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返回地球

關燈
球氣一直升到二千五百米的高空。

    普羅科普決定就将它維持在這一高度上。

    氣球的下方挂着一個用鐵絲做的爐子,爐子裡放滿幹草,随時可以點着,使空氣保持稀薄,氣球不緻下降。

     人們坐在吊籃裡向周圍看了看。

    下面是一片汪洋的加利亞海,海呈凹型盆地。

    北面有一塊陸地,那是古爾比島。

     大家向西面凝望很久,希望能看到直布羅陀島和休達島。

    但兩島已無影無蹤了。

     南面是屹立在“溫暖之鄉”和海岸邊的那座火山。

    一望無際的疊層狀岩石在陽光下顯出彩色斑斓為霞光。

    這種碲化金的礦物質似乎是組成這顆彗星的唯一物質。

     天空晴朗如洗。

    在西北面同太陽相對的天幕上,運行着一顆新的星球。

    不,不如說這是一顆火流星。

    這就是從加利亞分裂出去的那個碎塊。

    碎塊正循着一條新的軌道,遠離加利亞而去,眼下同加利亞的距離是一萬公裡。

    因為是白天,這個碎塊現在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天黑之後,~定可以在太空中看到這個明亮的光點。

     不久,在吊籃的斜上方。

    人們終于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地球圓輪。

    它似乎正向加利亞沖來,遮擋了加利亞的大半個天空。

     圓輪光彩奪目,令人目不暇接。

    距離已經非常之近,不可能同時看到其兩極了。

    加利亞現在距離地球隻有月亮和地球距離的一半了,而且這個距離仍在迅速縮小。

    地球上的斑點已清晰可見,有的十分明亮,那是陸地。

    有的相當昏暗,那是海洋,因為海水沒有把陽光反射出來。

    地球的上空,已可看到一條條白色的帶子,并可看到帶子下面的陰影;這是在地球的大氣中飄浮的雲朵。

     由于兩星球互相接近的速度是每秒一百一十六公裡,過了一會兒,地球的外貌便全部展現在大家的眼前了。

    不但寬闊的海岸線已經清晰可辨,山脈和平原也已分得一清二楚。

    吊籃裡的人觀看這一幅幅奇異的美景,仿佛是伏在一張山巒起伏的地形圖上一樣。

     二時二十七分,加利亞距離地球已經不到一萬二千公裡。

    兩星球正飛速接近。

    到二時三十七分,隻剩下六千公裡了。

     圓輪上的線條已變得豁然分明。

    普羅科普二副、鐵馬什夫伯爵和塞爾瓦達克上尉接連喊出了三個他們所看到的地方: “歐洲!” “俄國!” “法國!” 他們沒有看錯。

    地球向着加利亞的一面正是歐洲大陸。

    由于是中午時分,各國的地形都清晰可辨。

     他們如癡如醉地看着地球,一心想着趕快着陸,早巳把着陸的危險忘得一幹二淨。

    他們如今就要回到已闊别兩年,本以為今生今世再也看不到的人類社會中去了。

     是的,他們現在所看到的确實是歐洲。

    這塊大陸上的各國,邊界走向十分奇特,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則是由國際協議确定的。

     英國象是一個貴婦人,穿着滿是給精的衣裙,頭上點綴着若幹小島,正向東邊走來。

     瑞典和挪威宛如一頭雄獅正站起身來,從北極腹地向歐洲撲去。

     俄國則全然象是一頭腦袋轉向亞洲,一隻腳踏着土耳其,一隻腳踏着高加索的北極熊。

     奧地利象是一隻匍匐在地、正在做着惡夢的貓。

     西班牙家是歐洲這艘輪船的船頭挂的一面旗幟,葡萄牙則是這艘大船旁的一艘遊艇。

     土耳其象是一隻公雞,正以其一隻利爪抓住亞洲大陸,另一隻爪子抓住希臘。

     意大利象是一隻漂亮而精緻的長統靴,正在将西西裡島、撤丁島和科西嘉島跟着玩。

     普魯士象一把深深地砍入德意志帝國的利斧,其斧口剛剛碰到法國。

     法國則象是一個挺起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