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死星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起,各種感知能力已大為增強。
崔維茲悄聲道:“那裡有一團薄霧。
” “那一定就有大氣層。
”裴洛拉特脫口而出。
“沒有多少,不足以維持生命,但足以産生能掀起灰塵的微風。
對一個擁有稀薄大氣的行星而言,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特征,它甚至還可能有小型極地冰冠——凝結在極地的少數‘水冰’,你知道吧。
這個世界的溫度過高,不可能有固态二氧化碳。
我必須切換到雷達映像,這樣一來,我就能在夜面順利工作。
” “真的嗎?”、“是的。
我應該一開始就試着那樣做,可是這顆行星根本沒空氣,因此也沒有雲層,嘗試用可見光觀察似乎很自然。
” 崔維茲維持了長久的沉默,在這段期間,顯像屏幕中的雷達反射模糊不清,仿佛是一顆行星的抽象畫,有點像某位克裡昂時期藝術家的畫風。
然後他使勁地說了聲:“好——”這個聲音維持了一陣子,之後他再度陷入沉默。
裴洛拉特終于忍不住問道:“什麼東西‘好’?” 崔維茲很快瞥了他一眼。
“我看不到任何隕石坑。
” “沒有隕石坑?這是好現象嗎?”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他咧嘴笑了笑,又說:“非常好的現象。
事實上,可能是好極了。
” 63 菲龍的鼻子一直貼着太空艇的舷窗,透過這個窗口,能直接以肉眼觀察宇宙的一小部分。
這可說是最自然的景觀,完全未經電腦的放大或增強。
寶绮思剛才試着為菲龍解釋宇宙的奧秘,現在她歎了一口氣,低聲對裴洛拉特說:“我不知道她了解多少,親愛的裴。
她單親的那座宅邸,以及宅邸附近一小部分的屬地,對她而言就是整個宇宙。
我想她未曾在夜晚到過戶外,也從來沒見過星星。
” “你真這麼想嗎?” “我真這麼想。
我本來不敢讓她看到任何太空景觀,直到她懂得夠多的字彙,可以稍微了解我的話——你多麼幸運啊,能用她的語言跟她交談。
” “問題是我不算很懂。
”裴洛拉特歉然道:“如果事先毫無準備,宇宙是個相當不易掌握的概念。
她曾對我說,假如那些小扁點都是巨大的世界,每個都像索拉利一樣——當然啦,它們都比索拉利大得多——那它們就不能憑空挂在那裡,它們應該掉下來,她這麼說。
” “根據她既有的知識來判斷,她說得沒錯。
她問的都是合理的問題,一點一滴慢慢累積,最後她終于理解。
至少她有好奇心,而且她不害怕。
” “其實,寶绮思,我自己也好奇。
葛蘭發現前面那個世界沒隕石坑之後,你看他立刻有多大轉變。
這究竟有什麼差别,我完全沒概念,你呢?” “一點也沒有。
然而他的行星學知識比我們豐富得多,我們隻能假設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真希望我也知道。
” “那麼,去問問他。
” 裴洛拉特現出為難的表情。
“我一直擔心會惹他心煩,我可以肯定,他認為我該知道這些事,根本用不着他來告訴我。
” 寶绮思說:“這是傻話,裴。
有關銀河中的神話傳說,他認為可能有用的,随時會毫不猶豫地向你請教,你也總是樂意回答和解釋,他又為何不該如此?你現在就去問他,如果這樣做惹他心煩,他就得到一個練習做人處事的機會,這樣對他也有好處。
” “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不,當然不去。
我要跟菲龍在一起,繼續試着将宇宙的概念裝進她腦子裡。
以後你随時可以解釋給我聽——隻要他對你解釋過。
” 64 裴洛拉特怯生生地走進駕駛艙。
他很高興發現崔維茲正在吹口哨,顯然心情相當好。
“葛蘭。
”他盡可能以快活的語氣說。
崔維茲擡起頭來。
“詹諾夫!你每次進來總是蹑手蹑腳,好像認為打擾我會犯法似地。
把門關上,坐下,坐下!你看看這個。
” 他指着映在顯像屏幕上的行星,然後說:“我隻找到兩三個隕石坑,而且都相當小。
” “那有什麼差别嗎,葛蘭?真有嗎?” “差别?當然有。
你怎麼會這樣問?” 裴洛拉特做了個無奈的手勢。
“這些對我而言都神秘無比。
大學時我主修曆史,除此之外我還修過社會學和心理學,也修了一些語言和文學課程,大多數是古代語文;在研究所的時候,我則專攻神話學。
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行星學,或是其他自然科學。
” “那也沒錯啊,詹諾夫,我甯願你隻精通這些知識。
你對古代語言和神話學的素養,對我們一直有莫大助益,這點你自己也知道——遇到有關行星學的問題,我會負責解決的。
” 他繼續說:“你可知道,詹諾夫,行星是由較小天體碰撞聚合所形成的。
最後撞上來的那些天體,就會造成隕石坑的痕迹,我的意思是有這種可能。
假如一顆行星大到氣态巨行星的水平,大氣層下其實全是液态結構,最後那批撞擊就隻會濺起若幹液體,不會留下任何痕迹。
“較小的固态行星,不論是冰或岩石構成的,都一定會有隕石坑的痕迹。
除非存在某種消除作用,否則它們永遠不會消失。
而消除作用會在三種情況下産生: “第一種情況,這個世界的液态海洋上膠笏一層冰。
這樣一來,任何撞擊都會将冰擊碎,并且令水花四濺。
不久冰層會重新凍結,打個比方,就是使撞破的傷口愈合。
這樣的行星或衛星溫度一定很低,不可能是我們所謂的可住人世界。
” “第二種情況,如果這個世界的火山活動劇烈,那麼一旦有隕石坑形成,熔岩流或火山灰落塵便會源源不斷灌進來,将隕石坑漸漸湮沒。
然而,這樣的行星或衛星也不可能适合人類居住。
” “可住人世界則構成第三種情況。
這種世界也許有極地冰冠,但大部分海洋一定都是自由流體。
它們也可能有活火山,可是一定分布得很稀疏。
這種世界如果出現了隕石坑,它既無法自行愈合,也沒有東西可供填補。
不過它上面有侵蝕作用,風或流動的水都會不斷侵蝕隕石坑,如果還有生命,生物活動也具有強力的侵蝕作用。
懂了吧?” 裴洛拉特思索了一下,然後說:“可是,葛蘭,我一點也下了解你的意思。
我們要去的這顆行星……” “我們明天就要登陸。
”崔維茲興高采烈地說。
“我們要去的這顆行星并沒有海洋。
” “隻有很薄的極地冰冠。
” “也沒有多少大氣。
” “隻有端點星大氣密度的百分之一。
” “也沒有生命。
” “我沒偵測到生命現象。
” “那麼,有什麼東西能侵蝕掉隕石坑呢?” “海洋、大氣和生物。
”崔維茲答道。
“聽着,假如這顆行星一開始就沒有空氣和水分,隕石坑形成後就不會消失,它的表面會到處都坑坑洞洞。
這顆行星上幾乎沒有隕石坑,證明它原本一定含有空氣和水分,而且不久之前,也許還有相當豐沛的大氣和海洋。
此外,看得出這個世界有些巨大的海盆,那裡過去一定曾是汪洋一片,而幹涸河床的痕迹更不在話下。
所以你看,侵蝕作用過去的确存在,是不久之前才停止的,而新的隕石坑還來不及累積。
” 裴洛拉特看來一臉疑惑。
“我也許不是行星學家,可是我也知道,這麼大的一顆行星,足以維持濃厚的大氣數十億年之久,不可能突然讓大氣流失,對不對?” “我也認為不可能。
”崔維茲說:“但這個世界在大氣流失前,上面無疑有生
崔維茲悄聲道:“那裡有一團薄霧。
” “那一定就有大氣層。
”裴洛拉特脫口而出。
“沒有多少,不足以維持生命,但足以産生能掀起灰塵的微風。
對一個擁有稀薄大氣的行星而言,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特征,它甚至還可能有小型極地冰冠——凝結在極地的少數‘水冰’,你知道吧。
這個世界的溫度過高,不可能有固态二氧化碳。
我必須切換到雷達映像,這樣一來,我就能在夜面順利工作。
” “真的嗎?”、“是的。
我應該一開始就試着那樣做,可是這顆行星根本沒空氣,因此也沒有雲層,嘗試用可見光觀察似乎很自然。
” 崔維茲維持了長久的沉默,在這段期間,顯像屏幕中的雷達反射模糊不清,仿佛是一顆行星的抽象畫,有點像某位克裡昂時期藝術家的畫風。
然後他使勁地說了聲:“好——”這個聲音維持了一陣子,之後他再度陷入沉默。
裴洛拉特終于忍不住問道:“什麼東西‘好’?” 崔維茲很快瞥了他一眼。
“我看不到任何隕石坑。
” “沒有隕石坑?這是好現象嗎?”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他咧嘴笑了笑,又說:“非常好的現象。
事實上,可能是好極了。
” 63 菲龍的鼻子一直貼着太空艇的舷窗,透過這個窗口,能直接以肉眼觀察宇宙的一小部分。
這可說是最自然的景觀,完全未經電腦的放大或增強。
寶绮思剛才試着為菲龍解釋宇宙的奧秘,現在她歎了一口氣,低聲對裴洛拉特說:“我不知道她了解多少,親愛的裴。
她單親的那座宅邸,以及宅邸附近一小部分的屬地,對她而言就是整個宇宙。
我想她未曾在夜晚到過戶外,也從來沒見過星星。
” “你真這麼想嗎?” “我真這麼想。
我本來不敢讓她看到任何太空景觀,直到她懂得夠多的字彙,可以稍微了解我的話——你多麼幸運啊,能用她的語言跟她交談。
” “問題是我不算很懂。
”裴洛拉特歉然道:“如果事先毫無準備,宇宙是個相當不易掌握的概念。
她曾對我說,假如那些小扁點都是巨大的世界,每個都像索拉利一樣——當然啦,它們都比索拉利大得多——那它們就不能憑空挂在那裡,它們應該掉下來,她這麼說。
” “根據她既有的知識來判斷,她說得沒錯。
她問的都是合理的問題,一點一滴慢慢累積,最後她終于理解。
至少她有好奇心,而且她不害怕。
” “其實,寶绮思,我自己也好奇。
葛蘭發現前面那個世界沒隕石坑之後,你看他立刻有多大轉變。
這究竟有什麼差别,我完全沒概念,你呢?” “一點也沒有。
然而他的行星學知識比我們豐富得多,我們隻能假設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真希望我也知道。
” “那麼,去問問他。
” 裴洛拉特現出為難的表情。
“我一直擔心會惹他心煩,我可以肯定,他認為我該知道這些事,根本用不着他來告訴我。
” 寶绮思說:“這是傻話,裴。
有關銀河中的神話傳說,他認為可能有用的,随時會毫不猶豫地向你請教,你也總是樂意回答和解釋,他又為何不該如此?你現在就去問他,如果這樣做惹他心煩,他就得到一個練習做人處事的機會,這樣對他也有好處。
” “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不,當然不去。
我要跟菲龍在一起,繼續試着将宇宙的概念裝進她腦子裡。
以後你随時可以解釋給我聽——隻要他對你解釋過。
” 64 裴洛拉特怯生生地走進駕駛艙。
他很高興發現崔維茲正在吹口哨,顯然心情相當好。
“葛蘭。
”他盡可能以快活的語氣說。
崔維茲擡起頭來。
“詹諾夫!你每次進來總是蹑手蹑腳,好像認為打擾我會犯法似地。
把門關上,坐下,坐下!你看看這個。
” 他指着映在顯像屏幕上的行星,然後說:“我隻找到兩三個隕石坑,而且都相當小。
” “那有什麼差别嗎,葛蘭?真有嗎?” “差别?當然有。
你怎麼會這樣問?” 裴洛拉特做了個無奈的手勢。
“這些對我而言都神秘無比。
大學時我主修曆史,除此之外我還修過社會學和心理學,也修了一些語言和文學課程,大多數是古代語文;在研究所的時候,我則專攻神話學。
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行星學,或是其他自然科學。
” “那也沒錯啊,詹諾夫,我甯願你隻精通這些知識。
你對古代語言和神話學的素養,對我們一直有莫大助益,這點你自己也知道——遇到有關行星學的問題,我會負責解決的。
” 他繼續說:“你可知道,詹諾夫,行星是由較小天體碰撞聚合所形成的。
最後撞上來的那些天體,就會造成隕石坑的痕迹,我的意思是有這種可能。
假如一顆行星大到氣态巨行星的水平,大氣層下其實全是液态結構,最後那批撞擊就隻會濺起若幹液體,不會留下任何痕迹。
“較小的固态行星,不論是冰或岩石構成的,都一定會有隕石坑的痕迹。
除非存在某種消除作用,否則它們永遠不會消失。
而消除作用會在三種情況下産生: “第一種情況,這個世界的液态海洋上膠笏一層冰。
這樣一來,任何撞擊都會将冰擊碎,并且令水花四濺。
不久冰層會重新凍結,打個比方,就是使撞破的傷口愈合。
這樣的行星或衛星溫度一定很低,不可能是我們所謂的可住人世界。
” “第二種情況,如果這個世界的火山活動劇烈,那麼一旦有隕石坑形成,熔岩流或火山灰落塵便會源源不斷灌進來,将隕石坑漸漸湮沒。
然而,這樣的行星或衛星也不可能适合人類居住。
” “可住人世界則構成第三種情況。
這種世界也許有極地冰冠,但大部分海洋一定都是自由流體。
它們也可能有活火山,可是一定分布得很稀疏。
這種世界如果出現了隕石坑,它既無法自行愈合,也沒有東西可供填補。
不過它上面有侵蝕作用,風或流動的水都會不斷侵蝕隕石坑,如果還有生命,生物活動也具有強力的侵蝕作用。
懂了吧?” 裴洛拉特思索了一下,然後說:“可是,葛蘭,我一點也下了解你的意思。
我們要去的這顆行星……” “我們明天就要登陸。
”崔維茲興高采烈地說。
“我們要去的這顆行星并沒有海洋。
” “隻有很薄的極地冰冠。
” “也沒有多少大氣。
” “隻有端點星大氣密度的百分之一。
” “也沒有生命。
” “我沒偵測到生命現象。
” “那麼,有什麼東西能侵蝕掉隕石坑呢?” “海洋、大氣和生物。
”崔維茲答道。
“聽着,假如這顆行星一開始就沒有空氣和水分,隕石坑形成後就不會消失,它的表面會到處都坑坑洞洞。
這顆行星上幾乎沒有隕石坑,證明它原本一定含有空氣和水分,而且不久之前,也許還有相當豐沛的大氣和海洋。
此外,看得出這個世界有些巨大的海盆,那裡過去一定曾是汪洋一片,而幹涸河床的痕迹更不在話下。
所以你看,侵蝕作用過去的确存在,是不久之前才停止的,而新的隕石坑還來不及累積。
” 裴洛拉特看來一臉疑惑。
“我也許不是行星學家,可是我也知道,這麼大的一顆行星,足以維持濃厚的大氣數十億年之久,不可能突然讓大氣流失,對不對?” “我也認為不可能。
”崔維茲說:“但這個世界在大氣流失前,上面無疑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