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穿越内華達山脈

關燈
聲已播及從密西西比河口至新英格蘭的廣大地區。

    的确,他們在州政府所屬的每個城市都做過停留,為的是掙些錢。

    眼下這次自西向東的旅行所經地區都是人口稀疏。

    這并不是一次巡回演出,而是一次滿懷對諾曼底故土眷戀與企盼的回歸,回到古老歐洲的懷抱。

     旅行的途中也充滿着自得其樂的歡欣,固定住宅的房客們都尋求快樂,帶輪子的住宅就更該如此了!車上的人說笑着、歌唱着,講着笑話,時而還加進悅耳的小号聲,那是年輕的桑德勒在練習,喊聲驚飛了小鳥,也送走了與這個歡樂家庭一樣叽叽喳喳的啁啾鳴叫。

     這一切,實在太惬意了,然而旅行中的日子必竟不能像渡假那樣自在。

     “孩子們,别那樣懶洋洋的!”卡斯卡貝爾先生又重複着那句話。

     每當篷車歇腳時,即使牲口得以休息,全家人卻不能閑着。

    不止一次,當地的印第安人興緻勃勃地注視着這群藝人讓的手技把戲,拿波裡娜輕柔地伸腿展臂跳出的優美步點,桑德勒像是卸開了關節般的彎背下腰,竟像一個橡皮人,卡斯卡貝爾太太埋頭做着力量練習而她丈夫也在演練着勝語口技術;别忘了雅克,它在籠子裡不停地叽叽喳喳地學舌,兩條狗在一起玩它們的把戲,約翰牛在賣力地學作鬼臉。

     人們總是能看到讓在行進中的篷車上不失時機地學習。

    他翻來複去地讀着“美篷車”上配備的小圖書館裡的那幾本多少涉及地理和算術知識的書,還有幾套有關旅行的大部頭書。

    他手中常攥着一份“航海日志”,這本書令人神往地詳述着一個航海事件。

     “你變得太博學啰!”父親偶爾對他這樣說,“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你的興趣所在!……”卡斯卡貝爾先生十分謹慎地調整着長子的某些天性。

    然而,妻子從内心深處為他們驕傲,她盤算着家中會出一個“學者”。

     将近二月二十七日。

    下午時分,“美篷車”來到了内華達山脈的塹口腳下。

    四五天當中,這段山脈中艱辛的路程總讓人精疲力竭。

    要爬上險峭的山坡到達半山腰,無論牲口還是人都将用盡氣力。

    大家必須在狹窄而崎岖,險坡惡石旁用力扳動車輪前行。

    盡管受加利福尼亞早春暖流的影響,天氣在逐漸變暖,但在某些海拔高度上氣溫仍然很低。

    沒有比傾盆大雨、卷着雪片的狂風以及山口拐彎處呼嘯的旋風更讓人膽戰心寒的了。

    那山口的狂風能使人像掉進漏鬥一樣墜入深淵。

    另外,篷車要經過的高山路段在積雪冰凍區上面,至少得登上二千米高的峰頂後,才能下山前往摩門教徒的故鄉。

     此外,卡斯卡貝爾先生打算與往常一樣去找一些便宜的馬車用具:他常常在一些村落或山區農莊裡租用配有拉車配件的馬匹,并雇傭本地人、印第安人或美國人駕車。

    不用說,這得另外付費,但那是絕對必要的,如果不想讓自家的套牲口器具就此而損壞的話。

     二十七日晚上,通往索諾拉的入口已經近在咫尺了。

    山谷延伸到此處時崎岖的山路稍有城減緩。

    威爾姆特和格拉迪亞托也沒有費太大的勁便走進了谷地。

    但是,即使靠所有人的幫助,它們也不能再繼續前行了。

     他們在内華達山脈盡頭的一個小村落裡歇了腳。

    離這兒兩個步槍射程距離的地方有幾座房子,盡管天已經黑了,卡斯卡貝爾先生果斷地決定去那個村莊。

    他想第二天留下自己的馬匹,這是威爾姆特和格拉迪亞托樂于接受的主意。

     首先,得想辦法在這裡過夜。

     當臨時營地按往常的方式安排就序後,使與小村落的村民聯系,他們十分情願向旅行者提供新鮮食品,給牲口提供草料。

     今天晚上大家就不用做“重複”訓練了。

    所有的人都已耗盡了精力。

    真是艱辛的一天,為了讓牲口和馬車器具不至于超負荷,人員必須在大部分的路段上下車步行。

    卡斯卡貝爾先生讓大家完全休息,在翻越内華達山脈的全過程中他始終受到大家的尊重。

     卡斯卡貝爾先生撇了一眼安排就緒的臨時營地,囑咐妻子和孩子們看管好“美篷車”,便在丁子香的陪同下朝着那村莊走去。

    此時,那村莊的煙囪冒出的袅袅炊煙在樹叢中撩繞。

     這個村莊是由一個加利福尼亞人和他的主家掌管的。

    他熱情地接待了巡回賣藝人。

    這個農夫向他保證将提供三匹馬和二個馬車夫。

    兩個車夫必須給“美篷車”引路,一直到達确切的登頂地點,從而使篷車朝着東方下山;在那兒,兩個車夫便可以帶着他的牲口和器具回去了。

    隻是這一切并沒有花太多錢。

     卡斯卡貝爾先生以一個不願意任意揮霍金錢的男人的姿态與對方商談,最終談妥了價。

    這筆開支并未超過這一段旅行的預算經費。

     第二天,淩晨六點,那兩個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