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裝備用部件

關燈
“發現号”的艙外作業艇,或稱“宇宙艙”,是一些九英尺直徑的球體,作業人員坐在窗口,視野很寬。

    它的主要火箭推力可以産生相當于引力五分之一的加速度——剛剛足以在月球上蹒珊而行——一些控制高度的小噴嘴可以用來駕駛。

    從窗子正下方的一個部件伸出兩副帶有關節的金屬臂,或稱“華爾多”,一副是幹重活的,另一副是幹細活的。

    還有一座相當規模的塔樓,裡面裝着各種電動工具,如螺旋鑽、風鑽、電鋸、電鑽等。

     宇宙艙并不是人類設計出來的最漂亮的運載工具,但在真空中建設或維修卻絕對缺少不了它。

    它一般都以女人名字命名,大概是因為它的性格有時候有一點難以捉摸。

    “發現号”的三架分别命名為:安娜、貝蒂和克拉拉。

     普爾穿上個人的帶氣壓服裝——這是最後一道防線——爬進宇宙艙以後,用了十分鐘的時間仔細檢查操縱裝置。

    他試發動一下駕駛噴氣發動機,伸了伸“華爾多”,又檢查了氧氣、燃料、電力儲備,在他完全滿意之後,他通過無線電路同哈爾講說。

    雖然鮑曼就站在控制台旁,除了明顯的錯誤或失控他是不願幹預的。

     “我是貝蒂。

    開始連續減壓。

    ” “連續減壓開始。

    ”哈爾重複說。

     馬上,普爾可以聽到氣筒的抖動,寶貴的空氣随即被抽出氣閘室。

    接着,隔艙的薄金屬外殼出現沙拉沙拉、劈劈啦啦的響聲;然後。

    經過大約五分鐘,哈爾報告說:“連續減壓完畢。

    ” 普爾對他的精儀表盤作了最後的檢查,一切完全正常。

     “開外門。

    ”他命令道。

     哈爾又重複了他的命令;在任何階段,隻要普爾喊叫一聲“停止!”計算機就會把整個程序立即中止。

     在飛船前部,船壁滑開。

    随着最後一絲空氣出到外面空間,普爾感到宇宙艙稍稍搖撼了一下。

    接着,他眼前就是一片星鬥——正好面對着遠在四億英裡外的小金盤般的土星。

     “開始抛射宇宙艙。

    ” 慢慢地,吊着宇宙艙的鋼軌伸展出敞開的門,把那運載工具懸空挂在飛船船身之外。

     貝蒂對于操縱反應很靈敏;普爾讓她向外漂浮一百英尺,然後降低她前進的動力,讓她轉了一圈,這時普爾正好面向着飛船。

    于是他開始沿着帶氣壓的船身巡查。

     他的第一個目标是一個大約半英寸大小的融解部位,中心有個小坑。

    以每小時十萬英裡以上的速度撞擊這地方的塵埃肯定還沒針尖那麼大,它那巨大的動能立即把它升華為氣體。

    象常常發生的情況一樣,那小坑看起來好象是由飛船内部的一次爆炸形成的;在這種速度下,物質的表現是奇特的,普通常識中的力學規律往往不适用。

     普爾仔細地檢查了這一部位,然後從宇宙艙的常備工具箱中取出帶氣壓的容器向那部位噴灑了封閉劑。

    那白色膠狀液體在金屬外皮上擴散開來,蓋住那小坑。

    漏洞中出來的空氣吹起一個大氣泡,擴展到六英寸大小時爆裂開——随後又出現一個小一些的氣泡——然後那速凝水泥起了作用,小氣泡也消失了。

    普爾凝視了幾分鐘,直到不見了動靜。

    但為了加倍保險,他又噴灑上第二層;随後轉向天線。

     最終到達遠距離天線時,他詳細觀察了情況。

    那二十英尺直徑的大缽似乎是對準着太陽的,因為地球這時差不多是和太陽的表面形成一線。

    因此天線裝置和它的全部瞄準杆都在黑暗中,藏在那大金屬缽的陰影裡。

     普爾從後邊接近;他曾經注意不走到那缽形反射器前邊,以免使貝蒂隔斷無線電波束,造成同地球聯系的暫時但卻是不愉快的中斷。

    他看不見他來維修的裝備的任何部分,因此不得不打開隔艙的探照燈,驅除那些陰影。

     那小金屬闆下邊就是出毛病的原因所在。

    金屬闆是由四顆緊鎖螺栓固定住的,而整個AE—35部件從設計上就是便于拆換的,普爾估計不會發生問題。

     然而,很明顯,要是留在宇宙艙之中,他是無法進行這一工作的。

    不僅離開那精密網狀的天線結構太近是危險的,而且貝蒂的操縱噴氣機很容易沖彎那薄紙般的巨大無線電反射鏡面。

    他不得不把宇宙艙停在二十英尺以外,他自己穿着宇航服走出宇宙艙。

    反正用他戴手套的雙手來拆卸那部件要比貝蒂的遙控器具快得多。

     他檢查宇航服上各種系統,感到滿意以後,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