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語石
關燈
小
中
大
人語石
阿西莫夫
小行星帶空域廣衰,人迹稀少。
派駐醜号星際站值勤一年,目前已屆第七個月份的拉裡-沃納茨基越來越頻繁地懷疑,他賺的薪水是否能補償他幾乎孑然一身,在遠離地球将近七萬英裡的地方蔔居的損失。
他是個身材修長的小夥子,外表既不象是宇航工程師,又不象是在小行星上居住的人。
碧藍的眼睛,奶油色的黃發,一副無可辯駁的天真無邪的神氣,掩蓋了那敏捷的頭腦和那由于離群索居而益發強烈的好奇心。
無邪的相貌和好奇心,對他登上羅伯特-q号飛船幫助很大。
羅伯特-q号飛船剛剛降落在五号星際站外沿平台上,沃納茨基幾乎立即登上飛船。
他流露出急切的快慰神色,倘若是一條狗,那一定會伴随着搖動尾巴,發出一陣不和諧的歡叫聲的。
羅伯特-q号船長,濃眉大眼,臉上嚴肅愠怒,用沉默回答沃納茨基的歡笑。
不過,這并沒有什麼兩樣。
對沃納茨基來說,飛船是他渴望中的伴侶,應當受到歡迎。
飛船可以随便使用那數百萬加侖的冰塊,船員也可以随便享用那數以噸計的冰凍濃縮食品。
這些東西貯存在挖空的、作為五号星際站的小行星上。
沃納茨基已經把超核發動機需要的動力工具和替換部件準備停當。
沃納茨基稚氣的臉上堆滿笑容,一邊填寫例行的表格。
他迅速地填好表格,好以後換算成計算機符号進行分檔。
他記下了飛船名稱、序列号、引擎号、力場發生器号等等,還有起始港(“小行星,有不少小行星,簡直不知道最後啟航的是哪一顆”,沃納茨基隻寫道:“帶”。
這是“小行星帶”的慣常縮寫形式)、目的港(“地球”)以及停靠理由(“超核動力驅動器發生間歇”)。
“一共有多少船員,船長?”沃納茨基問,一邊看着飛船證件。
船長說:“兩個。
這會兒就檢查超核裝置,怎樣?我們有一船貨要運呢。
”他腮幫子發青,長着黑燦燦的胡茬子,一副終生在小行星上挖礦的粗犷舉止,然而談吐之間卻透着他是個受過教育,甚至是個有文化素養的人。
“好的,”沃納茨基用力拖着診斷包進入引擎室,背後跟着船長。
他不費力氣、頗有效率地測試了電路、真空度、力場強度。
他不由自主地對船長産生了好奇。
盡管沃納茨基對周圍環境并不喜歡,但他模模糊糊地意識到,有些人竟然在廣漠的空間和無拘無束的太空中發現了它的魅力。
然而,他捉摸,象船長這樣的人,決不僅僅是一個酷愛小行星的孤獨的礦工。
他說:“您采掘什麼特殊礦石嗎?” 船長蹙了蹙眉,說:“鉻礦石跟錳礦石。
” “是這樣嗎?……如果我是您的話,那我就換換詹諾氏複式接頭。
” “故障就出在這裡嗎?” “不,不在這裡。
隻是有點失修。
飛不到一百萬英裡又要出毛病的。
隻要您把飛船駛到這裡來——” “好的,那就換吧。
不過,找出間歇的原因好嗎?” “盡我的力吧,船長。
” 船長最後的一席話非常生硬,甚至讓沃納茨基也感到尴尬。
他一聲不吭地幹了一會兒,然後站起身來。
“半反射器光子模糊。
正電子束一達到它的位置,傳動器便熄火了。
您得換一個。
“需要多長時間?” “幾個小時。
也許得十二個小時。
” “什麼?我已經誤期了。
” “那沒辦法,”沃納茨基依然興緻勃勃。
“我能做到的就是這些。
整個系統必須用氦沖洗三個鐘頭,我才能進去。
然後我得校準半反射器,而那需要時間。
我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内把它校得差不多,不過,僅僅是差不多。
進入不了火星軌道,船就會毀掉。
” 船長悻悻地望着。
“好,動手吧。
” 沃納茨基小心翼翼地把氦罐搬上飛船。
由于飛船的假重力發生器已經關閉,氦罐簡直沒有重量,但是,仍然具有全部質量和惰性。
就是說,要想讓它朝正确方向轉彎,就必須小心從事。
由于沃納茨基本身也失去了重量,操作就越發困難。
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氦罐上面,在擁擠的船舷後側拐錯了彎,一時走進一間奇特的黑咕隆冬的船艙。
他剛剛驚叫一聲,接着便有兩個人朝他撲過來,把氦罐推開,在他身後關上艙門。
後來,好奇心壓倒了他的謹慎,說:“您船上弄了個矽石錐體人,船長。
一個大的矽石人。
” 船長慢騰騰地轉身面對着沃納茨基,用絲毫本動聲色的語調說:“是嗎?” “我看到啦。
仔細瞧瞧行嗎?” “幹嘛?” 沃納茨基變得乞求似的。
‘峨,你瞧,船長,我在這塊石頭上呆了半年多了。
在這些小行星上所能看到的書,我全看了,也就是說,看了有關矽石錐體人的全部文章。
可連一個小小的矽石人也沒見過哩。
發發悲慈吧。
” “可我知道你還有活要幹呀。
” “隻不過是幾個鐘頭的氦沖洗罷了。
沖洗不完,根本沒什麼要做的。
您怎麼攜帶着一個矽石人到處亂飛呢,船長?” “是個玩物。
有人愛玩狗,我愛玩矽石錐體人?” “您教它說話來着?” 船長臉色通紅。
“你幹嘛問這個?” “有些矽石人會說話。
有的甚至能猜測人的思想。
” “你是幹什麼的?是研究這些東西的專家?” “我一直閱讀有關矽石錐體人的文章。
我跟您說過。
得啦,船長,咱們瞧瞧去。
” 沃納茨基裝得沒有注意到船長正面對着他,身旁一邊站着個船員。
三個人當中,哪一個也比他塊頭大,哪一個也比他重,每個人——他覺察到——都攜帶着武器。
沃納茨基說:“哦,怎麼啦?我不會偷那件東西的。
我隻不過想看看罷了。
” 也許是由于修理工作尚未結束的緣故,才使他在那會兒免遭一死。
也許更是由于他那副興沖沖的神色,那副幾近低能的傻呼呼的勁頭,使他處于有利的地位。
“晤,那麼,來吧。
” 于是沃納茨基跟着走了。
他那靈活的頭腦在不停地盤算,脈搏當然也跳得更加疾速。
沃納茨基盯着面前那件灰不溜丢的東西,心裡十分畏懼,還有點兒厭惡。
說實在的,他壓根兒沒有見過矽石錐體人,可他見過三維照片,讀過對矽石錐體人進行描述的文章。
然而,在真實的錐體人面前,有些方面無論是語言還是照片都是無法代替的。
它的膚色呈一種油膩光滑的灰色。
動作的緩慢,又恰好适合于一個深藏在岩之中,本身又半是石頭構成的生物。
皮膚下面得肌肉并不扭動;相反,那肌肉卻象一層層薄薄的石闆,互相溜滑地摩擦着。
大體說來,它的形體是雞蛋形的,頂端滾圓,底面扁平,有兩套附肢。
下部有輻射狀的“腿”,一共六條,末端是鋒利的燧石邊刃,還包含着金屬沉積物,相當牢固。
這些邊刃能夠切開岩石,切成可以食用的碎塊。
這個生物的底部平面上,有一通向内髒的開口。
除非錐體人翻過身來,否則是看不見開口的。
岩石碎塊從那裡進入内髒。
在裡面,石灰岩和水合矽酸鹽作用生成矽酮,矽酮又組成錐體人的組織。
剩餘的二氧化矽,形成白色鵝卵石形的堅硬排洩物,經由開口再行排放出來。
在發現矽石錐體人之前,對漫布在這些小行星的岩石構造中小岩洞裡的光滑鵝卵石,地外學家曾經感到莫大的迷惑。
這些生物利用矽酮——帶有烴邊練的矽酮氧聚合物——來完成地球生命中蛋白質所能完成的許多功能。
他們對這種方式,又是多麼驚訝呀! 從這個生物背部的最高處,伸出其餘的附肢。
這是兩個倒轉過來的錐體,兩兩相對,形成空心,嚴嚴地嵌在平行的凹處,沿着背部垂下來,然而又能朝上略微舉起。
矽石錐體人鑽進岩石裡去時,“耳朵”便縮進去,形成流線型。
當它在挖空的洞穴中休息時,耳朵又可以直豎起來,以使能更好地、更敏感地收聽動靜。
它們與野兔耳朵的酷似,必然讓人們使用矽石錐體人這一稱呼。
比較嚴謹的地外學家,在談論到這些生物時,習慣地稱之為小行星矽石錐體人。
他們認為這些“耳朵”,與這種生物具有的基本心靈感應力,有着某
派駐醜号星際站值勤一年,目前已屆第七個月份的拉裡-沃納茨基越來越頻繁地懷疑,他賺的薪水是否能補償他幾乎孑然一身,在遠離地球将近七萬英裡的地方蔔居的損失。
他是個身材修長的小夥子,外表既不象是宇航工程師,又不象是在小行星上居住的人。
碧藍的眼睛,奶油色的黃發,一副無可辯駁的天真無邪的神氣,掩蓋了那敏捷的頭腦和那由于離群索居而益發強烈的好奇心。
無邪的相貌和好奇心,對他登上羅伯特-q号飛船幫助很大。
羅伯特-q号飛船剛剛降落在五号星際站外沿平台上,沃納茨基幾乎立即登上飛船。
他流露出急切的快慰神色,倘若是一條狗,那一定會伴随着搖動尾巴,發出一陣不和諧的歡叫聲的。
羅伯特-q号船長,濃眉大眼,臉上嚴肅愠怒,用沉默回答沃納茨基的歡笑。
不過,這并沒有什麼兩樣。
對沃納茨基來說,飛船是他渴望中的伴侶,應當受到歡迎。
飛船可以随便使用那數百萬加侖的冰塊,船員也可以随便享用那數以噸計的冰凍濃縮食品。
這些東西貯存在挖空的、作為五号星際站的小行星上。
沃納茨基已經把超核發動機需要的動力工具和替換部件準備停當。
沃納茨基稚氣的臉上堆滿笑容,一邊填寫例行的表格。
他迅速地填好表格,好以後換算成計算機符号進行分檔。
他記下了飛船名稱、序列号、引擎号、力場發生器号等等,還有起始港(“小行星,有不少小行星,簡直不知道最後啟航的是哪一顆”,沃納茨基隻寫道:“帶”。
這是“小行星帶”的慣常縮寫形式)、目的港(“地球”)以及停靠理由(“超核動力驅動器發生間歇”)。
“一共有多少船員,船長?”沃納茨基問,一邊看着飛船證件。
船長說:“兩個。
這會兒就檢查超核裝置,怎樣?我們有一船貨要運呢。
”他腮幫子發青,長着黑燦燦的胡茬子,一副終生在小行星上挖礦的粗犷舉止,然而談吐之間卻透着他是個受過教育,甚至是個有文化素養的人。
“好的,”沃納茨基用力拖着診斷包進入引擎室,背後跟着船長。
他不費力氣、頗有效率地測試了電路、真空度、力場強度。
他不由自主地對船長産生了好奇。
盡管沃納茨基對周圍環境并不喜歡,但他模模糊糊地意識到,有些人竟然在廣漠的空間和無拘無束的太空中發現了它的魅力。
然而,他捉摸,象船長這樣的人,決不僅僅是一個酷愛小行星的孤獨的礦工。
他說:“您采掘什麼特殊礦石嗎?” 船長蹙了蹙眉,說:“鉻礦石跟錳礦石。
” “是這樣嗎?……如果我是您的話,那我就換換詹諾氏複式接頭。
” “故障就出在這裡嗎?” “不,不在這裡。
隻是有點失修。
飛不到一百萬英裡又要出毛病的。
隻要您把飛船駛到這裡來——” “好的,那就換吧。
不過,找出間歇的原因好嗎?” “盡我的力吧,船長。
” 船長最後的一席話非常生硬,甚至讓沃納茨基也感到尴尬。
他一聲不吭地幹了一會兒,然後站起身來。
“半反射器光子模糊。
正電子束一達到它的位置,傳動器便熄火了。
您得換一個。
“需要多長時間?” “幾個小時。
也許得十二個小時。
” “什麼?我已經誤期了。
” “那沒辦法,”沃納茨基依然興緻勃勃。
“我能做到的就是這些。
整個系統必須用氦沖洗三個鐘頭,我才能進去。
然後我得校準半反射器,而那需要時間。
我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内把它校得差不多,不過,僅僅是差不多。
進入不了火星軌道,船就會毀掉。
” 船長悻悻地望着。
“好,動手吧。
” 沃納茨基小心翼翼地把氦罐搬上飛船。
由于飛船的假重力發生器已經關閉,氦罐簡直沒有重量,但是,仍然具有全部質量和惰性。
就是說,要想讓它朝正确方向轉彎,就必須小心從事。
由于沃納茨基本身也失去了重量,操作就越發困難。
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氦罐上面,在擁擠的船舷後側拐錯了彎,一時走進一間奇特的黑咕隆冬的船艙。
他剛剛驚叫一聲,接着便有兩個人朝他撲過來,把氦罐推開,在他身後關上艙門。
後來,好奇心壓倒了他的謹慎,說:“您船上弄了個矽石錐體人,船長。
一個大的矽石人。
” 船長慢騰騰地轉身面對着沃納茨基,用絲毫本動聲色的語調說:“是嗎?” “我看到啦。
仔細瞧瞧行嗎?” “幹嘛?” 沃納茨基變得乞求似的。
‘峨,你瞧,船長,我在這塊石頭上呆了半年多了。
在這些小行星上所能看到的書,我全看了,也就是說,看了有關矽石錐體人的全部文章。
可連一個小小的矽石人也沒見過哩。
發發悲慈吧。
” “可我知道你還有活要幹呀。
” “隻不過是幾個鐘頭的氦沖洗罷了。
沖洗不完,根本沒什麼要做的。
您怎麼攜帶着一個矽石人到處亂飛呢,船長?” “是個玩物。
有人愛玩狗,我愛玩矽石錐體人?” “您教它說話來着?” 船長臉色通紅。
“你幹嘛問這個?” “有些矽石人會說話。
有的甚至能猜測人的思想。
” “你是幹什麼的?是研究這些東西的專家?” “我一直閱讀有關矽石錐體人的文章。
我跟您說過。
得啦,船長,咱們瞧瞧去。
” 沃納茨基裝得沒有注意到船長正面對着他,身旁一邊站着個船員。
三個人當中,哪一個也比他塊頭大,哪一個也比他重,每個人——他覺察到——都攜帶着武器。
沃納茨基說:“哦,怎麼啦?我不會偷那件東西的。
我隻不過想看看罷了。
” 也許是由于修理工作尚未結束的緣故,才使他在那會兒免遭一死。
也許更是由于他那副興沖沖的神色,那副幾近低能的傻呼呼的勁頭,使他處于有利的地位。
“晤,那麼,來吧。
” 于是沃納茨基跟着走了。
他那靈活的頭腦在不停地盤算,脈搏當然也跳得更加疾速。
沃納茨基盯着面前那件灰不溜丢的東西,心裡十分畏懼,還有點兒厭惡。
說實在的,他壓根兒沒有見過矽石錐體人,可他見過三維照片,讀過對矽石錐體人進行描述的文章。
然而,在真實的錐體人面前,有些方面無論是語言還是照片都是無法代替的。
它的膚色呈一種油膩光滑的灰色。
動作的緩慢,又恰好适合于一個深藏在岩之中,本身又半是石頭構成的生物。
皮膚下面得肌肉并不扭動;相反,那肌肉卻象一層層薄薄的石闆,互相溜滑地摩擦着。
大體說來,它的形體是雞蛋形的,頂端滾圓,底面扁平,有兩套附肢。
下部有輻射狀的“腿”,一共六條,末端是鋒利的燧石邊刃,還包含着金屬沉積物,相當牢固。
這些邊刃能夠切開岩石,切成可以食用的碎塊。
這個生物的底部平面上,有一通向内髒的開口。
除非錐體人翻過身來,否則是看不見開口的。
岩石碎塊從那裡進入内髒。
在裡面,石灰岩和水合矽酸鹽作用生成矽酮,矽酮又組成錐體人的組織。
剩餘的二氧化矽,形成白色鵝卵石形的堅硬排洩物,經由開口再行排放出來。
在發現矽石錐體人之前,對漫布在這些小行星的岩石構造中小岩洞裡的光滑鵝卵石,地外學家曾經感到莫大的迷惑。
這些生物利用矽酮——帶有烴邊練的矽酮氧聚合物——來完成地球生命中蛋白質所能完成的許多功能。
他們對這種方式,又是多麼驚訝呀! 從這個生物背部的最高處,伸出其餘的附肢。
這是兩個倒轉過來的錐體,兩兩相對,形成空心,嚴嚴地嵌在平行的凹處,沿着背部垂下來,然而又能朝上略微舉起。
矽石錐體人鑽進岩石裡去時,“耳朵”便縮進去,形成流線型。
當它在挖空的洞穴中休息時,耳朵又可以直豎起來,以使能更好地、更敏感地收聽動靜。
它們與野兔耳朵的酷似,必然讓人們使用矽石錐體人這一稱呼。
比較嚴謹的地外學家,在談論到這些生物時,習慣地稱之為小行星矽石錐體人。
他們認為這些“耳朵”,與這種生物具有的基本心靈感應力,有着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