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一瞥月球上看不見的那一面

關燈
觀察流星,它們的亮度要比月球的亮度小得多,但是到了這裡,到了黑暗的以太空間裡,它們就光芒四射了。

    這些在太空裡邀遊的天體擁有能夠使它行]燃燒到白熱化的材料。

    這種激烈的燃燒不需要周圍的空氣。

    事實上也是如此,雖然有一些火流星在地球上空二三法裡的地方穿過大氣層,但大部分火流星則恰恰相反,它們的軌道從地球上空很高的地方穿過,大氣層根本不可能伸展到那裡。

    象這樣的火流星,一八四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現了一個,離地球一百二十八法裡,一八四一年八月十五日也出現了一個,離地球一百八十二法裡。

    有的流星直徑有三至四公裡,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鐘七十五公裡①,但是它們的運動方向和地球恰恰相反。

     在這裡,這個突然在至少一百法裡的高空從黑暗裡出現的流星,據巴比康估計,直徑大概有兩千米。

    它正在以大約每秒鐘兩公裡的速度,也就是每分鐘三十法裡的速度飛速前進。

    它攔住抛射體的去路,大概再過幾分鐘就要相遇了。

    它越飛越近,體積也越來越大,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讀者如果能夠,就請你們自己想象我們這三位旅行家的處境吧。

    這是無法描寫的。

    盡管他們平時有勇氣,鎮靜,能夠臨危不懼,但這時也吓得張口結舌,一動也不敢動,四肢發抖,不知道做什麼好了。

    他們無法掌握方向的抛射體,筆直地朝着這個比打開的反射爐爐口的火焰還要熾熱的、火光熊熊的龐然大物沖去,他們仿佛馬上就要沖人火海裡去了。

     巴比康抓住他的兩個同伴的手,三人眯縫着眼睛怔怔地注視着這個燃燒到自熱他的小行星。

    如果他們的思維能力沒有被毀壞,他們的大腦在驚恐中還能正常活動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認為他們這一次真的完蛋了! 這顆火流星的突然出現隻不過是兩分鐘的事,卻好比是令人心焦如焚的兩個世紀!恰好在抛射體正要撞上去的時候,火球突然象一顆炸彈那樣爆炸了。

    但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因為,聲音不過是空氣的振動,而這裡是一片真空,自然不可能有聲音了。

     尼卻爾突然叫了一聲,他和他的兩個同伴一起朝舷窗玻璃撲了過去。

    多麼美麗的景色!什麼樣的畫筆能夠描繪這樣的景緻,什麼樣的調色闆能夠調出這種富麗的色彩? 象火山口光焰四射,象火災場火光沖天。

    許許多多發光的碎塊照亮了天空,留下了千萬朵花紋。

    千萬種大小不同的發光體和各種顔色糾纏在一起。

    這是紅、橙、黃、綠、灰各種顔色的一個輻射體,仿佛是一圈色彩富麗的焰火。

    原來那個可怕的巨大的天體現在完全變為一個個飛向四面八方的碎塊,它們也象一個個小行星一樣,有的好象一條條火劍,有的裹着白平乎的雲霧,有的在身後拖着一條條明亮的宇宙塵。

     這些白熾的碎塊互相交叉,互相撞擊,然後分成向四面紛飛的更小的碎塊,有的竟然碰到了抛射體。

    左舷窗玻璃被猛烈地撞了一下,裂了一條紋。

    抛射體仿佛在槍林彈雨之中飄搖,隻要撞到最小的一顆,炮彈就能在頃刻間毀滅。

     以太空間一片光明,光線越來越強烈,因為四面八方到處都是這種分散的小天體。

    有一會兒工夫,天空是如此明亮,以至米歇爾把巴比康和尼卻爾拖到他的舷窗前面大聲說: "不可見的月球終于能夠看見了!” 于是有幾秒鐘的工夫,三個人透過這種發光的介質瞥見了人的肉眼第一次看見的這個神秘的月盤。

     他們在這個無法估計的距離内看到了什麼呢?他們看到月面上有幾條狹長的地帶,在稀薄的大氣層裡堆積着一團團真正的雲,他們不但透過雲霧看到許多高山,而且還看到了許多高低起伏的突出物,有環形山,有張開巨口、奇形怪狀的火山,和看得見的月盤一模一樣。

    然後是一望無際的空地,這裡不再是貧瘠的平原,而是真正的海和遼闊的大洋,海面象鏡子一樣反映出了天空裡所有這些魔術般的耀眼的亮光。

    最後,他們還在月球大陸上看到許多黑色的斑點,仿佛在閃電迅速照射下看到,的一片片無邊無際的森林…… 是幻象,是視覺錯誤,還是騙人的光學現象?他們能夠從科學上肯定他們這樣浮光掠影地觀察到的結果嗎?他們敢不敢這樣對不可見的月盤随便瞧了一眼,就對月球的可居住性問題發表意見呢? 這當兒,天空裡閃電般的亮光逐漸減弱;偶然爆發的光彩奪目的強烈亮光也逐漸減少;一個個小星體也沿着不同的軌道越逃越遠,逐漸消失。

    以太空間最後終于恢複了原來的黑暗隐退了的星星,重新在天空閃耀,隐約出現的月盤也重新沉入深不可測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