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義士安德森
關燈
小
中
大
珍妮·克萊頓恢複知覺以後,看見安得森抱着孩子站在身邊。
她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臉上現出一副可憐巴巴的、驚駭的表情。
“該麼了?”他問道,“你病了?” “我的孩子在哪兒?”她叫喊着,并不回答他的問題。
安德森把那個胖乎乎的小孩兒朝她遞過去,珍妮搖了搖頭。
“這不是我的孩子,”她說,“你知道,這不是我的孩子。
你跟那個俄國佬一樣,都是魔鬼!” 安德森驚訝得瞪大了一雙藍眼睛。
“不是你的?”他驚叫道,“你說過‘肯凱德号’上那個小孩子是你的兒子。
” “不是這個,”珍妮痛苦地回答道,“是另外那個。
他哪兒去了?船上一定有兩個孩子,這個孩子我從來沒有見過。
” “船上隻有這個孩子,我以為是你的。
非常抱歉。
” 安德森焦躁不安,急得走過來走過去,珍妮看出他确實不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小傑克。
不一會兒嬰兒哭了起來,他在瑞典人的臂彎裡蹬着兩隻小腳,還探出身子向這位年輕婦人伸出一雙手。
對此她不能無動于衷。
她輕輕叫了一聲,跳起來,從安德森手裡抱過小孩兒,緊緊摟在胸前。
她默默地啜泣了好一陣子,臉貼在孩子肮髒的小衣服上。
由于這小東西不是她親愛的小傑克而引起的痛苦與悲傷,漸漸地被一個新的希望代替了。
她想,一定在“肯凱德号”離開英格蘭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奇迹,使得她的孩子逃脫了茹可夫的毒手。
與此同時,僅管因為搞錯了孩子,珍妮痛苦萬分,可是這個置身于野蠻叢林之中的小“流浪兒”無言的呼喚又一次震動了她那顆充滿母愛的心。
“你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是誰的孩子嗎?”她問安德森。
安德森搖了搖頭。
“不知道,”他說,如果不是你的孩子,我就不清楚是誰的了。
茹可夫說是你的。
我想,他确實認為這就是你的小傑克。
“現在我們該拿他怎麼辦呢?我不能再回茹可夫那兒了,他會把我槍斃了。
可你還可以回去。
我把你送到大海,然後再讓黑人們把你送到船上,你看怎麼樣?” “不!不!”珍妮叫喊着,“我絕不回去!我甯願死也不願意再落入那個壞蛋之手。
讓我們帶着這個可憐的小東西一塊兒走吧。
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我們總會得救的。
” 于是他們繼續落荒而去,帶着六個給他們挑糧食和帳篷的摩蘇拉人。
他們的行李什物都是安德森準備逃跑時偷偷搬到船上的。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珍妮·克萊頓都受着難以言傳的痛苦的煎熬。
晝夜相連似乎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惡夢,很快她就失去了時間、日期的概念,不知道他們是漫遊了多少年還是多少天。
在這無窮無盡的恐懼與苦難之中,隻有一個閃光的點,就是這個小孩兒,他那輕輕撫摸她的嬌嫩的小手已經緊緊抓住她的心。
這個小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她自己的小孩兒,填補了因為失去他,心靈深處産生的那片空白。
當然,他永遠不能和小傑克劃等号,不過随着時間的流逝,她已經将母愛完全給予了這個可憐的小孩兒。
後來,隻要坐在那兒閉上一雙眼睛,她就沉浸在甜蜜的想象之中,覺得緊貼胸口的孩子就是她親生的兒子。
有一陣子他們向内陸跋涉的速度非常緩慢。
從沿海地區來打獵的黑人不時傳來消息,說茹可夫還沒有搞清他們逃跑的方向。
此外,安德森希望盡量減輕這位嬌生慣養的婦人一路上的艱辛,便放慢了速度,休息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走路的時候,瑞典人堅持替珍妮抱小孩兒,還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她少消耗一點兒體力。
自從發現偷出來的小孩兒不是小傑克之後,安德森一直懊惱萬分。
而珍妮一旦相信,他确實是出于一片好心之後,便一再請求不要再為這個無法避免的錯誤而自責。
每天宿營時,安德森總是親自指揮摩蘇拉人給珍妮和孩予支起一個舒舒服服的帳篷。
而且總是給她選擇最有利的地形,帳篷四周還用帶刺的荊棘築起一道結結實實的圍牆。
她吃的東西也是瑞典人從他們有限的“庫存”中能夠找到的最好的食物。
然而最讓珍妮感動的是這個漢子對她總是十分體諒,禮貌周全。
珍妮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奇怪一個面目可憎的人,居然會有如此崇高的品格。
後來,他那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騎士精神,以及對她始終如一的關心和同情使得他的形象在珍妮的心目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透過醜陋的外表,她看見他性格中的真誠、善良和美好。
後來聽說茹可夫離他們已經不遠,而且終于發現了他們的行蹤,安德森和珍妮一行九人才加快了速度。
這時,他們又到了烏加貝河,安德森拿東西和一位酋長換了一條獨木舟。
這位酋長的村莊在離烏加貝河一條支流不遠的河岸上。
這以後,這一小夥逃亡者便乘獨木舟,沿着寬闊的烏加貝河逆流而上。
他們走得
她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臉上現出一副可憐巴巴的、驚駭的表情。
“該麼了?”他問道,“你病了?” “我的孩子在哪兒?”她叫喊着,并不回答他的問題。
安德森把那個胖乎乎的小孩兒朝她遞過去,珍妮搖了搖頭。
“這不是我的孩子,”她說,“你知道,這不是我的孩子。
你跟那個俄國佬一樣,都是魔鬼!” 安德森驚訝得瞪大了一雙藍眼睛。
“不是你的?”他驚叫道,“你說過‘肯凱德号’上那個小孩子是你的兒子。
” “不是這個,”珍妮痛苦地回答道,“是另外那個。
他哪兒去了?船上一定有兩個孩子,這個孩子我從來沒有見過。
” “船上隻有這個孩子,我以為是你的。
非常抱歉。
” 安德森焦躁不安,急得走過來走過去,珍妮看出他确實不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小傑克。
不一會兒嬰兒哭了起來,他在瑞典人的臂彎裡蹬着兩隻小腳,還探出身子向這位年輕婦人伸出一雙手。
對此她不能無動于衷。
她輕輕叫了一聲,跳起來,從安德森手裡抱過小孩兒,緊緊摟在胸前。
她默默地啜泣了好一陣子,臉貼在孩子肮髒的小衣服上。
由于這小東西不是她親愛的小傑克而引起的痛苦與悲傷,漸漸地被一個新的希望代替了。
她想,一定在“肯凱德号”離開英格蘭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奇迹,使得她的孩子逃脫了茹可夫的毒手。
與此同時,僅管因為搞錯了孩子,珍妮痛苦萬分,可是這個置身于野蠻叢林之中的小“流浪兒”無言的呼喚又一次震動了她那顆充滿母愛的心。
“你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是誰的孩子嗎?”她問安德森。
安德森搖了搖頭。
“不知道,”他說,如果不是你的孩子,我就不清楚是誰的了。
茹可夫說是你的。
我想,他确實認為這就是你的小傑克。
“現在我們該拿他怎麼辦呢?我不能再回茹可夫那兒了,他會把我槍斃了。
可你還可以回去。
我把你送到大海,然後再讓黑人們把你送到船上,你看怎麼樣?” “不!不!”珍妮叫喊着,“我絕不回去!我甯願死也不願意再落入那個壞蛋之手。
讓我們帶着這個可憐的小東西一塊兒走吧。
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我們總會得救的。
” 于是他們繼續落荒而去,帶着六個給他們挑糧食和帳篷的摩蘇拉人。
他們的行李什物都是安德森準備逃跑時偷偷搬到船上的。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珍妮·克萊頓都受着難以言傳的痛苦的煎熬。
晝夜相連似乎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惡夢,很快她就失去了時間、日期的概念,不知道他們是漫遊了多少年還是多少天。
在這無窮無盡的恐懼與苦難之中,隻有一個閃光的點,就是這個小孩兒,他那輕輕撫摸她的嬌嫩的小手已經緊緊抓住她的心。
這個小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她自己的小孩兒,填補了因為失去他,心靈深處産生的那片空白。
當然,他永遠不能和小傑克劃等号,不過随着時間的流逝,她已經将母愛完全給予了這個可憐的小孩兒。
後來,隻要坐在那兒閉上一雙眼睛,她就沉浸在甜蜜的想象之中,覺得緊貼胸口的孩子就是她親生的兒子。
有一陣子他們向内陸跋涉的速度非常緩慢。
從沿海地區來打獵的黑人不時傳來消息,說茹可夫還沒有搞清他們逃跑的方向。
此外,安德森希望盡量減輕這位嬌生慣養的婦人一路上的艱辛,便放慢了速度,休息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走路的時候,瑞典人堅持替珍妮抱小孩兒,還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她少消耗一點兒體力。
自從發現偷出來的小孩兒不是小傑克之後,安德森一直懊惱萬分。
而珍妮一旦相信,他确實是出于一片好心之後,便一再請求不要再為這個無法避免的錯誤而自責。
每天宿營時,安德森總是親自指揮摩蘇拉人給珍妮和孩予支起一個舒舒服服的帳篷。
而且總是給她選擇最有利的地形,帳篷四周還用帶刺的荊棘築起一道結結實實的圍牆。
她吃的東西也是瑞典人從他們有限的“庫存”中能夠找到的最好的食物。
然而最讓珍妮感動的是這個漢子對她總是十分體諒,禮貌周全。
珍妮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奇怪一個面目可憎的人,居然會有如此崇高的品格。
後來,他那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騎士精神,以及對她始終如一的關心和同情使得他的形象在珍妮的心目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透過醜陋的外表,她看見他性格中的真誠、善良和美好。
後來聽說茹可夫離他們已經不遠,而且終于發現了他們的行蹤,安德森和珍妮一行九人才加快了速度。
這時,他們又到了烏加貝河,安德森拿東西和一位酋長換了一條獨木舟。
這位酋長的村莊在離烏加貝河一條支流不遠的河岸上。
這以後,這一小夥逃亡者便乘獨木舟,沿着寬闊的烏加貝河逆流而上。
他們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