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象
關燈
小
中
大
并在會議閉幕前安排可能的讨論。
使他吃驚的是,他發現賽伯特也準備了一份書面稿,基本上和赫姆包爾特的一樣,賽伯特也準備把它通過空中傳遞系統交給奧羅拉會議。
” “我想赫姆包爾特一定很氣憤。
” “氣極了。
” “那賽伯特呢?他怎麼講的?” “講得簡直和赫姆包爾特一模一樣,一字不差。
” “那麼總是在哪兒呢?” “除了名字的鏡像交換之外,都一樣,據賽伯特說,是他發現的,是他去和赫姆包爾特商量的,赫姆包爾特隻是同意他的分析并稱贊了一翻。
” “那麼每個人都聲明最初的設想是自己的,被對方偷了。
我看這完全不成問題。
在學術問題上,似乎隻需要擺出日期和簽名的研究記錄,便可判斷是誰先設想出來的。
即便有人做假,也能從内部矛盾的地方發現。
” “一般來說,艾利亞朋友,你是對的。
但這是數學,而不是一門試驗科學。
赫姆包爾特聲稱,新發現的要點都是他腦子裡想出來的,論文問世前沒有任何文字的東西。
賽伯特當然說得完全一樣。
” “那麼好吧,采取更果斷一點的措施就可以得出結果,沒有問題,對他們每人進行一次心理測驗,看是誰在撒謊。
” r-達尼爾慢慢地搖了搖頭,“艾利亞朋友,你不了解這些人。
他們都是有地位、有學位的人,是帝國學會的正式會員。
所以他們是不能接受這種職業品行的審訊的,除非有一個由他們同伴──即由他們本行地位相當的人組成的陪審團來審查,或者要麼他們自己主動放棄這個權利。
” “那就這樣試他們一下。
有罪一方是不會放棄這個權利的。
因為他經不住心理測驗;而無罪一方則馬上會放棄它。
這下簡直用不着測驗了。
” “那樣做行不通,艾利亞朋友。
在這種民政部下放棄權利受外行的審查,這對聲望可是一個嚴重的、也許是不可挽回的打擊,兩個人都會出于自尊心而斷然拒絕放棄權利去接受專門審訊的。
相形之下,有罪還是無罪的問題就相當次要了。
” “那樣的話,暫就别管它吧。
在你到奧羅拉以前先把這件事擱一擱。
在神經生物物理會議上,會有許多同他們地位相等的同行,到那時──” “那交意味着對科學本身的巨大打擊,艾利亞朋友。
這兩個人都會被用來造成醜聞,連無罪的人也要因為曾牽連進如此不體面的局面而受到責難。
事後,人們會後悔為什麼不在法庭外不惜任何代價而悄悄解決這件事。
” “好吧,我不是宇宙人,可我盡量相信這種态度說得通。
當事怎麼表示?” “赫姆包爾特完全同意。
他說如果賽伯特承認自己偷竊了别人的思維成果,并讓赫姆包爾特繼續傳播他的論文,或至少在會議上發表,他就不再堅持控告,賽伯特的惡行他可對人保密,當然船長除外,他是參與了争論的唯一的局外人。
” “但年輕的賽伯特不會同意吧?” “正相反,他全都同意,隻是把他們倆人的名字颠倒了一下,還是鏡像問題。
” “那他們就幹坐在那兒僵持着?” “艾利亞朋友,我認為他們倆都在等待對方屈服并認罪。
” “那就等吧。
” “船長認定這樣做不行。
你知道,等待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是兩個人都僵持着,這樣,星船到達奧羅拉時,知識分子的醜聞就會敗露,那麼在船上主持公道的船長就要丢面子,因為他沒能悄悄地妥善地解決這件事。
而這對他來說不是能忍受的。
” “那第二種可能呢?” “就是兩個數學家中的一個承認做錯了,可這個認錯的人是因為真的有罪,還是出于防止洩露醜聞的高尚動機呢?一個如果道德高尚,情願丢棄榮譽也不願看到整個科學事業受危害,那麼讓他喪失榮譽對嗎?或者,有罪的一方最後願意認錯,而且裝得好象他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科學,因而避免了為他的醜行而丢臉,卻會對方蒙上了一層可疑的陰影。
船長将是唯一知道底細的人,但他不願在他的有生之年中,為他到底是否參與過一次荒誕的錯案而感到内疚。
” 白利歎了口氣:“一場勾心鬥角的把戲。
奧德拉越來越近了,誰先透露呢?經過情況就是這樣吧,達尼爾?” “還不完全。
此事還有見證人呢。
” “上帝啊!你為什麼開頭不說呢?什麼見證人?” “赫姆包爾特的貼身仆人──”(待續) “我想,是個機器人吧?” “當然是,他叫r-普萊斯頓。
第一次會而時他就在場,可以在每個細節上為赫姆包爾特作證。
” “你的意思是他會說那個設想最早就是赫姆包爾特博士的,是赫姆包爾特博士把它詳盡地告訴了賽伯特博士,賽伯特博士稱贊了一番等等。
” “是啊,全部細節。
” “我明白了。
問題就此解決了還是沒解決?可能是沒有解決。
” “你猜得很對,并沒有解決問題,因為還有第二個證人。
賽伯特博士有也個貼身仆人,叫r-伊達,剛巧是和r-普萊斯頓同一型号的另一個機器人。
我相信還是同一年在同一個工廠制造的,而且兩個人當仆人的年頭也一樣長。
” “真是奇遇──千載難逢的奇遇。
” “這倒是事實。
而且這兩個仆人各執一詞,要根據他們的話作出判斷實在太困難了。
” “那麼r-伊達講的和r-普萊斯頓講的一模一樣?” “除了名字的鏡像颠倒之外,完全相同。
” “于是r-伊達就說道,年輕的賽伯特博士,就是還不到五十歲的那個人──”利耶-白利聲音裡還多少保留着一點諷刺的語調,他自己也還不到五十歲,但認為自己早就說不上年輕了──“先有了那個設想,是他把詳情告訴了赫姆包爾特博士,并得到了他的竭力稱贊等等。
” “是的,艾利亞朋友。
” “那麼,有一個機器人是在說謊。
”
使他吃驚的是,他發現賽伯特也準備了一份書面稿,基本上和赫姆包爾特的一樣,賽伯特也準備把它通過空中傳遞系統交給奧羅拉會議。
” “我想赫姆包爾特一定很氣憤。
” “氣極了。
” “那賽伯特呢?他怎麼講的?” “講得簡直和赫姆包爾特一模一樣,一字不差。
” “那麼總是在哪兒呢?” “除了名字的鏡像交換之外,都一樣,據賽伯特說,是他發現的,是他去和赫姆包爾特商量的,赫姆包爾特隻是同意他的分析并稱贊了一翻。
” “那麼每個人都聲明最初的設想是自己的,被對方偷了。
我看這完全不成問題。
在學術問題上,似乎隻需要擺出日期和簽名的研究記錄,便可判斷是誰先設想出來的。
即便有人做假,也能從内部矛盾的地方發現。
” “一般來說,艾利亞朋友,你是對的。
但這是數學,而不是一門試驗科學。
赫姆包爾特聲稱,新發現的要點都是他腦子裡想出來的,論文問世前沒有任何文字的東西。
賽伯特當然說得完全一樣。
” “那麼好吧,采取更果斷一點的措施就可以得出結果,沒有問題,對他們每人進行一次心理測驗,看是誰在撒謊。
” r-達尼爾慢慢地搖了搖頭,“艾利亞朋友,你不了解這些人。
他們都是有地位、有學位的人,是帝國學會的正式會員。
所以他們是不能接受這種職業品行的審訊的,除非有一個由他們同伴──即由他們本行地位相當的人組成的陪審團來審查,或者要麼他們自己主動放棄這個權利。
” “那就這樣試他們一下。
有罪一方是不會放棄這個權利的。
因為他經不住心理測驗;而無罪一方則馬上會放棄它。
這下簡直用不着測驗了。
” “那樣做行不通,艾利亞朋友。
在這種民政部下放棄權利受外行的審查,這對聲望可是一個嚴重的、也許是不可挽回的打擊,兩個人都會出于自尊心而斷然拒絕放棄權利去接受專門審訊的。
相形之下,有罪還是無罪的問題就相當次要了。
” “那樣的話,暫就别管它吧。
在你到奧羅拉以前先把這件事擱一擱。
在神經生物物理會議上,會有許多同他們地位相等的同行,到那時──” “那交意味着對科學本身的巨大打擊,艾利亞朋友。
這兩個人都會被用來造成醜聞,連無罪的人也要因為曾牽連進如此不體面的局面而受到責難。
事後,人們會後悔為什麼不在法庭外不惜任何代價而悄悄解決這件事。
” “好吧,我不是宇宙人,可我盡量相信這種态度說得通。
當事怎麼表示?” “赫姆包爾特完全同意。
他說如果賽伯特承認自己偷竊了别人的思維成果,并讓赫姆包爾特繼續傳播他的論文,或至少在會議上發表,他就不再堅持控告,賽伯特的惡行他可對人保密,當然船長除外,他是參與了争論的唯一的局外人。
” “但年輕的賽伯特不會同意吧?” “正相反,他全都同意,隻是把他們倆人的名字颠倒了一下,還是鏡像問題。
” “那他們就幹坐在那兒僵持着?” “艾利亞朋友,我認為他們倆都在等待對方屈服并認罪。
” “那就等吧。
” “船長認定這樣做不行。
你知道,等待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是兩個人都僵持着,這樣,星船到達奧羅拉時,知識分子的醜聞就會敗露,那麼在船上主持公道的船長就要丢面子,因為他沒能悄悄地妥善地解決這件事。
而這對他來說不是能忍受的。
” “那第二種可能呢?” “就是兩個數學家中的一個承認做錯了,可這個認錯的人是因為真的有罪,還是出于防止洩露醜聞的高尚動機呢?一個如果道德高尚,情願丢棄榮譽也不願看到整個科學事業受危害,那麼讓他喪失榮譽對嗎?或者,有罪的一方最後願意認錯,而且裝得好象他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科學,因而避免了為他的醜行而丢臉,卻會對方蒙上了一層可疑的陰影。
船長将是唯一知道底細的人,但他不願在他的有生之年中,為他到底是否參與過一次荒誕的錯案而感到内疚。
” 白利歎了口氣:“一場勾心鬥角的把戲。
奧德拉越來越近了,誰先透露呢?經過情況就是這樣吧,達尼爾?” “還不完全。
此事還有見證人呢。
” “上帝啊!你為什麼開頭不說呢?什麼見證人?” “赫姆包爾特的貼身仆人──”(待續) “我想,是個機器人吧?” “當然是,他叫r-普萊斯頓。
第一次會而時他就在場,可以在每個細節上為赫姆包爾特作證。
” “你的意思是他會說那個設想最早就是赫姆包爾特博士的,是赫姆包爾特博士把它詳盡地告訴了賽伯特博士,賽伯特博士稱贊了一番等等。
” “是啊,全部細節。
” “我明白了。
問題就此解決了還是沒解決?可能是沒有解決。
” “你猜得很對,并沒有解決問題,因為還有第二個證人。
賽伯特博士有也個貼身仆人,叫r-伊達,剛巧是和r-普萊斯頓同一型号的另一個機器人。
我相信還是同一年在同一個工廠制造的,而且兩個人當仆人的年頭也一樣長。
” “真是奇遇──千載難逢的奇遇。
” “這倒是事實。
而且這兩個仆人各執一詞,要根據他們的話作出判斷實在太困難了。
” “那麼r-伊達講的和r-普萊斯頓講的一模一樣?” “除了名字的鏡像颠倒之外,完全相同。
” “于是r-伊達就說道,年輕的賽伯特博士,就是還不到五十歲的那個人──”利耶-白利聲音裡還多少保留着一點諷刺的語調,他自己也還不到五十歲,但認為自己早就說不上年輕了──“先有了那個設想,是他把詳情告訴了赫姆包爾特博士,并得到了他的竭力稱贊等等。
” “是的,艾利亞朋友。
” “那麼,有一個機器人是在說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