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關燈
小
中
大
把放棄的念頭,付諸實行,駕着快艇離開了。
而我那時所祈求的“突破”,老實說,也“胸無大志”,無意去破解伊凡臨死之前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無意去思索陶格夫婦的下落,無意去探究未來世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我隻想能和唐娜的“記憶組”接觸,請她再進入陳安安的腦際,好讓陳安安伶俐活潑地回到她父母的懷抱,以解溫寶裕的困境。
可是,就是那麼一點子小的願望,想要實現,談何容易。
我曾聽原振俠醫生說起過他的一段經曆。
他的那段經曆是,他要找一個鬼魂,千方百計,要把一個特定的鬼魂找出來。
他曾在尋找的過程之中,和一個堪稱對靈魂學最有研究,也是和靈魂接觸最多的一個靈媒合作,那個靈媒的名字是阿尼密,是極神秘的非人協會會員。
連那麼出色的靈媒也感歎:要随便和一個鬼魂接觸容易,要和一個特定的鬼魂取得聯絡,極之困難,排除了偶然的因素之後,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可以通過他的腦部活動而做到這一點。
我同意他的說法,也就是說,不論我如何努力,我都無法主動和唐娜的靈魂聯絡。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得唐娜和我聯絡。
這是唯一的希望——我并沒有絕望,因為我知道,唐娜十分希望和我聯絡,隻要有可能,她會用不同的方式,和我接觸。
她有可能直接和我接觸,也有可能進入安安的腦部,利用安安的身體組織和我交談。
這種情形,有可能出現,這是我為什麼在一籌莫展之中還留在海邊不離去的原因。
同時,我也想到,在最沒有辦法之中,還是有一種辦法可用,那就是最原始的笨辦法,或稱死辦法——這種辦法由于太笨,所以往往被人忽略(尤其是聰明人)。
笨辦法因事件不同而有變化,但是不論在多麼複雜多變的事件之中,必然有一個笨法子存在。
像我這時的情形,笨辦法就是再沿海岸去找,看到每一個可以供人進去的岩洞,都進去看一看。
這樣進行,費時失事,可能一無所獲,也可能從此柳暗花明。
我檢查了一下快艇,有足夠燃料,可以供我進行,我就沿岸慢駛,一個一個岩洞去探索,有的岩洞,需要涉水,才能進入,我也不放過。
到了第十七八個岩洞時,我有了發現,那是一個十分狹窄的小洞,如果不是我抱定了宗旨使用笨辦法,我會不屑一顧。
既然下了決心用笨辦法,那就要遵守笨辦法的進行原則——一切都按部就班,明知沒用的步驟,也不可省略,更不可取巧。
就是基于這個原則,我才涉了及腰的水,到了那個狹洞的洞口,着亮電筒,向洞中照去。
電筒光照射的範圍之中,有一個小機械人,站在洞中一塊凸出的岩石上,光射上去,頭部還在閃閃生光。
我對于這種小機械人死了也要站着的情形,既然已有經驗,也不會太害怕。
但我還是相當小心.取了一小塊石頭,拋過去。
果然,石頭一砸中了它,它立刻無聲無息,散了開來,“粉身碎骨”了。
這個發現,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我繼續沿岸駛,更大的發現,不在岩洞之中,而是在一大塊礁石之上,我看到有一個人伏在礁石上。
而我那時所祈求的“突破”,老實說,也“胸無大志”,無意去破解伊凡臨死之前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無意去思索陶格夫婦的下落,無意去探究未來世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我隻想能和唐娜的“記憶組”接觸,請她再進入陳安安的腦際,好讓陳安安伶俐活潑地回到她父母的懷抱,以解溫寶裕的困境。
可是,就是那麼一點子小的願望,想要實現,談何容易。
我曾聽原振俠醫生說起過他的一段經曆。
他的那段經曆是,他要找一個鬼魂,千方百計,要把一個特定的鬼魂找出來。
他曾在尋找的過程之中,和一個堪稱對靈魂學最有研究,也是和靈魂接觸最多的一個靈媒合作,那個靈媒的名字是阿尼密,是極神秘的非人協會會員。
連那麼出色的靈媒也感歎:要随便和一個鬼魂接觸容易,要和一個特定的鬼魂取得聯絡,極之困難,排除了偶然的因素之後,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可以通過他的腦部活動而做到這一點。
我同意他的說法,也就是說,不論我如何努力,我都無法主動和唐娜的靈魂聯絡。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得唐娜和我聯絡。
這是唯一的希望——我并沒有絕望,因為我知道,唐娜十分希望和我聯絡,隻要有可能,她會用不同的方式,和我接觸。
她有可能直接和我接觸,也有可能進入安安的腦部,利用安安的身體組織和我交談。
這種情形,有可能出現,這是我為什麼在一籌莫展之中還留在海邊不離去的原因。
同時,我也想到,在最沒有辦法之中,還是有一種辦法可用,那就是最原始的笨辦法,或稱死辦法——這種辦法由于太笨,所以往往被人忽略(尤其是聰明人)。
笨辦法因事件不同而有變化,但是不論在多麼複雜多變的事件之中,必然有一個笨法子存在。
像我這時的情形,笨辦法就是再沿海岸去找,看到每一個可以供人進去的岩洞,都進去看一看。
這樣進行,費時失事,可能一無所獲,也可能從此柳暗花明。
我檢查了一下快艇,有足夠燃料,可以供我進行,我就沿岸慢駛,一個一個岩洞去探索,有的岩洞,需要涉水,才能進入,我也不放過。
到了第十七八個岩洞時,我有了發現,那是一個十分狹窄的小洞,如果不是我抱定了宗旨使用笨辦法,我會不屑一顧。
既然下了決心用笨辦法,那就要遵守笨辦法的進行原則——一切都按部就班,明知沒用的步驟,也不可省略,更不可取巧。
就是基于這個原則,我才涉了及腰的水,到了那個狹洞的洞口,着亮電筒,向洞中照去。
電筒光照射的範圍之中,有一個小機械人,站在洞中一塊凸出的岩石上,光射上去,頭部還在閃閃生光。
我對于這種小機械人死了也要站着的情形,既然已有經驗,也不會太害怕。
但我還是相當小心.取了一小塊石頭,拋過去。
果然,石頭一砸中了它,它立刻無聲無息,散了開來,“粉身碎骨”了。
這個發現,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我繼續沿岸駛,更大的發現,不在岩洞之中,而是在一大塊礁石之上,我看到有一個人伏在礁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