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準備

關燈
然找不到一處合适的攝影地點,轉來轉去也沒能拍攝到什麼好照片。

     火星塵暴之大,每秒鐘能達到近百米的高速,已經遠大于地球上的12級台風。

    在這樣的“風”速下,不會有任何探測器還能保留在原地。

     “衆所周知,火星今春的塵暴并沒有波及到‘五周年’系列着陸的那個區域。

    ”唐納森的話打斷了郭威的思緒。

    “準确地說,直到最後一個無人探測器消失之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火星塵暴到來的迹象。

    難道說這正常嗎?不用我說,大家也應該清楚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數十個探測器一個也沒有了,全部失蹤了。

    ”停了一下唐納森又接着補充道。

    “不管怎麼說,這至少應該算是一件相當蹊跷的事情。

    ” 嗡嗡聲再次響起來。

    因為所有的與會者都知道,這決不僅僅是一個“蹊跷”的問題。

     “中心想要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唐納森用這一問句結束了他的介紹性演講。

     沒有人發言。

     與其說大家都在思考,還不如說他們都在等待着唐納森本人的下文。

     3、讨論和抱怨 “首先我想這次探測的準确性是不用懷疑的吧?” 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有一位天文學家開口問道。

     “當然。

    ”從全球宇航中心高級官員唐納森不屑的臉上顯然可以看出,他認為這一問題提得不免荒謬。

     “可為什麼我們卻對此一無所知呢?”天文學家的語氣裡流露出了一種很明顯的不滿來。

    原來他是在埋怨中心對他保守了這一秘密。

     “這隻是一次例行探測,整個計劃完全是由中心的電腦制定并實施的。

    ”唐納森脾氣極好地解釋道。

    “我向您保證,在計劃進行之前絕對沒有絲毫針對性。

    ” 天文學家仍舊看着唐納森,從表情上看似乎還是不肯對他的這一解釋徹底相信。

     “而且在座諸位對此也并不都是一無所知。

    ”唐納森說這話的時候朝着幾個坐的比較遠的人看了看。

     郭威明白唐納森所說的“針對性”是指什麼。

     在此以前,中心的個别高層人士一度曾不通過協商就擅自開展一些宇航計劃,引起了許多學者專家的不滿,而且幾乎被捅到報界去。

    從此之後,所有的宇航計劃就都由中心的電腦來決定了,但是事先知道的人選卻要由電腦來決定。

    隻是這一次實在比較特殊,因為中心裡事先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這時一位年事已高但仍舊顯得非常幹練的人開了口。

    郭威知道他是一位宇航專家。

     “不錯,這件事我事先就知道。

    ”他說完這句話略微停頓了一下。

    “但是中心還應該告訴我們更多的東西。

    ” “也就是說,要解這道題,您給的已知和提示還嫌太少。

    ”郭威邊說邊扮了個鬼臉。

     郭威剛才一直沒有說話,因為他相信,既然唐納森在前面戴了那麼大的一個帽子,這件事的身材就決不會像現在已經說出的小。

    唐納森一定還有許多沒抖露出來的材料要說。

     “對于這件事我們的确已經有了一些猜想和推測。

    ”唐納森笑着看了看郭威,同時又不很滿意他所開的玩笑,因為現在他不得不提前披露更多的資料,而本來他是想把它們再多留一會的。

     “原來是在考我們。

    ”郭威旁邊的中年人不滿地低聲抱怨。

     “不,不是這樣。

    我們隻是希望諸位能提供更多可能的猜想和解釋。

    ”唐納森的臉色變得嚴肅和凝重起來。

    “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這次會議的後半部分。

    ” 唐納森邊說邊示意會議工作人員打開放映設備。

     “這是不久前從‘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發來的圖像。

    ” 4、最後圖像 “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内。

     三名宇航員正圍聚在一張監視屏幕前。

    氣氛平靜而友好。

     他們正在看從火星上發來的圖像。

     荒涼。

     這恐怕是所有第一眼看到火星的人的第一印象。

    當然這裡所謂的“看到”指的隻是它的照片,因為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艘載人考察飛船登上過火星。

     荒涼。

     這不僅僅是因為在火星那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隻點綴有不多的陡峭山峰,也不僅僅是因為在火星那貧乏稀薄的大氣下竟裸露着密布的幹涸河床,不,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火星那眩目耀眼的顔色。

     像血一樣紅的顔色! 這不是鮮紅色,不是剛剛流出體外的熱血的那種鮮紅,而是已經冷卻凝結後的血紅。

    由于火星表層覆蓋着衆多富含氧化鐵的物質,使得整個表面火星變得一片血紅。

     一道道數千千米長的裂谷和河床肆意分割着血紅色的平原,而血紅色的平原則靜靜地忍受着這種分割。

     它為什麼忍受呢? 難道說,也曾經有洶湧澎湃的滔滔江河在這裡流淌?難道說,也曾經有生機勃勃的智慧生命在這裡生存?而現在,它隻是在默默地懷念它那火熱的年輕時代,因而無暇去顧及其他? 但是吸引了那三名宇航員所注意的卻不是這宏偉壯觀的火星景色,而是其他的東西。

     剛才唐納森沒有說真話,因為這一探測行動并非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沒有“針對性”。

     自從發現一年前中心所發射的無人探測器停止工作“不翼而飛”後,中心電腦便在有關科學家的指示下,迅速安排了代号為“特潛行動”的探測計劃,由泊在地—火之間的“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發射了兩枚“特潛号”巡遊式小型探測器,前往火星并做環繞飛行,同時傳回所拍攝的圖像資料。

     “特潛1号”探測器是有去無回的,而“特潛2号”則被太空實驗站的電腦要求返回,它所攜帶的燃料足以使它掙脫火星那僅有地球三分之一的引力場。

     “特潛2号”探測器在火星上空認真勘察,仔細巡視,但在它的軌道下本應出現的衆多無人探測器還是無一露面,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由于這次計劃的倉促設計和實施,使得在有些時候,“特潛2号”探測器正好位于火星背面,使它無論如何也難以從那裡向回發射信息——因為此時此刻,它恰好既“看”不見“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也“看”不見地球本身。

     當圖像消失之後,三名宇航員便熱烈地展開了讨論,接着便各自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