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關燈
小
中
大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在極微末的細節上,陰錯陽差,而誤了大事,也有的是由于全然不可估計的意外。
像劉根生和他的妻子,若不是在“分解轉移”上,忽然出現了跨躍時間的意外,女人隻是離開兩三天就回來,劉根生自然一樣知道自己不對,他們可以立刻再到上海去,也就很容易把孩子找回來——那是無法估計的意外。
而史道福沒有勇氣面對劉根生,而托了一個小癟三把信交給劉根生,誰知道小癟三隻是順手把信扔掉了算數!這是微末的細節,卻影響了整件事——劉根生和他的妻子沒有找到孩子,兩個人都傷心欲絕,所以展開了劇烈的争吵。
外國女人自然将一切過錯和責任,都放在劉根生身上,表示再也不要和劉根生在一起,她要回她的故鄉去——雖然在她的故鄉,再也沒有一個親人。
劉根生也犯了犟脾氣,對着外國女人咆哮:“走走走!去找你的外國男人去!” 外國女人可能真的傷心欲絕了,雖然由于意外,他們超越了時間十多年,但對他們自己來說,并無感覺,一切還像是幾天這前一樣,孩子一出世,高鼻頭大眼睛,酷肖母親,可愛之極。
那外國女人自十二歲有了奇遇之後,雖然說奇遇使她可以有分段式的生命,使她可以“分解轉移”,使她有許多特殊的能力,使她知識幾乎超越了地球上的任何人,可是也無可否認,她是一個極其寂寞的人! 遇上了劉根生,是她的意外之喜,有了孩子,更是喜上加喜,她正處在她一生之中,最快樂的頂峰,所以當劉根生的愚蠢行為,造成那麼可怕的後果時,使她一下子自快樂的頂峰,跌進了痛苦的深淵。
這樣的打擊,實在太沉重了,所以她心灰意冷,根本不想再見到劉根生。
劉根生以為她氣過了就會回來,可是她一直沒有回來。
到了第三天,劉根生才知道不妙,到處去打聽,才打聽到有一艘外國輪船,前天開走的,有這樣的一個外國女人,臨時來買票。
輪船的目的地是日本的神戶。
劉根生這次的決定是對的,他可以霎時之間就到神戶去,在碼頭等他的妻子,可是,“分解轉移”裝置第三次出了意外,他到達神戶時,已經是一年以後了,他又超越了一年的時間! 造化弄人之至! 劉根生隻知道他妻子是紅海邊上的人,不知道詳細的地名,上哪兒找人去?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中,劉根生一直在尋找,尋找他的妻子,尋找他的兒子,到了實在心灰意冷的時候,他就回到容器中去休息,他訂下的休息時間不一定,有時是三年,有時是五年。
那擱在淺灘上的容器,也早因為風雨潮夕,而換了位置,在大海之中,随着海流飄浮,反正不管在什麼地方,對劉根生來說,都是一樣。
被哈山發現,撈了起來時,劉根生自然是在容器之中,他正在“休息”狀态之中,一無所覺。
等到他又“醒”來的時候,他打開容器出來,就見到哈山。
這時候,随便劉根生怎麼想,也想不到眼前的老頭子,會是自己找了那麼多年的兒子。
哈山是他有了奇遇之後、第一次自容器出來之後遇上的人,根據容器一個接一個傳下去的原則,哈山就是另一個有奇遇的人,所以劉根生在離去的時候,并沒有把那個裝置帶走,而且,還把容器的簡單使用方法——其中一個十分簡單的功能,告訴了哈山,并且嚴重警告,絕不能碰别的按鈕。
他那次離開容器,确然又到了上海。
可是事隔那麼多年,還會有什麼希望?無非是
像劉根生和他的妻子,若不是在“分解轉移”上,忽然出現了跨躍時間的意外,女人隻是離開兩三天就回來,劉根生自然一樣知道自己不對,他們可以立刻再到上海去,也就很容易把孩子找回來——那是無法估計的意外。
而史道福沒有勇氣面對劉根生,而托了一個小癟三把信交給劉根生,誰知道小癟三隻是順手把信扔掉了算數!這是微末的細節,卻影響了整件事——劉根生和他的妻子沒有找到孩子,兩個人都傷心欲絕,所以展開了劇烈的争吵。
外國女人自然将一切過錯和責任,都放在劉根生身上,表示再也不要和劉根生在一起,她要回她的故鄉去——雖然在她的故鄉,再也沒有一個親人。
劉根生也犯了犟脾氣,對着外國女人咆哮:“走走走!去找你的外國男人去!” 外國女人可能真的傷心欲絕了,雖然由于意外,他們超越了時間十多年,但對他們自己來說,并無感覺,一切還像是幾天這前一樣,孩子一出世,高鼻頭大眼睛,酷肖母親,可愛之極。
那外國女人自十二歲有了奇遇之後,雖然說奇遇使她可以有分段式的生命,使她可以“分解轉移”,使她有許多特殊的能力,使她知識幾乎超越了地球上的任何人,可是也無可否認,她是一個極其寂寞的人! 遇上了劉根生,是她的意外之喜,有了孩子,更是喜上加喜,她正處在她一生之中,最快樂的頂峰,所以當劉根生的愚蠢行為,造成那麼可怕的後果時,使她一下子自快樂的頂峰,跌進了痛苦的深淵。
這樣的打擊,實在太沉重了,所以她心灰意冷,根本不想再見到劉根生。
劉根生以為她氣過了就會回來,可是她一直沒有回來。
到了第三天,劉根生才知道不妙,到處去打聽,才打聽到有一艘外國輪船,前天開走的,有這樣的一個外國女人,臨時來買票。
輪船的目的地是日本的神戶。
劉根生這次的決定是對的,他可以霎時之間就到神戶去,在碼頭等他的妻子,可是,“分解轉移”裝置第三次出了意外,他到達神戶時,已經是一年以後了,他又超越了一年的時間! 造化弄人之至! 劉根生隻知道他妻子是紅海邊上的人,不知道詳細的地名,上哪兒找人去?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中,劉根生一直在尋找,尋找他的妻子,尋找他的兒子,到了實在心灰意冷的時候,他就回到容器中去休息,他訂下的休息時間不一定,有時是三年,有時是五年。
那擱在淺灘上的容器,也早因為風雨潮夕,而換了位置,在大海之中,随着海流飄浮,反正不管在什麼地方,對劉根生來說,都是一樣。
被哈山發現,撈了起來時,劉根生自然是在容器之中,他正在“休息”狀态之中,一無所覺。
等到他又“醒”來的時候,他打開容器出來,就見到哈山。
這時候,随便劉根生怎麼想,也想不到眼前的老頭子,會是自己找了那麼多年的兒子。
哈山是他有了奇遇之後、第一次自容器出來之後遇上的人,根據容器一個接一個傳下去的原則,哈山就是另一個有奇遇的人,所以劉根生在離去的時候,并沒有把那個裝置帶走,而且,還把容器的簡單使用方法——其中一個十分簡單的功能,告訴了哈山,并且嚴重警告,絕不能碰别的按鈕。
他那次離開容器,确然又到了上海。
可是事隔那麼多年,還會有什麼希望?無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