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尋找阿爾及利亞遺迹

關燈
多布裡納号是在懷特島的船廠建造的。

    它外形美觀,結構堅固,載重量為二百噸,完全可以作環球航行。

    當哥輪布和麥哲輪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探險時,他們也從來乘過這樣大而穩妥的船。

    船上備有數月的糧食,如果情況需要,足可繞地中海一周而不必中途補充食品。

    此外。

    重力作用雖已減弱,但無須在古爾比島上裝載一些東西來增加船身的重量,因為船體象一切物體的重量一樣大大減輕,海水的重量也同樣減輕了,二者的比例關系仍舊保持着原來的狀态。

     鐵馬什夫伯爵對于航海完全是門外漢,所以船上的指揮悉由普羅科普二副掌管。

     普羅科普今年三十歲。

    父親原為伯爵的農奴,但在沙皇亞曆山大頒布著名的诏書之前,就已獲得人身自由。

    二副對此一直感念不忘,同伯爵的感情十分親密,對他忠心耿耿。

    普羅科普在國營和私營的商船上當過見習生,學了許多航海知識,來到多布裡納号之前,曾得到二副的證書。

    鐵馬什夫伯爵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多布裡納号上度過的,冬夫在地中海,夏天在北方各海遊憩。

     普羅科普二副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可以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不但提高了他自己的地位,連花了許多心血培養他的鐵馬什夫伯爵也感到十分光彩。

    總之由他指揮多布裡納号是絕對萬無一失的。

    船上的其他人員也很出色。

    除普羅科普二副外,還有機械師梯格勒夫和四名水手,他們是:尼高奇、托斯托伊、文特凱夫和帕諾夫卡。

    此外,還有一個名叫莫歇爾的廚師。

    這些人的父母都是鐵馬什夫伯爵的佃農,所以現在來到海上,也還是一家人。

    既然他們的主人和他們在一起,這些水手對于天地間所發生的奇異變化并沒有驚慌不安之感。

    不過普羅科普二副常常流露出焦灼的愁容,他心裡很清楚,伯爵盡管表面上若無其事,内心也十分焦慮。

     多布裡納音開足馬力,乘風破浪向東而去。

    海面上浪頭很高,否則每小時可行十一海裡。

     其實從西方——現在應該說是東方了——刮來的風不過是微微清風,但海面上卻波濤翻滾,很不平靜。

    這并不奇怪,由于地心引力減弱,浪尖上的水花的重量也大大減輕了。

    随着浪濤的不停運動,這些浪花也就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高度。

    阿拉戈曾認為最高的海浪隻能達到七至八米,他若見到現在這十五米至二十米高的海浪,一定會感到無比驚訝。

    這高大的浪頭并不是海浪互相撞擊而偶然形成的個别奇峰,而是一浪接着一浪,所以多布裡納号往往高出水 面約二十米左右。

    因此,随着地心引力的減弱,多布裡納号在海上也就颠簸得更加厲害了。

    所幸塞爾瓦達克上尉沒有暈船的毛病,否則在這種情況下那是很夠他受的。

     不過這些巨浪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浪接着一浪。

    總的說來并不比地中海常見的那種短而急的波濤更叫人難以忍受。

    這種狀況所造成的唯一不良後果是,船不能按照正常速度行駛。

     多布裡納号活着阿爾及利亞海岸原來的位置向前行駛,距離陸地照理隻有兩三公裡,可是放眼向南望去,卻不見一點陸地的影子。

    天空中星球的位置已經打亂,普羅科普二副無法再根據對星球的觀察來确定多布裡納号所在的位置,也無法根據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确定他們所在的經緯度,因為原來的航海圖已經不頂用了。

    雖然如此,多布裡納号所行走的路程仍可根據計程儀大體上計算出來,其行駛方向則可依靠指南針。

     所幸指南針指示的方向并未出現任何混亂現象。

    天地間的奇異變化并未對孩外發生任何影響。

    它在這一帶茫茫的海面上,始終指着離北極二十二度的地方。

    雖然東西方概念已随着太陽的升降所出現的變化而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