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關燈
小
中
大
着原來的作風──從店面和櫥窗看來,這一點倒可以有肯定的答案。
我心中更大的疑問是:作風這樣古老的一家舊貨店,照說和易琳這樣的新時代青年,很難扯得上關系,易琳是怎麼會走到這裡來買東西的? 而且,從刻在紫檀上的那篇文章的口氣來看,這店中的東西,全是珍罕之極的寶物,易琳用了多少錢買那盒子的,她負擔得起嗎? 我一面想,一面已推門走了進去──這城市的商店,都是打開門做生意的,極少關上了門的,這隻怕也是怕途人順腳走進來的意思。
随着門推開,有兩下極清脆的銀鈴聲,随之響起。
店堂很是陰暗,足有一兩秒時間,幾乎什麼也看不到。
我停了一停,這才看到店堂很少,根本沒有貨品陳列,隻有一組椅、幾,倒是一看就知道是明朝家私中的精品,堪稱罕見。
店堂中一個人也沒有,隻在幾上放着一疊書刊。
我提高了聲音:“有人嗎?” 在詢問時,我看到有一扇門通向裡面,連問了三遍,門才打開。
一個中年人,神情疏懶,衣着随便,走了出來,打量了我一下,問:“有何貴幹?” 我心想,這舊貨店根本不存心做生意,真不明白易琳是怎麼會來向他們買東西的。
我沉住了氣:“正是有事請教。
” 我說着,已拿出了那盒子相片來:“請看一下,這是不是之前,一位女孩子在貴店購買的物品?” 那中年人先是老大不願意地湊過來看,一看之下,現出了很是錯愕的神情,他點頭:“是。
這是本店賣出去的物事。
” 我第一個問題是:“請問,這是什麼?” 那中年人呆了一呆,答得也妙:“這是一隻盒子。
” 我揮了揮手:“這盒子,何以會稱作寶物?” 中年人搖頭:“它是寶物?我不知道,寶在何處,倒要請教。
” 他反倒問起我來了,真叫我啼笑皆非。
他的神情之中,充滿了疑惑,卻又不像是假裝出來的。
我有點不耐煩:“你對于自己出售的貨物,不能确知什麼?” 對方也有點惱怒:“我當然确知,那是一隻盒子!” 我沉聲道:“那盒子是什麼來曆?有什麼特别之處?你确知?” 那中年人的脾氣,也不是太好,他一翻眼:“關你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告訴你?走!請你離去。
” 他不但說,而且動手,向我用力推了一下。
這一推,自然推不倒我,我紋絲不動,但是我沒有還手,是我态度差在先,怪不得他。
我吸了一口氣:“有一些事發生了,你不回答我的問題,警方也會來向你查詢,到時,你還是要回答的。
” 大凡經營舊貨店,總有些來源不清不楚的貨物,就算清白無比,也經不起對每一件貨品加以盤問,所以都避免和警方接觸的好。
那中年人一聽得我那樣說,呆了一呆,我趁機報了自己姓名,向他伸手:“陳先生,很高興能認識你。
” 他是“陳民舊貨店”的店主,姓陳是應該的。
他聽了我的名字之後,略呆了一呆,一面也伸手和我相握,一面打量我:“你就是那個……衛……” 我不等他說完,就道:“如假包換。
” 他笑了一下,雖然笑得勉強,但是氣氛顯然已比剛才好了許多。
他道:“請坐,請坐。
” 我在那明式的座椅上坐了下來,他來回踱了幾步,才道:“有了什麼問題?我們祖傳的老店,有不少貨物都是上代傳下來的,像你現在坐着的椅子就超過四百年了──沒有人光顧,也就一直留在店中了。
” 我問:“你是說,那盒子的情形也是一樣?” 他攤了攤手:“是!” 我大是起疑,又向店堂四面看了一下。
店堂中除了這一套明式家私之外,還有牆上的幾幅字畫,除非那盒子當時也是擺在店堂的,不然,易琳實在沒有理由會把它自店中買走。
我立時問:“你可還記得,把這盒子賣給什麼人?” 店主人道:“當然記得,一個女學生。
當時的情形──
我心中更大的疑問是:作風這樣古老的一家舊貨店,照說和易琳這樣的新時代青年,很難扯得上關系,易琳是怎麼會走到這裡來買東西的? 而且,從刻在紫檀上的那篇文章的口氣來看,這店中的東西,全是珍罕之極的寶物,易琳用了多少錢買那盒子的,她負擔得起嗎? 我一面想,一面已推門走了進去──這城市的商店,都是打開門做生意的,極少關上了門的,這隻怕也是怕途人順腳走進來的意思。
随着門推開,有兩下極清脆的銀鈴聲,随之響起。
店堂很是陰暗,足有一兩秒時間,幾乎什麼也看不到。
我停了一停,這才看到店堂很少,根本沒有貨品陳列,隻有一組椅、幾,倒是一看就知道是明朝家私中的精品,堪稱罕見。
店堂中一個人也沒有,隻在幾上放着一疊書刊。
我提高了聲音:“有人嗎?” 在詢問時,我看到有一扇門通向裡面,連問了三遍,門才打開。
一個中年人,神情疏懶,衣着随便,走了出來,打量了我一下,問:“有何貴幹?” 我心想,這舊貨店根本不存心做生意,真不明白易琳是怎麼會來向他們買東西的。
我沉住了氣:“正是有事請教。
” 我說着,已拿出了那盒子相片來:“請看一下,這是不是之前,一位女孩子在貴店購買的物品?” 那中年人先是老大不願意地湊過來看,一看之下,現出了很是錯愕的神情,他點頭:“是。
這是本店賣出去的物事。
” 我第一個問題是:“請問,這是什麼?” 那中年人呆了一呆,答得也妙:“這是一隻盒子。
” 我揮了揮手:“這盒子,何以會稱作寶物?” 中年人搖頭:“它是寶物?我不知道,寶在何處,倒要請教。
” 他反倒問起我來了,真叫我啼笑皆非。
他的神情之中,充滿了疑惑,卻又不像是假裝出來的。
我有點不耐煩:“你對于自己出售的貨物,不能确知什麼?” 對方也有點惱怒:“我當然确知,那是一隻盒子!” 我沉聲道:“那盒子是什麼來曆?有什麼特别之處?你确知?” 那中年人的脾氣,也不是太好,他一翻眼:“關你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告訴你?走!請你離去。
” 他不但說,而且動手,向我用力推了一下。
這一推,自然推不倒我,我紋絲不動,但是我沒有還手,是我态度差在先,怪不得他。
我吸了一口氣:“有一些事發生了,你不回答我的問題,警方也會來向你查詢,到時,你還是要回答的。
” 大凡經營舊貨店,總有些來源不清不楚的貨物,就算清白無比,也經不起對每一件貨品加以盤問,所以都避免和警方接觸的好。
那中年人一聽得我那樣說,呆了一呆,我趁機報了自己姓名,向他伸手:“陳先生,很高興能認識你。
” 他是“陳民舊貨店”的店主,姓陳是應該的。
他聽了我的名字之後,略呆了一呆,一面也伸手和我相握,一面打量我:“你就是那個……衛……” 我不等他說完,就道:“如假包換。
” 他笑了一下,雖然笑得勉強,但是氣氛顯然已比剛才好了許多。
他道:“請坐,請坐。
” 我在那明式的座椅上坐了下來,他來回踱了幾步,才道:“有了什麼問題?我們祖傳的老店,有不少貨物都是上代傳下來的,像你現在坐着的椅子就超過四百年了──沒有人光顧,也就一直留在店中了。
” 我問:“你是說,那盒子的情形也是一樣?” 他攤了攤手:“是!” 我大是起疑,又向店堂四面看了一下。
店堂中除了這一套明式家私之外,還有牆上的幾幅字畫,除非那盒子當時也是擺在店堂的,不然,易琳實在沒有理由會把它自店中買走。
我立時問:“你可還記得,把這盒子賣給什麼人?” 店主人道:“當然記得,一個女學生。
當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