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第十章乘“斯特爾斯曼”号輪船,從聖馬洛到塞得港 2月21日,英國輪船“斯特爾斯曼”号在早潮時,離開了聖馬洛碼頭。

    這是加的夫港的一艘有900噸位的煤船,隻往來于紐卡斯爾和塞得港。

    通常,這艘運煤船從未在此停泊過。

    現在,因機件磨損,蒸汽箱漏氣,本應去瑟保修船,然而,該船長想在聖馬洛看望一位老朋友,便在此停泊修理。

    48小時之後,輪船将又駛向大海。

    當讀者聽到介紹此船時,它正位于弗裡亞角的東北方,距離30海裡左右。

     數以千計的船隻經過英吉利海峽,英國就用這些船隻,将煤炭制品傾銷世界各地。

    但是,為什麼單介紹這艘船呢?…… 因為,昂梯菲爾師傅就在這艘船上,和他同行的還有朱埃勒及吉爾達-特雷哥曼。

    他們怎麼不去乘坐舒适的列車,而登上英國輪船呢?見鬼!眼看一億法朗即将到手,旅行時講些排場、花銷大些,又算什麼呢? 原來,這艘“斯特爾斯曼”号的西坡船長,正是昂梯菲爾的老相識。

    以往,這艘船停泊期間,西坡船長總是要去拜訪一下聖馬洛人。

    在高房街,他受到一家人的熱情款待自不必說了。

    這次,他得知他的朋友要去塞得港時,便邀請他坐“斯特爾斯曼”号前往,而且價格公道。

    該船性能良好,在平靜的海面,航速可達11節①,隻需13~14天,便可從英國跨過地中海,抵達東部,大約5500海裡的航程。

    況且,“斯特爾斯曼”号船并不載客,但水手們好說話,這次船上又沒有回船貨。

     ①航速單位,等于1海裡/小時。

     顯然,這些對昂梯菲爾師傅是有吸引力的。

    與其關在火車的車廂裡,還不如在涼爽的海風中,甯願在船上度過兩個星期,也不願在嘈雜的車廂中,呼吸煙塵,度過6天。

    朱埃勒也有此同感,而駁船長卻另有看法,他想大部分旅程乘火車,無奈,他的朋友卻作出相反的決定。

    好在得失并不在于一天兩天,即使再過1-2個月,小島反正永遠在那标定的位置上。

    況且,除了他們三人,誰也不知道它的位置。

    31年來,财寶就埋藏在洞中,再等待幾個星期,也不至于發生什麼意外吧!…… 盡管,皮埃爾-塞爾旺-馬洛急不可待,到底還是接受了西坡船長的建議。

    這就是為什麼要向讀者介紹“斯特爾斯曼”号的原因。

     昂梯菲爾師傅、他的侄子還有他的朋友就這樣在船上安頓下來了。

    他們帶了數目可觀的黃金,由駁船長将其系在腰間,還帶有一個時鐘,一架精制的六分儀,一本觀測氣象的舊書。

    此外,還帶了鶴嘴鋤和洋鎬等。

    這艘煤船真不錯,人手齊備,有2個駕駛員,4個司爐和10來個水手。

    “可愛的阿美麗”号船老闆有些悶悶不樂,他隻領略過内河的美景和笑意,而今不得已跋涉重洋,去承接那翻騰、呼嘯的海浪。

    然而,當他的鄰居吩咐他打好行李,并搬上“斯特爾斯曼”号時,他卻沒敢說半個不字。

    四處的告别聲令人心碎,愛諾卡特與朱埃勒溫存地依附着,納侬的一顆心既牽挂着兄弟又不放心侄子。

    吉爾達-特雷哥曼小心翼翼地擁抱着敢于投入他懷抱的人……。

     好在離别隻是短暫的,最多用6周的時間,全家就将重聚高房街……不管昂梯菲爾師傅是否當上百萬富翁,人們都讓他給一對青年的戀人了卻一再耽擱下來的終身大事。

    終于,輪船向西駛去,年輕的姑娘目送它,直到船桅在天邊消失…… 怎麼?“斯特爾斯曼”号是否把兩個重要的人物給忘了?——他們不是一定要陪同卡米爾克的遺産繼承人前往小島嗎? 的确,公證人勃-奧馬爾和那個自稱納吉姆的薩伍克,沒有上船。

    是他們誤了時間? 事實上,輪船想接待這位公證人也是不可能的。

    當他乘船從亞曆山大來馬賽時,由于不适應,他就病倒了。

    他發誓隻要避開水路,走旱路也可以。

    薩伍克對此并不表示反對。

    況且,昂梯菲爾也實在不想與他們結伴,隻是告訴他下月底在蘇伊士相會,并未透露一直到馬斯喀特……為此公證人後來還遭到那不講信義的家夥一頓訓斥。

     昂梯菲爾師傅甚至明确說: “既然,您的主顧讓您參加遺産的挖掘,您就去好了。

    但,鑒于我根本不想與您的見習生以及您深交,即使情況迫使我們非要一起旅行,那我們也得各行其道!” 這婉轉的申告,我們便更了解聖馬洛人的倔強性格了。

     因此,薩伍克和勃-奧馬爾在“斯特爾斯曼”号出發前,便離開了聖馬洛。

    在西坡船長的旅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