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關燈
小
中
大
一想到這一點,我就向戈壁沙漠望去,說明了我想到的。
兩人立時點頭,戈壁取出了一隻如普通手表大小的東西來:“這儀器發射的訊号,直上人造衛星,再由人造衛星反射下地球,一個在尼泊爾發訊号的人,在瑞典也能知道他的所在。
” 沙漠補充:“至于人離開了地球會怎麼樣,由于未曾有過這個例子,所以是未知數。
” 白素接了過來:“好,我姑且帶上──我希望我也失蹤,因為我覺得愈多人失蹤,愈能使真相快些明白。
” 我望了她好一會,明知她的應變能力在我之上,仍總覺得有點不放心。
我隻好沒話找話說:“看來藍絲快來了,她若有什麼發現,先通知我再進行。
” 白素答應着,我依依不舍離開,在那幢大廈的門口,戈壁沙漠和我分手之前,低聲問我:“你的情形有些特别,可是有什麼預感?” 我皺着眉:“難說得很,事情極度詭異,我們一點關緒也沒有。
你們的假設雖好,可是一隻盒子能把人吸進去,又能自由來去,這……這可是我從來也未曾面對過的怪異!” 兩人攤了攤手:“那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喃喃地道:“要是我和白素一起被吸進去,倒也罷了,若隻是她一個──” 兩人神情不安:“我們的假設,不一定是事實,你是不是擔心過了頭?” 我有點惘然:“不知道。
” 我擡頭向上望,超過二十層高的大廈,在這個城市中多的是,毫夫例外的是有許多許多窗子。
雖然文學家說過,每一個窗子後面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可是誰又能想到,在其中的一個窗子後面,會發生如此怪異莫名的事。
我帶着感歎上了車,照朱警官查到的陳民舊貨店的地址駛去。
那是一條很狹窄的橫街,有不少舊貨店開設着,而且是舊式的那一種──這一種舊貨店的物品,大多數來自當鋪:有人當了東西在當鋪中,到期不去贖回來,這東西就成了“斷當”品,流落到這一類的舊貨店中來。
我一審察到這種情形,心中就一涼,因為在這樣的情形下,要追查一件東西的來曆,那是加倍的困難。
沿着門牌号碼,我找到了“陳民舊貨店”,在衆多的同類店鋪之中,它的門面特别窄,店門的一邊是櫥窗。
别家的櫥窗中,陳列的自然是貨品,可是這一家,櫥窗之中,卻用極精緻的紅木架,豎着一塊約一公尺闊,兩公尺高的木牌。
那木牌其色烏紫沉沉,又遍布細布白色的小紋理,我一看就怔了了怔,那竟是上好的紫檀。
而且,看來這一大幅紫檀,還是一整塊的。
紫檀這種珍貴之極的木材,幾乎已可以進入神話的殿堂了。
一家舊貨店的櫥窗之中,有這麼樣的一幅紫檀,這固然也說明了這家店子的身份,非同凡響。
我走近些去看,隻見那幅紫檀上,精工浮雕着一篇四六骈文,約有兩百來字,字迹蒼勁,是一筆顔字。
我大感興趣,起初還以為那是商品,因為看來很像是一幅屏風,及至看完那篇文字,才知道那是陳民舊貨店的店規。
再看文末的記載,竟是“大明崇祯元年秋月”,好家夥,已經有四百年曆史了! 那篇文章的意思是說,人世間的寶物,很難固定地在一個人之手,常常流轉不定,今日在他之手,明日就可能流入你的手中。
寶物無常,居者惜之,每一件寶物都曾經有人愛護珍惜。
舊貨買賣,居中玉成,也就不是等閑的商賈可比。
這家店的宗旨,是隻售賣或收購上等的精品,決不濫竽充數,這是買賣古物的宗旨,若不識貨,大可光顧他店雲雲。
看這篇文字,雖然也可起到招攬顧客的作用,不過,把客人趕走的成份,似乎更多。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杜絕外行人或無意購買者來浪費時間,可知道位在明朝末年,創辦了這家舊貨店的陳先生,真是一位古物愛好者,他故意把“古物”稱為“舊貨”,自然也有幾分傲視同侪,故作謙虛之意。
我心想,自明末到如今,少說也傳了二十代,不知道那些後人是不是還保持
兩人立時點頭,戈壁取出了一隻如普通手表大小的東西來:“這儀器發射的訊号,直上人造衛星,再由人造衛星反射下地球,一個在尼泊爾發訊号的人,在瑞典也能知道他的所在。
” 沙漠補充:“至于人離開了地球會怎麼樣,由于未曾有過這個例子,所以是未知數。
” 白素接了過來:“好,我姑且帶上──我希望我也失蹤,因為我覺得愈多人失蹤,愈能使真相快些明白。
” 我望了她好一會,明知她的應變能力在我之上,仍總覺得有點不放心。
我隻好沒話找話說:“看來藍絲快來了,她若有什麼發現,先通知我再進行。
” 白素答應着,我依依不舍離開,在那幢大廈的門口,戈壁沙漠和我分手之前,低聲問我:“你的情形有些特别,可是有什麼預感?” 我皺着眉:“難說得很,事情極度詭異,我們一點關緒也沒有。
你們的假設雖好,可是一隻盒子能把人吸進去,又能自由來去,這……這可是我從來也未曾面對過的怪異!” 兩人攤了攤手:“那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喃喃地道:“要是我和白素一起被吸進去,倒也罷了,若隻是她一個──” 兩人神情不安:“我們的假設,不一定是事實,你是不是擔心過了頭?” 我有點惘然:“不知道。
” 我擡頭向上望,超過二十層高的大廈,在這個城市中多的是,毫夫例外的是有許多許多窗子。
雖然文學家說過,每一個窗子後面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可是誰又能想到,在其中的一個窗子後面,會發生如此怪異莫名的事。
我帶着感歎上了車,照朱警官查到的陳民舊貨店的地址駛去。
那是一條很狹窄的橫街,有不少舊貨店開設着,而且是舊式的那一種──這一種舊貨店的物品,大多數來自當鋪:有人當了東西在當鋪中,到期不去贖回來,這東西就成了“斷當”品,流落到這一類的舊貨店中來。
我一審察到這種情形,心中就一涼,因為在這樣的情形下,要追查一件東西的來曆,那是加倍的困難。
沿着門牌号碼,我找到了“陳民舊貨店”,在衆多的同類店鋪之中,它的門面特别窄,店門的一邊是櫥窗。
别家的櫥窗中,陳列的自然是貨品,可是這一家,櫥窗之中,卻用極精緻的紅木架,豎着一塊約一公尺闊,兩公尺高的木牌。
那木牌其色烏紫沉沉,又遍布細布白色的小紋理,我一看就怔了了怔,那竟是上好的紫檀。
而且,看來這一大幅紫檀,還是一整塊的。
紫檀這種珍貴之極的木材,幾乎已可以進入神話的殿堂了。
一家舊貨店的櫥窗之中,有這麼樣的一幅紫檀,這固然也說明了這家店子的身份,非同凡響。
我走近些去看,隻見那幅紫檀上,精工浮雕着一篇四六骈文,約有兩百來字,字迹蒼勁,是一筆顔字。
我大感興趣,起初還以為那是商品,因為看來很像是一幅屏風,及至看完那篇文字,才知道那是陳民舊貨店的店規。
再看文末的記載,竟是“大明崇祯元年秋月”,好家夥,已經有四百年曆史了! 那篇文章的意思是說,人世間的寶物,很難固定地在一個人之手,常常流轉不定,今日在他之手,明日就可能流入你的手中。
寶物無常,居者惜之,每一件寶物都曾經有人愛護珍惜。
舊貨買賣,居中玉成,也就不是等閑的商賈可比。
這家店的宗旨,是隻售賣或收購上等的精品,決不濫竽充數,這是買賣古物的宗旨,若不識貨,大可光顧他店雲雲。
看這篇文字,雖然也可起到招攬顧客的作用,不過,把客人趕走的成份,似乎更多。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杜絕外行人或無意購買者來浪費時間,可知道位在明朝末年,創辦了這家舊貨店的陳先生,真是一位古物愛好者,他故意把“古物”稱為“舊貨”,自然也有幾分傲視同侪,故作謙虛之意。
我心想,自明末到如今,少說也傳了二十代,不知道那些後人是不是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