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谷

關燈
”呢!地球衛星好象就是在這個地方爆炸的。

     抛射體~直在前進,月球表面的這種混饨現象也一直沒有什麼改變。

    環形山、火山口、崩塌的高山綿延不斷。

    沒有平原,沒有海。

    仿佛是一個由抖多瑞士和挪威組成的沒有止境的圖案。

    最後,在這個支高破碎的地區中心最高的地方,出現了月球的一座最美麗的高山:光輝耀眼的第谷山,我們的後代将永遠記住這位著名的丹麥天文學家的名字。

     每當滿月時分,在沒有一絲雲彩的時候觀察月球,誰也不會不注意到南半球這個發光點,米歇爾·阿當使用他的想象力所能供給他的一切隐喻來形容它。

    對他來說,這個第谷好比一個光源,一個輻射中心,一個噴射光線的火山口:這是一個發光的輪殼,一個用它那銀色的觸須緊緊地纏繞着月球的侮盤車,一隻龐大無比的火眼睛,冥王頭上的光環!仿佛造物者拿一顆星星對準月亮扔了過去,星星一下子化為齊粉! 第谷形成了一個如此明亮的發光中心,以緻于地球上的居民雖然離開十萬法裡,也能夠不用望遠鏡,用肉眼瞧見它,那麼,在僅僅離開一百五十法裡的觀測者眼裡,它的光線的強度就可想而知了!它那光輝四溢的亮光透過純淨的以太,益發使人的眼睛無法忍受,巴比康和他的朋友們隻得湊着煤氣燈熏黑他們的望遠鏡的鏡片,才受得住這種光芒。

    接着,他們就進行觀察,目不轉睛地凝視着,誰也不發一言,隻偶爾發出一聲贊歎。

    他們所有的感情和所有的感想全部集中在他們的眼光裡,正象有時候受到強烈的感動,全部的生命能夠集中在心髒裡一樣。

     象阿裡斯塔克山和哥白尼山一樣,第谷也屬于發光山體系。

    但它是其中最完美的,也是最突出的一個,它不可否認地證明月球的形成應歸因于這種可怕的火山活動。

     第谷位于南緯四十三度,東經十二度。

    中心是一個八十七公裡寬的火山口,微呈橢圓形,四周是環形壁壘,東西兩面突出外部的平原五千米。

    這是一個高山群,許多白色的山峰拱抱着一個共同的中心,仿佛是一圈光彩奪目的發辮。

     這個無與倫比的高山群是由許多山丘彙聚在一起形成的,火山口内部有許多贅生物,所有這一切,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拍成照片。

    因為每逢滿月,正是第谷大放異彩的時候。

    這時候第谷沒有陰影,各個角度的線條也完全消失了,拍出來的照片隻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令人不愉快的是,這個奇怪的地區隻有通過攝影,才能夠精确地再現它那複雜的地形。

    這不過是由洞穴、火山口、環形山和重疊交錯的山巒組成的一個大雜燴,極目望去,這是這片膿疙似的大平原上的一個完整的火山網。

    我們自然可以理解,當初從月球中心噴發出來的沸騰的岩漿仍然保持着原來的形狀。

    往昔陰曹地府的力量造成的月球的外貌,由于冷卻凝結,完全保留下來了。

     三位旅行家和第谷山主峰的距離并不是那樣遠,因此、他們能夠對環形山的主要形勢進行詳細的觀測。

    一條條山脈從第谷山環形山脊開始,沿着裡面和外面的斜坡蔓延而下,峰巒重疊,好象一個個巨大無比的平台。

    西邊的山脊顯然比東邊高三四百英尺。

    地球上任何紮營技術都無法和這個天然的堡壘相比。

    一個建築在洞穴深處的城市是絕對無法攻破的。

     這不但是一個攻不破的城市,而且是一個到處山巒起伏、風光如畫的城市。

    事實上,大自然留給這個火山口底部的并不是一片空洞乏味的風景。

    這裡的山巒自成體系,形成一種特殊的山巒形态,好象一個世外桃源。

    三位旅行家清清楚楚地看到,中央的丘陵好象一個個圓錐體,地勢高低起伏,自有一種特别的風韻,仿佛天造地設,要在這裡接受月球建築學的傑作似的。

    這裡是神殿廣場,那裡是市場,這裡是建造宮殿的基地,在另外一片高地上可以建造城堡。

    所有一切拱抱着一座高一千五百英尺的高山。

    如果在這片廣闊的圓形場地上建造古羅馬城的話,面積恐怕可以大十倍呢! “啊!”看到這個景色,米歇爾·阿當興奮地叫了起來。

    “在這個群山環抱的地方,我們可以建設一個多麼雄偉的城市呵!這将是一個安靜的城市,一個脫離人間苦難的和平的避難所!所有這些憤世者,所有這些仇恨人類的人,所有這些厭惡社會生活的人,都能夠與世隔絕,在這裡安安靜靜地過日子了!” “要是所有的人都來了!這個地方就大小了!"巴比康隻簡簡單單地回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