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極小山溝

關燈
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第十六章北極小山溝 第十六章北極小山溝 5月29日,太陽第一次沒有落山,圓圓的太陽落在天際邊,微微擦了一下地平線後立即又升起來,人們進入了24小時白天的日子。

    第二天,太陽被一圈美麗的光環圍繞着,光環閃爍着五顔六色的光彩。

    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引起了醫生的關注,他一直在記錄光環出現的時間、大小和表象。

    他這一天觀察到的光環出現了少見的形狀。

     很快各種飛鳥又叽叽喳喳地飛來了,成群的大鸨、加拿大鵝從弗羅裡達州和阿肯色州這些遙遠的地方來,飛速地朝北奔去,翅膀下帶着春天的氣息。

    醫生獵殺了其中的幾個,他還打着了三、四隻早熟的鶴和一隻孤鹳。

     在陽光的照耀下,四面的雪都開始融化了。

    冰縫和海豹洞裡湧出的海水加速了冰的融化。

    和海水融在一起的冰形成一種髒兮兮的糊狀物,北極的航海家們稱它為“斯露西”。

    海灣附近的土地變成了大片的沼澤,地好像北極春天的生物一般在生長。

     醫生又種上了他的植物,他不缺種子,他還驚奇地看到一種酸膜在石頭縫裡長出來,他驚歎大自然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利用任何機會展示自己。

    他播下了水田芥的種子,三個星期後,幼苗已經有十法分(法國古長度單位,約合2.25毫米)長了。

     灌木叢也開始羞答答地展露小小的、幾乎是無色的花蕾。

    總之,新大陸看來是可以生長植物的,這些稀少的植物看上去是那麼賞心悅目。

    微弱的陽光所能給予的就是這些了,這是上帝最後的回憶,他沒有忘記這片遙遠的土地。

     後來,天氣真的變熱了。

    6月15日,醫生看到溫度計的指示為14℃。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整個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瀑布轟鳴着從陽光照耀的山頂上飛瀉而下;冰塊在融化,自由海這個大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空氣中充滿了大塊雪崩從山頂滾下山溝的巨響,冰層的破裂也發出巨大的響聲。

     大家去了一趟約翰遜島,這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島,陡峭而荒涼。

    可是老水手長仍然很高興用自己的名字為這幾塊大海中的礁石命名,他甚至想把名字刻在一塊突出的礁石上,但差點摔死。

     哈特拉斯一邊走一邊仔細地辨認這些華盛頓角以外的地區。

    冰的融化明顯地改變了這些地區的面貌,山溝和山丘顯露出來,原來被白雪覆蓋着,像一片平原。

     房屋仿佛都要垮了,要經常翻修,使它們恢複原狀。

    幸好14℃的溫度在這裡是很少見的,平均溫度略高于結冰的溫度。

     6月15日左右,小船的建造進展神速,已經初見成果。

    貝爾和約翰遜忙着造船,其他的人去打獵,收獲也很豐富。

    他們打着了馴鹿,這種動物是很難接近的。

    阿爾塔蒙運用了他家鄉的印第安人的方法:他趴在地上,手臂舉着槍瞄準這種四腳動物頭上的角,用這種方法射程很遠,百發百中。

     不過,最好的獵物是麝牛,帕裡在麥爾維爾島看到過成群的麝牛。

    在維多利亞海灣,這些麝牛很少出沒。

    大家決定再走遠些,既想捕到這種珍貴的動物,又想去發現東方的土地。

    哈特拉斯并沒有考慮通過這部分大陸登上北極,但醫生很願意對這個地區有一個大緻的了解。

    于是大家決定朝神堡的東邊走。

    阿爾塔蒙想打獵,達克當然要加入。

     6月17日星期一這一天,天氣晴朗,溫度計表示的是5℃。

    空氣清新。

    三個獵人各持一隻兩響的獵槍、小斧、雪刀,于淩晨6點離開“醫生之家”,達克緊随其後。

    他們這樣的裝備是準備出門三、四天的遠遊,所以也帶足了食物。

     早上8點,哈特拉斯和他的兩個同伴走了近7裡的路。

    還沒有一個獵物撞上他們的槍口,他們的打獵看來要變成一次遠足了。

     這個新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四處布滿了昨天剛形成的小溪和沼澤,大片的沼澤像池塘一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融化的冰層在腳下形成積沉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