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肯”在聖奧拉弗的古城特隆赫姆停泊下來。
該城不如卑耳根那麼壯觀,卻比卑耳根更有趣味。
昂梯菲爾和贊布哥拒絕下船,這已習以為常了。
至于吉爾達和朱埃勒則利用空暇去城裡遊逛去了。
在特隆赫姆①,旅遊者在某種程度上可一飽眼福,但是道路像用碎瓶子鋪的似的,到處露出尖石子,腳下苦頭吃足。
“這地方鞋匠大概很快發财。
”駁船長十分認真地說。
他試圖不磨損鞋底,簡直枉費心機。
①挪威中部的要港,在西海岸特隆赫姆峽灣東南岸。
這兩位朋友在大教堂的穹窿下才找到一塊可落足的土地。
瑞典國王斯德哥爾摩加冕之後,便來到特隆赫姆,在這個教堂裡進行挪威國王的加冕禮②。
朱埃勒發現這座羅馬——峨特式的建築,它可真有曆史價值,值得好好修繕一下。
②奧斯卡爾一世(1799-1859)曾任瑞典和挪威國王。
吉爾達-特雷哥曼和朱埃勒認真地參觀了大教堂及其周圍的墓地。
接着兩人便沿寬闊的尼德河走去,水位随着潮漲和潮落而起伏變化。
河水從城市流過,兩岸是長長的木栅,充當碼頭。
在漁市,不用說,可以聞到強烈的鹹魚味,在此決不亞于阜耳根。
兩人又穿過菜市,蔬菜幾乎全是由英國運來的。
最後,他們到了尼德河對岸,一直漫步到郊外,那兒聳立着一個古老的教堂。
閑逛之後,吉爾達和朱埃勒回到船上已疲憊不堪。
當晚,朱埃勒給聖馬洛的愛諾卡特寄出了一封信,駁船長用他那隻粗大的手,在信末尾以粗粗的字體附帶寫了幾句。
第二天,天蒙蒙亮,“維肯”号便啟航了,又增加了幾位新旅客。
輪船向高緯度地帶開去。
總是沒完沒了的停泊,昂梯菲爾師傅為此不斷地咒罵!到達北極圈時,人們在甲闆上拉了一條象征線,他拒不從上邊跳過去;吉爾達則樂哈哈地按傳統辦事。
輪船向北駛去,繞過著名的邁斯特格,那兒激浪滾滾,波濤澎湃。
然後,便到了羅弗敦群島,挪威漁民經常光顧這個顯現在西方的群島。
17日,“維肯”号抛錨于特羅姆瑟港。
在航行中,一天24小時有16小時在落雨,這裡說的隻是個時間數字,“下雨”這個動詞遠不能描繪出那傾盆大雨的情景。
不管怎麼說,那瀑布似的雨水可沒有叫我們的旅客掃興。
它表明氣溫還在相當高度。
然而,對于要去緯線77度地帶的人來說,最可怕的是北極的寒流弊然而來,那樣,就很難,甚至說不可能到達匹次單耳根了。
在7月這個季節,這一帶海域航行已經過晚了。
一股風吹來,大海就會結冰。
一旦發生意外,昂梯菲爾師傅就得停在哈默費斯特,一直要停到第一批冰塊向南移去。
那麼,乘坐一隻漁船對付得了嗎?是否太謹慎了?因此,這是件麻煩事,朱埃勒為此十分擔心。
一天,吉爾達問道:“要是大海一下子結了冰?……” “如果大海結冰了,我叔叔就會在北角過冬,等候下一個季節。
” “唉,孩子,可我們也不能放棄那億萬法郎呀!……”駁船長反駁道。
朗斯河上的老水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有什麼法子呢!馬永巴的鑽石把他的頭腦占領了! 然而,在飽受盧安戈的烈日暴曬之後,又來北部挪威的北冰洋上挨凍,可真夠受的!……那個鬼總督真會惡作劇!……他幹嘛要把财寶藏在這樣的鬼地方呢? “維肯”号在特羅姆瑟僅僅停泊幾個小時,在那兒,旅客們第一次接觸拉普蘭土著人①。
7月21日清晨,輪船進入了哈墨費斯特狹窄的山谷。
①拉普蘭人在靠近北極地帶。
在那兒,昂梯菲爾師傅一行人終于下了船。
奧馬爾簡直就像一條魚幹了。
第二天,“維肯”号将把旅客一直送到挪威的最北端——北角去。
皮埃爾對北角十分挂念,但即使是著名的岩石島遠不能和斯匹次卑耳根地區的第3個小島相媲美! 恰好,在哈默費斯特找到了北極旅館,聖馬洛人和他的随行人員就下榻在那兒。
現在,他們來到了可居住地區的最邊遠的城市。
這裡大約有兩千居民,都住在木頭房子裡,有30來個天主教徒,其餘的都是耶稣教徒。
挪威人健美,特别是水手和漁民,不幸的是均嗜酒成癖。
至于拉普蘭人,個子都很小,然而大嘴,臉很醜,卡爾木克人②的鼻子、黃面皮,蓬亂的頭發像馬鬃一樣。
應該指出,他們很聰明而且勤勞。
②卡爾木克人是歐洲東部地區的土著人。
昂梯菲爾師傅和他的夥伴在北極旅館一訂好房間,就立即去找能把他們送到斯匹次卑耳根的船隻了。
他們向港口走去,清澈的河水從一條美麗的河流進港口。
港口有木栅相支,上邊是房屋和商店,一切都散發着一股曬魚台的腥味。
哈默費斯特是個著名的漁業城市,各種水産都有。
狗吃魚、禽獸吃魚,綿羊和山羊也吃魚,在這奇妙的水域上作業的上百隻船帶來了大量的魚,哪能吃得完呢。
總之,哈默費斯特也是個奇特的城市,多雨,夏季白晝很長,冬季則黑夜漫漫,夜空經常被壯觀無比的北極光照亮。
在港口入口處,昂梯菲爾師傅和他的夥伴們在一個花崗石柱子
該城不如卑耳根那麼壯觀,卻比卑耳根更有趣味。
昂梯菲爾和贊布哥拒絕下船,這已習以為常了。
至于吉爾達和朱埃勒則利用空暇去城裡遊逛去了。
在特隆赫姆①,旅遊者在某種程度上可一飽眼福,但是道路像用碎瓶子鋪的似的,到處露出尖石子,腳下苦頭吃足。
“這地方鞋匠大概很快發财。
”駁船長十分認真地說。
他試圖不磨損鞋底,簡直枉費心機。
①挪威中部的要港,在西海岸特隆赫姆峽灣東南岸。
這兩位朋友在大教堂的穹窿下才找到一塊可落足的土地。
瑞典國王斯德哥爾摩加冕之後,便來到特隆赫姆,在這個教堂裡進行挪威國王的加冕禮②。
朱埃勒發現這座羅馬——峨特式的建築,它可真有曆史價值,值得好好修繕一下。
②奧斯卡爾一世(1799-1859)曾任瑞典和挪威國王。
吉爾達-特雷哥曼和朱埃勒認真地參觀了大教堂及其周圍的墓地。
接着兩人便沿寬闊的尼德河走去,水位随着潮漲和潮落而起伏變化。
河水從城市流過,兩岸是長長的木栅,充當碼頭。
在漁市,不用說,可以聞到強烈的鹹魚味,在此決不亞于阜耳根。
兩人又穿過菜市,蔬菜幾乎全是由英國運來的。
最後,他們到了尼德河對岸,一直漫步到郊外,那兒聳立着一個古老的教堂。
閑逛之後,吉爾達和朱埃勒回到船上已疲憊不堪。
當晚,朱埃勒給聖馬洛的愛諾卡特寄出了一封信,駁船長用他那隻粗大的手,在信末尾以粗粗的字體附帶寫了幾句。
第二天,天蒙蒙亮,“維肯”号便啟航了,又增加了幾位新旅客。
輪船向高緯度地帶開去。
總是沒完沒了的停泊,昂梯菲爾師傅為此不斷地咒罵!到達北極圈時,人們在甲闆上拉了一條象征線,他拒不從上邊跳過去;吉爾達則樂哈哈地按傳統辦事。
輪船向北駛去,繞過著名的邁斯特格,那兒激浪滾滾,波濤澎湃。
然後,便到了羅弗敦群島,挪威漁民經常光顧這個顯現在西方的群島。
17日,“維肯”号抛錨于特羅姆瑟港。
在航行中,一天24小時有16小時在落雨,這裡說的隻是個時間數字,“下雨”這個動詞遠不能描繪出那傾盆大雨的情景。
不管怎麼說,那瀑布似的雨水可沒有叫我們的旅客掃興。
它表明氣溫還在相當高度。
然而,對于要去緯線77度地帶的人來說,最可怕的是北極的寒流弊然而來,那樣,就很難,甚至說不可能到達匹次單耳根了。
在7月這個季節,這一帶海域航行已經過晚了。
一股風吹來,大海就會結冰。
一旦發生意外,昂梯菲爾師傅就得停在哈默費斯特,一直要停到第一批冰塊向南移去。
那麼,乘坐一隻漁船對付得了嗎?是否太謹慎了?因此,這是件麻煩事,朱埃勒為此十分擔心。
一天,吉爾達問道:“要是大海一下子結了冰?……” “如果大海結冰了,我叔叔就會在北角過冬,等候下一個季節。
” “唉,孩子,可我們也不能放棄那億萬法郎呀!……”駁船長反駁道。
朗斯河上的老水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有什麼法子呢!馬永巴的鑽石把他的頭腦占領了! 然而,在飽受盧安戈的烈日暴曬之後,又來北部挪威的北冰洋上挨凍,可真夠受的!……那個鬼總督真會惡作劇!……他幹嘛要把财寶藏在這樣的鬼地方呢? “維肯”号在特羅姆瑟僅僅停泊幾個小時,在那兒,旅客們第一次接觸拉普蘭土著人①。
7月21日清晨,輪船進入了哈墨費斯特狹窄的山谷。
①拉普蘭人在靠近北極地帶。
在那兒,昂梯菲爾師傅一行人終于下了船。
奧馬爾簡直就像一條魚幹了。
第二天,“維肯”号将把旅客一直送到挪威的最北端——北角去。
皮埃爾對北角十分挂念,但即使是著名的岩石島遠不能和斯匹次卑耳根地區的第3個小島相媲美! 恰好,在哈默費斯特找到了北極旅館,聖馬洛人和他的随行人員就下榻在那兒。
現在,他們來到了可居住地區的最邊遠的城市。
這裡大約有兩千居民,都住在木頭房子裡,有30來個天主教徒,其餘的都是耶稣教徒。
挪威人健美,特别是水手和漁民,不幸的是均嗜酒成癖。
至于拉普蘭人,個子都很小,然而大嘴,臉很醜,卡爾木克人②的鼻子、黃面皮,蓬亂的頭發像馬鬃一樣。
應該指出,他們很聰明而且勤勞。
②卡爾木克人是歐洲東部地區的土著人。
昂梯菲爾師傅和他的夥伴在北極旅館一訂好房間,就立即去找能把他們送到斯匹次卑耳根的船隻了。
他們向港口走去,清澈的河水從一條美麗的河流進港口。
港口有木栅相支,上邊是房屋和商店,一切都散發着一股曬魚台的腥味。
哈默費斯特是個著名的漁業城市,各種水産都有。
狗吃魚、禽獸吃魚,綿羊和山羊也吃魚,在這奇妙的水域上作業的上百隻船帶來了大量的魚,哪能吃得完呢。
總之,哈默費斯特也是個奇特的城市,多雨,夏季白晝很長,冬季則黑夜漫漫,夜空經常被壯觀無比的北極光照亮。
在港口入口處,昂梯菲爾師傅和他的夥伴們在一個花崗石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