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月球上“帝國”

關燈
柯萊維烏斯坐落在南部高地的中心,直徑一百五十英裡,是月球正面第二個最大的環形山。

    它年代久遠,多少世紀的火山爆發和宇宙間物質的轟擊在山壁和穴底上留下了創痕和麻坑。

    但是,自從進入形成環形山的最後時代以後,行星帶中的碎片雖然仍在沖撞帶内的星球,這地方卻已安享了五億年的太平。

     現在,它的表層上面和下面又有了新奇的振動,因為人類正面這裡建立他們在月球上的第一個永久性橋頭堡。

    柯萊維烏斯基地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完全自給。

    當地的岩石經過粉碎、加熱和化學處理,可以産生全部生活必需品。

    氫、氧、碳、氮、磷——這一切,以及其他大多數元素,都可以在月球裡找到,隻要知道怎樣去找。

     基地自成一個體系,很象是地球本身的一個活動模型,生命的一切化學變化在這裡周而複始。

    在一個巨大的“溫室裡——埋在月球表面上的一間圓形的房間裡——空氣是淨化了的。

    夜間有照明燈,白天有濾過的陽光,成英畝茁壯的綠色植物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

    它們都是特殊的變種,專門為了向空氣補充氧氣的明确目的而進行改良,同時作為副産品也提供食糧。

     更多的食品是通過化學加工系統和藻類繁殖而生産出來的。

     雖然在長長的透明塑料管道中循環遊動的綠色浮渣很難引起饕餮家的食欲,但是生物化學家可以把它轉化成豬排和牛排,隻有在專家面前才不能以假亂真。

     基地上一千一百個男人和六百個女人的隊伍都是在離開地球之前經過仔細挑選、受過高等訓練的科學家和技術員。

    雖然目前在月球上生活已經基本上排除了早期的艱苦、不便和偶然的危險,但是在心理上仍有不小的壓力,那些神經不正常的幽閉恐怖症患者還是不去為妙。

    由于在堅固的磐石或壓實的熔岩中開掘大型地下基地要花費許多經費和時間,在這裡标準的單人“居住面積”隻是六英尺寬、十英尺長、八英尺高的一間屋。

     每個房間都裝飾得很吸引人,非常象高級汽車旅店裡的套間,備有多用沙發、電視機、小型高保真收音機以及顯像電話機。

    不僅如此,通過内部裝修的一項簡單技巧,一按開關就可以把整個一面牆壁變成一片可以亂真的地球景色。

    這種景色還有八種不同的選擇。

     這一類的豪華享受是這個基地的特點,雖然有時候難以說服地球上的人們來認識這種必要性。

    柯萊維烏斯的每一個男人或女人在訓練、旅差和住房上都花費了十萬美元;再多花一點錢來保持他們精神上的安适是值得的。

    這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為了保持心神健全而藝術。

     基地生活的一個引人人勝之處——在整個月球上生活也如此——無疑就是低引力,它使人産生一種普遍的幸福感。

    然而,這一點也有其危險,地球上遷來的移民要經過幾個星期才能适應。

     在月球上,人體要學會一整套新的反應。

    人體需要第一次區别質量和重量。

     一個在地球上體重一百八十磅的人到月球上發現自己才重三十磅,也許會覺得挺高興。

    隻要他保持均衡的速度,沿直線行動,他就會感覺到一種神奇的漂浮感。

    但是一旦他要想轉彎,或突然停步——那麼他就會發現他那一百八十磅的質量或惰性,仍然存在。

    因為質量是固定不變的——在地球上、月亮上、太陽上或在自由空間裡,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正确适應月球生活以前,人們必須懂得:一切物體的惰性比其重量所表現的要高出五倍、這一點往往需要經過多次沖撞和嚴重磕碰才能體會,月球上的老手對新來的人總是在他們習慣以前躲得老遠的。

     柯萊維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