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關燈
小
中
大
學、變質岩岩石學。
又分支為岩類學、岩理學、岩石化學、岩組學……等等七八個科目,各有各不同的研究目标,要詳細寫出來,十分沉悶,隻好略過就算。
一塊大石頭,在普通人看起來,隻是一塊大石頭。
但是,對岩石有極其豐富知識的人,如布平眼中看出來,就可以看出許多不同之處。
這時,布平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塊花崗岩。
花崗岩是登山家最熟悉,也最喜歡遇到的一種岩石。
它的普氏硬度系數是十五,比起硬度系數二十的玄武岩來,要容易對付,而又有足夠的硬度去承受重量,使得攀山的安全性增加。
布平在白色的表面上,可以看到在燭光下閃耀的石英和長石的結晶,使他感到驚訝的是,通常來說,結晶露在石面外的大小,和這塊石頭不一樣,通常比較大。
在這塊石頭上,卻又細又密,細小得難以形容。
布平沒有看過那麼細小的結晶,但是他仍然斷定,那是花崗岩。
岩石的形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
花崗岩中,含有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氧化矽,附近的整個山區,幾乎全由花崗岩和玄武岩組成,在這裡,對着一塊花崗岩發呆,實在沒有意義。
布平想到這一點,幾乎又想離去。
但是就在這時,他聽到一個斜躺着的大師,自喉間發出了“咯”地一聲來,接着道:“我又聽到了。
” 另一個在不住走動的大師立時應道:“是。
” 貢雲大師歎了一聲:“還是那句話,第一晚就聽到,一直是那句話。
” 三個人次第講了一句話之後,又靜了下來。
布平吞了一口口水,他絕對可以肯定,在禅房中,沒有任何聲音。
那位大師說他“聽到了”,可能是他心靈中的一種感應,所謂“内心之聲”。
那是人體的腦部受了某種特殊刺激之後的一種反應。
有可能,那塊石頭,有甚麼特異的活動,例如放射性的一種微波,或者是另一些根本不知道甚麼原因的變化,影響了大師們的腦活動,從而使他們“聽”到了甚麼。
這種假設,布平可以接受,問題是在于,他們“聽”到了甚麼呢?他們“聽”到的,就是所謂“來自靈界的信息”?布平忍住了發問的沖動,因為他知道在這樣的情形下,發問絕對不宜。
他嘗試着,使自己精神集中,盯着那塊大石頭,甚麼也不想,隻是想着:大石會有信息發出來,給我信息,給我信息。
可是,一小時又一小時過去,布平卻甚麼也沒有“聽”到。
他畢竟不是靈界中人,他的科學知識,成為一種障礙,使他無法領悟到甚麼,在他的心目中,一塊石頭,始終隻是一塊石頭,再神秘的石頭,也隻是一塊石頭。
門縫中透進曙光,禅房中的所有人,包括布平在内,仍然維持着原來的姿勢,布平覺得雙腿有點發麻,他小心翼翼地伸長了腿,按了兩下,再盤腿坐起來。
這時,一個一直低垂着頭的大師,突然擡起頭,長長籲了口氣,用低沉的聲音道:“我們聽到的信息全一樣,怎麼會一直參悟不透?我已經重複聽到不知多少遍了。
” 那位大師講着話,其餘各人,多少變換了一下原來的姿勢。
有幾個,發出了輕微的歎喟聲,有一個喃喃地道:“我們的領悟力實在太差了。
” 布平在那一刻,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也不去理會是不是适宜了,脫口問道:“你們究竟得到了甚麼信息?” 他這句話一出口,所有的人,都立時向他望來,連盲目的貢雲大師,也轉臉向着他。
布平在他們的注視之下,隻覺得有說不出的不自在,那些大師們的眼睛,都有一種異樣幽秘的光芒在閃耀,其中有一個,眼中的光采,甚至是暗紅色的。
布平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結結巴巴地道:“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有意……打擾……” 他的話還未說完,貢雲大師已經揚起了手來,不讓他再講下去。
然後,他以他那種蒼老的聲音道:“聽!用你的心靈聽,你會聽到我們都聽到的聲音。
” 布平苦笑:“我努力過,可是我想,内心之聲不是那麼容易聽到的。
” 貢雲大師卻像是完全未聽到他的話一樣,自顧自在繼續着:“他又在告訴我們了。
” 布平的口唇掀動了一下,他想問:“他告訴了你們甚麼?”
又分支為岩類學、岩理學、岩石化學、岩組學……等等七八個科目,各有各不同的研究目标,要詳細寫出來,十分沉悶,隻好略過就算。
一塊大石頭,在普通人看起來,隻是一塊大石頭。
但是,對岩石有極其豐富知識的人,如布平眼中看出來,就可以看出許多不同之處。
這時,布平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塊花崗岩。
花崗岩是登山家最熟悉,也最喜歡遇到的一種岩石。
它的普氏硬度系數是十五,比起硬度系數二十的玄武岩來,要容易對付,而又有足夠的硬度去承受重量,使得攀山的安全性增加。
布平在白色的表面上,可以看到在燭光下閃耀的石英和長石的結晶,使他感到驚訝的是,通常來說,結晶露在石面外的大小,和這塊石頭不一樣,通常比較大。
在這塊石頭上,卻又細又密,細小得難以形容。
布平沒有看過那麼細小的結晶,但是他仍然斷定,那是花崗岩。
岩石的形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
花崗岩中,含有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氧化矽,附近的整個山區,幾乎全由花崗岩和玄武岩組成,在這裡,對着一塊花崗岩發呆,實在沒有意義。
布平想到這一點,幾乎又想離去。
但是就在這時,他聽到一個斜躺着的大師,自喉間發出了“咯”地一聲來,接着道:“我又聽到了。
” 另一個在不住走動的大師立時應道:“是。
” 貢雲大師歎了一聲:“還是那句話,第一晚就聽到,一直是那句話。
” 三個人次第講了一句話之後,又靜了下來。
布平吞了一口口水,他絕對可以肯定,在禅房中,沒有任何聲音。
那位大師說他“聽到了”,可能是他心靈中的一種感應,所謂“内心之聲”。
那是人體的腦部受了某種特殊刺激之後的一種反應。
有可能,那塊石頭,有甚麼特異的活動,例如放射性的一種微波,或者是另一些根本不知道甚麼原因的變化,影響了大師們的腦活動,從而使他們“聽”到了甚麼。
這種假設,布平可以接受,問題是在于,他們“聽”到了甚麼呢?他們“聽”到的,就是所謂“來自靈界的信息”?布平忍住了發問的沖動,因為他知道在這樣的情形下,發問絕對不宜。
他嘗試着,使自己精神集中,盯着那塊大石頭,甚麼也不想,隻是想着:大石會有信息發出來,給我信息,給我信息。
可是,一小時又一小時過去,布平卻甚麼也沒有“聽”到。
他畢竟不是靈界中人,他的科學知識,成為一種障礙,使他無法領悟到甚麼,在他的心目中,一塊石頭,始終隻是一塊石頭,再神秘的石頭,也隻是一塊石頭。
門縫中透進曙光,禅房中的所有人,包括布平在内,仍然維持着原來的姿勢,布平覺得雙腿有點發麻,他小心翼翼地伸長了腿,按了兩下,再盤腿坐起來。
這時,一個一直低垂着頭的大師,突然擡起頭,長長籲了口氣,用低沉的聲音道:“我們聽到的信息全一樣,怎麼會一直參悟不透?我已經重複聽到不知多少遍了。
” 那位大師講着話,其餘各人,多少變換了一下原來的姿勢。
有幾個,發出了輕微的歎喟聲,有一個喃喃地道:“我們的領悟力實在太差了。
” 布平在那一刻,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也不去理會是不是适宜了,脫口問道:“你們究竟得到了甚麼信息?” 他這句話一出口,所有的人,都立時向他望來,連盲目的貢雲大師,也轉臉向着他。
布平在他們的注視之下,隻覺得有說不出的不自在,那些大師們的眼睛,都有一種異樣幽秘的光芒在閃耀,其中有一個,眼中的光采,甚至是暗紅色的。
布平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結結巴巴地道:“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有意……打擾……” 他的話還未說完,貢雲大師已經揚起了手來,不讓他再講下去。
然後,他以他那種蒼老的聲音道:“聽!用你的心靈聽,你會聽到我們都聽到的聲音。
” 布平苦笑:“我努力過,可是我想,内心之聲不是那麼容易聽到的。
” 貢雲大師卻像是完全未聽到他的話一樣,自顧自在繼續着:“他又在告訴我們了。
” 布平的口唇掀動了一下,他想問:“他告訴了你們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