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船同行
關燈
小
中
大
圍,可是天大亮之後,在距河岸沒幾裡的地方,一些驚慌逃散的猛獸也沖進了龜群。
情況變得危急起來,對這些獅、虎、豹要嚴加提防,幾隻猛獸倒在卡賓槍下,而黑壓壓的龜群,仿佛美洲大城市街道上攢動的人流一般,一刻不停地向奧裡諾科河逼近,當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打完最後幾發子彈時,透過保護着小鎮的火幕,鎮口的幾間房屋已看得見了,兩個法國人的曆險也就此結束,總算是安然無恙地回來了,而烏爾巴納也免于毀在龜爪之下的噩運,可以說整個事件的結局是圓滿的。
雅克-艾洛赫的講述如上,他并打算改變原定路線。
他要和熱爾曼-帕泰爾納一起乘上小船,繼續對奧裡諾科河的考察,直到阿塔巴布河上的聖費爾南多。
“直到聖費爾南多?……”馬夏爾中士皺起了眉頭。
“然後再不住前走了。
”雅克-艾洛赫回答。
“啊!” 馬夏爾的這一聲“啊”與其說是出于滿意不如說是因為惱火。
讓-德-凱爾默的這個“代理叔叔”真是越來越不近人情了! 讓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不用說,雅克-艾洛赫對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年僅17歲的孩子就敢于踏上如此危險的旅程。
艾洛赫和帕泰爾納都不認識凱爾默上校,但是在布列塔尼的時候他們聽人說起過他的失蹤,命運的安排使他們與這個尋找父親的少年走到了一起……熱爾曼-帕泰爾納對凱爾默家族略有所知,他竭力地想記起來一點兒什麼……。
“讓先生,”故事講完之後雅克-艾洛赫說,“能與您相遇我們感到非常高興,既然我們倆也是去聖費爾南多,那咱們就同行吧。
我希望您在聖費爾南多能打聽到凱爾默上校的下落。
如果需要我們幫忙的話,盡管說好了。
” 少年對同胞表示了謝意,馬夏爾則在心裡嘀咕: “本來就有三個搞地理的,又來了兩個法國人!……真見鬼!……他們也太……太想幫我們的忙了!……當心……我們一定得當心!” 下午,準備工作就緒,當然這是指第三條船,因為另兩條從早上就已整裝待發。
新加入的這條船叫“莫裡切”,船老大是巴尼瓦印第安人,名叫帕夏爾,9名印第安船員也都棒得很。
兩人重新添置了物件,雅克-艾洛赫一想到在瑪塔佩高地被向導偷去的野營用具就不免感到心疼。
而對熱爾曼-帕泰爾納來說,保住了自己那裝得滿滿的标本箱就足夠了,他已别無所求。
第二天,8月28日,天一破曉,三條小船就詞别了熱情慷慨的鎮長、馬沙爾先生和烏爾巴納的居民。
可敬的老人再次将少年摟了一摟,他希望當少年和他的父親凱爾默上校在歸途中路過提格拉牧場時能來看看他并在他家住上幾天,老人吻了吻少年的面頰,說: “加油幹,我的好孩子,我的祝福與你同在,願上帝為你指引道路!” 三條船相繼啟航。
徐徐刮起的風便利了船的航行,并有逐漸增大的趨勢,船速還可進一步提高。
船兒扯起帆,最後一次向烏爾巴納道别,沿着水流較緩的右岸滑行。
從烏爾巴納開始直到聖費爾南多,奧裡諾科河幾乎呈一條南北向的直線。
兩個鎮分别位于河流的兩個主要轉彎處,兩鎮的經度也相差無幾。
所以如果風能持續不斷地趕上順風的話,這段航程将是很迅速的。
三條船共同航行,速度相同,當航道較窄時它們就像盧瓦爾河上的駁船那樣魚貫而行,當航道足夠寬時它們就齊頭并進。
奧裡諾科河的河面倒不是不寬,但在烏爾巴納上遊,大面積的沙堆堵塞了河道。
這個季節,由于河水的上漲,沙堆大部分浸在了水中,隻露出中間最高的一塊,長着綠油油的野草,成了水中的座座小島,這時船就隻能小心地繞行其中,這些沙島将河面隔成了4條水道,而在旱季就隻有兩條水道可通航了。
每當船與船之間相距幾米時,兩船的乘客就搭起話來,讓是有問必答,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尋找凱爾默上校,以及成功的可能性,雅克-艾洛赫不住地給少年打氣鼓勁兒。
熱爾曼-帕泰爾納則早早在“莫裡切”船頭架好了相機,一發現值得一拍的景色,馬上進行快鏡攝影。
談話并不隻是在“莫裡切”與“加裡内塔”之間進行,兩個法國青年對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的考察工作也很感興趣。
他們不時聽見三位地理學家的熱烈讨論,當他們在途中觀察到新的現象,并認為能增強自己的論點時,那副激動勁兒就更不用提了,兩個年輕人一開始就注意到
情況變得危急起來,對這些獅、虎、豹要嚴加提防,幾隻猛獸倒在卡賓槍下,而黑壓壓的龜群,仿佛美洲大城市街道上攢動的人流一般,一刻不停地向奧裡諾科河逼近,當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打完最後幾發子彈時,透過保護着小鎮的火幕,鎮口的幾間房屋已看得見了,兩個法國人的曆險也就此結束,總算是安然無恙地回來了,而烏爾巴納也免于毀在龜爪之下的噩運,可以說整個事件的結局是圓滿的。
雅克-艾洛赫的講述如上,他并打算改變原定路線。
他要和熱爾曼-帕泰爾納一起乘上小船,繼續對奧裡諾科河的考察,直到阿塔巴布河上的聖費爾南多。
“直到聖費爾南多?……”馬夏爾中士皺起了眉頭。
“然後再不住前走了。
”雅克-艾洛赫回答。
“啊!” 馬夏爾的這一聲“啊”與其說是出于滿意不如說是因為惱火。
讓-德-凱爾默的這個“代理叔叔”真是越來越不近人情了! 讓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不用說,雅克-艾洛赫對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年僅17歲的孩子就敢于踏上如此危險的旅程。
艾洛赫和帕泰爾納都不認識凱爾默上校,但是在布列塔尼的時候他們聽人說起過他的失蹤,命運的安排使他們與這個尋找父親的少年走到了一起……熱爾曼-帕泰爾納對凱爾默家族略有所知,他竭力地想記起來一點兒什麼……。
“讓先生,”故事講完之後雅克-艾洛赫說,“能與您相遇我們感到非常高興,既然我們倆也是去聖費爾南多,那咱們就同行吧。
我希望您在聖費爾南多能打聽到凱爾默上校的下落。
如果需要我們幫忙的話,盡管說好了。
” 少年對同胞表示了謝意,馬夏爾則在心裡嘀咕: “本來就有三個搞地理的,又來了兩個法國人!……真見鬼!……他們也太……太想幫我們的忙了!……當心……我們一定得當心!” 下午,準備工作就緒,當然這是指第三條船,因為另兩條從早上就已整裝待發。
新加入的這條船叫“莫裡切”,船老大是巴尼瓦印第安人,名叫帕夏爾,9名印第安船員也都棒得很。
兩人重新添置了物件,雅克-艾洛赫一想到在瑪塔佩高地被向導偷去的野營用具就不免感到心疼。
而對熱爾曼-帕泰爾納來說,保住了自己那裝得滿滿的标本箱就足夠了,他已别無所求。
第二天,8月28日,天一破曉,三條小船就詞别了熱情慷慨的鎮長、馬沙爾先生和烏爾巴納的居民。
可敬的老人再次将少年摟了一摟,他希望當少年和他的父親凱爾默上校在歸途中路過提格拉牧場時能來看看他并在他家住上幾天,老人吻了吻少年的面頰,說: “加油幹,我的好孩子,我的祝福與你同在,願上帝為你指引道路!” 三條船相繼啟航。
徐徐刮起的風便利了船的航行,并有逐漸增大的趨勢,船速還可進一步提高。
船兒扯起帆,最後一次向烏爾巴納道别,沿着水流較緩的右岸滑行。
從烏爾巴納開始直到聖費爾南多,奧裡諾科河幾乎呈一條南北向的直線。
兩個鎮分别位于河流的兩個主要轉彎處,兩鎮的經度也相差無幾。
所以如果風能持續不斷地趕上順風的話,這段航程将是很迅速的。
三條船共同航行,速度相同,當航道較窄時它們就像盧瓦爾河上的駁船那樣魚貫而行,當航道足夠寬時它們就齊頭并進。
奧裡諾科河的河面倒不是不寬,但在烏爾巴納上遊,大面積的沙堆堵塞了河道。
這個季節,由于河水的上漲,沙堆大部分浸在了水中,隻露出中間最高的一塊,長着綠油油的野草,成了水中的座座小島,這時船就隻能小心地繞行其中,這些沙島将河面隔成了4條水道,而在旱季就隻有兩條水道可通航了。
每當船與船之間相距幾米時,兩船的乘客就搭起話來,讓是有問必答,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尋找凱爾默上校,以及成功的可能性,雅克-艾洛赫不住地給少年打氣鼓勁兒。
熱爾曼-帕泰爾納則早早在“莫裡切”船頭架好了相機,一發現值得一拍的景色,馬上進行快鏡攝影。
談話并不隻是在“莫裡切”與“加裡内塔”之間進行,兩個法國青年對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的考察工作也很感興趣。
他們不時聽見三位地理學家的熱烈讨論,當他們在途中觀察到新的現象,并認為能增強自己的論點時,那副激動勁兒就更不用提了,兩個年輕人一開始就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