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冰上怪獸斯芬克司
關燈
小
中
大
都是原“哈勒布雷納”号的人;然後是“珍妮”号的船長威廉·蓋伊、水手羅伯茨、科文、特裡因科。
一共十三人,是個不吉利的數字①。
啟航以前,傑姆·韋斯特和水手長細心周到地在我們小艇的三分之一處安裝了一個桅杆。
這桅由一條支索和數條側支索固定,可撐起一片寬大的前桅帆。
這片前桅帆是用雙桅帆船上的第二層帆剪成的。
“帕拉庫塔”号主橫梁處寬六法尺,總算設法給這片臨時增加的船帆加了些支架。
當然這套帆纜索具不可能逼風航行。
但是從順風一直到滿後側風,張帆後均可保證足夠的速度,平均二十四小時走三十海裡,五個星期就可将到大浮冰的約一千海裡路程拿下來。
如果水流和風向持續不斷地将“帕拉庫塔”号推向東北方向,把希望寄托在這個速度上是毫不過分的。
偶爾海風停止,我們還可用短槳幫忙。
四雙短槳,用八個人操作,仍可保證小艇有一定的速度。
①西方人迷信,認為十三這個數字不吉利。
啟程後的一星期内,沒有任何特殊事情值得一談。
海風不斷從南方吹來。
珍妮灣兩岸之間沒有出現任何逆流。
隻要哈勒布雷納地海岸不向西偏離太遠,兩位船長打算盡量沿海岸前進,與它保持一二鍊的距離。
這樣,在發生事故船隻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海岸還可為我們提供一個藏身之地。
真的,如果發生這種事情,在這不毛之地上,又值初冬時節,我們的遭遇會怎樣呢?……我想,最好還是不要往那想吧! 這第一個星期内,風力一減弱,我們就劃槳。
短期内抵達太平洋必需的平均速度,“帕拉庫塔”号倒一點沒有落下。
陸地的景觀沒有改變——一直是貧瘠的土地,灰黑的岩石,沙質的海灘上稀疏地生長着仙人掌,遠處是陡峭裸露的峰巒。
至于海峽,已經夾帶着冰塊,飄浮的流冰,長達一百五十到二百法尺的浮冰群,有的呈狹長形狀,有的呈圓形——也有冰山,但我們的小船都毫無困難地繞過了。
使人不大放心的,是這些大塊都朝大浮冰區流去。
大浮冰區的通道現在可能還可自由通過,這些大塊會不會将通道封死呢?…… “帕拉庫塔”号上十三名乘客親密無間,自不待言。
我們再也無需擔心赫恩式的人物搞暴亂了。
話說到這裡,人們自然想起漁獵手帶走的這夥人,命運是否幫了他們的忙呢?他們的小艇超載,一個小小的海浪襲來就有危險,這危險的航行該怎樣完成呢?……誰知道,也許赫恩真的會成功,而我們比他晚走十天,也許就會失敗呢?…… 我順便說一句,德克·彼得斯在這些地方沒有找到他可憐的皮姆的蹤迹。
随着日益遠離這些地方,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沉默寡言——我簡直難以相信——,我跟他說話時,他竟然不搭腔了。
一八四○年是閏年,我必須在我的筆記中記下二月二十九日。
這天恰巧是赫利格利的生日。
水手長要求在船上慶賀他的生日,要有些聲勢。
“這根本要求不高,”他笑着說,“因為給我祝賀生日,四年才一次啊!” 我們為他的健康幹杯。
這是一位正直的人,有些過分喜愛閑聊。
但在所有的人當中,他最有信心,最能吃苦耐勞。
他那永不頹唐的快樂天性給我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那一天測得我們的位置,緯度為南緯79度17分,經度為東經118度37分。
可見,珍妮峽的兩岸位于118度和119度子午線之間,“帕拉庫塔”号隻要再越過十二、三度就可以到達極圈了。
由于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不高,測量方位極為困難。
測完以後,兩兄弟将南極地區的地圖鋪在一張長凳上。
地圖極不完整。
我和他們一起研究地圖,設法大緻确定一下在這個方向上都有哪些已經發現的陸地。
不應忘記,自從我們的冰山越過南極以來,我們已經進入東經地區,從格林威治為零度算起直到180度。
所以,無論回到祖國的福克蘭群島也好,還是在桑德韋奇群島、南奧尼克群島或南喬治島海域找到捕鲸船也好,這種種希望都應該放棄。
不言而喻,威廉·蓋伊船長對于自“珍妮”号出航以後所進行的南極探險,一無所知。
他隻知道庫克、克魯津斯特爾、威德爾、别林斯高晉、莫勒爾等人的探險,而不可能知道此後的遠征:莫勒爾的第二次探險、坎普的遠征。
這兩次探險使這遙遠地區的地理領域稍有擴展。
聽了他弟弟給他的介紹,威廉·蓋伊船長得知,自從我們親自發現後,應該認為,一道寬闊的海峽——珍妮峽——将南極地區分成兩塊廣闊的大陸,是确切無疑的。
蘭·蓋伊船長那天提出一個見解,這就是:如果海峽在118度和119度子午線之間伸展,“帕拉庫塔”号可能會從人們認為是磁極的方位附近經過。
人們不會不知道,所有的磁力線都彙集在這一點上,這一點與北極海域的磁極差不多位于北磁極點上①,羅盤針與這一點成垂直方向。
我應該說明,在那個時代,對磁極位置的測定并不像後來那樣精确②。
這倒無關緊要。
再說,這一地理驗證對我們不會有任何意義。
使我們更加焦慮的是,珍妮峽明顯地變窄了,這時隻剩下十到十二海裡寬。
借助于海峽這種地形,現在可清楚了望到兩岸的陸地。
“嘿!”水手長提醒道,“但願留下的寬度還夠我們的小船通過!……若是這海峽最後成了個瓶子底……” “這不用擔心,”蘭·蓋伊船長答道,“既然水流朝這個方向伸展開去,那就是說往北有出路。
所以,依我看來,我們隻要跟着水流前進,保證沒錯!” 顯然如此。
“帕拉庫塔”号最好的向導就是這水流。
如果不幸遇到了逆流,若是沒有強勁的海風幫忙,逆流而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而,是否有可能再過幾度,
一共十三人,是個不吉利的數字①。
啟航以前,傑姆·韋斯特和水手長細心周到地在我們小艇的三分之一處安裝了一個桅杆。
這桅由一條支索和數條側支索固定,可撐起一片寬大的前桅帆。
這片前桅帆是用雙桅帆船上的第二層帆剪成的。
“帕拉庫塔”号主橫梁處寬六法尺,總算設法給這片臨時增加的船帆加了些支架。
當然這套帆纜索具不可能逼風航行。
但是從順風一直到滿後側風,張帆後均可保證足夠的速度,平均二十四小時走三十海裡,五個星期就可将到大浮冰的約一千海裡路程拿下來。
如果水流和風向持續不斷地将“帕拉庫塔”号推向東北方向,把希望寄托在這個速度上是毫不過分的。
偶爾海風停止,我們還可用短槳幫忙。
四雙短槳,用八個人操作,仍可保證小艇有一定的速度。
①西方人迷信,認為十三這個數字不吉利。
啟程後的一星期内,沒有任何特殊事情值得一談。
海風不斷從南方吹來。
珍妮灣兩岸之間沒有出現任何逆流。
隻要哈勒布雷納地海岸不向西偏離太遠,兩位船長打算盡量沿海岸前進,與它保持一二鍊的距離。
這樣,在發生事故船隻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海岸還可為我們提供一個藏身之地。
真的,如果發生這種事情,在這不毛之地上,又值初冬時節,我們的遭遇會怎樣呢?……我想,最好還是不要往那想吧! 這第一個星期内,風力一減弱,我們就劃槳。
短期内抵達太平洋必需的平均速度,“帕拉庫塔”号倒一點沒有落下。
陸地的景觀沒有改變——一直是貧瘠的土地,灰黑的岩石,沙質的海灘上稀疏地生長着仙人掌,遠處是陡峭裸露的峰巒。
至于海峽,已經夾帶着冰塊,飄浮的流冰,長達一百五十到二百法尺的浮冰群,有的呈狹長形狀,有的呈圓形——也有冰山,但我們的小船都毫無困難地繞過了。
使人不大放心的,是這些大塊都朝大浮冰區流去。
大浮冰區的通道現在可能還可自由通過,這些大塊會不會将通道封死呢?…… “帕拉庫塔”号上十三名乘客親密無間,自不待言。
我們再也無需擔心赫恩式的人物搞暴亂了。
話說到這裡,人們自然想起漁獵手帶走的這夥人,命運是否幫了他們的忙呢?他們的小艇超載,一個小小的海浪襲來就有危險,這危險的航行該怎樣完成呢?……誰知道,也許赫恩真的會成功,而我們比他晚走十天,也許就會失敗呢?…… 我順便說一句,德克·彼得斯在這些地方沒有找到他可憐的皮姆的蹤迹。
随着日益遠離這些地方,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沉默寡言——我簡直難以相信——,我跟他說話時,他竟然不搭腔了。
一八四○年是閏年,我必須在我的筆記中記下二月二十九日。
這天恰巧是赫利格利的生日。
水手長要求在船上慶賀他的生日,要有些聲勢。
“這根本要求不高,”他笑着說,“因為給我祝賀生日,四年才一次啊!” 我們為他的健康幹杯。
這是一位正直的人,有些過分喜愛閑聊。
但在所有的人當中,他最有信心,最能吃苦耐勞。
他那永不頹唐的快樂天性給我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那一天測得我們的位置,緯度為南緯79度17分,經度為東經118度37分。
可見,珍妮峽的兩岸位于118度和119度子午線之間,“帕拉庫塔”号隻要再越過十二、三度就可以到達極圈了。
由于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不高,測量方位極為困難。
測完以後,兩兄弟将南極地區的地圖鋪在一張長凳上。
地圖極不完整。
我和他們一起研究地圖,設法大緻确定一下在這個方向上都有哪些已經發現的陸地。
不應忘記,自從我們的冰山越過南極以來,我們已經進入東經地區,從格林威治為零度算起直到180度。
所以,無論回到祖國的福克蘭群島也好,還是在桑德韋奇群島、南奧尼克群島或南喬治島海域找到捕鲸船也好,這種種希望都應該放棄。
不言而喻,威廉·蓋伊船長對于自“珍妮”号出航以後所進行的南極探險,一無所知。
他隻知道庫克、克魯津斯特爾、威德爾、别林斯高晉、莫勒爾等人的探險,而不可能知道此後的遠征:莫勒爾的第二次探險、坎普的遠征。
這兩次探險使這遙遠地區的地理領域稍有擴展。
聽了他弟弟給他的介紹,威廉·蓋伊船長得知,自從我們親自發現後,應該認為,一道寬闊的海峽——珍妮峽——将南極地區分成兩塊廣闊的大陸,是确切無疑的。
蘭·蓋伊船長那天提出一個見解,這就是:如果海峽在118度和119度子午線之間伸展,“帕拉庫塔”号可能會從人們認為是磁極的方位附近經過。
人們不會不知道,所有的磁力線都彙集在這一點上,這一點與北極海域的磁極差不多位于北磁極點上①,羅盤針與這一點成垂直方向。
我應該說明,在那個時代,對磁極位置的測定并不像後來那樣精确②。
這倒無關緊要。
再說,這一地理驗證對我們不會有任何意義。
使我們更加焦慮的是,珍妮峽明顯地變窄了,這時隻剩下十到十二海裡寬。
借助于海峽這種地形,現在可清楚了望到兩岸的陸地。
“嘿!”水手長提醒道,“但願留下的寬度還夠我們的小船通過!……若是這海峽最後成了個瓶子底……” “這不用擔心,”蘭·蓋伊船長答道,“既然水流朝這個方向伸展開去,那就是說往北有出路。
所以,依我看來,我們隻要跟着水流前進,保證沒錯!” 顯然如此。
“帕拉庫塔”号最好的向導就是這水流。
如果不幸遇到了逆流,若是沒有強勁的海風幫忙,逆流而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而,是否有可能再過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