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白鶴大師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有老英雄特有的悲涼。
他并不服輸,還躍躍欲試,想給蛇形令主這後起之秀一點教訓,但他積數十年之經驗可知,自己内傷委實太重。
他也知道,自己的内傷并非不可治,隻要當時不死,留得一口氣在總有方法可想。
十多年來不斷的靜心修養,已克服了第一道難關,真氣尚可凝而不散,至少傷勢是不會再惡化了。
但他不耐煩于緩慢的恢複,他像折翅的大鷹,無時無刻不在渴望地筆着蔚藍色的天空。
他更知道,隻要有靈藥作引,自己的内傷便能恢複的如飛猛進,他的傷勢有如陷在泥沼中的良駒,隻要有借力之處,仍不難脫身,複馳騁于翠野之上。
他甚至還明白,能治内傷的靈藥應如何去尋求,但名物早已有主,譬如伏波堡的龍涎香藏圖,或隴西安家的千年靈芝草。
而全真武功,天下獨尊,白鶴道長更不願奪人之斫好,這種無我的境界,豈是少年豪俠們所能領會拘。
而白鶴大師又那真知道,自己唯一的愛徒,慕天雕也為了這些靈藥而奔波于途呢?他更不知道,伏波藏寶早已落入五雄手中。
他隻是懷着空入寶山而回的心緒,緻力于另一方面,那工作能使他忘卻目前江湖中的飛雲,而使他的功力在不知不覺中恢複,以免陷入煩惱。
這工作便是,如何方能揭開十多年的大迷團——塞北之戰的真相,及白石師弟的下落。
因此,當蛇形今主正又一次地轟動了江湖的時候,他,白鶴道長,正在趕向大難灘的路上。
北地民風淳樸,又在太平年頭,老百姓沒有不禮神拜佛的,因此白鶴道長一襲布袍,兩隻芒鞋,倒也不慮匮乏。
, 如此又走了幾天,眼看就要到了大難灘。
這一日,白鶴大師正走近了一個小鎮,這地方因往來有商不少,市面還算繁榮。
他見到前面人衆甚多,便放慢腳步,裝做一個尋常的雲遊道士。
忽地背後一陣馬蹄聲,刹時便掠過身旁。
原來是一匹烏雲蓋雪的大馬,上面坐了一個尖瘦的漢子,想是路趕得急了,那塵灰直起,灑的白鶴道長一身都變了黃土色。
白鶴道長微哂了一下,回想自己年青時的那股傲氣,可正比這漢子還厲害些。
眼看那馬兒已飛快地跑進了市鎮,但馬上的漢子可真古怪,仍放馬直奔,也不管街上許多有人。
白鶴道長目光伺等銳利,一眼便看出玄虛,原來馬上那人竟似被别人點了重穴,已自動彈不得。
果然,那駿馬在街上橫沖直撞,早已搗得稀裡糊塗,旁人一時都制他不住。
這時,從街尾橫路中走出一個老太婆牽了小孫女上街買些日用品,那知道禍從天降。
街坊中有認得她婆孫的,忙大喊道:“張大娘留神那瘋馬”就是這老婆婆本耳鈍,動作遲鈍,聽得衆人如此喊道,便擡頭一瞧,隻見一頭大馬,放腳直沖過來,反吓得目瞪口呆,木立在當場。
小孫女才不過七八歲,紅嫩嫩的小臉,人見人愛,她那知道命在旦夕,還用小手拍拍祖母嚷道:“奶奶看那大黑馬!”同時,在街旁一家喚做來升的客寓裡跑出了十多個勁裝的人,見狀驚叫道:“少爺還不停馬”但馬上那人又怎能聽話,眼看重重的馬蹄将踐踏到這婆孫身上,膽小的路人早已把頭回過去,而一千婦孺也有吓得哭了起來的。
來升客棧的大門裡,一聲斷喝,竟有一人從衆人背後飛起,直撲那馬。
幾乎在同時,衆人又聽到一聲清嘯,隻覺兩眼一花,一股輕煙似的人影,自鎮口撲入。
待得衆人會意過來,竟是有高人舍身相救這婆孫倆,便連驚訝都來不及,那馬兒早已被制住了。
白鶴道長救人要緊,也顧不得衆人在旁,已自施展出天下獨步的全真武功,難怪大家隻覺音到人到,驚駭莫明了。
馬兒被兩人一揪,硬生生地站起身來,馬上的那人那坐得住,早就翻身落地,卻還是策馬的姿勢。
黑甸甸的馬蹄,離那婆孫隻差半個人的光景,真是險不容發。
衆人驚忙過後,再定睛一瞧,隻剩那大漢一個人兀自揪住那隻大馬,而這旋風般的人早就不見啦。
原來白鶴道長也不料另有人會舍身相救,他見馬上的人一落地,右腳順勢一勾,早把他穴道解了,而身形仍往前竄,快若驚雷。
這些,多地中人又那能看得清楚?來升客寓中的一幫人這時也撲到了現場,那人穴道一解,便委軟在地,衆人一陣忙亂,才把他給救醒了過來。
其中有機倫些的,知道剛才那大漢是個内家高手,要不然像這奔馬的千斤沖勢,常人猶且避之不及,誰還敢去擋她去勢? 他們使想上去,套個交情b正在這時,客寓中有人叫道:“掌門來啦” 便走出了一個白胡子的老人。
他一眼便看出端倪,便對這大漢一抱拳,打了個躬道:“原來是顧大俠高擡貴手,我褚某人代賤侄謝了。
” 這人竟是虬髯客顧宏,而他所救的竟是神鷹褚一鶴的侄兒褚文斌。
楮文斌是名門之後,武功自是不弱,但不知這塞北之地,竟有何人能把他封了重穴? 此人出手之辣及身手之高,真是驚人。
不改豪俠本色,顧宏長笑一聲道:“褚老英雄言重了,我輩中人相互濟急除患,本是常事,又何足挂心?不過褚小俠傷勢不輕,還是救人要緊。
” 楮顧二人,三個月前在會用縣圍剿蛇形令主之戰中,曾見過一面,雙方都心儀已久,這次重逢,當然更為相得。
大衆一夥兒進了來升客寓。
褚一鶴忙着指揮衆人救傷,顧宏因系外人,自不便參于,隻得背着雙手,信步走入褚一鶴寄寓的屋子,隻見窗外幾棵斜柳,一叢竹林,倒頗能說得上個雅字。
他無意中瞥見楮神鷹桌上有一張小紙箋,上面墨迹未幹,淋漓盡緻地書了三個大字:“大難灘。
” 他見了一怔,心想這地名倒是古怪,莫非是某些世外高人寄居的地方,心中便暗暗地留意。
忽然神鷹褚一鶴走進來道:“我那犬侄的傷倒是不重,幸虧頭兄先解開了他的會元要穴。
” 話落一頓,雙目精霍地注視着顧宏,半帶凄疑的口氣道:“噢,對了,顧兄可認得這是那門的身法?” 隻因武林中,隻要能解某門的手法,大都知道這是源自何派。
可是顧宏卻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之感。
他不失為精明的人,仔細一想前因後果,便知道褚一鶴是不明究裡,不由頓足笑道:“楮兄錯愛了,我顧宏若能效勞,自然不敢隐瞞,不過代楮賢侄解要穴的,可不是區區,而是另有其人。
” 褚神鷹也曾聽得他門下弟子說過,有一個疾如輕風的人,也曾舍身相助,知道是自己多心,錯怪了顧宏,以為他是故意幫兇手隐瞞,便歉然笑道:“老弟不必多心,隻因我一時心急,思慮欠周,其實賤侄這碼子事,也和老弟有關呢。
” 顧宏不明所以地說:“怎麼說?”大步走到書桌前,拈起顧宏适才所見的那張紙條,楮一鶴道:“老弟可知道這地方?”顧宏爽朗地搖了搖頭。
手撫長須,楮一鶴道:“這是我塞外頂險惡的去處,誠如其名,沙流積于絕谷之中,真說得上‘雕毛不浮,飛鳥不渡’這八個大
他并不服輸,還躍躍欲試,想給蛇形令主這後起之秀一點教訓,但他積數十年之經驗可知,自己内傷委實太重。
他也知道,自己的内傷并非不可治,隻要當時不死,留得一口氣在總有方法可想。
十多年來不斷的靜心修養,已克服了第一道難關,真氣尚可凝而不散,至少傷勢是不會再惡化了。
但他不耐煩于緩慢的恢複,他像折翅的大鷹,無時無刻不在渴望地筆着蔚藍色的天空。
他更知道,隻要有靈藥作引,自己的内傷便能恢複的如飛猛進,他的傷勢有如陷在泥沼中的良駒,隻要有借力之處,仍不難脫身,複馳騁于翠野之上。
他甚至還明白,能治内傷的靈藥應如何去尋求,但名物早已有主,譬如伏波堡的龍涎香藏圖,或隴西安家的千年靈芝草。
而全真武功,天下獨尊,白鶴道長更不願奪人之斫好,這種無我的境界,豈是少年豪俠們所能領會拘。
而白鶴大師又那真知道,自己唯一的愛徒,慕天雕也為了這些靈藥而奔波于途呢?他更不知道,伏波藏寶早已落入五雄手中。
他隻是懷着空入寶山而回的心緒,緻力于另一方面,那工作能使他忘卻目前江湖中的飛雲,而使他的功力在不知不覺中恢複,以免陷入煩惱。
這工作便是,如何方能揭開十多年的大迷團——塞北之戰的真相,及白石師弟的下落。
因此,當蛇形今主正又一次地轟動了江湖的時候,他,白鶴道長,正在趕向大難灘的路上。
北地民風淳樸,又在太平年頭,老百姓沒有不禮神拜佛的,因此白鶴道長一襲布袍,兩隻芒鞋,倒也不慮匮乏。
, 如此又走了幾天,眼看就要到了大難灘。
這一日,白鶴大師正走近了一個小鎮,這地方因往來有商不少,市面還算繁榮。
他見到前面人衆甚多,便放慢腳步,裝做一個尋常的雲遊道士。
忽地背後一陣馬蹄聲,刹時便掠過身旁。
原來是一匹烏雲蓋雪的大馬,上面坐了一個尖瘦的漢子,想是路趕得急了,那塵灰直起,灑的白鶴道長一身都變了黃土色。
白鶴道長微哂了一下,回想自己年青時的那股傲氣,可正比這漢子還厲害些。
眼看那馬兒已飛快地跑進了市鎮,但馬上的漢子可真古怪,仍放馬直奔,也不管街上許多有人。
白鶴道長目光伺等銳利,一眼便看出玄虛,原來馬上那人竟似被别人點了重穴,已自動彈不得。
果然,那駿馬在街上橫沖直撞,早已搗得稀裡糊塗,旁人一時都制他不住。
這時,從街尾橫路中走出一個老太婆牽了小孫女上街買些日用品,那知道禍從天降。
街坊中有認得她婆孫的,忙大喊道:“張大娘留神那瘋馬”就是這老婆婆本耳鈍,動作遲鈍,聽得衆人如此喊道,便擡頭一瞧,隻見一頭大馬,放腳直沖過來,反吓得目瞪口呆,木立在當場。
小孫女才不過七八歲,紅嫩嫩的小臉,人見人愛,她那知道命在旦夕,還用小手拍拍祖母嚷道:“奶奶看那大黑馬!”同時,在街旁一家喚做來升的客寓裡跑出了十多個勁裝的人,見狀驚叫道:“少爺還不停馬”但馬上那人又怎能聽話,眼看重重的馬蹄将踐踏到這婆孫身上,膽小的路人早已把頭回過去,而一千婦孺也有吓得哭了起來的。
來升客棧的大門裡,一聲斷喝,竟有一人從衆人背後飛起,直撲那馬。
幾乎在同時,衆人又聽到一聲清嘯,隻覺兩眼一花,一股輕煙似的人影,自鎮口撲入。
待得衆人會意過來,竟是有高人舍身相救這婆孫倆,便連驚訝都來不及,那馬兒早已被制住了。
白鶴道長救人要緊,也顧不得衆人在旁,已自施展出天下獨步的全真武功,難怪大家隻覺音到人到,驚駭莫明了。
馬兒被兩人一揪,硬生生地站起身來,馬上的那人那坐得住,早就翻身落地,卻還是策馬的姿勢。
黑甸甸的馬蹄,離那婆孫隻差半個人的光景,真是險不容發。
衆人驚忙過後,再定睛一瞧,隻剩那大漢一個人兀自揪住那隻大馬,而這旋風般的人早就不見啦。
原來白鶴道長也不料另有人會舍身相救,他見馬上的人一落地,右腳順勢一勾,早把他穴道解了,而身形仍往前竄,快若驚雷。
這些,多地中人又那能看得清楚?來升客寓中的一幫人這時也撲到了現場,那人穴道一解,便委軟在地,衆人一陣忙亂,才把他給救醒了過來。
其中有機倫些的,知道剛才那大漢是個内家高手,要不然像這奔馬的千斤沖勢,常人猶且避之不及,誰還敢去擋她去勢? 他們使想上去,套個交情b正在這時,客寓中有人叫道:“掌門來啦” 便走出了一個白胡子的老人。
他一眼便看出端倪,便對這大漢一抱拳,打了個躬道:“原來是顧大俠高擡貴手,我褚某人代賤侄謝了。
” 這人竟是虬髯客顧宏,而他所救的竟是神鷹褚一鶴的侄兒褚文斌。
楮文斌是名門之後,武功自是不弱,但不知這塞北之地,竟有何人能把他封了重穴? 此人出手之辣及身手之高,真是驚人。
不改豪俠本色,顧宏長笑一聲道:“褚老英雄言重了,我輩中人相互濟急除患,本是常事,又何足挂心?不過褚小俠傷勢不輕,還是救人要緊。
” 楮顧二人,三個月前在會用縣圍剿蛇形令主之戰中,曾見過一面,雙方都心儀已久,這次重逢,當然更為相得。
大衆一夥兒進了來升客寓。
褚一鶴忙着指揮衆人救傷,顧宏因系外人,自不便參于,隻得背着雙手,信步走入褚一鶴寄寓的屋子,隻見窗外幾棵斜柳,一叢竹林,倒頗能說得上個雅字。
他無意中瞥見楮神鷹桌上有一張小紙箋,上面墨迹未幹,淋漓盡緻地書了三個大字:“大難灘。
” 他見了一怔,心想這地名倒是古怪,莫非是某些世外高人寄居的地方,心中便暗暗地留意。
忽然神鷹褚一鶴走進來道:“我那犬侄的傷倒是不重,幸虧頭兄先解開了他的會元要穴。
” 話落一頓,雙目精霍地注視着顧宏,半帶凄疑的口氣道:“噢,對了,顧兄可認得這是那門的身法?” 隻因武林中,隻要能解某門的手法,大都知道這是源自何派。
可是顧宏卻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之感。
他不失為精明的人,仔細一想前因後果,便知道褚一鶴是不明究裡,不由頓足笑道:“楮兄錯愛了,我顧宏若能效勞,自然不敢隐瞞,不過代楮賢侄解要穴的,可不是區區,而是另有其人。
” 褚神鷹也曾聽得他門下弟子說過,有一個疾如輕風的人,也曾舍身相助,知道是自己多心,錯怪了顧宏,以為他是故意幫兇手隐瞞,便歉然笑道:“老弟不必多心,隻因我一時心急,思慮欠周,其實賤侄這碼子事,也和老弟有關呢。
” 顧宏不明所以地說:“怎麼說?”大步走到書桌前,拈起顧宏适才所見的那張紙條,楮一鶴道:“老弟可知道這地方?”顧宏爽朗地搖了搖頭。
手撫長須,楮一鶴道:“這是我塞外頂險惡的去處,誠如其名,沙流積于絕谷之中,真說得上‘雕毛不浮,飛鳥不渡’這八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