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序:雄偉壯闊的“宇宙大織錦”

關燈
《基地》的構想,顯然根據曆史決定論的觀點。

    伹如果人類整體的變化方向可以預測,個人的自由意志仍然存在嗎?艾西莫夫引用氣體運動論答複:單一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是無法預測的,但如果以全部的氣體分子運動來分析,就可以導出氣體的運動定律,得出絕對的結論。

     這樣的答複不—定令人完全滿意(氣體分子畢竟和人不同,沒有意識也沒有意志),但是《基地》三部曲的故事無疑引人入勝,成為艾西莫夫小說裡極受歡迎的經典作品。

     無獨有偶,曆史學家湯恩比也是在旅行的途中,觸發靈感,創造出“挑戰/同應”的理論。

    其後湯恩比費了數十年的時光,撰寫《曆史的研究》來證明他的理論。

    艾西莫夫則在地下鐵裡想出銀河帝國衰亡的故事,其後再添入心理史學的理論,甚至還借用了湯恩比的理論,據此撰寫“帝國”及“基地”系列的虛構曆史。

    這兩個故事十分有趣,一個人由真實的曆史出發,另一個人則進入虛構的曆史,伹兩人的原起點,都是旅行過程激發的聯想。

     艾西莫夫另外一個著名的系列《機器人》,雖然故事的架構和氣魄不如《帝國》和《基地》系列,但是對科幻界和機器人工程學的影響十分深遠。

    有的評論家認為,艾西莫夫寫機器人小說,創造了善良機器人來取代過去的邪惡機器人。

    其實在艾西莫夫之前,不少科幻作家寫機器人并不全是邪惡機器人,即使《莫洛博士島》裡的機器人也有善良的一面。

    我認為艾西莫夫最重要的貢獻,是創造了有意識卻無自由意志的機器人,這是過去的科幻作家不曾想到的。

     餅去的機器人或者隻是架機器,或者是徒具機器外殼的人類。

    艾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顯然不隻是機器,因為他們擁行意識,會思考也能自行做決定。

    但這些機器人沒有自由意志,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受“機器人三大法則”的約束: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因為不采取行動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的存在。

     這就是有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這三大法則,是人類控制機器人的安全措施,然而機器人也因此喪失自由意志。

    機器人不僅不得傷人,甚至沒有權利自殺(因為自殺違反第三法則)!但是機器人真的就因此喪失自由意志嗎?也下盡然,艾西莫夫自己也寫過機器人小說《騙子》,讓機器人赫比曲解“傷害”的意義。

    為了避免人類受到(心理的)傷害,赫比不斷說謊,來迎合人類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卻沒想到欺騙其實傷害更大。

     比較更嚴重的曲解三大法則,是特别強調第一法則的重要:為了避免人類彼此傷害,所以不能不把人類軟禁起來(關入地底世界、關入溫室……),由機器人來控制一切。

    機器人可以不聽人類的命令,因為在第二法則和第一法則抵觸時,第二法則無效。

    這麼一來,人類反而成為機器人豢養的寵物,喪失自由意志了! 這三大法則果然有漏洞,但因此讓艾西莫夫和後世千千萬萬的科幻作者,可以鑽漏洞創造出變化無窮的故事情節。

    一直到現在,我們還不時讀到科幻小說裡引用機器人三大法則,可見艾西莫夫這個點子影響的深遠。

    就内容而言,《機器人》系列包括許多可圈可點的精釆故事;但就整個系列而言,《帝國》和《基地》無疑更加遼闊壯觀,因此各有千秋。

    我個人比較喜歡《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小說,雖然許多讀者可能比較欣賞《帝國》和《基地》的曲折故事。

     艾西莫夫的逝世,為戰後一代科幻作家寫下句點。

    艾西莫夫和克拉克等戰後一代科幻作家,相等于文藝複興時期的啟蒙大師。

    這些人學識淵博,想像力豐富,對科學抱持樂觀的信心,關懷人類未來的大問題,以理性的态度撰寫科幻小說,主要反映白種人的世界觀。

    其後的科幻作家更加多采多姿,更能反映多元化、多種族的世界觀,關心的範圍也有了改變,甚至以感性的态度撰寫科幻小說。

    但是大師已去,大師長在。

    和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一樣,真正流傳下來的還是能經時間考驗的作品。

    艾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這些經典作品,現在由葉李華等人譯成中文,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精心制作推出,真是令人興奮的大事,相信讀者會喜歡這套作品,百讀不厭。

     張系國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