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尉塞爾瓦達克和他的勤務兵
關燈
小
中
大
本一佐夫。
本一位夫對于自己能夠服侍上尉感到不勝榮幸,照料上尉的生活起居十分盡責。
在他跟随上尉之前,人們曾經征求過他的意見,問他是願意做阿爾及利亞總督的副官還是願竟做塞爾瓦達克上尉的勤務兵。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他這個人并無什麼雄心大志,隻知道一心一意服侍上尉。
每天早晨起來,必要看一看上尉制服上的肩章是否有所污損。
“本一佐夫”這個名字乍一聽來,人們可能認為,這位秉性純樸的勤務兵是阿爾及利亞人。
其實不然。
“本一佐夫”隻是他的綽号。
他本來叫洛輪,巴黎人,出生于巴黎的蒙馬特。
那麼,他何以會得到這樣一個美名呢?這個謎現在誰也無法解開了。
本一佐夫不僅是巴黎人,而且确确實實就是在著名的蒙馬特高地上誕生的,從小看慣了早晨的太陽在索耳費裡諾和煎餅磨坊之間的空地上冉冉升起。
由于出生在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他對自己的故鄉偏愛很深,認為世上再也沒有比蒙馬将更美的地方了。
在這個勤務兵看來,蒙馬特高地是天下唯一的一座比較象樣的大山,而蒙馬特區則集中了人間的一切精華。
本一佐夫曾經遊曆過許多國家。
所到之處,據他自己說,見到的山雖然要高一些,但那風光就遜色多了。
在本一佐夫看來,蒙馬特的教堂完全可以同布爾戈斯的大教堂相艘美。
它的采石場絕不亞于龐特利克的采石場。
它的一泓湖水連地中海也相形見绌。
它的磨坊不僅生産一般的面粉,而且生産一種著名的煎餅。
它的素耳費裡諾塔造得比比薩城内的塔還要直。
它至今還保存着一片森林,這片森林在塞爾特人入侵之前一直未曾采伐過。
此外,本一佐夫認為蒙馬特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山,隻有那些喜歡嫉妒的人才有意貶低它,把它稱為“高地”。
因此,你要說這座山沒有五千米高,就是把他剁成肉泥,他也不會相信。
世界上究竟有哪一個地方集中了這麼多美不勝收的景緻呢? “那兒也沒有!”你要是覺得他的看法大不現實,他便這樣來回答你。
對于自己的故鄉如此偏愛,真是荒唐透頂!可是本一位夫卻一本正經,他現在唯一的心願便是有朝一日能回到他心愛的蒙馬特會打發自己的晚年。
不消說,當然要和地的上尉一同歸去。
所以,他每天必在塞爾瓦達克的耳根底 下,把這個巴黎第十八區的景緻如何優美,唠叨幾遍,弄得塞爾瓦達克簡直煩透了,真想呵責他幾句。
然而本一佐夫并不灰心,他認為自己總有一天能說服上尉。
同時,他是決不會離開他獨自歸去的。
他的服役期早已期滿,而且已經請過兩次長假。
二十八歲那年,他在八團當一名普通騎兵;正準備退伍的時候,忽然接到通知,讓他去擔任赫克托爾-塞爾瓦達克上尉的勤務兵。
此後,他便同上尉相依為命,跟随他參加過幾次戰争。
他在戰場上表現十分勇敢,獲得了上司的一緻好評,人們并要給他頒發一枚十字勳章,讓他衣錦榮歸。
可是他謝絕了。
他不想離開上尉。
塞爾瓦達克曾在日本救他一命,他本人也在蘇丹救過塞爾瓦達克一命,這種同失共死的患難友情不是輕易可以忘卻的。
因此,本一位夫對上尉一直忠心耿耿。
他的兩臂,用一句冶金學上的行話來說,是“淬過火的”。
他那健康的體魄,經曆過各種環境的磨練。
他長得膀大腰圓,人稱“蒙馬特堡壘”。
此外,他膽略超人,勇于獻身,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本一佐夫雖然沒有上尉那種“吟詩作樂”的天賦,但也算得上是一部無所不通的活字典。
他還是插科打诨的能手,腦袋裡裝滿了各種引人捧腹大笑的趣談,口若懸河,應對自如。
在這一方面,誰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有着非凡的記憶力,能把十米個村野小劇倒背如流。
在這位勤務兵身上,上尉塞爾瓦達克很善于取其所長,對他的一些古怪脾氣并不十分介意。
況且,本一佐夫那股整天樂呵呵的诙諧勁兒,倒也常能使人開闊胸襟。
遇上尴尬的時候,塞爾瓦達克還能投其所好,說幾句逗樂的話。
這樣,主仆之間的友情也因而更為牢固了。
一次,本一佐夫又三句不離他的故鄉,向他談起了他那心愛的蒙馬特高地,上尉突然心血來潮對他說道: “本一佐夫,你想必知道,如果你的蒙馬特再增高四千七百零五米,那就同勃朗峰一樣高了。
” 聽到這句話,本一佐夫的心裡真是樂開了花。
自那以後,蒙馬特高地和上尉塞爾瓦達克便在他的心頭交織在一起了。
本一位夫對于自己能夠服侍上尉感到不勝榮幸,照料上尉的生活起居十分盡責。
在他跟随上尉之前,人們曾經征求過他的意見,問他是願意做阿爾及利亞總督的副官還是願竟做塞爾瓦達克上尉的勤務兵。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他這個人并無什麼雄心大志,隻知道一心一意服侍上尉。
每天早晨起來,必要看一看上尉制服上的肩章是否有所污損。
“本一佐夫”這個名字乍一聽來,人們可能認為,這位秉性純樸的勤務兵是阿爾及利亞人。
其實不然。
“本一佐夫”隻是他的綽号。
他本來叫洛輪,巴黎人,出生于巴黎的蒙馬特。
那麼,他何以會得到這樣一個美名呢?這個謎現在誰也無法解開了。
本一佐夫不僅是巴黎人,而且确确實實就是在著名的蒙馬特高地上誕生的,從小看慣了早晨的太陽在索耳費裡諾和煎餅磨坊之間的空地上冉冉升起。
由于出生在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他對自己的故鄉偏愛很深,認為世上再也沒有比蒙馬将更美的地方了。
在這個勤務兵看來,蒙馬特高地是天下唯一的一座比較象樣的大山,而蒙馬特區則集中了人間的一切精華。
本一佐夫曾經遊曆過許多國家。
所到之處,據他自己說,見到的山雖然要高一些,但那風光就遜色多了。
在本一佐夫看來,蒙馬特的教堂完全可以同布爾戈斯的大教堂相艘美。
它的采石場絕不亞于龐特利克的采石場。
它的一泓湖水連地中海也相形見绌。
它的磨坊不僅生産一般的面粉,而且生産一種著名的煎餅。
它的素耳費裡諾塔造得比比薩城内的塔還要直。
它至今還保存着一片森林,這片森林在塞爾特人入侵之前一直未曾采伐過。
此外,本一佐夫認為蒙馬特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山,隻有那些喜歡嫉妒的人才有意貶低它,把它稱為“高地”。
因此,你要說這座山沒有五千米高,就是把他剁成肉泥,他也不會相信。
世界上究竟有哪一個地方集中了這麼多美不勝收的景緻呢? “那兒也沒有!”你要是覺得他的看法大不現實,他便這樣來回答你。
對于自己的故鄉如此偏愛,真是荒唐透頂!可是本一位夫卻一本正經,他現在唯一的心願便是有朝一日能回到他心愛的蒙馬特會打發自己的晚年。
不消說,當然要和地的上尉一同歸去。
所以,他每天必在塞爾瓦達克的耳根底 下,把這個巴黎第十八區的景緻如何優美,唠叨幾遍,弄得塞爾瓦達克簡直煩透了,真想呵責他幾句。
然而本一佐夫并不灰心,他認為自己總有一天能說服上尉。
同時,他是決不會離開他獨自歸去的。
他的服役期早已期滿,而且已經請過兩次長假。
二十八歲那年,他在八團當一名普通騎兵;正準備退伍的時候,忽然接到通知,讓他去擔任赫克托爾-塞爾瓦達克上尉的勤務兵。
此後,他便同上尉相依為命,跟随他參加過幾次戰争。
他在戰場上表現十分勇敢,獲得了上司的一緻好評,人們并要給他頒發一枚十字勳章,讓他衣錦榮歸。
可是他謝絕了。
他不想離開上尉。
塞爾瓦達克曾在日本救他一命,他本人也在蘇丹救過塞爾瓦達克一命,這種同失共死的患難友情不是輕易可以忘卻的。
因此,本一位夫對上尉一直忠心耿耿。
他的兩臂,用一句冶金學上的行話來說,是“淬過火的”。
他那健康的體魄,經曆過各種環境的磨練。
他長得膀大腰圓,人稱“蒙馬特堡壘”。
此外,他膽略超人,勇于獻身,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本一佐夫雖然沒有上尉那種“吟詩作樂”的天賦,但也算得上是一部無所不通的活字典。
他還是插科打诨的能手,腦袋裡裝滿了各種引人捧腹大笑的趣談,口若懸河,應對自如。
在這一方面,誰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有着非凡的記憶力,能把十米個村野小劇倒背如流。
在這位勤務兵身上,上尉塞爾瓦達克很善于取其所長,對他的一些古怪脾氣并不十分介意。
況且,本一佐夫那股整天樂呵呵的诙諧勁兒,倒也常能使人開闊胸襟。
遇上尴尬的時候,塞爾瓦達克還能投其所好,說幾句逗樂的話。
這樣,主仆之間的友情也因而更為牢固了。
一次,本一佐夫又三句不離他的故鄉,向他談起了他那心愛的蒙馬特高地,上尉突然心血來潮對他說道: “本一佐夫,你想必知道,如果你的蒙馬特再增高四千七百零五米,那就同勃朗峰一樣高了。
” 聽到這句話,本一佐夫的心裡真是樂開了花。
自那以後,蒙馬特高地和上尉塞爾瓦達克便在他的心頭交織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