定也會在一陣瘋狂的舞蹈之後集體墜落——退一萬步說,就算飛機上的控制系統不會出麻煩,機場管理仍舊無法克服因此而造成的麻煩;監獄的大門對尚未刑滿的案犯提前開啟,而這又無異于放虎歸山……混亂已不可避免。

     人們的提取現金的欲望達到了頂峰,盡管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從5月初就開始源源不斷的将數十億新印制的鈔票發往各地銀行,但還是無法滿足将近一半的儲戶紛紛提款并将大量現金埋入後花園的瘋狂願望;“世界末儲備糧”在6個月之前就已告售罄,當時人們掀起了一場儲備罐裝食品和瓶裝水的熱潮;他們存糧存水存汽油存金币,同時瘋狂地購買發電機、太陽能電池以及22口徑的槍支;從容準備逃生物資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大規模的騷亂一觸即發。

     未雨綢缪的富商早已舉家遁入地下掩體,學者們将所有資料從網絡上下載并攜帶着遷往偏遠的鄉村,以逃避“現代社會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問題”,全世界的人共同譜寫着這曲悲恸的樂章——“逃離2000的瘋狂曆程”。

     “我不行,我要放棄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我根本不能停止它的工作,拆下來更不能。

    ”星河的口氣中充滿沮喪。

     “你能行的!你一定行!”李征口氣顯示信心十足,卻正好展露了他的焦躁不安。

     别跟我來這套,小弟弟,我懂。

    星河收拾工具準備撤離。

    正因為我懂,所以我不可能因為一兩句鼓勵而成功。

     “剛才是第一落點嗎?”星河平靜地問道。

     “應該是吧。

    ” “那還不快通知襲擊衛星準備動手!” “好……”李征猶豫着答應了。

     八 航天飛機動了! 像所有不太玄虛比較科學的太空肥皂劇裡所描述的一樣,最嚴重的情況發生了——就是物體發生了運動。

    而在這裡,本來是不該發生任何運動的。

     它的實際速度應該是極高的,但星河卻感覺不到,畢竟衛星一直也以相近的高速在運行着。

     距離在緩慢地接近着,星河小心地退到衛星與航天飛機運動方向相垂直的一側,觀察着這一沒有報幕的精彩表演。

    迄今為止他仍不相信這一舉動與謀殺之類的行為有關,真要是那樣無論他躲到哪裡都是沒用的,因為行兇者隻要不再和他繼續玩下去就行了——這種事星河在小時候玩“捉迷藏”的遊戲中經常遇到:當一方的人都已藏好之後,另外一方的人便一哄而散回家吃飯去了。

     這個李征一定還有别的目的,航天飛機所帶燃料有限,不可能允許太多次的太空行走。

    星河相信,李征一定是打算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接近,接近,再接近。

     “對接。

    ”星河在心裡默念道,“是了,是對接。

    ” 盡管這是一顆如古董般年邁的老齡衛星,但對接口依然是存在的。

    在這點上,李征無可否認地欺騙了星河。

     穩步同行了。

    那句千古名句是什麼與什麼齊飛來着? “你出來幹什麼?”星河怒氣沖沖地喝道,“還有,這要不是對接口,您是靠牙膏把它們粘上的?” “我的任務。

    ” “您打算留這兒吧?”雖然人就在對面,但聲音卻是從耳機裡傳來的,失真的感覺倒是十分真實。

    “還是你根本就沒發通知?” “通知了,襲擊要拖上兩個小時以後才會開始。

    ” “怎麼回事?”星河十分驚訝,因此暫時來不及責怪對方擅自動用自己的交通工具。

     “因為前三個落點并不可怕,在這之前我有可能把這個裝置拆下來。

    ”李征邊說邊遊過星河的身邊。

    “安裝我不成,拆除是沒問題的。

    ” “原來你們喜歡那個儲存能量的裝置……”星河一把拉住李征,但沒敢再用力,因為太空中危機四伏,宇航服是宇航員唯一的保障。

     李征還真點了一下頭。

    也許隻是太空中的錯覺,但是耳機裡傳來的那聲“嗯”字總是不會錯的。

     “原來你們不是喜歡俄羅斯人民,”星河若有所思地點着頭,喃喃地說道,“而是喜歡這個裝置。

    ” “客觀上也是為了俄羅斯人民。

    ” “你也是為了自己嗎?要是你還考慮你自己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别傻了,一個小時之内你絕對拆除不了。

    ” “可我還有兩個小時。

    ” “你們國家辦事的習慣我了解一些,他們不會等到危險真正到來之前才下手的,那太冒險了。

    ”星河拉着李征往回遊,“再說俄國人也不會袖手旁觀。

    ” “你的意思……” “你會死得很慘,應在這兒。

    ” “……” “聽我的話,趕緊撤。

    ” 星河把李征拖回飛機。

     “您倒是真不怕死啊。

    ” “我很敬業。

    别以為在個人利益至上的國家裡人就沒有一點兒責任感,我們都很敬業。

    ”李征正色道。

     “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星河右手緊攥為太空工程特制的錘子,裡面為了保持動量守衡的鋼珠上下跳個不停。

    星河此舉當然不是為了行兇或者必要的時候能夠自衛,隻不過是因為手裡有個東西心裡更踏實些。

     李征猶豫了一下,大概在權衡說實話與洩密之間的利害關系。

    星河也不催促,他知道真正的機密李征肯定會守口如瓶,如果給他的囑咐是“能少透露就盡量少透露”的話,那就對不起了,您現在隻能把這“盡量”的限度擴大一點了。

     “原本有一個方案,也許讓它事先放掉一部分能量會好些……” “别胡扯了,說實話吧!”星河十分不滿意這種回答,冷笑不止。

    “不就是想看看它的使用情況嗎?前蘇聯的東西畢竟讓你們感興趣對吧?” 李征無聲默認。

     九 國際舞台上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我們所能看到的往往隻是表象。

     盡管李征有所隐瞞,但他所說的大部分内容還是事實,還有一小部分則連他也是不十分清楚的。

     事實上,如果2000年大限一到,能量傾瀉會立即發生,但受到打擊的不是俄羅斯的核武庫,而是美國一個中型城市——俄亥俄州的代頓。

    所以美國政府必須在此之前不遺餘力地解決這一問題,無論是更換芯片還是直接摧毀。

     但是美國方面有它自己的考慮,要知道一個能夠收集30年陽光而保證質量的裝置是多麼的誘人,尤其它的原創作者又是前蘇聯軍方——這一點美國科學家真的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