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卡斯卡貝爾全家人
關燈
小
中
大
界了。
一切都是那樣簡單,人們能夠理解,在老朽的歐洲要辦齊所有的結婚手續,會令人沮喪地推遲兩個相愛的人的結合。
一個晚上,在百志江的巴爾紐姆劇場裡,他感到自己是觀衆眼中的寵兒,他是那般風彩照人,他與年輕的法國女藝人科爾奈麗娅·瓦塔拉絲在杠上的剛柔相間的表演令人叫絕。
他的才華正是為了那個和善可親的姑娘發揮到了極至,舞台似乎是他們的兩人世界。
這一切對于卡斯卡貝爾家的孩子們而言隻能隐約看到他們父母當年的豐彩,這一段佳話當然來自誠實的街頭賣藝者自己。
幕間休息時,他急不可耐地沖向後台,讓自己能被科爾奈麗娅更多的了解,促使她提出種種建議,為的是一樁一個法國男人和一個法國女人的婚事,演員休息室内一個教士般可敬的年輕人向心上人請求允諾一個神聖而美好的結合,這就是幸福的美利堅合衆國賦予他的恩賜。
難道他們不美滿,這段姻緣太蒼促了嗎?無論如何,賽紮爾·卡斯卡貝爾和科爾奈麗娅·瓦塔拉絲的婚配法是社會底層中衆多美滿婚姻中的值得慶賀的幸事。
當這個動人的故事開始講述時,卡斯卡貝爾太太正好四十歲。
她有着漂亮的身材,稍稍發胖,烏黑的頭發,明亮的黑眼睛,總在微笑的嘴,整齊的牙齒同她丈夫一樣。
說到她超凡的精力,在芝加哥鬥争紀念活動中已展露鋒芒,活動中她榮膺“榮譽鬥士”稱号。
提起科爾奈麗娅對丈夫的愛,那真是一往情深,如同相愛的第一天,始終不渝的信賴維系雙方,絕對的真誠植根在她出色丈夫的秉性中,他是諾曼底從未造就過的最優秀的人物之一。
這個藝人之家的婚姻造就的第一個孩子讓已經十九歲了。
他都卻沒能繼承父輩營生的力量、天賦,那些體操、醜角或雜技練習在他看來倒是束縛了靈巧的雙手,美妙而優雅的手技他卻不屑一顧,絲毫也不為之所動。
他柔弱而内向,像母親一樣褐色的皮膚,一對藍眼睛。
對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他勤勉而審慎地探索着去掌握。
盡管他并不感到父母從事行當的低微,但也明白有比在公衆面前賣藝更好的工作好做,當他到達法國後決心告别這個職業。
出于對父親和母親深厚的情感,他隻是把這個想法深深地藏在心中,然而,他又怎樣最終在世界的另一種境遇下立足呢? 第二個兒子:噢!這個倒數第二個孩子是團裡的柔體雜技演員,卡斯卡貝爾家順理成章地造就了他。
十二歲的他輕快地像隻貓,敏捷地像隻猴子,活潑地像條鯉魚,一個小小的醜角跟頭就能翻起三法尺六寸,——父親深信他是為翻空心跟鬥來到世上的——他是個搞惡作劇和開玩笑,善辯而頭腦機敏的淘氣鬼,但他心地純正,即便有時挨了别人的巴掌仍然笑臉相對,因為他知道别人并沒有惡意。
卡斯卡貝爾家的長子名叫讓。
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那是母親為了懷念她的一位伯父,借用了他的名字,伯父名叫讓·瓦塔拉斯,曾是馬賽的一名海員,可憐的他被加勒比的印第安人吞食了——她為此感到自豪。
當然,作為父親更喜歡另一個名字,他希望兒子能名叫凱撒,這個具有曆史感并能與他對戰争偉人隐秘情感相聯系的名字。
然而,他又不忍心讓妻子為此感到不快,是她為這個家庭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于是他答應給孩子就起這個名字。
夫妻倆約好下一個孩子出生時再作補償。
出于這個原因給第二個兒子起名字時,放棄了阿米勒卡爾、阿迪拉或者阿尼巴爾之後,選擇了亞曆山大。
為了在家裡叫起來方便,于是大家都叫他桑德勒。
二個男孩子之後,卡斯卡貝爾家又添了一個小女孩,她名叫拿波裡娜,卡斯卡貝爾太太為了表達對聖德艾萊尼殉道者的敬意也叫她艾爾希娅。
拿波裡娜已經八歲了。
她長得非常可愛,也許這正是她将出落的美麗動人的原因所在。
金色的頭發、粉紅的面龐,表情生動而豐富,對人親切,透着靈氣。
走硬鋼絲演出對她簡直無神秘可言;她那雙踏在金屬絲上的小腳跳動着,翻飛着,她簡直像一個身輕如燕的小天使,扇動着雙翼控制着靈巧的軀體。
毫無疑問拿波裡娜是家中最小的女孩。
所有的人都喜歡她,她自然也博得了觀衆的青睐。
當母親的情不自禁地輕輕搖着頭,盤算着有朝一日為她操持隆重的婚禮。
這難道不是街頭賣藝人漂泊生活中命中注定的幸事之一嗎? 為什麼拿波裡娜長成美貌的姑娘時,不會遇到一位為她而墜入愛河的王子并娶她為妻呢? “怎麼像是童話中的故事?”卡斯卡貝爾先生發話。
他比妻子更實際。
“不,賽紮爾,那會是現實中的事情。
”“哎喲!科爾奈麗娅,國王與牧羊女成婚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啰。
再說,即使在今天,我不知道牧羊女們能否同意嫁給國王們!”盡管卡斯卡貝爾家陣容不俗。
父親、母親和三個孩子,也許家中再添上第四個孩子會更加惬意,因為那個人造金字塔疊羅漢表演,演員做疊羅漢造形需要雙數。
然而,第四個孩子并沒有來到世上。
幸運的是還有丁子香,在某些難以置信的演出中,他與其他演員的合作非常默契。
實際上,丁子香使卡斯卡貝爾家更加完整了。
劇團就是他的家。
盡
一切都是那樣簡單,人們能夠理解,在老朽的歐洲要辦齊所有的結婚手續,會令人沮喪地推遲兩個相愛的人的結合。
一個晚上,在百志江的巴爾紐姆劇場裡,他感到自己是觀衆眼中的寵兒,他是那般風彩照人,他與年輕的法國女藝人科爾奈麗娅·瓦塔拉絲在杠上的剛柔相間的表演令人叫絕。
他的才華正是為了那個和善可親的姑娘發揮到了極至,舞台似乎是他們的兩人世界。
這一切對于卡斯卡貝爾家的孩子們而言隻能隐約看到他們父母當年的豐彩,這一段佳話當然來自誠實的街頭賣藝者自己。
幕間休息時,他急不可耐地沖向後台,讓自己能被科爾奈麗娅更多的了解,促使她提出種種建議,為的是一樁一個法國男人和一個法國女人的婚事,演員休息室内一個教士般可敬的年輕人向心上人請求允諾一個神聖而美好的結合,這就是幸福的美利堅合衆國賦予他的恩賜。
難道他們不美滿,這段姻緣太蒼促了嗎?無論如何,賽紮爾·卡斯卡貝爾和科爾奈麗娅·瓦塔拉絲的婚配法是社會底層中衆多美滿婚姻中的值得慶賀的幸事。
當這個動人的故事開始講述時,卡斯卡貝爾太太正好四十歲。
她有着漂亮的身材,稍稍發胖,烏黑的頭發,明亮的黑眼睛,總在微笑的嘴,整齊的牙齒同她丈夫一樣。
說到她超凡的精力,在芝加哥鬥争紀念活動中已展露鋒芒,活動中她榮膺“榮譽鬥士”稱号。
提起科爾奈麗娅對丈夫的愛,那真是一往情深,如同相愛的第一天,始終不渝的信賴維系雙方,絕對的真誠植根在她出色丈夫的秉性中,他是諾曼底從未造就過的最優秀的人物之一。
這個藝人之家的婚姻造就的第一個孩子讓已經十九歲了。
他都卻沒能繼承父輩營生的力量、天賦,那些體操、醜角或雜技練習在他看來倒是束縛了靈巧的雙手,美妙而優雅的手技他卻不屑一顧,絲毫也不為之所動。
他柔弱而内向,像母親一樣褐色的皮膚,一對藍眼睛。
對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他勤勉而審慎地探索着去掌握。
盡管他并不感到父母從事行當的低微,但也明白有比在公衆面前賣藝更好的工作好做,當他到達法國後決心告别這個職業。
出于對父親和母親深厚的情感,他隻是把這個想法深深地藏在心中,然而,他又怎樣最終在世界的另一種境遇下立足呢? 第二個兒子:噢!這個倒數第二個孩子是團裡的柔體雜技演員,卡斯卡貝爾家順理成章地造就了他。
十二歲的他輕快地像隻貓,敏捷地像隻猴子,活潑地像條鯉魚,一個小小的醜角跟頭就能翻起三法尺六寸,——父親深信他是為翻空心跟鬥來到世上的——他是個搞惡作劇和開玩笑,善辯而頭腦機敏的淘氣鬼,但他心地純正,即便有時挨了别人的巴掌仍然笑臉相對,因為他知道别人并沒有惡意。
卡斯卡貝爾家的長子名叫讓。
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那是母親為了懷念她的一位伯父,借用了他的名字,伯父名叫讓·瓦塔拉斯,曾是馬賽的一名海員,可憐的他被加勒比的印第安人吞食了——她為此感到自豪。
當然,作為父親更喜歡另一個名字,他希望兒子能名叫凱撒,這個具有曆史感并能與他對戰争偉人隐秘情感相聯系的名字。
然而,他又不忍心讓妻子為此感到不快,是她為這個家庭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于是他答應給孩子就起這個名字。
夫妻倆約好下一個孩子出生時再作補償。
出于這個原因給第二個兒子起名字時,放棄了阿米勒卡爾、阿迪拉或者阿尼巴爾之後,選擇了亞曆山大。
為了在家裡叫起來方便,于是大家都叫他桑德勒。
二個男孩子之後,卡斯卡貝爾家又添了一個小女孩,她名叫拿波裡娜,卡斯卡貝爾太太為了表達對聖德艾萊尼殉道者的敬意也叫她艾爾希娅。
拿波裡娜已經八歲了。
她長得非常可愛,也許這正是她将出落的美麗動人的原因所在。
金色的頭發、粉紅的面龐,表情生動而豐富,對人親切,透着靈氣。
走硬鋼絲演出對她簡直無神秘可言;她那雙踏在金屬絲上的小腳跳動着,翻飛着,她簡直像一個身輕如燕的小天使,扇動着雙翼控制着靈巧的軀體。
毫無疑問拿波裡娜是家中最小的女孩。
所有的人都喜歡她,她自然也博得了觀衆的青睐。
當母親的情不自禁地輕輕搖着頭,盤算着有朝一日為她操持隆重的婚禮。
這難道不是街頭賣藝人漂泊生活中命中注定的幸事之一嗎? 為什麼拿波裡娜長成美貌的姑娘時,不會遇到一位為她而墜入愛河的王子并娶她為妻呢? “怎麼像是童話中的故事?”卡斯卡貝爾先生發話。
他比妻子更實際。
“不,賽紮爾,那會是現實中的事情。
”“哎喲!科爾奈麗娅,國王與牧羊女成婚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啰。
再說,即使在今天,我不知道牧羊女們能否同意嫁給國王們!”盡管卡斯卡貝爾家陣容不俗。
父親、母親和三個孩子,也許家中再添上第四個孩子會更加惬意,因為那個人造金字塔疊羅漢表演,演員做疊羅漢造形需要雙數。
然而,第四個孩子并沒有來到世上。
幸運的是還有丁子香,在某些難以置信的演出中,他與其他演員的合作非常默契。
實際上,丁子香使卡斯卡貝爾家更加完整了。
劇團就是他的家。
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