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鄂霍次克海

關燈
千島群島不及阿留申群島的島嶼衆多,并且島上大都荒無人煙。

    不過其中倒有 三、四座還算得上島嶼:例如帕拉姆奇爾、奧維考登、烏奇奇爾、馬土阿。

    這些島 嶼有綠樹覆蓋,并且土壤肥沃。

    其他島嶼卻是沙石遍地,不宜農事,貧瘠而匮乏。

     半島的一部分臣服于日本帝國,擴大了該國的版圖。

    北面另一部分歸屬俄省堪 察加。

    那裡的居民,五短身材,毛發濃密,叫作堪察加人。

     布卡爾先生并不想在群島中間泊船,做漫無目的的停留。

    船長急于越過鄂霍次 克海南面和東南面的這道天然屏障,開始他的第二次逐鲸之獵。

     8月23日,“聖—埃諾克”号繞過堪察加半島一端的洛帕特卡海角,左舷駛 過帕拉姆奇爾,進入了西伯利亞海域。

    從溫哥華出發,這段航行曆時共三十六天。

     遼闊的鄂霍次克海,有長長的千島群島作門戶,面積要比黑海大三四倍。

     這裡一片汪洋,時有風暴天氣,來勢極其兇猛。

    “聖—埃諾克”号過海峽時, 發生了一件意外,但卻可以說有驚無險。

     海船行至海灣最窄處時,在洋流的作用下,艏柱觸到一處淺灘,因為地圖上标 注的淺灘位置有誤。

     當時,布卡爾船長正在艉樓上把舵,大副在左舷舷牆上了望。

     當時船身輕輕地一撞,就聽得一聲令下: “轉三面三層方帆逼風行駛!”船員們立刻拉桅桁的轉桁索,轉動桅桁,使船 帆背面吃風,“聖—埃諾克”号就可以退着出去了。

     可是,布卡爾船長發現這樣操作還不夠,必須在後面抛一個船錨拖曳。

     與此同時,小艇帶着一隻船錨下到海裡,二副科克貝爾率兩名貝習水手忙着尋 找合适的地方抛錨。

     再重申一遍,碰撞并不嚴重。

    像“聖—埃諾克”号這樣建造精良的海船應該可 以做到全身而退。

     另外,看起來海船進了淺灘,漲潮時,船錨可以防止海船陷得更深,水漲船高 自然無事。

     布卡爾先生考慮派水手長和木匠泵水察看。

    經二人确定,海船根本沒有漏水。

     船殼闆和船肋骨沒有絲毫海損的迹象。

     接下來隻等片刻過後海水滿潮,無須久等,就可以行動了,這時“聖—埃諾克” 号龍骨稍錯,出了淺灘。

    旋即轉帆行船,一小時過後,就駛進了鄂霍次克海。

     于是,了望船員重新攀上主桅和前桅橫桁各就各位,一俟在近距離内發現鲸魚 水柱便發出信号。

    無人懷疑在這兒不會像在瑪格麗特灣或者新西蘭時一樣大獲成功, 兩個月之内,“聖—埃諾克”号回到溫哥華時,會把第二船貨銷售淨盡,價錢也絕 不會比第一次差。

     這時,天空萬裡無雲。

    海上吹着和煦的東南風,海浪舒緩而不洶湧,海船可以 航行無阻。

     視野之内看得見一些海船——大多是捕鲸船。

    也許幾個星期前,它們就已經在 這片海域裡忙碌着,并且會繼續下去,一直幹到冬季。

    其他船隻正駛往這一帶的重 要港口尼古拉耶夫斯克、鄂霍次克,或者阿揚,不過它們或許是剛從這些港口離開, 正駛往外海呢。

     當時,阿穆爾省的首府,位于阿穆爾大河入海口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已經成為一 座重要城市,貿易發展一年勝似一年。

    為鞑靼海峽提供了一處天然避風良港,海峽 的對面是狹長的薩哈林島(庫頁島)。

     也許,在讓—瑪麗·卡比杜林的思想裡,“聖—埃諾克”号擱淺一事宣告了惡 運時期的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鄂霍次克海遠洋漁獵開始得并不順利。

     上午,一道鲸魚的水柱出現在約兩海裡之外,布卡爾命令四條獨木舟出動追擊, 結果卻是白費力氣。

    那鲸三次入水之後,就不見了影蹤,讓人追之不及。

     第二天,同樣的嘗試,同樣的失敗。

    甚至魚叉手連魚叉都沒得擲出,小船就返 回了大船。

     這片海域不乏鲸魚。

    了望船員另外還發現了幾條鲸魚。

    可那些鲸魚卻十分兇惡, 或是受了什麼驚吓,根本就無法靠近。

    附近的海船會運氣好些嗎……?這有些令人 難以相信。

     不難想象,船員們有些怨氣,這也是在情理之中。

    二副阿羅特更是見火就着, 令人擔